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灯光

以强悍的浪漫,抵抗现实的残酷

[复制链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在马鞍山森林公园的梅山泡了一天,发一些随拍与朋友们分享。

 

 

金鸡菊1.jpg
 

金鸡菊2.jpg
 

金鸡菊3.jpg
 

金鸡菊4.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鸡菊和一年蓬.jpg
 

金鸡菊和一年蓬1.jpg
 

天人菊1.jpg
 

矢车菊1.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晶菊1.jpg
 

白晶菊2.jpg
 

白晶菊3.jpg
 

白晶菊4.jpg
 

白晶菊5.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野蔷薇1.jpg
 

野蔷薇2.jpg
 

野蔷薇3.jpg
 

络石(石龙藤)1.jpg
 

络石(石龙藤)2.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忍冬(金银花)1.jpg
 

忍冬(金银花)2.jpg
 

忍冬(金银花)3.jpg
 

垂盆草.jpg

 

石竹1.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苦楝树开花1.jpg
 

苦楝树开花2.jpg
 

蛇莓1.jpg
 

蛇莓2.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子1.jpg
 

梅子2.jpg
 

梅子3.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28

回帖

477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770
发表于 2015-5-8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中的时候曾经溜进汉阳公园偷摘枇杷,那时觉得非常好吃。
更行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5-10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盲鼠:谢谢关注!是的,儿时我也觉得枇杷好吃。很多东西,包括人的口味,往往会随着年纪而变化,呵呵……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5-10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母亲节,想起09年母亲节时老舒在心版发起的母亲节征文活动,以及众多写手的文字,忍不住一番唏嘘……这会儿俺正等着懒儿子起床,一起出外去吃母亲节大餐并看电影——不要太幸福哦,傻女人,呵呵……

 

把俺那次母亲节的征文(虽然早已喜静的俺现在读来,文中一些观点不乏偏颇,而且那时的我挺好玩的,呵呵——过于“激扬文字”),转发于此,谨以此祝路网的各位母亲节日快乐!

 

 

 

《不象个母亲》

 

    曾经有人说我不象个有孩子的女人,因为有孩子的女人会天天谈论孩子,会为孩子担忧郁闷,而我一直很自我、很潇洒。我听后仔细思考了很久,我很质疑一个伟大母亲的形象是否就应该是:一切以孩子为重,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

 

  从我有记忆以来,母亲总是很忙碌很憔悴的形象,她总是说我们孩子是她的一切希望,她只为我们而活。这让我不胜惶恐。如果我去帮她干活,她就拒绝,希望我用那个时间去读书。中国人一向信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父母们渴望孩子有出息就是渴望他们通过读书去出人头地。


  美丽的母亲几乎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曾经让儿时的我为她不胜唏嘘。可是,虽然母亲为我们奉献、牺牲,我却并没有受到她多少做人的熏陶和影响,影响我的反而是我那懂得享受自己的生命、热爱生活、并不为儿女做什么牺牲的父亲。父亲经常要求我与他一起干活,我们部队大院每家都分有几块菜地,父亲经常让我提着水桶去为他亲手种的菜和花浇水,出去搞野营活动时他也从不帮我们孩子背东西,吃饭的时候对于他爱吃的东西他会与我们孩子抢着吃……可是我并没有觉得父亲这样就不好,我觉得他很会生活,很会享受自己的生活,很珍惜自己的生命。他并不把自己的时间全花在儿女身上,他经常会闭门沉思,在他画画、写诗的时候他会严令我们孩子不许去打扰他……他50多岁的时候在野外郊游的时候还会与年轻人一起疯闹,躺在草地上看天空。


  我喜欢看见父亲快乐的笑脸,喜欢看见他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喜欢他永远的童心,喜欢他永远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我后来一直不喜欢人们歌颂为子女当牛做马的父母。我从来不是一个可以坦然享受别人为我牺牲的人,长大后在爱情方面我也害怕别人仅仅因为什么责任或义务而与我在一起为我奉献、牺牲自我,我只喜欢他因为爱情的幸福和快乐与我在一起。

 

  我很骄傲的是我结婚的时候没有要父母一分钱,我觉得我已经成年,能结得起婚就结,结不起就不结。我与老公基本就是把各自不多的个人物品一并,就结婚了,没觉得贫穷就损害我们的幸福快乐。然后我和老公白手起家,我觉得很好,因为我们没有“啃老”!我们曾经非常清贫。我曾经天天必须数着小钱算计着过日子。但是在清贫生活中我从来不让自己忘记生活的诗意,即使啃着地瓜我也依然在读着海明威的原著、背诵着雪莱的诗,即使在厨房被烟熏得眼发红,我也依然哼着舒伯特小夜曲。即使发工资前一天口袋里只剩几毛钱了,我也依然会在黄昏独自骑着单车去看夕阳,在晚上与儿子一起快乐地数星星……

