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00|回复: 6

[原创]自游在凤凰

[复制链接]

22

主题

49

回帖

505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051
发表于 2004-4-24 0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行程篇
去凤凰,是很久以来的梦想了。从《边城》到《湘行散记》到《湘行书简》,我认识了湘西,认识了凤凰,那一个“浪漫与严肃,美丽与残忍,爱与怨交缚不可分”的地方。吊脚楼,沱江水,“翠翠”的梦,“二老”的歌……这些所有美丽的想象层层叠叠,凤凰之行,也似乎成了心中欠下自己的一笔债。虽然心里也知道,那些从沈从文的书里得来的关于湘西的想象,也许也永远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了,可是不自己去一次,却是怎么也不能甘心。今年的暑假,在兼职数日赚下几百块的意外之财后,便心血来潮般,收拾行囊踏上了凤凰之旅。
曾经很向往那种飘然独行,无牵无挂的的旅行,但当第一次自己一个人成行,心里还是有些惴惴。发短信给朋友,说“好象童年背着大人去遥远地方淘气的感觉”,有点冒险,有点不安,有点期待和欢喜……对面坐着的即是一家湘西人,父母都是苦力人模样,两个小孩顽皮至极,边城人物的野性和倔强淋漓尽致。小女孩上车即闹着吃碗面,几乎等不得,用指捅破碗口,用齿撕开调料包,粉末喷洒其父一脸。小男孩因与妹相争被训,颇觉委屈,赌气站到过道,站了半夜不肯坐下,怎么劝都梗着脖子不听。湘西人情,始见一斑。
一路看风景,看带来的沈从文传记和小说,希望酝酿出一种相宜的心情。可是,第二次看《边城》,却再也找不回当初的感觉了。
昏昏沉沉,似睡非睡地过了一夜,天亮了,湘西也近了。在朦胧的雾光中,这里的山水别有一番妩媚的颜色。山险而秀,低处有溪流萦回,高处有云雾缭绕,一切皆可入画。小屋依山而建,重重叠叠,如沈先生所言“如堆蒸糕”。偶有身着苗服的女孩静立房前,含蓄而动人,总使得我心里莫名地感动,仿佛是见到年代久远的故事中,主人公款款走了出来。

