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灯光

理性之美

[复制链接]

1

主题

79

回帖

800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00
发表于 2014-12-7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从那时起,我每天都在为各种“失去”(包括有一天自己生命的失去)做心理准备。每次与亲友聚会,往往聚会还没散,我就已经开始感觉到“失去”在迫近了。所以我往往会在最欢乐的时候,突然就忧伤起来。

   虽然敏感、多愁善感,但我也相信我们都具备葆有生命热情与心灵阳光的能力,所以的确,虽然会有高潮低潮有悲有喜,即便活得很老很老了,也依然会热爱着阳光月光,热爱着许许多多的美好。

   年轻时我最怕去车站路火车站送人,每当看到火车远去的背影,眼睛就湿润了。真不知道我们何时再相聚?

   有时看到你们的对话和看的凤凰卫视纪录片,使我向往起以前的民国,喜欢现在台湾的传统风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泉MM(BTW,你的头像有误):

 

先送一朵花给你。

 

我有点好奇:为什么俺们的对话使你向往起民国?BTW,民国就是民国,不存在以往的和现在的。民国:1912-1949。

 

民国和现在台湾的一些传统风情,俺也喜欢。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台湾有不少方面比大陆做得好。至于这样的传承,究竟是好是坏,那就取决于个人站在什么角度看了。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我初进武汉户外圈时,随金沙、万安、救世主(淡茶一杯)、玛利亚等众多朋友一起去武汉乡下活动后写的一篇帖子,现在读来,发觉自己已经有了很多“进步”或“成熟”,至少神经不再那么纤细,所以在多愁善感方面变得迟钝多了。这份迟钝,之所以自认为是进步和成熟,因为并非麻木和冷漠,而是包容和淡定(包括对人生的一切“黑暗面”)。

 

 

 

 

聚与散——挥之不去的悲哀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中写道:那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他想的也有个道理。他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喜欢,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感伤,所以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儿开的时候叫人爱,到谢的时候儿便增了许多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欢喜时,他反以为悲恸。 

 

  我以前对这段话并不怎么认同,可今天当我与大家分别后,我蜷缩在回家巴士的最后一排的角落里,透过被细雨淋湿而模糊的车窗,看着城市的万家灯火在我眼里一一掠过,突然间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连心也感觉是潮湿而冰冷的。刻骨的孤寂和悲哀如汹涌的波浪袭来,把我今天的快乐一浪又一浪地吞噬卷走。因为当时与大家在一起时,热闹、温暖和快乐是那么真实而强烈,所以独自一人呆在车上熙攘、陌生的人群中,我倍感无助、无力,格外脆弱。人生的空虚感、回不去的感觉又一次让我悲凉彻骨。 

 

  实际上今天的快乐之旅对于特别善感的我来说,早在车内依然荡漾着京剧清唱的咿咿呀呀时就已经结束,已经开始让我有璀璨的焰火在空中开始寂灭时那样的伤感。我已经看见真实在变成虚无,可怕的空虚感已经开始再次侵袭、攫住我脆弱的心。恍惚中我看见又有一片美丽的花朵长在了我记忆的心原,我知道在某个午夜梦回的时候,它们的美丽又会让我心痛甚至落泪。 

 

  人生就是收集记忆的过程。而记忆,虽然可以是很真实的感觉,但毕竟不是有形的、实在的。我们永远留不住时间,我们所能留住的只能是记忆,而当记忆被分割在一个又一个地方、一个又一个他人身上,成为空气一般的虚无,让我们再也回不去时,这记忆虽然可以如花一样摇曳在人的心原,可也让人悲凉、绝望。而我们在人生路上一路跋涉,即使是热爱生活、珍惜自己生命的人,也只能是采下一大簇记忆的花朵来安慰自己的年华老去或让自己勇敢面对自己的人生之旅的终点——死亡,如此罢了! 