  我与儿子的关系也是一种良性关系,我们是相互照顾,从来不是我单方面对他付出。我爱他,但我也爱自己。他并没有因此就觉得我是一个自私的母亲。将来我儿子大了,我觉得我没有义务去为他买房或给他一大笔结婚赞助费,他必须依靠他自己解决他的私人问题。他必须自立。我并不觉得自己这样就是自私。因为我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希望,而不是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所以我活得很潇洒很自在。等我把儿子养大后,就尽到了我的责任,剩下的得依靠他自己。我的钱会用来让自己去世界各地旅游,去快乐享受自己的生命。

 

  在爱孩子的时候也爱自己并不等于完全为自己活着。珍惜自己的生命价值并不意味着就抛弃了自己的人生责任。牺牲自我往往会养育出自私的孩子来,让孩子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爱。即使贫穷到吃糠地步,请不要自己吃糠孩子吃米,如果吃糠就一起吃糠吧!让孩子与自己一起吃糠的父母不仅不是自私,还是在真正让孩子懂得平等、懂得苦难时同舟共济,而不是谁为谁牺牲。这样就杜绝了一代为一代牺牲这样的恶性循环。这样的父母更值得称赞更值得敬重!不要一歌颂父母就是歌颂父母怎么为自己牺牲吧!我更愿意歌颂让孩子与自己一起吃苦的父母。

 

  做为父母,不论因为什么原因(哪怕是因为贫穷),仅仅为子女的幸福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放弃了自己个人的希望,放弃了自我,我觉得无论如何都是个体生命的悲剧。如果是因为贫穷而被迫放弃的,就更是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国家的悲剧。

 

  经常看见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潇洒不已,但他们的父母在家却勒紧裤带,每年的收入都寄给子女花费,甚至欠下巨债,只为望子成龙成凤,而最后“成龙成凤”的子女能对他们能说一声感谢,能流泪唱一首歌颂“父亲”或“母亲”的歌,能写一篇怀念、感激的文章,他们就欣慰不已。我只想知道:难道仅仅因为当父母的生育了孩子,就注定该为孩子的生命有意义和价值而放弃自己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我特别讨厌“牺牲”“奉献”这样的字眼用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哪怕是父母为子女牺牲、奉献,也让我不胜反感。我爱我的儿子,我会尽我所能关爱他,但那不意味着我必须为他牺牲我个人的快乐、幸福、青春、美丽、对生活的体验。有很多婚姻中,爱情早就死亡,夫妻双方甚至厌恶对方,但仅仅因为孩子就死守着婚姻,为孩子有一个所谓完整的家而牺牲自己的幸福。其实这样的牺牲不仅对自己没有好处,对孩子也没有任何好处。我们生活在一个提倡父母为子女奉献一切、牺牲一切的可怕世俗中,我们生活在一个儿女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奉献、牺牲的可怕道德观念中,我觉得这是我们文化的耻辱,而根本不是应该歌颂的文化,不是什么可以让人骄傲、洋洋得意的道德观!

 

  请每一个做父母的人珍惜你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你不是儿女的牛马,你与儿女一样首先是人而不是他们的附属品,你不能因为生育了他们就觉得欠了他们什么,就觉得你理所当然该为他们放弃你的美丽、对生活的享受、你的爱情、你的爱好……甚至你的生命!做子女的不应该坦然地享受父母的牺牲,其实父母给予你生命就值得你对他们感恩不尽、感恩一辈子,你不要再去索取那么多吧,不要再把父母当成欠你债的人吧!请你不要踩着父母登天、不要让父母成为拉你这辆“车”的牛。
  
  每个人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都应该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应该首先自尊、自重、自爱、自珍。每个人的生命对自己来说都应该是最重要、最宝贵的。

  所以,如果说我不象个母亲,那就不象吧,总有一天,在中国,母亲的形象就是我这样的,我相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8-28 17:54:39编辑过]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妈妈朋友圈晒自拍 我乐得在家吃泡面

 

楚天都市报讯

文/戎华


  和亲情有关的公益广告里,经常会有这样的剧情:父母准备了一桌子菜,儿女突然打电话来说不回来了,父母只能望着一桌子菜叹息。老年生活真是这样吗?网友“littletwo”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为什么不能是儿女突然打电话来说不回来了,父母立刻换身衣服欢天喜地出门打麻将跳广场舞去了啊?编剧就不能好好深入一下真实的生活啊?”


