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6|回复: 8

[贴图][原创]藏行凡书之:塔尔寺,寻找一片树叶的梵刹

[复制链接]

58

主题

46

回帖

71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154
发表于 2004-3-11 0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塔尔寺,寻找一片树叶的梵刹

第一天

是谁披一件僧衣,望南
古刹思书闻经
故乡的一池柔水
已远淡如母亲的面庞

潢中县不可思议的干净,街道也很整洁.从西宁一路过来,空气清新,景色赏心悦目.终于见到塔尔寺的八座如来宝塔时,太阳已经很接近坐落在寺西面的班禅行宫的房檐了,光影正好.

塔尔寺,古称”佛山”,藏语称”衮本降巴林”,意为”十万狮子吼像的弥勒佛寺”.史载先有塔而后建寺,是为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也是黄教六大名刹之一.有显宗,密宗,天文和医学四大学院;在建筑,雕塑,壁画,堆绣和酥油花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

大师的诞生之地,倍显殊圣.汉藏结合的大门红墙绿瓦,斗梁与飞檐一同争夺着观者的视线;几只底飞的鸽子掠过,振翅的声音在空旷的广场上格外响亮;几个信步的喇嘛被夕阳拖长了影子映在墙上.我沿着顺时针方向拾级而上,渐暗的天光给这座由无数寺庙庭院组成的,建造在两座山坡之间的庞大庙宇平添了十足的静谧--我仿佛漫步在一座汉唐时代的庭院,若不是那些高扬的经幡,若不是一座座贡奉了种种圣迹的高大佛塔,若不是阵阵越过院墙若隐若现的藏香味道,和偶尔结伴踢踏走过,低声谈论着对藏人佛心的敬意或不解的游人,我简直要忘记自己正身处于朝圣之旅的开端这一事实了!

有个裹在僧衣里的小扎巴从旁边走过时一直扭着头看我,于是我还一个很好的微笑.他这么消瘦,眉眼间几乎不带有藏人的特征.同伴在高处正和一个成年僧人望着下面,特意告诉我”他是汉族人”.追上去问,果然,而且不是西北的孩子,而是西子湖畔杭州人.回答我一连串问题之前,他眼里始终闪着童稚的光,先反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是哪里人?” 我笑:”你猜.”他眼里的光变成了狡黠:”你是杭州人?”

后来听说他的故事,很难再把他那双眼睛从心中抹去.孩子五岁那年, 塔尔寺的一位活佛去灵隐寺朝拜,遇到了孩子的父母.相见都觉有缘,这对父母便将孩子托给了活佛.时至今日,六七年过去了,孩子聪明又有悟性,已经开始学习经文.在此其间,只有父亲来看望过一次,母亲只打过一次电话,但孩子不接.想来他对汉地的了解远不及藏地,难怪他会猜我”是杭州人”.忍不住回忆他的身影和笑脸,想着什么样的缘分才能使父母亲放手这样一个孩子到偏远的青海,每日倾听古寺梵刹的晨钟暮鼓?

讲述这个故事的是一位居住在旁边拉曲学麻里的年轻扎巴, 他名叫洛桑彭措, 来自有高原水乡之称的贵德.我们站在院外的空地上,望着对面浅淡暮色里的众多寺庙,看一盏一盏的灯逐一点燃,聊到寒气四起才不舍地告别.临走他邀请我们次日到拉曲学麻小住--求之不得!


第二天

安多的哪里
一棵树,举世无双
她缺乏慧根,难以想象
一片叶子上的一尊佛像
一个神圣的字母……
----唯色 <<塔尔寺的树叶>>

清早抗着行李,把短短的两公里,一瘸一拐地走了十五分钟.洛桑简朴的小四合院很安静,据说有一百多年了.经年的阳光晒白了房檐和檐下的雕花窗,几幅经幡和五色风旗悬在正房的门眉上,两把舒适的椅子靠在窗下.院中央一个砖砌的花坛,开满了紫红的大理菊.客房陈设很简单:炕是靠窗的,中间摆着炕桌,屋角被柜子占据了,后窗外是长满植物的后院.他的师傅回家了,托此福我们才得以僧院小住.

