爵士冰 发表于 2005-1-29 22:40:00

面对雪山会流泪,因为我把山看作是生命,每次面对山,就感觉我们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总是容易感动。”――这样的话从一个七尺男儿嘴里说出似乎是一件有点滑稽的事情,事实上,杨立群就是那样一个表面理性,内心却长满柔软触角的男人。那些面对山、和山一起度过的日子,已经成了他永远满足的记忆。 <P></P><P>杨立群:有山做伴,便是幸福的<BR>Get&nbsp;Along&nbsp;with&nbsp;the&nbsp;Mountain<BR>撰文/肖筱逸</P><P><BR>  为什么爱登山?这几乎是每一个登山者被采访时都要回答的问题,而杨立群却微笑着简单说道:“因为我喜欢。”认识杨立群的人都喜欢亲切地叫他“羊群”,他是那种看上去像羊一样老老实实,实际上心里很明白的那种人,他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来自于他和山之间的心灵沟通。在他眼里,山不是一个普通的朋友,它具有灵气,是一个活脱脱的生命,而自己何尝不是大自然中的一个生命呢?于是,每次与山的接触,杨立群都把这看作是两个生命间的沟通。</P><P>  生命中的第一次,伴随着恐惧与感激一路滑坠<BR>  1998年7~8月攀登新疆海拔5,445米的博格达峰,是杨立群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登山活动,由于此前还没有人登上过此峰,此次攀登对于杨立群来说具有双倍的价值。然而,登山却没有杨立群想象的那么简单,第一次,山便给了他一次生死的考验。<BR>  7月27日,杨立群与队友在海拔4,700米完成了C3的建营工作,准备下撤,在通过一段陡峭的雪壁时,意外发生了。他一脚没踩稳,身子一斜,滑倒在冰坡上。坡度陡峭,他的下滑速度越来越快,背上的背包使得他无法用冰镐实行制动!眼看就要撞到一块岩石上,突然绳子被卡住,滑坠意外地中止了。原来当下滑到主绳的末端的打结处时,抓结被卡住,才避免了一场灾难。停止滑坠的时候,他的头离旁边两块露出的岩石只有十几厘米。几秒钟的时间里,与死神擦肩而过,杨立群竟然逃过一劫。<BR>  作为首登该峰的中国人之一,登顶那一刻却远没有他想象中的激动,或许是一路攀登的辛苦,或许是在上山前所经历的死亡考验,所以站在群峰顶上,看着山下的风景,他的心却异常平静。<BR>  “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登顶原来并不是登山者惟一的追求,或许只是停留一下,看一看山上的风景,体会攀登的感觉便可以满足。与山亲近才是我的目的。”杨立群笑着说,每次说起山的时候他都满怀感情,与山相伴的日子,他已经把山看作最诚挚的朋友。<BR>  <BR>  登顶那一刻,选择放弃<BR>  一年后的1999年7月3日,杨立群朝海拔7,546米有着“冰山之父”之称的慕士塔格峰出发。<BR>  慕士塔格峰虽然登山坡度缓,但海拔高、线路长,因此对登山队员的要求就格外苛刻,杨立群相信自己体力好,技术没有问题,然而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在海拔6,700米C3营地,离顶峰仅有四个小时的路程时,自己却放弃了。<BR>  当时由于装备短缺,登顶前,队员分成了三个小组,轮流登顶。轮到杨立群和另一位队员上的时候,天气突变,于是他们留在C3营地等待天气的好转。在海拔6,700米上度过三个夜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第四天,由于一名队友患上了轻微的高山病,于是杨立群只有带着遗憾陪伴队友一起下撤。<BR>  放弃登顶并不意味着放弃与山亲近的机会,倔强的杨立群在2000年9月朝着另一个高度——海拔8,210米的卓奥友峰出发了,这次经历对他来说是另一种刻骨铭心。<BR>  这次登山杨立群是作为高山协作,与美国著名的登山家Daniel&nbsp;Mazur和Jon&nbsp;Otto一起攀登。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建营和准备后,10月11日,杨立群和澳大利亚山友IAN上到了7,500米的C3,准备最后的冲刺,这几天来,风一直很大,他们在为是否能成功登顶而担心着。C3的帐篷在风中摇摆,炉子里的火也经常被风吹灭,一阵大风吹来,帐篷碰翻了炉子,好不容易快烧开了的一锅水全洒在了睡垫和睡袋上。那一夜,杨立群只能坐在帐篷的一角,默默地等待,希望明天早上等风一小就试着登顶。<BR>  “快3点时,我听见IAN叫我。