  的确,来看看网友们的故事和评说吧—


  儿女不能回家,做父母的不一定是失望,有时反而会很高兴。这样的“真实”生活,得到了不少网友的点赞——


  网友生菜鱼肉说:“父母也该有他们想过的生活,并不一定要围着儿女转。”


  上官乱有个V:“我主动打电话给我妈说,周末要回来吃饭,她嫌弃地说:没时间,我跟你李阿姨约好了去农家乐。然后周末我在家吃泡面,刷朋友圈看几个大妈在花田里的自拍。”


  八千岁大人:“想给爸妈一个惊喜,说我飞回家啦在楼下。妈妈说,哦,我和你爸泡温泉呢,家里换锁了你进不去门,先去快餐店坐一个小时吧。”


  不爱周免:“‘妈,我不回去你都不会想我吗?’‘想啊,唉,伍万,和了。哈哈,我先挂了。’”


  汤小团tina:“明明是边换衣服边骂:不回来不会早点说啊,耽误我事!”


  陈二迪是块小萝卜干:“好不容易放个小长假,我妈委婉地暗示我不要回去了,他们要去自驾游。”


  李小all的九宗罪:“我妈在我高考完的当天晚上打了个通宵麻将,憋惨了!”


  kekeaiziyou:“快下班打电话:妈你在家没?咱晚上吃啥?我妈:哦!我跟你阿姨在KTV,你自己买点啥吃吧!我:那你啥时候回……电话已断掉。”


  若不是你说c:“我亲妈都是‘哎,你今天回家啊,我跟你爸在外面,你冰箱打开看看有什么吃的自己弄吧。’然后我打开冰箱,基本上是空无一物。”


  饕餮怪_:“我说我五一不回去了,我爸分分钟找他渔友去钓鱼了,我妈分分钟约她的小姐妹出去吃大餐看电影了。之前还打电话一遍遍确认我是不是真的不回去了。”


  61是61:“我妈真的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经常晚饭和小姐妹嗨皮,比我的日子丰富多彩,我觉得这样很好,不是非愁眉苦脸惨兮兮才是爱的,我妈妈过得开心玩得好我也觉得开心。”

 

本文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09年母亲节时我写的《不象个母亲》,其中提倡的自我意识,现在很多父母都不缺乏了,令我欣慰。母亲节次日,《楚天都市报》刊登的一篇文章,我很喜欢,所以特收来放这里与大家分享。

 

 

母亲节1.jpg

 


母亲节2.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挑战权威?  

2015-05-14 21:29:04|  分类: 时事思考

        昨天《楚天都市报》头版以及整个A4版刊登了一条新闻:武汉理工大学的副教授张老师为鼓励学生们不惧权威,趴在地上让学生们跨过去。此事立刻在我们部里的QQ群空间引起了热议,有对此表示佩服的,认为张老师为教育学生甚至不惜做出“自我牺牲”;也有教师认为这种做法太极端,是想上头条的哗众取宠行为;有的老师说自己认识他,他的思想确实标新立异,他说他就是要颠覆目前的教育体系。他为了培养科学人才,每个周日都在省图书馆免费为中小学生上自然科学课,也带着他们做实验。他建了一个QQ群,经常在群里讨论中西方哲学思想、教育观、科学。等等,等等。

 

       既然是客观的讨论,那么就应该就事论事。所以,我们不需要去猜测张老师的意图究竟是哗众取宠还是真的鼓励学生不惧权威。我们只需看此事的本身以及结果

 

        一个三岁的小孩子也会知道不能躺地上被别人踩跨过去,即使他还不懂得什么是做人的尊严或胯下之辱,什么是共和国公民应享有的自尊以及尊重他人的义务。在奴隶制社会或封建社会,以人当垫脚石,并不鲜见。但在废除了封建体制100多年后的今天,还这么自辱,并敦促甚至胁迫他人辱己,自己犯错,并迫使他人犯错,那么无论打着怎样的旗号,都掩盖不了“这是一件错事”的本质。即使他不是教师,如果他人格尚存,也不会更不该这么自辱、令他人辱人,何况他是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这么不负责任地对一条“自尊并尊重他人”的“普世价值观”(或曰做人的常识),进行“反潮流”地摧毁,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来?

