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06|回复: 4

[转贴]行走在亘古的梦境-- 献给所有喜欢彩云之南的朋友

[复制链接]

359

主题

1171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98
发表于 2004-8-13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走在亘古的梦境 -- 献给所有喜欢彩云之南的朋友
北京 -- 昆明 -- 六库 -- 福贡 -- 贡山 -- 丙中洛

很久就盘算该如何度过十一的长假了, 由于今年是藏历水羊年, 也就是卡博格的本年, 所以一直就以去转神山为今年长假的首行目标, 后来云南朋友们的建议是梅里肯定人特别多, 不如一起去怒江, 想想也是个不错的建议, 欣然接受建议并做准备.

提前和公司领导打好招呼, 不想十一被捉来加班, 并先预先请30日的半日假. 订好机票, 等待放飞.

30日中午12:25的飞机, 莫名其妙的原因晚飞一个小时, 到达昆明机场时已经16:30, 提了行李, 直奔西站客运站, 汇合战友, 又抽空去附近吃了点东西. 去年尼汝回来后, 一年没见了, 大家都兴奋异常. 18:30左右, 长途车出发, 16个人的队伍, 吵吵闹闹, 然后睡去.

早晨6:30, 车到六库, 上来两个边检的, 简单问了一下, 也就放行了. 过了怒江大桥, 也就是进入了怒江大峡谷的门户, 开始上行. 天色在逐渐放亮, 不想错过任何风景, 斜*在卧铺上, 观赏着沿途风光. 晨曦中的风景, 总是给人亦幻亦真的感觉, 远山上漂着淡淡的薄雾, 挂在山上的田地, 如同是苍翠的地毯上的黄色补丁一般,
觉得甚是不协调, 同时也感叹人类的伟大, 可以在那么倾斜的土地上种出庄稼来. 一路沿着怒江峡谷上行, 如同行走在逐渐展开的水墨山水画卷中. 周围列队的群山, 慢慢的消逝在我们的视野里的同时, 又有新的面孔出现在眼中.怒江水也不是以前看别人照片中的那种绿色, 黄黄的江水, 淡定从容的缓缓流淌, 没有一丝"怒"的感觉.

不知什么原因, 车子抛锚了, 司机师傅开始修理, 和他们打了个招呼, 几个人开始了徒步, 反正车子一会会追上来的. 前面不远处一个临江的村庄, 被稻田包围着, 越是走近, 未收割的稻子的香气就越浓. 村庄还在沉睡中, 偶尔有狗探出头来, 看我们人多, 也不敢出声. 湿润的空气, 养眼的颜色, 让几个人走的惬意异常. 过了村庄, 车子赶了上来, 上车后, 却开始了难受的晕车, 一直到福贡, 躺在卧铺上不敢乱动.

到了福贡, 换车的间隙, 午饭, 晕车后的我, 闻不得油的味道, 只好端了碗米饭, 夹了些咸菜, 搬把椅子, 坐在街边午饭, 过往的行人看我这道风景, 我亦已这样的方式感受怒江.

午饭过后出发, 换了车子, 并坐在前面, 没有晕车的感觉了, 又开始欣赏一路的风光. 溜索空空荡荡的穿过江面, 也没有看到传说中人们飞过的英姿, 各种风景依旧让我们兴奋不已, 沿着江边的公路也让我着时让我心惊肉跳. 怒江第一弯, 以前看过的照片中的样子, 只是江水换了颜色, 和一路所见一样黄黄的, 飞跨江面而过的桥, 有些孤单的感觉, 面对着已经秋收过的田地. 到是不远处的丙中洛, 包围在稻田中的小镇, 让人看了就忍不住的喜欢.

丙中洛下车, 步行去重丁村的丁大妈家, 一路穿行在田埂上, 稻香阵阵. 丁大妈家放下行李后, 出发去普化寺, 鹅卵石铺就的小路蜿蜒上升, 层层稻田中闪动着秋收人们忙碌的身影, 经过他们时, 会对你报已真诚的微笑. 普化寺显得很是破败, 一间残破的大殿紧锁大门, 另外一间小经堂里传出悠扬的诵经声. 转了一圈后, 返回.
打牌, 发呆, 腐败, 睡下.


