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美丽大脚

[图游] 廊桥寻梦---古桥游记

[复制链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跃过山丘在2015-9-21 12:10:00的发言:
美丽大脚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期待再次同行!
大桥局设计院应该特邀美丽大脚同学发表建言。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山河无限好,大脚哪能都走遍。
借你的贵帖,四季赏美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17 16:59:5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1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美丽大脚 于 2020-7-2 11:08 编辑

 

咸宁古桥---050

 

                   上接024--鹿过桥,两桥同村,一头一尾,中间隔着200年的古堰。

    踏过上鹿桥,顺着古堰走到村尾,一座小小巧巧地石拱桥稳稳地架在河道上。水倒也清澈,桥下的老农正忙着手里的活计。正是农闲时,沿路的村庄都在备料沙石,整修水利,疏通河道。

 

2015-11-21_10-05-46_543b55.jpg


2015-11-21_10-06-00_4ff0ca.jpg

 

2015-11-21_10-06-36_5fadeb.jpg


2015-11-21_10-06-58_489922.jpg

 

2015-11-21_10-11-40_3e5add.jpg

 

村口的孩子见我们来,踩着单车灵巧地穿梭其中。


2015-11-21_10-08-30_3ab789.jpg

 

2015-11-21_10-09-14_32700a.jpg

 

2015-11-21_10-12-44_60ab7a.jpg


2015-11-21_10-14-46_595b9e.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26 12:40:3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咸宁古桥---051

 

上方桥

 

 

    离开鹿过村,往杨胡桥小学方向行进,杨胡桥即在眼前。但已老桥重修成了普通的公路桥。续往前行,上方桥就到了。一座小水闸横在桥前。仔细瞧,公路下压着小小桥身。塘边的三角枫依旧如火。此村老房过半数都废弃着当牛圈使用。

 

 

2015-11-21_11-23-24_46d353.jpg


2015-11-21_11-25-54_5f13b0.jpg

 


2015-11-21_11-25-58_5f9d1e.jpg


 

2015-11-21_11-27-08_569e16.jpg


2015-11-21_11-28-24_4200ff.jpg


 

2015-11-21_11-28-38_5f7598.jpg


2015-11-21_11-31-28_5554ee.jpg


 

2015-11-21_11-31-40_65a185.jpg


2015-11-21_11-32-22_5d10bd.jpg


2015-11-21_11-52-18_57ee82.jpg


 

2015-11-21_11-53-12_4d0459.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27 10:25:5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咸宁古桥---052

 

官山桥

 

           此桥位于官山村上屋陈的公路桥右侧。始建于清,四墩三孔石拱桥。长约10米宽3米。护坡防水墙也算完整。开裂的桥墩,裸露的沙石,与整修一新的河道反差巨大。这老桥任凭岁月打磨,无可奈何去的散淡模样。

 

    舒家口桥与官山桥相隔不远。这舒家口老桥也荒废于田埂之中。枯草丛丛,河沟深深,无法拍得全景。河道整改后,横沟、双溪的老桥或拆或废,大多不知所踪。

 

2015-11-21_12-24-18_46f87e.jpg


 

2015-11-21_12-24-56_3f124a.jpg


2015-11-21_12-25-14_56bb91.jpg


2015-11-21_12-29-56_609305.jpg

 


2015-11-21_12-30-10_4f751e.jpg


 

2015-11-21_12-30-40_57a8e2.jpg


 

顺着官山桥一路向北,即到双溪镇。路遇横架于田野之上的水渠,倒是一道难得的风景。


2015-11-21_12-47-30_584fa4.jpg


 

2015-11-21_12-48-52_4e0d98.jpg


2015-11-21_13-00-44_51e7cd.jpg

 

 

双溪回程时,可顺道走一段未全线贯通的天子山大道。并于天子山脚下寻到此窑。


2015-11-21_15-51-30_42724f.jpg


2015-11-21_16-12-40_61dacd.jpg


 

2015-11-21_16-13-24_564558.jpg

 


qq图片20151126172313_副本.jpg


 