问能不能进我的帐篷。我拉开帐篷一看,他的帐篷裂了一个大口子,飘在风中,C3的另一顶帐篷也早已不见踪影。我赶紧让他进来,他的手指肚已冻得发白。IAN也没有报怨,只是默默地忍受着。他把他的睡袋铺开,一半盖在自己身上,一半盖在我身上。”<BR>  最后,由于天气极端恶劣,杨立群和IAN不得不又一次与登顶失之交臂。“如果给我一天好天气,我一定会登顶,因为我那时的状态特别好。”杨立群至今还有些遗憾地说道。<BR>  “其实登山的人都是很无私的,像IAN把睡袋盖在我身上、我带队友一起下撤,这些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山会教给你做人的态度,也会教给你如何直面人生。”两次在登顶前放弃让杨立群更进一步地理解了山,理解了登山的意义,他知道,没有哪一座山峰是那么容易接近的,“或许那两次没有登顶,是山的心情不够好吧?我会等山心情好了再来。”说起往事,33岁的杨立群笑得很调皮,他把这一切都看作是山对他性格的考验。<BR>  <BR>  只要看着山,就觉得很自在<BR>  登山是一种瘾,登过山的人往往都很难放弃登山的脚步,有一天,杨立群放弃了自己在铁路局的工作,来到了新疆登山协会,做起了一名专职高山向导和联络官,他“得意”地想,这下可以与山天天在一起了。<BR>  可是联络官的职责却没有他想象的那样简单,每次有国外登山队来到新疆登山,都需要得到新疆登协的批准,登协便会派联络官随其前往大本营,与登山队随时保持联系,负责解决登山队出现的各种情况。<BR>  虽然不能随心所欲地登山,大部分时间都必须留在大本营,可杨立群不会让自己闲着。在帐篷里,他读书、和山友们聊天;除此之外,他经常在帐篷外面拾垃圾,碰当地的牧民,就一阵闲聊;看见维吾尔族厨师做饭,也笑嘻嘻地凑过去帮忙,随便也学学维语。“在大本营的时候,只要看着山,就觉得很自在,一到登山的季节,便是我最快乐的时候。”<BR>  杨立群就是这样一个人,对生活的要求简单直接,只要有山做伴,对他来说,生活便是幸福的。</P><P></P><P></P><P><BR>  杨立群登山探险小简历<BR>  <BR>1998年6月&nbsp;&nbsp;&nbsp;攀登新疆天格尔峰(4,480米),7月登顶博格达峰(5,445米)。登顶后立即投入营救、搜寻失踪的香港登山队员行动。<BR>  1999年7月&nbsp;&nbsp;&nbsp;攀登新疆慕士塔格峰,到达6,800米的三号营地。<BR>2000年7~10月&nbsp;&nbsp;&nbsp;协助美国著名登山家JON&nbsp;OTTO和DANIEL&nbsp;MAZUR攀登慕士塔格东壁;攀登西藏宁金抗沙(7,206米);攀登卓奥友(8,210米)。<BR>2001年&nbsp;&nbsp;&nbsp;&nbsp;&nbsp;&nbsp;5月徒步穿越博格达峰;6月~8月驻慕士塔格大本营联络官。<BR>  2002年2月&nbsp;&nbsp;徒步进入罗布泊,到达小河5号墓地。<BR>  2002年5月&nbsp;&nbsp;行遍整个藏北地区。<BR>  2002年7月&nbsp;&nbsp;独自带领德国队登顶慕士塔格峰。<BR>2002年9月&nbsp;&nbsp;协助带领美国徒步团进入K2(乔格里,世界第二高峰),到达前进营地(海拔&nbsp;6,080&nbsp;米)。<BR>  2003年2月&nbsp;&nbsp;协助带领中国登山爱好者再次到达K2前进营地。<BR>  现任北京某户外运动俱乐部技术支持部负责人。<BR></P>

燃情岁月 发表于 2005-12-14 14:26:00

<IMG src="http://www.5zls.org/bbs/images/Emotions/42.gif">

cj914 发表于 2005-12-16 19:21:00

因为我喜欢! <IMG src="images/Emotions/28.gif">

cdear 发表于 2005-12-16 21:55:00

体会感觉!

cj914 发表于 2005-12-17 10:20:00

<IMG src="http://www.5zls.org/bbs/images/upfile/2005-12/20051217101925.jpg">

寒山烟雨 发表于 2006-1-9 11:57:00

我已经中毒了,还不想解。

音乐虫子 发表于 2006-1-10 15:24:00

<P>毒,开始在我的全身蔓延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立群:有山做伴,便是幸福的

www.5z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