 

  我经常说“活着,爱着,真好!”,其实我在实际生活中很怕去爱什么人或什么地方。爱大自然、爱艺术,因为自然和艺术相对来说比较永恒,而人或地方则太变幻无常。一旦对什么人或地方产生感情,当你去爱那个人或爱那个地方时,如果你因为命运的驱动或捉弄被迫离开那个地方或与那个人成为陌路,你就永远也回不去了,即使你表面上又回到了你已经离开的那个地方或又见到了那个人,但物是人非,物非人非,实际上你根本没再回当初那个地方、也根本没再见当初那个人,于是你的心灵中又多了一处乡愁,又多了一可不可碰的脆弱点,一碰就疼…… 

 

  我不喜欢总在搬迁的生活。我不是一个很快就能适应环境的人。当我喜欢一个地方的时候,如果我因为责任等很多原因被迫离开这个地方,我总有一种惆怅。我的生命被割裂在我所生活过、爱过的一个又一个地方,而且一旦我离开,那些地方的大门就对我永远关闭了,即使我再故地重游,我也找不回当初那种做主人的感觉了,我只能是过客了,我只能看着别人的生活而羡慕着、叹息着、惆怅着……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小城镇里,永远不挪窝,那么也许我不会有那么多漂泊的感觉,不会有那么多惆怅和伤感,我不会觉得自己永远是个边缘人,不会永远没有真正的归属感。

 

  同样,我也不喜欢把自己的爱或友谊投放在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人身上。从小我就发觉自己有一颗狂野的心,没有任何缰绳可以羁绊。感谢上帝的厚爱,这颗狂野的心天生就敏感善感,所以可以欣喜地听见每一朵花开的声音,可以在第一片黄叶飘落的时候就开始凄楚伤感。这颗心珍爱着与自己同玩的每一个小伙伴,然后却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纷纷随转业或调动的父母离去,过早地体会到一切美好都是只能用记忆来“握”住、“留”住的。” 

 

  而今,我已经走到人生的中年,蓦然回首时,我总可以看见自己的爱(广义的爱)被割裂在一个又一个人身上,对此我无奈而无助。比如,当我与一个我曾经爱过多年、一起生活过多年的人彻底分离的时候,我与他共同经历的一切也就相当于“死”去了、成为了永远的虚无,那些对我来说或快乐或痛苦的事情只能是专属于我和他的记忆,它们只对他和我有意义。他永远离开的时候,那么这些记忆就再也无人可以和我真正分享。即使我与任何别人讲叙这些事情或回忆它们,也只是徒劳罢了。 

 

  当我们走到人生的中年或老年时,那么多美好岁月被自己甩在后面、前面似乎已经可以看见最终归宿,即使有一路收集的记忆安慰我们,我们还是摆脱不了空虚的折磨,人生的悲凉无奈还是会萦绕在我们心头,让我们凄楚万分。也许,在人生的终点,我们会倦怠地再次轻声叹息“回不去了”,短短四个字虽淡淡出口,却浓缩一生所有的沧桑、辛酸、无奈、悲凉。谁知道呢? 

 

  当然,即使知道将来会这样,即使我伤感、悲哀,我还是接受命运的安排,并努力活出人生最大的美丽和灿烂来,起码这一点我是可以自己选择并决定的。 

 

  所以,虽然我在昨天就知道今天我会有散的悲哀,但我还是被聚的快乐诱惑着去参加了这次活动。只是,我没料到悲哀会这么来势凶猛、这么让我承受不住,也许这与我这些天的心情有关吧…… 

 

  于是,有了今夜:聚与散——挥之不去的悲哀。而这悲哀在提醒我,人生的很多快乐是不应该收集为记忆的,因为记忆可以如花一般美丽温暖,也可以如利刃一样伤人,“要有多坚强,才能念念不忘。或者说,要对自己多残忍,才敢念念不忘。” 

 

   那么,上帝,给我力量,让我学会遗忘吧……

 

 

 

 

 

怀斯1.jpg  

 

怀斯2.jpg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9

回帖

800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00
发表于 2014-12-7 14: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看到您的文章想到您的职业——知识分子又联想到49前的知识分子。那时真正有许多人是令人敬佩硬骨头不为权利所动心的知识分子,这也是喜欢看您文章的原因。可惜我的小孩没机会送到你们学校,受您教育了。

  头像没改成,以后在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4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900
发表于 2014-12-7 1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说,我只静静的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9

回帖

800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00
发表于 2014-12-7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中华好的传统思想保留,内地太缺少了。也许我见识少了吧?所以以后香港我可以不去,但台湾一定会去看看。从这个文章http://t.cn/RzCjNV8 感到无名的痛心。感同身受〔以前有领导就认为我不收送的东西是不清白〕类似这样的人在内地大多数单位都会受排挤,应是个社会问题了。 为什么这样的人往往容易受伤害呢?我觉得做传统中国人就应向他学习,做官应向马英九的干净、担当为学习榜样。所以我现在鼓励小孩好好学习,有机会就北欧或去台湾生活。不知道想法对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9