2015-12-17_16-01-28_3f26de.jpg


2015-12-17_16-01-54_37783a.jpg


2015-12-17_16-02-16_31b5d0.jpg


2015-12-17_16-02-30_42c7d8.jpg


2015-12-17_16-02-40_35e413.jpg


2015-12-17_16-03-06_36c5b3.jpg


2015-12-17_16-02-58_401155.jpg


 

2015-12-17_16-04-22_4a6a49.jpg


2015-12-17_16-06-36_2ec194.jpg


2015-12-17_16-08-30_2ecb11.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1-3 21:09:3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1-6 1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咸宁古桥---053

 

 

大泉桥

 

 

     跟随空空探洞,于路口镇厢口村三组大泉洞洞口偶然发现此桥。       

 

    洞内泉水刺骨,只有空空一人入内。闲散人员洞口晒着太阳,猛一抬头,才发现对面隐约桥影。如同发现了新大陆,寻路而上,拔开荆棘。。。好一个踏破铁鞋无觅处!大泉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不过五六米,宽约二米,桥下清泉急流,桥孔正对洞口。桥旁留有石碑,除清晰可见“大泉桥”三字外,其记载内容已模糊不清。距今200余年。  

    


2015-04-12_14-44-20_3cd795.jpg


2015-04-12_14-47-38_396c37.jpg


2015-04-12_09-43-34_40e913.jpg

 

 

从大泉洞方向望去,草木茂盛,近在咫尺的石桥也难寻踪迹。

 

2015-04-12_15-45-14_718a24.jpg

 

 

2015-04-12_15-54-04_6c75a9.jpg

 

2015-04-12_15-59-08_57b591.jpg

2015-04-12_16-00-52_639698.jpg

2015-04-12_16-00-58_58391d.jpg

 

2015-04-12_15-55-10_4e3b9d.jpg
 

2015-04-12_15-55-50_522148.jpg

 

站在桥上观大泉洞

 

2015-04-12_15-50-26_583310.jpg

 

站在洞里寻大泉桥

 

2015-04-12_16-03-42_409e78.jpg

2015-04-12_16-25-38_456397.jpg
 

2015-04-12_16-32-24_4e93d1.jpg

 

2015-04-12_16-36-42_4f4471.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1-13 17:52:5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甸四古桥

 

    蔡甸,原名汉阳县,地处长江、汉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江汉平原东部的末端,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马城桥、同善桥、三多桥是蔡甸区境内保存完好的三座古桥。另有残桥一座----西板桥。

 

 

 

马城桥(韬光桥)

 

位于蔡甸索河镇彭新村与汉川高庙村交界处。早起赶至新农老街罗氏三鲜面,此街最负盛名的夫妻面馆。更有食客自带小酒,三五成桌。十元一碗的三鲜面,其美味、份量、价格在三环内找不出第二家。就算遭遇百年一遇的98+洪水,也拦不住我这样的7货心。

 

    2016年7月最新报道 :11元一碗三鲜面,搭配街对面的面窝,汉蔡高速免费这一优惠措施,吃面的次数不断地创新高。

    注意:上午十点半后就歇业了。

2015-07-19_07-27-43_197c7b.jpg

2015-07-19_07-28-26_2174a3.jpg

 

 

105省道,上窑梅线,车过“马城禅寺”后,步行至高庙村村口即到。

马城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约30米,桥面宽近5米宽,桥洞离水面4米。如今,桥基和引桥的一部分已经淤陷在田埂里.

 

2015-12-19_12-11-58_5e3715.jpg

 

2015-12-19_12-44-38_41a67c.jpg

2015-12-19_12-38-36_3904f0.jpg

 

  2015-12-19_12-44-54_3f61aa.jpg


 

2015-12-19_12-14-30_705e7b.jpg

 

[img]http://www.5zls.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1/201611419162498653.jpg[/upload]

 

2015-12-19_12-20-40_6b43f0.jpg


2015-12-19_12-21-42_4ff95c.jpg

 

2015-12-19_12-21-54_44b77f.jpg


2015-12-19_12-23-46_77588e_副本.jpg

 