19日七点多到了吉首,用价仅一元的包子热粥把肚子填得饱饱的舒服,就问路去汽车站转车。一位老大爷详细地替我指了路,于是我雄赳赳气昂昂大踏步走去,过了一段不短的距离,却发现那老大爷从后面快走着追过来,原来只是因为他指的路有点点偏差。我都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了。
吉首市区是一般南方市镇的样子,只从招牌中觉得物价极平,如唱K的包房似乎是几元一小时,在广州简直不能想象。最有特点的就是男女老少背上的大背篓了,几乎什么东西都可以装,有时候从背篓口猛不丁钻出来一个小孩圆溜溜的头,颇是有趣。看见一个很有气势的店名:吉首大事服务部,仔细一看,呵呵,原来就是经营丧葬用品的一爿小门面。
顺利坐上去凤凰的大巴,困极,一路瞌睡,还来不及“近乡情怯”,凤凰就已经在面前了。下车后开始只是在那些较新的城区打转,连沱江的踪影都不见,心里隐隐有些失望,疲惫也涌了上来。先歇歇吧,于是就在歇脚地王姐(后有详述)的帮助下住在了沱江边的一家客栈里,小憩一番,还是忍不住很快就出来了。
小城比我想象的大,沱江比我想象的小,游人还是太多了一点。当那些在网上闻名的景色一一在眼前展开,却并没有太多的激动,许多东西,也许反而是事前事后才能完全感受到它的美丽吧。沙湾,虹桥,吊脚楼,跳岩一一走过,似是若有所思又不知所思为何。慢慢走过古城里窄窄的青石小巷,流连于那些挂着蜡染幌子的小铺,天也渐渐黑了。古城,等我心静下来后慢慢来体会吧,反正早已打算在城里安静呆上几天的,现在,还是先填饱肚子要紧。这时,虹桥前的街道已经成了烟火缭绕的烧烤一条街了,青菜,菌子,血耙等在铁板上滋滋地响,豆干,河鱼,小龙虾,已经炸成了一串串油光诱人。那天我吃了烤茄子,魔芋豆腐,炸鱼和炸小螃蟹等等,味道还不错,就是辣了点油腻了点。当地人待客态度极好,就算你只要一份5毛钱的青菜,老板娘还是不厌其烦地为你烧制许久,毫无不耐烦之色。
20日是农历逢三,正好可以赶上山江苗寨的集市,于是很早就起来了。先走到虹桥,听说今天二楼民俗文化楼不收费,于是信步走了上去。上面陈列了一些苗民用具,工艺品,书画照片等,是眺望风景的绝佳位置。有一着苗服的工作人员,热心地向我介绍他们公司发现的一条古寨线路,网上从未闻名,看照片很是古朴美丽,可惜价格不低超过我可怜的预算,只得作罢。下得楼来已晚,赶快搭车赶集去。
坐着中巴很快到了山江集市,此时正是集市高峰,很是热闹。这是一个脏乱却又生机勃勃的农村集市,在这里,有仿佛回到了七八十年代的感觉了。各种破旧的中巴、拖拉机毫无章法地乱停在一块,急噪的喇叭声和吆喝声响成一片,车子吐出的黑烟和路边小摊飘来的油烟交织在一起,地上污水横流,一片狼棘……来赶集的山民很多,很挤,我几乎是被人流挟带着走完整条街市的。两边的店面都很是破旧,里面黑乎乎的,卖的一般是化肥,毛巾等村民基本生活用品,像小时候所见供销社的感觉。山民穿着也很是简陋,多是普通服饰,偶尔也可以看到上了年纪的当地苗族妇女头缠黑布,身穿大襟绣花的苗服走过。有很多人在买卖大捆大捆的蜡黄的叶子,问过才知原来是烟草,切碎即是集市上各种烟丝的样子了。
路边的小食摊多是卖凉拌米粉,绿豆粉条,和一种油炸的葫芦状的面食,叫“灯盏朶”。将稀面糊盛到一个有漏孔的勺子里,马上放入油锅,面糊漏出但马上凝固即成葫芦状。油很浑浊,面食又炸得焦黑,在城里人看来可能是最不健康的食品了,但在山民,则是廉价美味,生活中一种享受了。
还去了山江苗族博物馆,了解了苗族的历史,习俗等等。印象最深的,一个是苗女的服装很是精致秀丽,样式也多,男装则没什么好看的。还有一个就是苗族对巫术,鬼神的崇拜了,有一个房间就是专门陈列与这些东西有关的器具,里面有鬼床,是用两层石板搭成的象征性的床。

21日:早上睡到很晚才起来,赖在床上听洗衣妇的捶衣声和游船的喧嚣,有一种闲散的幸福,呵呵,今天开始可以好好地过我想象的古城生活了。等到肚子实在饿了我才慢悠悠地出门,只带一个小腰包,在古城里没有目的随兴地闲逛。
古城不愧是出产过文化名人的地方,总是能发现不少颇有味道的对联,可惜大多已忘,只还记得“老树根草庐”中西合壁的对联,上联是:来凤凰看凤凰,凤凰出凤凰 下联是:To China for china, china made in China
走着走着就撞见了沈从文故居,这是我唯一愿意掏钱的城内景点了,于是进去,不过20块大洋还是有点心疼。跟着导游小姐的介绍转了一圈,自己又在里面驻足许久,想起《沈从文传》里面描述的幼时顽劣事迹,都跟这里有丝丝缕缕的联系,不禁微笑。也感慨于他和张兆和的温馨的合影,还有《湘行书简》里那些写给“三三”的书信,是多么的令人羡慕与感慨!离去前,买明信片若干,盖上几个有趣的大印,寄给朋友以留念。
在古城里又转了许多圈,傍晚时分走着走着就到了听涛山,但那时游人已很少,爬到半山一貌恶黑狗与我对峙许久,天又昏黑,一个人不敢上去,以为明天再来,结果后来错失了拜谒沈从文墓地的机会。