----------------------------------------------
弱水飘萍,莲台叶聚,十年心情凭谁诉?

2004-8-13 7:30:00

阿尼玛卿


等级:版主
文章:39
积分:293
注册:2004-8-3
第 2 楼




丙中洛 -- 秋那桶 -- 丙中洛 -- 迪麻洛

早晨在牛的"哞哞"声中睁开了眼睛, 推开门, 惊诧于眼前的景色, 似云似雾的白色漂浮于山腰, 雨后的植物郁郁葱葱, 空气清新无比, 早饭过后, 从迪麻洛赶过来的车还没有到, 搬把凳子坐在院子里, 望着山腰上不停变幻身姿的云雾发呆.
车终于来了, 大家都争抢着去后面, 好利于观赏风光. 去朝红桥的路上, 一路的欢歌惊诧, 欢歌是因为开心, 惊诧是因为美景.

朝红桥的出发已经是11:00左右, 由于今晚必须到迪麻洛, 所以限定12:30必须返回, 无论走到秋那桶与否, 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过了桥, 开始了一路狂奔, 江边的道路, 宽阔的甚至可以跑车, ss MM也因为碰到了自己擅长的道路而兴奋不已, 一直冲在前面喊着要当头驴, 偶尔碰到对面来的人, 问还有多远, 都说要一个半小时多, 后来在一个小桥处, 一个当地人告诉我们可以走近路上山到秋那桶, 路比较近, 就是要爬山. 看看表已经12:00了, 爬吧. 半个小时的上升, 12:30准时到达了秋那桶后面的山上, 没有时间下去村庄了. 远远的看着这个如同仙境般的村子, 静静的坐在那里云淡风清. 简单补充了些食物, 开始返回. 到丁大妈家收拾东西后, 出发, 目标: 迪麻洛.

去迪麻洛是到怒江下游的一个地方过桥跨过江, 然后折回到迪麻洛河入江处, 沿着河谷上行进入碧罗雪山. 迪麻洛河水清澈异常, 象极了去年看到的尼汝河, 只是水流没有那么湍急, 也没有那么宽. 一路上横伸的植物不停的给"扛大箱"的我们拉响空袭警报. 颠簸的车上的左躲右闪, 象一种奇怪的舞蹈, 不好看, 但是逃离钢筋水泥的我们开心.

迪麻洛 -- 一号牛棚

第二天早饭过后, 昨晚谈好的马帮磨磨蹭蹭没到, 只好等待. 最后大约十点左右才出发. 沿着迪麻洛河的上行, 没有太多的感觉, 小雨下下停停, 空气清爽, 心情也格外的舒畅, 一路的景色应该是属于热带亚热带那种, 巨大的植物叶子, 高高的树木, 土地潮湿, 偶尔的房子和田地也不象开始看到时那么惊喜了. 浦拉是第一个休息的村庄, 静静的村庄, 没有人来人往, 教堂是村里最好的建筑物, 教堂屋檐下三条并排的狗狗冷漠的看着我们, 连招呼都不打一下; 几个嬉戏的儿童想*近我们, 又害羞, 好象在逗着我们和他们去捉迷藏一样. 坐在那里, 想象着礼拜时的"四声部"是如何穿透教堂的穹庐, 播撒于天地间的. 休息后的前行, 没有什么上升的道路大家行进很快, 奔腾的河流也也在忽远忽近的欢歌向下. 在一片稍微平整的地方大家午餐, 马帮也把马背上的东西卸下来, 好让马儿休息. 午饭后的我们还稍微享受了一会不是很强烈的阳光, 然后开始继续前行. 道路逐渐变成了一场噩梦, 满是厚厚泥巴的道路需要不停的去试探哪里可以落脚, 稍微的不小心就会让高帮的鞋子全军覆没, 逐渐变大的雨也让路更加湿滑, 一不小心就会四肢着地, 此时的我们完全对周围的景致失去了兴趣. 机械的行走, 拉长的队伍也不知道哪里是今晚的营地. 天黑前的一刻, 终于我们到达了第一天穿越的营地. 海拔3000米. 不是很大的营地已经被公路勘测的队伍几乎占据了, 我们只好见缝插针的搭建帐篷. 湿冷的雨在继续下着, 不是很大, 但是不舒服. 马帮做好了大锅的饭菜, 我们饱餐后早早休息. 养精蓄锐好面对明天未知的旅程.