据当地文献记载,到清朝嘉庆十三年(1808年),由吏部主事彭守正重修了此桥,桥拱铭文:公德何人及名誉豈敢邀,不碑无所记,铭曰韬光桥。嘉庆十三年岁官戊辰季春吉日谨识。距今207年。

 

2015-12-19_12-28-26_39e04d.jpg


 

如今一桥飞架两地,桥两头各立石碑一块,均为汉川、蔡甸区保护文物。只是高庙村更近石桥一步。

 

  2015-12-19_12-18-44_75f56c.jpg

 

  2015-12-19_12-19-28_637e9d_副本.jpg

 

 


 

疑点:谁修了此桥?是彭守正吗?

    据记载:马城桥是由清代吏部彭守正任苏州知府期间(嘉庆十三年1808年)出资兴建。而彭守正为光緒三十年甲辰太后七旬萬壽恩科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即1904年晚清最后一届科举考试。

    那么问题来了。。。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苏州知府大人彭守正又是何人?若同为一人,隔着86年的光阴,他穿越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7-13 16:25:3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家渡同善桥

 

   同善桥位于永安向集村孙家渡,是一座单孔平梁桥。同善桥南北横跨渣河,桥长6.2米,宽3米,桥面由七块近6米的麻石条搭建。据桥头东侧的铭文记载,该桥建于于光绪甲辰年(1904年),由当地一富人奉其母亲之命出资修建。桥面两侧的石板上留有四个圆形凹槽。桥上原有护栏,只是现在已不知去向。南北两侧是八字形护坡,如同两双燕尾钳住桥身,护坡墙由麻石和红砂石分层铺筑而成,麻石条宽厚,红砂石窄细。 

 

  2015-12-19_11-04-40_48d25d.jpg

 

  2015-12-19_10-44-44_5586ff.jpg

 

2015-12-19_10-44-54_45f380.jpg

 

2015-12-19_10-47-36_651169.jpg

  2015-12-19_10-53-46_342d93.jpg

 

 

2015-12-19_10-49-02_4664c5.jpg


 

  2015-12-19_10-49-20_476f6f.jpg

 

 

桥墩中的红砂石层上有两个铁环.应作系渡船之用。

 

2015-12-19_10-52-06_3e28eb.jpg

 

 

    桥头垂吊着一个南瓜,根深瓜重,顺手提起,约有二十斤,乐颠颠地抱回了家。蒸食,果然香甜无比。

 

 

2015-12-19_10-47-18_6505bd.jpg


 

2015-12-19_10-47-58_5b1f21.jpg

 

2015-12-19_10-48-46_3e3e2e.jpg

 

2015-12-19_10-52-54_599f46.jpg

 

2015-12-19_10-48-34_502bdf.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7-13 16:20:2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2-20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多桥

 

    三多桥取“多子多福多寿”之意。位于大集街西板桥村地界,莲溪小区不远的河沟上横架着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面呈“S”型状,桥身全长23米,桥面宽近3米,桥面两旁竖有双圆控麻石栏杆。从侧面才能看清桥洞,“莲溪”从桥下淌过,溪水呈米汤色,隐隐有恶臭。古桥的始建具体时间已经不可考,根据石材和造型推断,当地文管所认定为明末清初。1998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5-12-19_08-40-32_3f0f3b.jpg
2015-12-19_08-40-46_50c459.jpg
2015-12-19_08-41-56_52469b.jpg
2015-12-19_08-46-24_64f940.jpg
2015-12-19_08-46-44_2e6fbb.jpg
2015-12-19_08-41-24_43a9ec.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3-4 12:02:4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2-20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板桥

 

    水乡大集曾有条生意兴隆的莲溪港,约4公里,东西走向,西自乌龟山,东到西湾湖。莲溪港上明末清初建有三座桥,自西向东依次为九如桥、三多桥、西板桥。如今,九如桥只留村名,三多桥为市文物,西板桥残破,废弃于河道之上。

 