22日:来旅游的时候相机不在手头,但看到美景老是心里痒痒,于是后来还是以10元一天的价格租一傻瓜相机给自己过过瘾。有相机在手,这天一大早就爬起来了,每个地方,总是清晨和黄昏最令人心动。
小城里刚刚出现第一缕霞光,安静中更显古朴,只有偶尔几个农民背着背篓或挑着担子晃晃悠悠走过,在小巷中荡起轻轻的足音。有几家小摊摆出了蒸包子的屉笼,冒出朴素而温暖的白烟,一些小铺正在吱呀地卸下门板……没有游客的凤凰,才更像原来的、真正的凤凰吧。带着傻瓜相机,我傻傻地在古城里转了一圈又一圈,还转到了南华山森林公园,享受了一次和晨运的当地居民一样的待遇——免收门票。
一整天几乎都是四处乱撞寻找合适的镜头,可是如此的敬业精神配上很烂的照相水平和电量不足的电池,还是没照出多少好片片来。那时为了追拍一个站在背篓里的可爱的小男孩,我跟着那母子转了几条街,还在一边拍手掌,做鬼脸逗那个小男孩转过头来,后来不由得笑自己:怎么那么“好色”啊!:)
晚上在虹桥边发呆,不时有当地人劝说我去坐他们的游船。想起网上的一个帖子说:夜游沱江是他在凤凰难得的感动之一,加上晚上便宜的票价,那就坐吧。天水都是一片黑色,一片宁静,两岸的灯光和喧嚣也似乎是隔得很远很远……小船安静地在水草上滑过,只有偶尔竹篙拨起的水声和老船夫口音很重的几句介绍,一阵阵水气带着凉意泛了起来……当年沈从文乘船返乡时,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一个情景?那些美丽动人的书信和插画,就是在这样的小舟上写出来的吗?……思绪正天马行空,船已经靠岸了,这段水路,可惜太短了。

23日 天有一点点灰,很凉爽,正是野外踏青的好天气,而我,也正骑车行进在乡间的公路上。昨天在从文广场认识了一个热情豪爽的河南大哥,分享了许多他的旅行经历,也顺便在那里租下了车,今天可以自己走远一点了。
沿着沱江前行,一路青山绿水,小家碧玉似的田园风光。独行是孤单的,但自由是完美的,我可以随心所欲地或快或慢或停留,可以胡乱哼些听不懂歌词的曲子,可以在上坡的时候大叹,下坡的时候大叫……官庄,这个莫须有的目标就这样到了,据说是20里路,但我并不觉得累。
官庄是一个小村庄,有一个河心绿洲,景色并无大异,我随便走了一下正想往民居处走,旁边的一个大哥开口:那边没什么好看的,几个房子。于是,就这样认识了一个和我一样孤身从广州到凤凰来的女孩,和旁边这位陪她来玩的当地大哥。聊天聊得很是投机,于是说一起玩吧,就有了接下来有趣的旅程。
他们是开着摩托来的,但一路慢慢开着等我。在当地大哥带路下,我们转去了一个叫烂船滩的小河滩。水很清很亮,让我们也忍不住下水踩了几脚,但我以为风景全在于那些在河里嬉戏的当地小孩。黑得发亮的皮肤,明亮精灵的眼睛,赤条条的像黑泥鳅般在水里沉浮穿梭,那么自然,那么快活,那么骄傲!这是他们的世界,也许贫穷,但谁敢说不是快乐的呢?
下午肖哥(即当地大哥)骑摩托带我们去了都罗古寨,这个地方当初是不纳入我考虑范围的——据说它美丽但却难以接近,路很难走,游客多是包车去的,若我一人想是不可能去到那种地方的。确实,湘西的盘山路不是一般的难走,坡多且陡,转弯也多,而且绕了很久可能还在同一个山头上打转!经过了一两个小时的沙石路颠簸,养在深闺的都罗寨终于姗姗出现了。
这是一个土家族村寨,古树古屋古道,还有趴在门口慵懒的老狗,古寨的味道丝丝缕缕地出来了。一位土家族姐姐带我们穿过寨子,爬上后山,我们就在大太阳底下辛苦地爬啊爬啊——大峡谷,就这样在不经意中出现了。那一刹,真的很为那份宁静的美丽所感动,两岸绝壁,夹着一潭绿水,那么清,那么绿,那么娴静!旅游中收获的,也不过就是这样的瞬间感动吧。
在导游姐姐的口中,路边的古井铭刻着巫师们斗法的故事,潭水与山缝是神龙与鬼怪纷争留下的残迹,山壁上依稀可见的溶洞里发生过剿匪的惊险历史,一切都让人浮想联翩。而当地淳朴民风亦让人感慨:我们在山上泉眼饮水时,姐姐告诉我们必先依当地民俗,用一种草打结制成“钱币”付款,这是当地朴素但牢固的“不劳不获”的意识;村里有一位老爷爷,八十多岁了还一直坚持劳作,虽然现只能做些简单劳务但从不间歇,有一日没有做事居然就拒绝吃饭,认为“无劳无食”…… 一路的辛苦在姐姐的娓娓述说中淡去,从中也了解了不少当地风土人情,对了,还认识了“长在地里的扫帚”——一种专门用于制作扫帚的作物。
从都罗回来便去了肖哥家做客,吃了一餐真正的家常苗家饭菜,和他们一家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夜晚。