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1171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98
 楼主| 发表于 2004-8-13 2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丙中洛 -- 秋那桶 -- 丙中洛 -- 迪麻洛

早晨在牛的"哞哞"声中睁开了眼睛, 推开门, 惊诧于眼前的景色, 似云似雾的白色漂浮于山腰, 雨后的植物郁郁葱葱, 空气清新无比, 早饭过后, 从迪麻洛赶过来的车还没有到, 搬把凳子坐在院子里, 望着山腰上不停变幻身姿的云雾发呆.
车终于来了, 大家都争抢着去后面, 好利于观赏风光. 去朝红桥的路上, 一路的欢歌惊诧, 欢歌是因为开心, 惊诧是因为美景.

朝红桥的出发已经是11:00左右, 由于今晚必须到迪麻洛, 所以限定12:30必须返回, 无论走到秋那桶与否, 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过了桥, 开始了一路狂奔, 江边的道路, 宽阔的甚至可以跑车, ss MM也因为碰到了自己擅长的道路而兴奋不已, 一直冲在前面喊着要当头驴, 偶尔碰到对面来的人, 问还有多远, 都说要一个半小时多, 后来在一个小桥处, 一个当地人告诉我们可以走近路上山到秋那桶, 路比较近, 就是要爬山. 看看表已经12:00了, 爬吧. 半个小时的上升, 12:30准时到达了秋那桶后面的山上, 没有时间下去村庄了. 远远的看着这个如同仙境般的村子, 静静的坐在那里云淡风清. 简单补充了些食物, 开始返回. 到丁大妈家收拾东西后, 出发, 目标: 迪麻洛.

去迪麻洛是到怒江下游的一个地方过桥跨过江, 然后折回到迪麻洛河入江处, 沿着河谷上行进入碧罗雪山. 迪麻洛河水清澈异常, 象极了去年看到的尼汝河, 只是水流没有那么湍急, 也没有那么宽. 一路上横伸的植物不停的给"扛大箱"的我们拉响空袭警报. 颠簸的车上的左躲右闪, 象一种奇怪的舞蹈, 不好看, 但是逃离钢筋水泥的我们开心.

迪麻洛 -- 一号牛棚

第二天早饭过后, 昨晚谈好的马帮磨磨蹭蹭没到, 只好等待. 最后大约十点左右才出发. 沿着迪麻洛河的上行, 没有太多的感觉, 小雨下下停停, 空气清爽, 心情也格外的舒畅, 一路的景色应该是属于热带亚热带那种, 巨大的植物叶子, 高高的树木, 土地潮湿, 偶尔的房子和田地也不象开始看到时那么惊喜了. 浦拉是第一个休息的村庄, 静静的村庄, 没有人来人往, 教堂是村里最好的建筑物, 教堂屋檐下三条并排的狗狗冷漠的看着我们, 连招呼都不打一下; 几个嬉戏的儿童想*近我们, 又害羞, 好象在逗着我们和他们去捉迷藏一样. 坐在那里, 想象着礼拜时的"四声部"是如何穿透教堂的穹庐, 播撒于天地间的. 休息后的前行, 没有什么上升的道路大家行进很快, 奔腾的河流也也在忽远忽近的欢歌向下. 在一片稍微平整的地方大家午餐, 马帮也把马背上的东西卸下来, 好让马儿休息. 午饭后的我们还稍微享受了一会不是很强烈的阳光, 然后开始继续前行. 道路逐渐变成了一场噩梦, 满是厚厚泥巴的道路需要不停的去试探哪里可以落脚, 稍微的不小心就会让高帮的鞋子全军覆没, 逐渐变大的雨也让路更加湿滑, 一不小心就会四肢着地, 此时的我们完全对周围的景致失去了兴趣. 机械的行走, 拉长的队伍也不知道哪里是今晚的营地. 天黑前的一刻, 终于我们到达了第一天穿越的营地. 海拔3000米. 不是很大的营地已经被公路勘测的队伍几乎占据了, 我们只好见缝插针的搭建帐篷. 湿冷的雨在继续下着, 不是很大, 但是不舒服. 马帮做好了大锅的饭菜, 我们饱餐后早早休息. 养精蓄锐好面对明天未知的旅程.