    莲溪港九如桥曾是一个商贾云集,热闹非常之地。莲溪港最窄处上十米宽,港内最宽处达六、七十米。据说,从前在春夏丰水季节,外省木材商人,经长江、汉水,可将大量木排、竹排放至大集。沿莲溪港放到九如桥码头经营。九如桥码头商船来往频繁,商人众多,码头周边的小饭馆、小茶馆、小客栈生意兴隆,冬天枯水时,船只无法进入,生意停滞,码头就完全安静下来。

 

  1954年长江水患,造成大集多处淹水,后来进行水利改造,筑拦江堤防水,莲溪港变成内陆小港。后港内又筑坝围堰,原水系遭到完全破坏。如今大集新规划中,将建一条新水系串起新社区、老景点。

 

  但愿老桥新生。

 

 

2015-12-19_09-12-54_39f064.jpg
2015-12-19_09-13-22_3ce271.jpg
2015-12-19_09-13-50_35a78a.jpg
2015-12-19_09-15-30_5454ce.jpg
2015-12-19_09-06-12_465211.jpg
2015-12-19_09-06-14_5021aa.jpg
2015-12-19_09-04-24_56e6e9.jpg

 

 

    徒步九真山大环线时,由锁情台下山至吴家桥头村出,途经此桥。尽管已是重修的桥体,但青石条铺就的桥面,却是古桥模样。

 

img_20170127_134040.jpg
img_20170127_133844.jpg
img_20170127_133901.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2-17 13:40:1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回帖

128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85
发表于 2016-2-23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一个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夏古桥---021


龙泉山大官桥

 

    龙泉山,作为明楚番王朱桢八代九王之陵寝,风水之相不必多说。百度介绍详细。单说这八王路上,诸位王陵之间,必架桥相接。只是这桥在哪里,未见细说。

 

  _mg_8120.jpg

 


1986年武昌县龙泉山风景区管理处【龙泉山旅游便览】图


img_20170301_081211.jpg

  img_20170301_094439.jpg


img_20170301_094645.jpg


 

    据史料提及大官桥、状元桥均由第七代楚愍王朱显榕为庆贺耗时六年的陵园竣工而修建。 

 

_mg_8014.jpg

_mg_8015.jpg
_mg_8018.jpg
_mg_8016.jpg
_mg_8023.jpg

_mg_8025.jpg

 

 

排水龙头

_mg_8020.jpg
_mg_8021.jpg
_mg_8022.jpg

2016-03-05_10-58-26_3748db.jpg
2016-03-05_10-59-08_397289.jpg

 

  爬上二龙山俯瞰、远眺

 

_mg_8032.jpg
_mg_8033.jpg

 


 昭陵对面的张家塆村,每栋房屋的外墙都用红漆刷上编号。拆是肯定的。不远处光谷中华科技园的还迁房正拔地而起,大庇龙泉山下迁民俱欢颜。穿过高低不齐的民房,沿田埂间的羊肠小道而行,遇人字型叉路,靠左手顺河沟走,方能从树丛中寻得大官桥。

_mg_8119.jpg
  _mg_8117.jpg

 

初看此桥,河道淤积,小小石拱桥如弱风扶柳,长约3米,高不过1米5,可桥的宽度竟达6.5米,着实意外。拱券以三层青石砌筑,桥体、护水墙以红砂石相垒。此桥与楚王府通往龙泉山楚王陵墓的桥头李古桥江夏古桥 04)同属官桥。


 

_mg_8110.jpg
_mg_8115.jpg
_mg_8111.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3-6 10:26:1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夏古桥---022

 

 状元桥

 

    楚庄王,孟烷,昭王长子,第二代楚王。1361年-----1439年,享年58岁。

 

  _mg_8048.jpg

 

_mg_8054.jpg


_mg_8060.jpg


_mg_8062.jpg

 

 

 

        负屃(fù'xì)盘于石碑之上

  2016-03-05_11-03-18_3e8263.jpg

 

 

           赑屃(bì'xì)威武驮碑

_mg_8072.jpg

 

_mg_8067.jpg


2016-03-05_11-06-46_2fa3cb.jpg


2016-03-05_11-07-04_5ca15a.jpg
    

 