回帖

800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00
发表于 2014-12-7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蜷缩在回家巴士的最后一排的角落里,透过被细雨淋湿而模糊的车窗,看着城市的万家灯火在我眼里一一掠过,突然间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连心也感觉是潮湿而冰冷的。刻骨的孤寂和悲哀如汹涌的波浪袭来,把我今天的快乐一浪又一浪地吞噬卷走。因为当时与大家在一起时,热闹、温暖和快乐是那么真实而强烈,所以独自一人呆在车上熙攘、陌生的人群中,我倍感无助、无力,格外脆弱。人生的空虚感、回不去的感觉又一次让我悲凉彻骨。   

   我不喜欢总在搬迁的生活。我不是一个很快就能适应环境的人。当我喜欢一个地方的时候,如果我因为责任等很多原因被迫离开这个地方,我总有一种惆怅。我的生命被割裂在我所生活过、爱过的一个又一个地方,而且一旦我离开,那些地方的大门就对我永远关闭了,即使我再故地重游,我也找不回当初那种做主人的感觉了,我只能是过客了,我只能看着别人的生活而羡慕着、叹息着、惆怅着……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小城镇里,永远不挪窝,那么也许我不会有那么多漂泊的感觉,不会有那么多惆怅和伤感,我不会觉得自己永远是个边缘人,不会永远没有真正的归属感。

   自己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又是外乡人,所以您写的这两段我都有深深的感受!可惜我的家乡云南保山确从未回去过,所以想家时,我就听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那首《我的祖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泉MM:

 

“令人敬佩硬骨头不为权利所动心的知识分子”,我不敢把自己拔那么高,我只是尽力去保持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尊严,即使没能力改造社会,至少努力让自己不随波逐流,让自己活得少一些“问心有愧”。有时候“逍遥派”一词,本身就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抗。

 

81楼的不少话,令我“心有戚戚焉”。不过你“鼓励小孩好好学习,有机会就北欧或去台湾生活”的想法对不对,我不敢妄下判断。现在做这样选择的家长越来越多,其折射出的问题也令人为中国的不少现状“痛心疾首”。个人生活中的选择,以听从自己的心灵声音为最佳。您觉得怎么好就怎么选择吧,无需他人评判。至少,这是多年来咱们国家的进步之一: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和自由。

 

82楼:看见您也爱听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我特高兴。此曲我也曾多次在论坛转发。或许,在人生中有“游子”飘泊感、有“边缘人”心态的人,都会酷爱此曲吧。那咱们就一起再来听一听此曲吧。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库贝里克版本的《伏尔塔瓦河》

 

 

 

 

 

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库贝里克指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IwNzk5NDIw.html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IwNzk5NDIw/v.swf

 

 

 

 

 

 

  库贝里克(1914—1996),1948年离开故乡捷克,流亡美国,成为享誉世界的大指挥家,指挥过世界所有顶尖的交响乐团。斯梅塔纳的《我的祖国》,在他的指挥下也有各种版本。但是其中最激动人心的无疑是老人阔别故乡42年后,以76岁的高龄,重归故里,在1990年“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上指挥捷克交响乐团演奏这首《我的祖国》了。不说音乐本身如何。老人当时的心情和其所在的意义,远远超过了音乐本身。凄然泪下的,不仅仅是全体捷克人民。也是所有漂泊的人们的心底的声音,大概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吧?到过布拉格的人,都会站在布拉格的制高点,俯瞰沃尔塔瓦河缓缓穿流市区……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的代表作,创作于1874—1879年间,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作品中充满了爱国的热情,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斯美塔那是在丧失了听力后用心灵谱写这组作品的,并在每个乐章都加上了内容的说明。
  
  作品共分六个乐章:


  第一乐章《维谢格拉德》描写古代捷克的光荣历史
  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描写纵贯捷克的沃尔塔瓦河的风光
  第三乐章《沙尔卡》描写民间传说中的女英雄
  第四乐章《捷克的田野和森林》生动描写了祖国的自然风光
  第五乐章《塔波尔》和第六乐章《布兰尼克山》描写了人民与异族压迫者的斗争。
  