24日 关于漂流这个词的最初印象,来自于《鲁滨逊漂流记》,因此,在我心中它总是带着几分冒险刺激的色彩。就在这样的小小的期待和兴奋中,我换上一身外星人般的装备,坐上了西门峡漂流的橡皮筏子。
刚开始比较平静,于是大家不甘寂寞地互相泼起水来,每人配有一把武器——大勺子,所以没多久一船人就全部湿透,无一幸免。正玩得高兴,老船夫一声令下:坐好!险滩就在前面了!船猛的一跳、一落,所有人都往前一撞,同时大叫——但,好象也就不过是那么回事。过去了,我并没有特别害怕的感觉。接下来又经过了一些更险的滩,更窄的河谷,都没有想象中的惊险,虽也畅快淋漓地大叫过,但心还总是好好地呆着,没有跳到喉咙外面来。两岸的风光倒是十分秀丽,有些水段颇给人世外桃源之感。最后一段是清澈平静的潭水,所有的人都跳下筏子戏水去了,好清凉的水啊!
在凤凰呆的最后一个晚上,我都呆在歇脚地王姐那里和刚认识的朋友一起吃烤肉聊天,这是一个惬意而又奇妙的夜晚,我的人生那么偶然地留下了这些有趣甚至是传奇的朋友的痕迹。

25日 上午去跟歇脚地王姐告别,谁知她不在,便和店里坐着的一个姐姐聊了起来。很巧的是,她是清华电子系毕业生,却已签了四大会计师事物所之一——我们专业学生梦寐以求的地方。同是大学生,关注的又是同一个专业领域,因此与她的交谈更多的是关于大学,关于工作和未来。是的,归期已至,放飞的心情就像被一丝牵绊的风筝,又将被扯回真实的地面,我该重新回到现实的生活中,继续面对许多让人困惑的问题了。
凤凰,我终究只能是一个过客。
也许只有一颗宁静的心,才能让凤凰不会只是匆匆过眼的风景,而我,修行未够。
但毕竟,凤凰还是给了我许多的感动。在这里遇见的人,经历的事,比风景更让我觉得不虚此行。我其实更愿意写下这些人物而不是风景,只是一支拙笔,已无法真实完全地记下当初的感触,但也许几个剪影,若干镜头,能帮我唤起记忆中这些美好的片刻,在不开心的时候,让这些回忆带给我一些小小的慰藉。所以,有了下面的——