    状元桥,据说以明代洪武状元曾泰而得名。

    车过庄王陵墓,涉水,绕过山丘靠左行约五十米,八王路公路桥旁即到状元桥。古桥四周荆棘丛生,无从落脚。带上手套,用棍子费力拨打藤条,方下得桥边。桥高约2米,长约2.5米,宽约1.8米。桥板由两块巨大的青石并排衔接而成。

 

_mg_8084.jpg

_mg_8086.jpg

_mg_8079.jpg

_mg_8087.jpg

_mg_8073.jpg
_mg_8088.jpg
_mg_8092.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3-11 10:34:0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2-29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端王陵寝

 

    2月20日寻到了龙泉山的两座古桥,2月28日按导游图中的九王陵所指,我们沿八王路分别看到靖王、愍王、庄王陵寝的部分台基和石构件,以及端王、庄王的碑亭而贺王、康王、端王、宪王的碑、陵寝却无明确标识。导游图上也只中划个圈圈算是大至地点。心仍有不甘,于是。。。

 

  _mg_8120.jpg

 


    沿八王路而行,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楚端王碑亭。绿瓦盖顶,内置赑屃驮碑
斜对面有一水塘,一簇翠竹塘前自赏。

 

_mg_7982.jpg
_mg_7988.jpg
2016-02-28_10-26-44_5edfe9.jpg
2016-02-28_10-24-18_4e3551.jpg

 

 

    塘左一条土路通向深处。我们沿路而行,相随的妖精发现树丛中散落数块基座,于是再往小道里窜。。。这一窜不要紧,一处新开的空地突然显现眼前。原来昨天民工劈荆砍树清理过此处。我们来得太是时候了。杂草丛生中砖砌的台阶、圆型的基座、雕刻着龙鳞状的残石件件可寻。登上小山丘,却如梯田般层层相垒,相当整齐,与端王碑目测直线距离不过五十米。应为端王陵墓遗址!有点寻龙诀的感觉。若不是砍了树,这地方也无从寻起,“幸福来得过于简单!” 再接再历,下一个目标贺王陵寝


 

2016-02-28_10-05-48_607f10.jpg
2016-02-28_10-06-06_759890.jpg
2016-02-28_10-20-28_50c73b.jpg
2016-02-28_10-07-16_58aa58.jpg
2016-02-28_10-07-34_73590d.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3-7 15:36:3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70303093743.jpg

明楚国九位藩王依次排名: 

 

1 楚昭王朱桢,朱元章第六子,1364年生,1370年四月封为楚王。1424年逝。享年61岁。昭陵完整。

 

2 楚庄王朱孟烷(wan),昭王长子,1361年生,1439年逝,享年58岁。陵墓原址尚存。碑亭完整。

 

3 楚宪王朱季堄(ni),庄王长子,昭王长孙,生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1445年逝,享年21岁,无子,其弟季埱嗣位。石碑、赑屃局部有损,陵墓已毁。

 

4 楚康王朱季埱(chu),庄王次子,生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于正统九年甲子(1445年)嗣位。天顺六年逝,享年38岁。以三弟季塛长子、朱均鈋嗣位。 陵墓原址不详。 

 

5 楚靖王均鈋(e),东安恭定王朱季塛长子,正统十二年(1447年)生。因其二伯父朱季堄无子,于成化元年乙酉(1465年)嗣位。于正德五年(1511年)逝,享年64岁。陵墓原址尚存。

 

6 楚端王朱荣戒,成化十三年1477年生,嘉靖十二年(1534年)逝,享年56岁。陵墓原址尚存,碑亭完整。

 

7 楚愍(nin)朱显榕楚端王长子。正德八年(1514年)生嘉靖二十四年1546年被长子朱英所杀,终年32岁。其子被朝廷处决。皇上以庶弟二子朱英嗣位。陵墓原址尚存

 

8 楚恭王朱英1541年--1571年享年31岁陵墓原址不详。

 

9 楚贺王朱华奎,楚恭王长子1568年--1643年。历经伪楚王案、劫杠案。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张献忠攻克武昌,被捉、沉江。享年75岁。诸子嗣无幸免者。贺王墓为后人所建。陵墓原址尚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3-3 9:46:5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6 1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贺王陵寝