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1171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98
 楼主| 发表于 2004-8-13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号牛棚 -- 永支牧场

一夜的雨下到天明, 想出帐篷时发现昨晚犯了个严重的错误, 可以从一只鞋子中到出水来, 只好忍着穿好鞋子, 就着从勘测队讨来的热水简单早餐后, 拔营出发. 昨晚勘测的队伍说当天的泥巴还不算严重, 从营地到孔雀山垭口的一段才是要命呢. 想想今天要翻越海拔3900米的垭口, 还要经过烂泥路, 虽然有过类似的经验, 还是不禁心里惴惴. 出发后发现路况没有他们描述的那么差劲. 只是不停的雨让我们无法休息, 而且每个人几乎都湿透了, 行走时不觉得如何, 停下来就发抖, 没有看什么时间出发的, 大约下午一两点钟的样子, 大家冲上了此行最高点 -- 孔雀山垭口. 这里应该是个高山牧场, 有几个小小的湖泊, 和一个无法挡风遮雨的木屋. 不停的雨, 阴沉的天气, 只能让我想象如果晴天时这里应该是个美丽所在, 可是这种天气下实在没有心情欣赏风景, 虽然很累很饿, 但还是不想在这里吃东西, 想尽快下降. 瑟瑟凄风冷雨中等待马帮近一个小时后, 我们再次出发. 开始了奔向永支村的下降. 有些人坚持在修缮后的孔雀垭口木屋中烤火, 我们跟随马帮下降. 大约行进了一个多小时, 路边出现了一个非常好的木屋, 马匹也需要休息, 于是和马帮一起生火, 烤火. 从迪麻洛出发两天以来, 第一次感觉到了温暖. 休息一个小时后, 在山上烤火的人下来了, 我们也要继续出发了, 行进两小时后, 来到了永支牧场的一片比较开阔的地方, 有七八间木屋, 旁边是奔腾的永支河, 下过两天雨后, 河水更加激情澎湃. 从马帮处了解到明天只要四五个小时即可到达此行的目的地 -- 永支村. 所以大家放心的把所有食品全部拿了出来, 前两天的雨让大家没有消耗很多物资, 现在发现我们居然有那么多战略物资. 丰盛的晚餐, 跳动的火焰, 还有那被火映红了的笑脸, 我们为什么出来? 是那让人魂牵梦萦的风光吗? 也许城市中太久的生活, 需要路上的艰辛去触及自己的内心; 也许水泥丛林中迷失的自己, 需要到路上去找寻真正的自我.

晚饭过后, 有些人去其他的木屋休息了, 剩下我们十人要在这间木屋度过, 围着燃烧的火焰, 大家随意的聊着, 忽明忽暗的火光, 也让小小的木屋显得迷离. 不知什么时候起, 大家开始唱起歌来, 从齐秦到罗大佑, 从 << 外面的世界 >> 到 << 流浪歌手的情人>>, 从<< Sailing >> 到 << Sound of Silence >>, 歌声放飞在那小小的木屋中. 在那一刻, 我不知道你们想到了什么? 我的朋友们, 我想到了离开校园近十年的路, 还有席慕蓉的诗"在蓦然回首的刹那, 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 如同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在这样一个无月夜晚, 门外雨淅沥着, 永支河歌唱而下, 偶尔吃草马匹的铃铛声悠扬的传来, 河水冲泡龙井的清香溢满在小小的木屋里, 还有我的心里.
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1171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98
 楼主| 发表于 2004-8-13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永支牧场 -- 永支村 -- 查里桶 -- 德钦

9:30出发进行今天的最后旅程, 一路的下降没有耗费什么体力, 美丽的风景也无法给我们以更多的惊喜, 马帮告诉我们只要四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永支村也让我们心情轻松. 沿着河水盘旋而下, 直到重新有藏族民居出现在我们眼中, 我们才发现, 碧罗雪山的穿越即将结束. 河谷旁边的缓坡上, 层层梯田向上, 未收割的玉米田地, 掩盖了洁白的藏式房屋的大部. 经过时, 稍一驻足, 犬吠声中出现一老者, 捧着几颗梨子, 道声辛苦后送给了我, 去年的尼汝, 今年的这里, 只有在这里我才能够感觉到人和人之间原来可以这样接近, 人和人之间可以这样简单. 进入村子, 找到先头部队, 等候村中我们的午餐, 抽空又去下面一个无名的喇嘛庙转了一圈. 只有一大间房子的庙宇, 几个藏族老阿妈虔诚的转着经, 屋中一个硕大的经桶, 另外几个老阿妈盘膝而做, 以接力的方式转着经桶, 唱着悠扬的经文. 参拜着他们的神明. 而我, 只是一个过客!