稍事休息便去探寺.最有渊源的要属大金瓦殿,内中神奇的菩提树,据说每片叶子上都长着工整的藏文字样(另有叶上生佛像的说法).乍听不可思议,可是,当我们回顾宗喀巴大师为普渡众生而努力的一生时,叶片自生藏文似乎也就可思议了.某年菩提树因一场火而失绿,却通过地气神奇地在塔外重新发芽,枝繁叶茂.但树叶上不再有字.

因古树而铸就的塔自是绝世的,制造精细,被众多珍宝围住.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上书”梵教法幢”的清帝亲题之匾,透着汉藏相融的气息.适逢某个”十九”的节日,殿侧有七八个喇嘛正在念经,经如梵音,虽只能听懂”宗喀巴”,仍入耳神清.殿内香火鼎盛,塔上的顶盖色彩华贵,天窗透进的淡光映衬着塔的影形.殿外一排磕等身长头的信徒在繁茂的树影下将殿前的木板地磨出一道道光滑的纹路,笔直而坦荡,一如他(她)们的心:磕十万个等身长头给十万片树叶上的佛,就等于给宗喀巴本人磕了一个头!

阳光如此明艳,来自各地的转经人络绎不绝.大经筒和壁画一样色彩斑驳.最喜欢供未来佛的那间有近五百年历史的偏殿,因其壁画的完美从未被后世重修过—还有谁能重复五百年前的艺人用三根毛的细致工笔精心绘制的千佛图呢?

我在树下徘徊良久,试图触及一片围栏里的落叶,无奈始终差了一点距离,愿望难以实现.一个颈上系了一根祈福的黄毛线的安多男孩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他蹲下身,努力伸长了手臂.够不到.换个地方再试.几分钟后,手中捧了一片绿叶送到我面前:”阿佳拉(姐姐),送给你!” 我在他含笑的黝黑瞳仁里看见了自己的脸.他把我的道谢放到脑后,挥挥手就去追同伴了,留一个心绪万千的我,独自在树下.

我分明看见一尊佛像,在手中的叶片上慢慢凸现.


第三天

北方.一座叫天堂的寺院
月光下一趟趟担水而归的僧人
至少点了三盏灯:
勤快,洁净,充实
----旺秀才丹<<大地上的三朵花>>

清晨半梦半醒的时候,好象听见洛桑念颂经文的声音,那声音低沉浑厚,在正房里几乎引起了共鸣,非常好听.自己则日上三竿才起,找了个疗伤的理由休息一日.

踱着方步迈进正房的时候,瞧见桌上的一盘发糕,炉上正烧着的水和一壶刚打好的酥油茶.洛桑收起经书,招呼我和同伴吃早饭.捧着茶,我很不好意思地笑了—借住在这儿,什么都不帮,反而让出家人做这么多,真惭愧!他好象看明白了我们的表情,连声说”不怕不怕,你们出门辛苦了!”自学的普通话混合着青海话和藏话的口音,挺可爱.胃口好,吃饱了还来了碗酸奶,前后总共加了小半碗白糖.牙快倒了的时候,我们决定晚上买菜做饭,以示自己也是有用之人.

又是个艳阳天,几页书,一杯茶,花坛边闲聊几个话题,晌午就过去了.下午洗衣服,晒睡袋,跟来访的邻院扎巴请教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区别.见我心还诚,他找出班禅的照片送给我们.洛桑总是说我的笑声很象他已出嫁的二姐,大姐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入了佛门,现在已经是青海湖湖心岛寺庙的住持了.家里现在只有哥哥和嫂子陪伴老母亲.他说出家前未曾动过凡心(在我们的好奇追问下),现在的僧侣生活让心更加宁静.相比之下,最难的是学汉语,机会太少.我们当即表示可以当他半天的老师.同行的晓晓成长于江南,我则乐于作她的助教;别看搭伴走的我们总是各逛各的,一路事无巨细分歧无数,上起课来可都一本正经.一堂课下来口干舌燥,脸都红了—在院里让下午一两点的大太阳晒的!

课间休息时我请洛桑翻译一张康巴歌曲集里的歌词,他听了一会儿笑了,把耳机递回来:”你自己听听这是什么—你懂.” 原来正好是反复吟唱的六字真言.以前去滇川藏区时学了几句,昨天跟他显摆来着.我不好意思地问:”那……其它的呢?” 他定定地看我一眼,黝黑的脸上的两团高原红一动:”你没学过佛经,我没法说.”