 

     此位楚王名叫朱华奎蛮长寿的。活了75岁,历经伪楚王案、劫杠案。人生可谓丰富多彩,但下场,往下看。   

 

    大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张献忠围攻武昌,湖北各级官吏都劝楚贺王朱华奎能拿出历年所积蓄钱粮保卫大明江山。没想到朱华奎却说“要接济饿兵,孤一概无有!” 几经交涉,朱华奎才勉强拿出洪武年间的一把椅子充作军饷。张献忠破武昌城后,掠楚王宫中金银财宝不说,直接把贺王浸猪笼随后屠武昌城、毁楚王陵。

 

史书明季北略记载:张献忠屠武昌

 

    癸未五月,总兵方国安率兵扼蕲州,武昌武备废弛,闯、献交窥江汉。时议募兵守城,而库藏空虚,楚王有积金百万,三司请贷,王不许。大学士贺逢圣家居倡义,捐赀募兵,适承天德安溃兵俱下,楚王尽募之为军锋,以长史徐学颜领之,号楚府兵。献忠沿江而上,破汉阳,临江欲渡,武昌大震。议彻江上兵,撄城守。参将崔文荣曰:守城不如守江,守江不如守汉,磨盘煤炭诸州,浅不过马腹,纵之飞渡,而婴城坐困,非策也。议者不从。贼果从煤炭洲而渡,直逼城下。文荣御之,少有斩获,贼攻武胜门,文荣率诸军拒之,多杀伤。壬戌,楚府新募兵为内应,开门迎贼,文荣跃马持矛大呼杀贼,贼攒刺之,洞腋死。贺逢圣与文荣俱守武胜门,城陷归,衣冠北向再拜,以巨舟载其家,出墩子湖,至中流凿舟,全家溺死。逢圣尸沈百七十日不坏。十一月始葬。楚府长史徐学颜,方署江夏县,与贼格斗,左臂断,右手尚持刀不仆,为贼支解,合门殉难二十余人。都司朱士鼎被执,贼强以为总兵官。士鼎戟手大骂,贼断其左右手,弃之江滨。士鼎縳草于臂,作书毕乃死。兴都留守沈寿崇,及武昌通判李毓英,武昌知县邹逢吉,嘉鱼知县王良鉴,皆死。楚宗多从贼者,献忠执楚王,尽取宫中积金百余万,辇载数百车不尽。楚人以是咸憾王之愚也。献忠以箯舆笼王,沈之西湖。湖水涌沸,久之乃死。贼亦异之。王之先乃太祖第六子,洪武三年封,至是始遭难,其富可知。贼屠僇士民数万,投尸于江,尚余数万人,纵之出城,以铁骑围而蹙之。江中浮尸,蔽江而下,武昌鱼几不可食。其余民数百,悉断手足,毁目鼻,无一全形者。献忠遂据武昌府。

 

   

    贺王墓为后人所建。那么如今的贺王墓到底在何处? 尽管手拿“寻宝图”也有点茫然。。。

 

 

    沿“翠竹塘”右手,牛蹄踏出来的小道,一脚高一脚低地跳过,顺防火带攀上高坡,贺王陵墓即在眼前。除去几块石基,几堆绿瓦外,黄土之上,只有两座坟堆相伴。

 

  2016-02-28_10-46-50_73f9fa.jpg
 

2016-02-28_10-35-34_7a6994.jpg
2016-02-28_10-37-12_5ba4b2.jpg
2016-02-28_10-38-06_693a42.jpg
2016-02-28_10-40-18_73dea1.jpg

2016-02-28_10-51-10_6d15b4.jpg
2016-02-28_10-51-24_7c79d3.jpg

   

 

高坡上远眺灵泉寺

 

2016-02-28_10-42-22_4b7a6c.jpg

2016-02-28_10-42-48_46ecee.jpg
 

2016-02-28_10-43-12_39051f.jpg
2016-02-28_10-57-58_6b6535.jpg

2016-02-28_11-32-02_35edf3.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3-15 16:56:3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6-11 04:07 , Processed in 0.701498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