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10|回复: 35

[图游] [原创][分享]黄陂正月蟠狮子、舞龙灯

[复制链接]

18

主题

1681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510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2-9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黄陂的正月,最热闹的当属蟠狮子和舞龙灯,以前小的时候还有采莲船、踩高跷、舞蚌蚌。

我今年在黄陂的老家亲历了道士开光、游龙灯,还真有点意思(手机拍的):

开光.jpg

 

初十这天,塆子里的头人们决定要蟠狮子和玩龙灯。

俗话说“月半大死年”,在黄陂,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过年可以不回家,但是十五这天,如果塆子里要蟠狮子,

只要家族里有后人,哪怕客居他乡,也必须要回家摆祭、蟠狮子的。所以,蟠狮子和玩龙灯的信息似乎瞬间

就传播到各家各户以及在武汉、在外乡的每一个同姓人家。到了正月十三,整个塆子里的人都回来了。

一扫平日里清冷的气息,锣鼓声声、鞭炮阵阵。活动资金的来源按老规矩:主要资金由塆子里的几个大老板赞助,

其余的由壪子里每户人家出资20元以及募集的部分资金。

 

“头人”们便张罗开来。“头人”属于轮值,每届“头人”大概有十来家,今年是这一拨,明年就轮到下一拨,这样一直循环。。。

最首要的事情是“张榜”告示有关活动的人事安排。“榜”是贴在塆子中心的用毛笔写的几张大红色纸。

内容包括:礼宾名单(蟠狮子时专门先行到各家寒暄、打躬的人,一般是长者或者有声望的人)、蟠狮子名单、舞龙灯名单、

鼓乐名单、扛旗子名单、说彩名单。。。。

 

最主要的活动安排在正月十三和正月十五。

正月十三是开光和上庙;正月十五白天游龙灯、晚上蟠狮子。

 

一. 正月十三狮子、龙灯开光、上庙

 

正月十三,早上六点钟,锣鼓“哐哐”,伴着“早点吃饭,道士开光,七点半狮子、龙灯上庙"的吆喝声,人们从暖和的被子里钻出来。

穿衣、洗涮、吃不吃早饭不是最重要的,早早便来到庙前,看道士开光。

 

开光2.jpg


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道士开光。有意思的是道士开光的工具竟然是一杆系着香(烧的香)的秤,和两支蜡烛。

 

准确的描述应该是这样:道士左手拿着两根蜡烛,右手拿着一杆没有秤砣的称,放秤砣的那端绑着一把烧的香,

道士拿着蜡烛和绑在秤上的香在所有的和龙灯、狮子有关的物件上(锣鼓、旗杆、香案、狮子、龙灯)类似划“8”字样的比霍,

然后沿着龙灯的方向,从龙头跑向龙尾,道士裙裾飘舞,那一刻真的有一种仙范儿。。。

 

接着道士开始说彩词,类似湖北大鼓的腔调,都是说的吉祥的话:出门遇财宝啊,四季平安啊。。。

这些仪式结束后,便有人跪在香火边烧黄表、作揖、磕头,或求平安或求健康或求钱财。。。

 

一声炮响,便开始正式试灯、上庙。。。

 

彩旗先行带路,然后是锣鼓,再后面是龙灯和狮子以及全塆老幼人等。

上庙的路线是祖上定下来的,绝对不能随便更改,也不能越界。大概古人们是用这种方式强化自己的属地吧。

所谓的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被种植了葡萄的一块田,没有任何标记,只是祖上一直这样沿袭下来。

头人们按照风俗摆上鱼肉等祭祀品、插上香烛祭拜,燃放烟火,蟠起狮子,舞起龙灯。。。。。

照片1022.jpg

 

祭祀结束后,人们跟着队伍回塆子,整个路线基本是绕塆子一圈。

我走过一片山岗,早春的二月,石岗上竟然有一簇一簇的绿苔藓和野草,和远处枯黄的农田反差很大,让人觉着春的气息。

  照片0997.jpg
照片0999.jpg

 

二.正月十五 游龙灯

 

先说一下“沿门鼓”。“沿门鼓”其实是一个大鼓和一个大锣,用一根棍子由两个人抬着,在正月十四晚上沿着每户人家通宵敲锣打鼓。到凌晨的时候,“沿门鼓”就会专门在别人家的窗户下敲,主人家便会打开窗户递钱出来,多少随意。

 

十五的清早,便又会有人边敲锣打鼓,边吆喝“早点吃饭,8点出灯。。。”人们聚拢到庙前,各司其职,拔旗出发。。。一路鞭炮,一路锣鼓。

出灯的路线也是历史路线,先到哪个塆子,最后到哪个塆子都是按照老套,不能走回头路。

快到一个塆子的时候,由礼宾人员先去打招呼,一般对方都会有长者出来迎接,然后带领队伍到拜祭的人家门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0 19:29:2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双狮会比耍高脚龙好玩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2-9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一般在2012-2-9 15:20:00的发言:

 

俗话说“月半大死年”,在黄陂,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过年可以不回家,但是十五这天,如果塆子里要蟠狮子,

只要家族里有后人,哪怕客居他乡,也是必须要回家摆祭蟠狮子的。所以,蟠狮子和玩龙灯的信息似乎瞬间

就传播到在各家各户以及在武汉、在外乡的每一个同姓人家。到了正月十三,整个塆子里的人都回来了。

一扫平日里清冷的气息,锣鼓声声、鞭炮阵阵。活动资金的来源按老规矩:主要资金由塆子里的几个大老板赞助,

其余的由壪子里每户人家出资20元以及募集的部分资金。

 