直到傍晚在寺外逛菜场的时候,我还在琢磨洛桑的表情和语气.他没有错,虽然每次我来到藏区,都因为想融入深一点而学一点儿,但这种古老神秘的语言又怎么能轻言”学”字呢?当年松赞甘布派谴到天竺(今印度)学文创字的年轻学者,必是经历了地理气候等各方面的严峻考验才学成而归的,又结合了藏话的特点发明了藏文.我忽然很好奇: 全世界晓通藏文的外族人,到底有多少?

尘世与修行之地之间,其实也仅一墙之隔而已.而大门也真的把琐碎的市井过滤得无影无宗.我从院东边挂满了经幡的古树下漫步走过.快到小院的时候,远远看见洛桑的身影,他面向大金瓦殿,背着双手静立在院门前的空地上,手中修法的一串念珠被一颗一颗捻着,口中似乎还念着经文.没有风,他静若处子的样子忽然让我很感动.于是隔了十几米站定了转向西,看最后一缕金色的阳光从塔尔寺的金顶消失—我精心设计的长长旅程才刚刚开始,此刻任何预想都是多余的;我要认真体会当下的每一个画面,每一分钟,迈稳每一个脚步.

三个人在客房边的厨房摆开了架势,晓晓洗洗涮涮,我执刀相向蔬菜,扎巴则掌管自古支以来就支撑着西部人的重头戏:面片汤.他的功夫真有一绝:水,面,油如此这般地相继入盆,韧劲十足地和好之后切成细条,以极熟练的动作高频率地将面条撕成尺寸一致的小面片,准确快速地扔进相距三米沸腾着的锅里,嗬,这叫一个绝!想来是寺院生活练就的功夫.我们忍不住也一试身手,面倒是都仍锅里了,就是大小不一,那些过熟或加生的自是出自房客之手喽.我掌勺时洛桑在一边看着,结果菜炒得有点老.摆了挺丰盛的一桌子,把寒气趋了大半.热火朝天地吃得直打饱嗝.

睡前捧杯清茶在院中赏月.高原的月影星移的确不同.明天要走了,心中不舍,妄想着下次要作一个长得可以随心所欲的旅行计划,不赶任何节日,没有任何时间限制……

你在凡尘的寂寞里一路奔跑
追梦人在漫游途中瞥见你的眼睛

生活的历程积起你的信仰
纯真的人开始徘徊在图腾的边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9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803
发表于 2004-3-11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才知自己如此浅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911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939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4-3-11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妄想着下次要作一个长得可以随心所欲的旅行计划,不赶任何节日,没有任何时间限制……”——也是我的梦想!



松间数语
——风吹去,
明日寻来
——尽是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30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6
发表于 2004-3-11 1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院泛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30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6
发表于 2004-3-11 1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灯,把糊窗的纸柔染成淡黄,
孤守,
出家人,
佛,
在心中,
撒下种子,
在小院客居人心底繁华朵朵.

那顿饭吃了些什么,已记不起,可我们的欢声笑语却回荡无尽...








我们在不完美中追寻完美,
我们在残缺中拼凑完整,
梦,
把人生玩到极致,
绚烂夺目,
又淋漓酣畅,
一枝梨花傲然上枝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11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咱混票进去的,觉得不好玩,对宗教一项不管兴趣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精神科http://www.bjdsmyy120.com/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http://www.bjdsmyysjk120.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46

回帖

71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154
 楼主| 发表于 2004-3-14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一路几乎都没买票,但总能遇到有意思的人,加上心里的佛意,涂了这篇小文.无论是否信佛,塔尔寺都是一个好去处.
你在凡尘的寂寞里一路奔跑
追梦人在漫游途中瞥见你的眼睛

生活的历程积起你的信仰
纯真的人开始徘徊在图腾的边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回帖

30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6
发表于 2004-3-14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逃票是人情,逃票是道理!!!
我们在不完美中追寻完美,
我们在残缺中拼凑完整,
梦,
把人生玩到极致,
绚烂夺目,
又淋漓酣畅,
一枝梨花傲然上枝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1545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183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4-3-15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14 14:48 , Processed in 0.0455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