人物篇:
王姐:
在临去凤凰时,从一些驴友的帖子中知道了她和她的“歇脚地”小店,于是在QQ上向她咨询了许多问题,虽素未谋面,但很快就有了很亲切的感觉。记得那时我还在为独去凤凰而有些担心,她回:路上小心一点,到了凤凰就不怕了,有姐呢!一下子有了很安心的感觉。
在凤凰的几天,去过好几次姐姐的小店,但与姐姐单独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因为她的歇脚地,实在是太多驴友的歇脚之地了。姐姐的背后,有过许多复杂沧桑的故事,但却总是以一颗单纯真挚的心对待所有朋友,很自然就给人一种可以信赖的感觉,驴友们从吃饭到住宿,都可以去找她。她也是性情中人,曾经孤身独闯西藏,而来到凤凰时为其吸引便决意留下,开了一家小店作为栖身之地,但常常把小店托付给刚认识几小时的驴友便跑去乡下淘宝……这种随兴而为的生活,我只能一旁赞叹,但也许永远无法亲为,毕竟,我放不下许多东西。
肖哥一家:
与肖哥一家的相识,似乎颇不符合大人们一直灌输给我的处世哲学,我好象是无缘无故就收获了一份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来得甚至让我有些心虚。但在他们一家,却是那样的自然和天经地义。那天偶然相遇,肖哥就“理所当然”地就当起了我们的“地主”和导游,开摩托带我们转了许多地方,包括偏远难行的都罗寨。一路上还替我们付门票和饭钱,我们一切客套的感谢都像是多余的。
那天晚上,肖哥妻子梅姐为我们做了一顿朴素但实在的苗家饭菜,我们在这真正的苗家里开心地玩了一个晚上。也许是听过的事故太多了,独自出门,我总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陌生人”的,但在肖哥家里,感觉却是那样的熟悉、自在和舒服。翻遍他家里所有的像册,听梅姐讲小弟弟的淘气故事,趴在竹席上看电视,还和可爱的小弟弟抢遥控器……临走,梅姐送了我一个关于凤凰的纪念光盘,全家人都热情地邀请我们下次再去凤凰并吃住在他们家,还说可以带我们去深山里真正的苗寨小住……回到广州还总能收到小弟弟用爸爸手机发来的可爱的短信,现在就已经在问我寒假还去不去凤凰了:)
这样的故事,在广州听来近乎“传说”,在我心中,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淳朴真诚的凤凰人,这座小城才称得上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在这个太多现实利益的世界中,能收获这样一份很少功利味道的情谊,真是这次旅行的珍贵馈赠了。
河南大哥:
和王姐一样,他也是因为喜欢上凤凰,便离开千里之外的家乡来此落脚的,每天和当地人一起去爬南华山,听老人讲当地的历史,有空就到乡下转转,是个真正在认真阅读凤凰的驴友。他在从文广场边上开了一家租车小店,那天我只是随口问问车的事情,谈着谈着却学到了许多其他的东西,他的丰富旅行经验,他的在路上的故事,甚至他的人生经历和处世哲学……去凤凰的朋友都可以去他那里看看——从文广场的“在路上”小店,你会深深体会到中原人的古道热肠的。
台湾婆媳:
这次旅途中遇到的最有趣的人物就是这位台湾的婆婆了,想起她的那些镜头,就忍不住微笑,对于她,好象真的只有“可爱”才能形容,而且她的可爱让人感觉完全出自童心而全无矫情之感,也许也只有台湾,才可能“产出”这样的可爱老太。
那天去王姐的歇脚地,在门口看见已认识的美院老师和一位“阿姨”月光下小酌,矮桌竹椅,很惬意的样子。原来他们都是偶撞到王姐的小店,然后就认下朋友的,于是我也拉把竹椅坐下,和他们一起,在温柔的沱江水声中聊天聊了一个晚上。
对美院老师,我之前已在王姐这里认识过,他孤身带着一个画板走了许多地方,而且经常可以因他的画而省下景点门票。而这位“阿姨”呢?讲一口闽南口音的普通话,举止中一副童心未泯的模样,颇异于平常所见的中年妇女。原来,她是从台湾来的,而且令人诧异的是:她已经71岁了!当我猜她50多岁时,她简直得意极了!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台湾老太了。
王姐也加入了我们的谈话,我于是知道了台湾婆婆的许多逸事:她一生喜爱旅游,去过五十多个国家,这次来大陆也已转了两个多月;她嗜好烟酒,出门旅游也要带着台湾香烟和白酒,因为她媳妇不许她喝那么多酒,她就偷偷地把酒倒在矿泉水瓶里,趁媳妇不注意时抿上几口;她居然也追星,而且偶像是——裴勇俊!(我狂晕中~~),她儿子还特地买到了一幅少见的裴的画像,被她挂在房间床头……我乐不可支,她还很认真地跟我探讨:为什么裴勇俊那么厉害,拍的影片却那么少?
这时她的媳妇从店里出来,故作生气地说她:“又吸烟!今天晚上已经超过三支了吧!”“没有没有!第二支。”她就像个小女孩般矢口否认。“第三次第二支了吧!”她媳妇故意板起脸,我们已经笑得合不上嘴了。台湾婆婆就像个犯错被抓的小孩般讨情:好啦,今天晚上开心嘛,我真的不抽了啦,一言为定!她和她媳妇居然拉起了手指勾勾!一旁的我们大跌眼镜又笑不拢嘴:还有这样的婆媳关系!
借着酒意,台湾婆婆的话越说越多,讲她的中学时光,讲她让人骄傲的儿子,也很认真地对我讲她70多春秋的人生体会:各人各命,不管好坏都要学会珍惜;善恶终有报,千万不要眼红别人去做坏事……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神态才让人意识到她也是历经沧桑的长者了,但没过一会,她又嘻嘻哈哈地和一边乘凉的当地阿婆比起身高体重了,并因为这两年长了几斤懊恼不已:唉,前两年我还穿得下旗袍的呢!惹得旁边的阿婆阿伯们开怀大笑。我忍不住感叹:做这样一个快乐的小老太,老又何惧!
终于,夜深了,酒尽了,桌上小菜已一片狼藉,人也该散了。当我走在回客栈的安静的石板街上,还有些恍惚的感觉,从来没想到人生中还会认识这样的人,这个有趣的台湾婆婆,和她的媳妇,都是多么奇妙的缘分!

