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亘古的梦境 -- 献给所有喜欢彩云之南的朋友 北京 -- 昆明 -- 六库 -- 福贡 -- 贡山 -- 丙中洛
很久就盘算该如何度过十一的长假了, 由于今年是藏历水羊年, 也就是卡博格的本年, 所以一直就以去转神山为今年长假的首行目标, 后来云南朋友们的建议是梅里肯定人特别多, 不如一起去怒江, 想想也是个不错的建议, 欣然接受建议并做准备.
提前和公司领导打好招呼, 不想十一被捉来加班, 并先预先请30日的半日假. 订好机票, 等待放飞.
30日中午12:25的飞机, 莫名其妙的原因晚飞一个小时, 到达昆明机场时已经16:30, 提了行李, 直奔西站客运站, 汇合战友, 又抽空去附近吃了点东西. 去年尼汝回来后, 一年没见了, 大家都兴奋异常. 18:30左右, 长途车出发, 16个人的队伍, 吵吵闹闹, 然后睡去.
早晨6:30, 车到六库, 上来两个边检的, 简单问了一下, 也就放行了. 过了怒江大桥, 也就是进入了怒江大峡谷的门户, 开始上行. 天色在逐渐放亮, 不想错过任何风景, 斜*在卧铺上, 观赏着沿途风光. 晨曦中的风景, 总是给人亦幻亦真的感觉, 远山上漂着淡淡的薄雾, 挂在山上的田地, 如同是苍翠的地毯上的黄色补丁一般, 觉得甚是不协调, 同时也感叹人类的伟大, 可以在那么倾斜的土地上种出庄稼来. 一路沿着怒江峡谷上行, 如同行走在逐渐展开的水墨山水画卷中. 周围列队的群山, 慢慢的消逝在我们的视野里的同时, 又有新的面孔出现在眼中.怒江水也不是以前看别人照片中的那种绿色, 黄黄的江水, 淡定从容的缓缓流淌, 没有一丝"怒"的感觉.
不知什么原因, 车子抛锚了, 司机师傅开始修理, 和他们打了个招呼, 几个人开始了徒步, 反正车子一会会追上来的. 前面不远处一个临江的村庄, 被稻田包围着, 越是走近, 未收割的稻子的香气就越浓. 村庄还在沉睡中, 偶尔有狗探出头来, 看我们人多, 也不敢出声. 湿润的空气, 养眼的颜色, 让几个人走的惬意异常. 过了村庄, 车子赶了上来, 上车后, 却开始了难受的晕车, 一直到福贡, 躺在卧铺上不敢乱动.
到了福贡, 换车的间隙, 午饭, 晕车后的我, 闻不得油的味道, 只好端了碗米饭, 夹了些咸菜, 搬把椅子, 坐在街边午饭, 过往的行人看我这道风景, 我亦已这样的方式感受怒江.
午饭过后出发, 换了车子, 并坐在前面, 没有晕车的感觉了, 又开始欣赏一路的风光. 溜索空空荡荡的穿过江面, 也没有看到传说中人们飞过的英姿, 各种风景依旧让我们兴奋不已, 沿着江边的公路也让我着时让我心惊肉跳. 怒江第一弯, 以前看过的照片中的样子, 只是江水换了颜色, 和一路所见一样黄黄的, 飞跨江面而过的桥, 有些孤单的感觉, 面对着已经秋收过的田地. 到是不远处的丙中洛, 包围在稻田中的小镇, 让人看了就忍不住的喜欢.
丙中洛下车, 步行去重丁村的丁大妈家, 一路穿行在田埂上, 稻香阵阵. 丁大妈家放下行李后, 出发去普化寺, 鹅卵石铺就的小路蜿蜒上升, 层层稻田中闪动着秋收人们忙碌的身影, 经过他们时, 会对你报已真诚的微笑. 普化寺显得很是破败, 一间残破的大殿紧锁大门, 另外一间小经堂里传出悠扬的诵经声. 转了一圈后, 返回. 打牌, 发呆, 腐败, 睡下.