头人们张罗开来,最主要的活动安排在正月十三和正月十五。

正月十三是开光和上庙;正月十五白天游灯、晚上蟠狮子。

 


 

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道士开光。有意思的是道士开光的工具竟然是一杆系着香(烧的香)的秤,和两支蜡烛。

 

准确的描述应该是这样:道士左手拿着两根蜡烛,右手拿着一杆没有秤砣的称,放秤砣的那端绑着一把烧的香,

道士拿着蜡烛和绑在秤上的香在所有的和龙灯、狮子有关的物件上(锣鼓、旗杆、香案、狮子、龙灯)类似划“8”字样的比霍,

然后沿着龙灯的方向,从龙头跑向龙尾,道士裙裾飘舞,那一刻真的有一种范儿。。。

 

接着道士开始说彩词,类似湖北大鼓的腔调,都是说的吉祥的话,出门遇财宝啊,四季平安啊。。。

这些仪式结束后,便有人跪在香火边烧黄表、作揖、磕头,或求平安或求健康或求钱财。。。

 

一声炮响,便开始正式试灯、上庙。。。

 

彩旗先行带路,然后是锣鼓,再后面是龙灯和狮子以及全塆老幼人等。

上庙的路线是祖上定下来的,绝对不能随便更改,也不能越界。大概古人们是用这种方式强化自己的属地吧。

所谓的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被种植了葡萄的一块田,没有任何标记,只是祖上一直这样沿袭下来。

头人们按照风俗摆上鱼肉等祭祀品、插上香烛祭拜,燃放烟火,蟠起狮子,舞起龙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9 17:11:42编辑过]

期待后续!俺对民俗细节感兴趣。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2-9 1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东湖楼外楼在2012-2-9 16:46: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双狮会比耍高脚龙好玩些。

楼版,准备好你的小石头。。。。。。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226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862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2-9 2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般M新年好!好文!原创帖!
游山游水游四季,阅人阅己阅光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4688

回帖

2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5448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2-10 0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的时候看到湾子里玩过狮子,后来不知怎么就冇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0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晒几张老剑玩龙的片片,让一般妹子也感受哈乡下企业龙狮的风采

 

 

img_01.jpg
img_02.jpg
img_03.jpg
img_04.jpg
img_05.jpg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681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510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各位朋友!我觉得民俗真是有点意思的东西,如果你细细品味的话。

 

这些东西说不定已经沿袭了成百上千年,比如说彩词时不能打哽,祭祀时要下跪烧黄表、那些锣鼓的腔调、上庙的线路如果越界的话,可能导致大规模械斗、、、、、这些习俗的传承者,无人知道这些东西的起源,却就这么一直延续。。。。。。

 

我也只是看别人做,不知道为什么。以前就想简单记录一下黄陂的这些风俗,其实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只怪我先前没有把工作做足,应该带个本子,请教塆子里的老人长者,随时记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185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5818
发表于 2012-2-10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仗剑的龙舞的漂亮,就不知道那个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2-10 1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仗剑走天涯在2012-2-10 9:49:00的发言:

 

晒几张老剑玩龙的片片,让一般妹子也感受哈乡下企业龙狮的风采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猜:龙头大哥不是你,感觉你没这么粗壮。不会是老四老五,因为仗剑老师不会这么嘻哈。

那么是犹遮琵琶半遮面的二副还是彻底隐身的三副?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一般在2012-2-10 10:03:00的发言:

谢谢楼上各位朋友!我觉得民俗真是有点意思的东西,如果你细细品味的话。

 

这些东西说不定已经沿袭了成百上千年,比如说彩词时不能打哽,祭祀时要下跪烧黄表、那些锣鼓的腔调、上庙的线路如果越界的话,可能导致大规模械斗、、、、、这些习俗的传承者,无人知道这些东西的起源,却就这么一直延续。。。。。。

 

我也只是看别人做,不知道为什么。以前就想简单记录一下黄陂的这些风俗,其实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只怪我先前没有把工作做足,应该带个本子,请教塆子里的老人长者,随时记录。。。

 

      舞龙狮现在的规矩比从前要少多了,但是各种各样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是蛮多!民俗嘛,老规矩还是要!这个可能就是一般所说的动不动就会打架的原因!稍不注意那是会出大问题的!

 

      比如现场指挥调度、行龙顺序,龙碰面怎么走,舞龙注意事项,香案,龙进门要注意什么,盘龙舞龙造型,龙衣的选择,送龙,意外处置等等都是很有讲究的。

 

      全国各地的规矩也不尽相同,南北差别很大!表演龙和一般乡间的舞龙差别也很大!以前在乡下玩名堂还多,现在在镇上玩压力就要小多了!

 

      大冶陈贵镇的龙走向世界了哩,曾经获得新加坡国际舞龙大赛金奖!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也是证明吧

你猜敲木鱼儿的猴子心里会想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4

主题

1万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6845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2-10 1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2-10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仗剑走天涯在2012-2-10 11:53:00的发言:

 

      比如现场指挥调度、行龙顺序,龙碰面怎么走,舞龙注意事项,香案,龙进门要注意什么,盘龙舞龙造型,龙衣的选择,送龙,意外处置等等都是很有讲究的。

 

     

能详解这一段么?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1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大胖子。。。。。

我想走遍五湖四海,逍遥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1万

回帖

8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395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2-11 1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同学快更新呀,又懒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4-6-16 09:23 , Processed in 0.31136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