已经写了很多了,但记忆里还有许许多多可爱的身影:婷,一个和我一样独行凤凰的广州女孩,彼此颇有“惺惺相惜”之感,聊天聊得好开心;都罗寨的导游姐姐,一路抢着替我们提行李,遇到水洼还坚持把我们两个女孩背过去;小饭店里的大姐,她烹调出的不仅是美味的饭菜还有家里般温暖的感觉;还有客栈的阿婆,听说我要早起照相便早早为我候着门……这次旅途,我真的是很幸运了。独行,并没有想象中的艰辛和孤寂,反而有机会接触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其中好些是从来想不到会有相交的可能的。也许只能说:缘,妙不可言。
感谢这些朋友,在我的凤凰中,你们,是最让我记取的风景……


喜欢在路上的感觉 融入我血液里的是流浪的因子 在路上,我有归属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592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875
发表于 2004-4-24 0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很不错。。但是贴错地儿了。。
我不是在酒吧,就是在去酒吧的路上
我不是在岩场,就是在去岩场的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7

回帖

295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953
发表于 2004-5-13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赶集的日子是那几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5

回帖

325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59
发表于 2004-5-17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些朋友也正计划着去凤凰,可能六月吧。
我们去的话,也可以找你说的这些哥哥姐姐吗?
匆匆的我走了,恰似我匆匆的来,
不带走一片树叶,
不留下一点垃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595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489
发表于 2004-5-17 1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也只有台湾,才可能“产出”这样的可爱老太。”

呵呵,

台湾妇女有不少老的好看或可爱,
也许和乐天知命,宽容待事物有关。
春日里的阳光——和煦
夏日里的阳光——耀眼
秋日里的阳光——慵懒
冬日里的阳光——温暖
而我则是浮游在四季之间的——橙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主题

19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699
发表于 2004-5-18 1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信仰问题
很多 台湾人也是虔诚的信徒


信仰使人心得平安
喜乐
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6

回帖

216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66
发表于 2004-5-24 1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还可以,但是有点乱,应该好好的整理下。我即将去那里
我的骄傲无可救药,
我的懒惰也改不掉,
我的脾气控制不了,
我都知道,
我自己都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15 02:15 , Processed in 0.04599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