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39|回复: 1

[推荐]苗岭山区的寨门文化

[复制链接]

584

主题

1066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1005
发表于 2004-2-11 2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苗岭山区的寨门文化
原文: 贵州高原,苗岭山区,苗村侗寨星罗棋布,村头寨尾一般都建有寨门。苗侗寨门,似门非门,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是一种功能奇特的民俗文化建筑物。
有形寨门,可能是架在溪上的板凳桥、风雨桥,也可能是长在路边的保寨树、萨坛树或建于村口的岩菩萨、保爷凳。即便是名副其实的寨门,也只不过是村寨内外的标志而已,通常是无需关锁的。此类寨门,或状似牌楼,或状似凉亭,小巧玲珑,赏心悦目,有尚好的视觉效果。有的寨门,彩塑彩绘,琳琅满目,雍荣华贵。而有的寨门,不雕不绘,朴实无华,凝重深沉。多数有形寨门都安有“美人靠”。身着明清款式服装、梳着唐宋发型头饰的苗侗村民坐在“美人靠”上小憩,诚为苗岭一景,宛如古代诗文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风景画。
苗侗寨门是村民迎来送往,与客人唱拦路歌、向客人敬拦路酒的公共场所。寨门拦路酒多用牛角杯。喝此酒时,有经验的客人绝不伸手接牛角,否则主人一松手,那沉甸甸的一牛角酒便全归客人了。许多村寨于客人进寨时,将莽筒芦笙队横排于寨门外的田坎上,鼓腮劲吹,山鸣谷应,宾主在热烈气氛中举行饶有风趣的进寨仪式:主人唱一首歌,客人喝一口酒,动作麻利的村姑筷子一举,一大块熟肉就塞进了客人嘴中,引起一阵欢笑。每当过苗年、吃鼓藏(杀牛祭祖),送客过寨门,除群集于寨门唱歌、喝酒外,还举行妙趣横生的打酒印、拴彩带、挂红蛋等仪式。客人以酒印、彩带、红蛋多为荣。打酒印又叫“画花猫”,系主人以手指蘸上品红品绿颜色趁客人不备在客人脸上轻轻画上横竖不均的印记,作为做客的标志,有的客人归去后,竟几天几夜舍不得洗掉。
寨门送客,对于未婚青年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苗侗民族自古聚族而居,一族一姓一个村寨,寨内互不婚配,男女青年均需与外寨联姻。婚恋活动除农闲集体“游方”和“行歌坐月”外,多借助寨门对歌来进行。主寨姑娘以歌拦路,滞留客寨后生,彼此对唱分别歌,一唱就是几个时辰,寨门成了外寨与本寨青年男女以歌对话,相互表达感情难舍难分的地方。因此,这类有形寨门不仅不可或缺,而且修得格外讲究。
寨门在某种意义上,也有护寨功能。每年冬季“扫火星”,村民于寨门外用芭茅草扎一草标,插在地上,示意不能进寨,以为如此,灾星出得去,进不来。此举的本义可能在于提醒村民注意防火。用苗族巫师的祭词来说:“封寨扫火星,火就不烧寨,水也不冲田,家家打谷120仓,人人活到120年。”逢年过节祭祖时,据说那些“死得不干净”(非正常死亡)的先人进不了寨,因此,除了在寨内祭祀外,还需将祭品端至寨门外祭祀。在村民心目中,寨内、寨外之间,有道明显的防线,这防线与进寨小路的交叉点,往往便是寨门之所在,不管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有的寨门的确具有防卫功能,是安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山寨的安全,许多苗族寨子刻意建在山顶上。民谚所谓“高山苗,水仲家(布依族旧称),仡佬住在岩旮旯”,说的正是这种情况。“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的高山苗寨,其寨门多修在便于 望的山坳上。苗族聚居的榕江县计划乡加两村,寨门上住着一家人。可以说,这是以一户村民的房子当作寨门用。这房子建于村口山坳上,处于观察惟一通往山寨路径的最佳位置,是村寨的 望哨。有的村寨的寨门路段坎坷泥泞,较山寨内外的道路难走得多。此乃有意为之,目的在于制造险阻,阻止歹人进寨。从前,在此地段设置暗器,对付盗贼。此类寨门的作用与那些安装“美人靠”的寨门迥然不同。
与加两村近在咫尺的加去寨,同样修在山顶上,其中一座寨门建于荆棘丛生、竹木葱茏的高山口。山口两侧正好生长两株保寨树,形成天然门洞。据说,太平天国时期,村民曾在树上设哨,监视山下动静,清兵不敢进犯。
清代咸同年间,作为抗清据点的雷山县郎德寨,于寨前望丰河上建造风雨桥,用以抗御清兵,故称“御清桥”。又因该桥是抗清苗族英雄杨大陆领导修建的,村民誉称“杨大陆桥”。桥被清军焚毁,长期残存遗址。所幸改革开放以来,郎德于1987年对外开放,此后不久,此桥得以按原样修复,成了来此观光考察的中外游人购买苗族手工艺品的特殊场所。郎德苗寨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谁也没能料到,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寨门用以抗敌的“杨大陆桥”由此获得了新生。
黎平、从江一带的侗寨寨门,与鼓楼、戏楼、风雨桥一样,修得相当讲究。有的便是鼓楼与花桥的巧妙结合,集多种社会功能于一身。侗族的“寨门文化”实为“鼓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侗族同胞心目中,侗寨寨门既是以鼓楼为核心的村寨富有的象征,又是村民安康的保障。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
聪明的人,不问现在,
豁达的人,不问 未来。
明白的人,用心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4

主题

3396

回帖

2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7910
发表于 2004-2-11 2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14 06:17 , Processed in 0.0354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