 

       至于此事的结果,是绝大多数学生一开始不愿意做张老师要求的事,后来不少学生却做了。所以我在群空间发言说:“如果学生们都敢于挑战张老师的权威,坚决不做羞辱人、没教养的事,张老师才是成功了,是导师了。现在的事实是学生们对于他自辱的事, 最终屈从了他,他是失败的,学生们也是失败的。”

 

       所以,结论无非是:一个教师,提倡挑战权威,却以一个极其错误的行为,用自己的权威蛊惑学生,误导或蒙蔽了他们,最终使学生们屈从老师地去做了一件三岁小孩都知道是错事的事。与其说这是挑战权威,不如说这是一场贻笑大方的闹剧。

 

        这场闹剧折射出当今教育的浮躁:一些知识分子在自己对西方价值观还没有一个真正清醒、透彻的认识时,就盲目推崇,并拿来主义地实施,导致“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笑话。而且,这场闹剧,不乏悲剧成分。那些一开始拒绝后来却屈从,甚至被洗脑地认为自己做了一件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正确之事、伟大之事的学生们,令人痛心!诸如此类被洗脑的事,不仅在教育界,在中国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其实都有很多。这不仅仅是我们教育的悲哀,也是我们文化的悲哀,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其实,在中国文化和传统价值观,越来越饱受诟病、越来越萎缩的当今时代,各种喧嚣、浮躁的破除和摧毁,远比耐得寂寞、清醒认真的坚持、坚守,容易得多。什么时候,当学生们不再被蛊惑着去屈从老师地做一件错事、媒体不再对此大事张扬、人们对此都当成一个无聊的闹剧而一笑置之地懒得关注,那么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才是正常而非扭曲的。

 

 

挑战权威.jpg
 

挑战权威1.jpg
 

挑战权威2.jpg

 

挑战权威3.jpg
 

挑战权威4.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15 20:53:07编辑过]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为学生们草就的一篇英文评论:

 

 

Stepping over someone else means challenging the authority?

 

 Mr. Zhang’s request for his students to step over his body is based on following assumptions:

 

 1.      Encourage young students to challenge the authority. Since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represent some kind of "authority", stepping over a teacher's lying body is a behavior that breaks the power of authority. The best outcome will be having someone to throw eggs or shoes at high powerful people like Obama, as the Americans do.

 

 2.      Encourage innovations.  To be armed with “science spirit” to challenge authority will bring innovation, which China lacks due to many constraints of old tradition.

 

 The action of Mr. Zhang is not a total surprise, giving his view of China and West cultures, in which of course China always represents the backward and stupid, while the West always the advanced and vigorous. 

 

 If Mr. Zhang’s action is only for self-entertainment, there will be probably no need for arguments as the following.  But since he claims that his action is meant to encourage to promote high values as “bravery” and “innovation”, we as rational human beings have to step up to voice our opinions, not to let such irrational behaviors cause more confusion in an already confusing world.

 

 Indeed there are a great number of things we Chinese have to learn from the West, in the past,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But challenging authority through stepping over someone’s body is not one of them, I am afraid.  Stepping over someone’s lying physical body is violating someone’s basic human rights, not his authority. Regardless of the West or the East, today people have respect to their privacy, which includes both mental and physical perspectives.  Getting close to someone’s body, in a condescending way, even with this person’s own permission, simply violates generally accepted social norm, and is at least considered rude, inadequate, even insulting.  If there are ever some so-called “universal values” of human being, this is definitely one of them. So this matter is not about authority, but about human decency.  

 

 Mr. Zhang also has a paradox for his students: if stepping over him means a success in challenging “authority”, the very act of obeying his order means following the authority’s instruction; on the other hand, refusing to step over him, exactly means challenging the teacher’s order so that not stepping over him is “challenging the authority”.  Mr. Zhang is playing the role of authority while his orchestrated act of “challenging the authority” defies his own purpose.  So we are really confused, whether Mr. Zhang has thought it through and really understood what he tried to express. 

 

 However, the message from Mr. Zhang is clear: Chinese as a nation should follow the West; even in a face-value, all the Westerners should be highly respected.  I am afraid that this confuses rationality with blind superstition. The West as an advanced civilization started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But the ruthless, blind, and mindless pursuit of technology, comfort, and wealth has brought the world today to such a dismal edge: we don’t know how and whether the current civilization can survive as long as the older civilizations did.  There is one consensus: we can no longer live as in the past century, in particular as in the last decades, because the human beings consume much more than the Earth can sustain.  And the West should bear a part of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is situation.

 

 By the way, except a few radicals, the Westerners usually do not throw eggs at their presidents.  The democracy means to voice your opin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listen to other’s opinion.  This does not include “challenging” others by violence. Violence will be checked, registered, recorded, and if serious enough, charged with felony.  

 

 

 

挑战权威5.jpg
 

挑战权威6.jpg
 

挑战权威7.jpg
 

挑战权威8.jpg
 

挑战权威9.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15 20:52:00编辑过]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的一些随拍:

 

 

吊兰开花2.jpg


广东万年青开花2.jpg

 

袖珍椰子开花1.jpg

 

红花醡浆草2.jpg

 

黄花酢浆草2.jpg

 

紫叶榨浆草.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6-8 15:30 , Processed in 0.25709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