吃过饭后, 要行进大约7公里到查里桶过澜沧江, 然后就可以坐车到德钦了. 出村的路上, 碰到的人们都和你拉手做别. 本来大家都把相机收到包里了, 可是路上的美景实在让我们无法错过, 纷纷拿出相机狂拍不已. 永支河水清澈汹涌, 部分地段很象虎跳峡的气势. 在入澜沧江的河口处, 一座白塔静静的矗立在那里, 旁边是高大的输电的铁架还有延伸向各个方向的电线, 传统与现代就以那样一种方式展现在面前.


飞来寺 -- 香格里拉

六点起床, 六点半出发, 飞来寺. 一晚的雨后, 空气清冷而湿润, 有些阴天, 祈望卡博格能够露出尊容. 飞来寺整齐排列的白塔, 袅袅的青烟, 远处云雾缭绕的十三太子峰, 还有下面那山谷中的零星房屋, 显得一切都虚幻飘渺,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幸福的, 每日可以参拜他们的神明, 并接受神明的那份赐福. 神明也在高高的雪山上接受着他们的子民的膜拜, 而我, 行走在天高云淡的香格里拉大地上. 没有看到卡博格的雄姿, 但是我知道, 我还会再来的.

返回德钦后, 汇合另一辆直达昆明车上的大部队, 开始了返程的旅途. 在路上一个不知名的观景台, 好心的司机师傅又停下来让我们遥望雪山, 卡博格依旧不肯现身. 我们只好继续赶路. 车子一路爬升, 昨晚德钦的雨, 在周围高山上就是雪, 越向上雪越厚, 松树的冠上都盖着厚厚的积雪, 如同童话中的圣诞树一般. 地上的积雪下面还有小小的黄花俏皮的露出头来. 白马雪山垭口, 车停了, 我们都兴奋异常的冲了下去, 拍照, 打雪仗, 不亦乐乎. 中间两个MM还堆了个可爱的小雪人, 并同他一起留下灿烂的笑容. 离开垭口, 直奔香格里拉. 云南的山路再次让我领教了厉害, 难受的晕车再次光顾了我. 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我依旧难受不已, 直到在月亮弯峡谷清空肠胃以后, 终于觉得舒服多了. 看到那帕海那无法让人激动的水面再次出现在我眼中时, 时隔一年之后, 再次来到了这个高原小城, 同样我将在这里再次结束我的行程, 再次告别香格里拉, 再次告别彩云之南!
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1171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798
 楼主| 发表于 2004-8-13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

去过西藏以后, 喜欢上了那片神秘的土地, 同时内心里却又对再次进藏充满了莫名的敬畏. 所以只好选择在心中圣地的边缘来行走, 两年以来三下云南, 在那三江奔流的土地上, 我看到了哈巴雪山下那盛开的杜鹃花; 感受了虎跳峡那奔腾咆哮的江水; 经历了翻越海拔4000米垭口的艰辛; 也享受了低基淌牧场那仿佛伸手可及的满天繁星; 看到了松萝在微风中摇曳的身姿; 还有那雪山子民那最纯真的笑容, 以及高亢的天籁之音...

Forever young 当我们让青春的梦想随风飘走的同时, 也沉淀下了岁月的沧桑.
On the road again 当我们让时间在路上流逝的时候, 前进的脚步也充实了我们的行囊.



这条线路以前听到在云南的驴友说过,主要去看怒江!很不错的,在我几年云南的经历看来,丽江,中甸,等等有人去,但怒江线还是少有人去的,那儿的条件不是非常好。所以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和我探讨一下!此方转载于新浪网驴友论坛。因为好久没有看到人走这条线路了,所以就转了这个贴子!烦大家看完哈!
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16 01:06 , Processed in 0.0426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