---------------------------------------------- 弱水飘萍,莲台叶聚,十年心情凭谁诉? 2004-8-13 7:30:00 阿尼玛卿 等级:版主 文章:39 积分:293 注册:2004-8-3 第 2 楼
丙中洛 -- 秋那桶 -- 丙中洛 -- 迪麻洛
早晨在牛的"哞哞"声中睁开了眼睛, 推开门, 惊诧于眼前的景色, 似云似雾的白色漂浮于山腰, 雨后的植物郁郁葱葱, 空气清新无比, 早饭过后, 从迪麻洛赶过来的车还没有到, 搬把凳子坐在院子里, 望着山腰上不停变幻身姿的云雾发呆. 车终于来了, 大家都争抢着去后面, 好利于观赏风光. 去朝红桥的路上, 一路的欢歌惊诧, 欢歌是因为开心, 惊诧是因为美景.
朝红桥的出发已经是11:00左右, 由于今晚必须到迪麻洛, 所以限定12:30必须返回, 无论走到秋那桶与否, 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过了桥, 开始了一路狂奔, 江边的道路, 宽阔的甚至可以跑车, ss MM也因为碰到了自己擅长的道路而兴奋不已, 一直冲在前面喊着要当头驴, 偶尔碰到对面来的人, 问还有多远, 都说要一个半小时多, 后来在一个小桥处, 一个当地人告诉我们可以走近路上山到秋那桶, 路比较近, 就是要爬山. 看看表已经12:00了, 爬吧. 半个小时的上升, 12:30准时到达了秋那桶后面的山上, 没有时间下去村庄了. 远远的看着这个如同仙境般的村子, 静静的坐在那里云淡风清. 简单补充了些食物, 开始返回. 到丁大妈家收拾东西后, 出发, 目标: 迪麻洛.
去迪麻洛是到怒江下游的一个地方过桥跨过江, 然后折回到迪麻洛河入江处, 沿着河谷上行进入碧罗雪山. 迪麻洛河水清澈异常, 象极了去年看到的尼汝河, 只是水流没有那么湍急, 也没有那么宽. 一路上横伸的植物不停的给"扛大箱"的我们拉响空袭警报. 颠簸的车上的左躲右闪, 象一种奇怪的舞蹈, 不好看, 但是逃离钢筋水泥的我们开心.
迪麻洛 -- 一号牛棚
第二天早饭过后, 昨晚谈好的马帮磨磨蹭蹭没到, 只好等待. 最后大约十点左右才出发. 沿着迪麻洛河的上行, 没有太多的感觉, 小雨下下停停, 空气清爽, 心情也格外的舒畅, 一路的景色应该是属于热带亚热带那种, 巨大的植物叶子, 高高的树木, 土地潮湿, 偶尔的房子和田地也不象开始看到时那么惊喜了. 浦拉是第一个休息的村庄, 静静的村庄, 没有人来人往, 教堂是村里最好的建筑物, 教堂屋檐下三条并排的狗狗冷漠的看着我们, 连招呼都不打一下; 几个嬉戏的儿童想*近我们, 又害羞, 好象在逗着我们和他们去捉迷藏一样. 坐在那里, 想象着礼拜时的"四声部"是如何穿透教堂的穹庐, 播撒于天地间的. 休息后的前行, 没有什么上升的道路大家行进很快, 奔腾的河流也也在忽远忽近的欢歌向下. 在一片稍微平整的地方大家午餐, 马帮也把马背上的东西卸下来, 好让马儿休息. 午饭后的我们还稍微享受了一会不是很强烈的阳光, 然后开始继续前行. 道路逐渐变成了一场噩梦, 满是厚厚泥巴的道路需要不停的去试探哪里可以落脚, 稍微的不小心就会让高帮的鞋子全军覆没, 逐渐变大的雨也让路更加湿滑, 一不小心就会四肢着地, 此时的我们完全对周围的景致失去了兴趣. 机械的行走, 拉长的队伍也不知道哪里是今晚的营地. 天黑前的一刻, 终于我们到达了第一天穿越的营地. 海拔3000米. 不是很大的营地已经被公路勘测的队伍几乎占据了, 我们只好见缝插针的搭建帐篷. 湿冷的雨在继续下着, 不是很大, 但是不舒服. 马帮做好了大锅的饭菜, 我们饱餐后早早休息. 养精蓄锐好面对明天未知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