  六个乐章都可以单独进行演奏,其中最著名的是完成于1874年12月8日的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曲中所描写的沃尔塔瓦河(捷克民族的母亲河)由南向北纵贯美丽富饶的国土,是捷克民族的摇篮。引子中运用长笛和单簧管的音色,逼真地描绘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两支山泉,潺潺流水,渐渐汇入大河,大河流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乐曲奏出最为著名的河流奔腾的主题,展示了沃尔塔瓦河瑰丽、庄严的景象。随着河水的奔流,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村中传来捷克民间的波尔卡舞曲,这是农民在欢乐地举行婚礼。乐声渐渐远去,河水向前奔流,月光下一群水仙女唱着歌,在水面嬉戏。穿过峡谷,沃尔塔瓦河的激流冲击着石坎和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沃尔塔瓦河流过捷克的首都布拉格,河面渐渐变得宽广,最终,沃尔塔瓦河波涛滚滚流向无尽的远方。这是一段激奋而欢乐的音乐,旋律抒情妩媚。音乐在史诗般的音响中结束,小提琴的波动旋律滚滚而去……

 

 

 

沃尔塔瓦河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yNDA4Mzc2.html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IyNDA4Mzc2/v.swf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伏尔塔瓦河》还有个童声合唱版,http://www.kuwo.cn/yinyue/2767061/也很动听。

 

 

演唱:北京天使童声合唱团
歌词:《伏尔塔瓦河》
在我的祖国波西米亚群山中
有两条美丽清泉,奔流,悠长
一条温暖一条清凉汇流成河
伏尔塔瓦河浪花溅,哗哗地响
缅怀城堡光荣历史,倾听他歌唱
勇敢猎人号角声声,驱散那雾障
浪花拍两岸,涛声响彻四方,涛声响四方
浩浩荡荡奔向庄严,布拉格城
伏尔塔瓦河你汇合了易北河更加辉煌
你奔腾流向前方,更加壮丽、辉煌
壮丽、辉煌,奔向、前方
奔向前方,向前方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苏武牧羊在2014-12-7 14:43:00的发言:

我不说,我只静静的读。

 

 

 

呵呵,苏兄,谢谢!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9

回帖

800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00
发表于 2014-12-7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我也不喜欢把自己的爱或友谊投放在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人身上。〔我与战友有一段几十年的情谊,尤如亲人一般,了解我的人理解这种友谊和感情,不了解的就不会相信现在还有这种不带任何利益的朋友关系〕

  即使知道将来会这样,即使我伤感、悲哀,我还是接受命运的安排,并努力活出人生最大的美丽和灿烂来,起码这一点我是可以自己选择并决定的〔现在自己选择了接受老师的邀请,调到新单位做了份梦中都想的,与爱好相结合工作,虽然工资降了一级,但精神上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努力在退休前八年时间里,向您学习干出自己一份光彩和成绩〕

    聚与散——挥之不去的悲哀。而这悲哀在提醒我,人生的很多快乐是不应该收集为记忆的,因为记忆可以如花一般美丽温暖,也可以如利刃一样伤人,“要有多坚强,才能念念不忘。或者说,要对自己多残忍,才敢念念不忘。”〔有些美好的记忆 终身难忘,更忘不了曾经带来的温暖,让我们从心里永久保留这份怀念,一直到老吧!感恩那些给我温暖的亲人和朋友们!〕

 不成熟的想法 ,请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4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900
发表于 2014-12-7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灯光在2014-12-7 15:53:00的发言:

 

 

呵呵,苏兄,谢谢!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应该谢你的美文,当然是静音时读,闭目时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5420

回帖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535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苏兄,我自己刚刚把本页中两个版本的“伏尔塔瓦河”又都闭眼听了一遍,心中对上帝充满感恩,因为世界上有这么好的音乐!

 

 

我闭上眼睛倾听斯梅塔那的《伏尔塔瓦河》,眼角有晶莹的泪光。那种经历了大悲大喜之后的宁静,是斯梅塔那真正的宁静。我听懂了他在沉寂中倾吐的爱和激情,更听懂了他从血液里流淌出来的声音。我被久久地感动着、震撼着……(顾艳,斯梅塔那与《伏尔塔瓦河》)

 

 

    人生何尝不是一条河流呢?个体在人生的长河中,只是一个小水沤而已。在激情离我们远去的今天,江河不屈不挠永往直前的精神,那不正是对我们的启迪和召唤吗?时代多么需要一批批赤裸着双脚狂奔呐喊的人,就象那溅在悬崖上的一朵朵浪花,使生命绚烂耀目,谱写人生的乐章,唱出生命的礼赞。


  感激音乐给予我对生命的全新体验。带着对她的虔诚和敬畏,带着对她的无限感激,我的心总能跳跃在激情不灭的长路上! (网文《我的心与伏尔塔瓦河一起喧嚣、激荡》节选)


灯光,又名:远方的朋友,蓦然回首,偶尔一瞥,等等 Yanz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6-17 05:51 , Processed in 0.08391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