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很清闲.常收到一些各地朋友的短信问候,特别是几个在西藏认识的"驴友",每每和 他们联系就会勾起两年前的夏天在西藏的回忆.翻出笔记本,看着每天的游记和随意勾画的风光 速写:两年前的一段时光仿佛昨天... 回家后,在朋友的催促和帮助下发了前面两,三篇在"武汉热线"的社区上,后面就因为忙和懒 就一直没有管它,现在趁这几天的清闲整理出来,发在这里,也许对同样神往西藏,打算去阿里的 朋友有点参考的作用,或者抛砖引玉,为以后再去西藏做准备. 二OO五年,春节 回到武汉已有两星期,但是青藏高原的蓝天、白云,荒野,雪山.常在脑海中萦绕。翻开旅行日 记,在路上的上的三十三天,就像电影一样------- 在路上:22/7武汉 雨 一个经常会离开的城市,这次又要和它告别,去一个神往已久的地方——西藏。 天下着小雨,和弘一登上去兰州的火车(汉口——乌鲁木齐)古人也说:“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放下大背包,就盘算着上下铺会有淑女来,结果上来一位带小孩的,接着又上来一位带 小孩一对的,三个小孩轮流上演“哭闹剧”,半夜还被他们加演的一场吵醒。 不过,列车上有新疆啤酒,米饭也不错。但是,服务员是体态雍肿的新疆大姐。 23/7兰州 晴 早晨出站台,兰州站广场太阳很猛,出门第一个早餐当然不能马虎,就去吃兰州拉面吧。“ 马子禄” 拉面馆在出发前已闻名,打听到方位很快就到。店并不起眼,里面排着长队。每张凳 子上都座着人,每个人都在吃面,象极了八十年代的“蔡林记”。上二楼"雅座",面送上桌, 很大的一碗。面,差不多,牛肉,也还行,但汤,棒极了。 黄河第一桥,就象一座小号的上海“苏州桥”。 走过铁桥,登上白塔山,俯瞰金城(兰州),灰黄一片,连黄河也不显得黄了。 下午5点半,登上去格尔木的列车,一路向西,过祁连山、青海湖,穿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 ,只见荒山、沙地,难觅树草人烟。 过德令哈,就是柴达木盆地。“柴达木”在蒙古语中就是盐泽的意思,特别是在察尔汗,列车 就是在盐湖中穿行,两旁除了盐湖就是盐碱地。最规则的就是盐块铺的公路了,笔直平坦—— 西宁通往格尔木的公路。 车停格尔木,已是24日的中午,阳光灿烂。在武警招待所安顿好住所,一行四人,我,弘一, 大宝,小宝(火车上认识的也要进藏的两个女孩)外出中餐——手抓羊肉加青菜。今天的清真 菜,也算解了馋——两天来火车上的劣质盒饭已经败了味口。 大宝贵州,小宝广东,姓名已经记不住了,这称呼是我免费送给她们的。长相虽普通,但文静 善良。二人都戴着眼镜,小宝在深圳工作,大宝还在上海读研。我一脸胡茬,弘一的光头,如 此四人组,反差不小却相得益彰。 行车青藏线:24/7格尔木 睛 格尔木是青藏公路的起点。很多进藏的车和人都在此集中,找便车很容易。我们订好了一辆 别克,四个二百五共一千元。另一帮哥们(天南海北都有)十来号人订了依维柯,最惨的是几 个广东佬,八九个人病倒了一半,剩下的几个愁云惨雾,泪眼朦胧,车就无暇去订了。 进藏的新车,大都需司机由青藏线开到拉萨,我们坐的黑色别克就是,司机除了拿佣金,还可 顺路赚外快。与我们一同出发的还有两辆白色赛欧,也坐满了人。 日出时分,我们离开格尔木,真正开始了西藏之旅。 中午,车停昆仑山口,我们向索南达杰墓致敬。愿这位在可可西里保卫藏羚羊的勇士安息!昆仑 山口的石碑被地震震断,碑上海拨四千七百六十七米的数字只剩下后三位数。昆仑山口的文字 也只剩下红色的“山口”二字。 中餐二道沟兵站,川菜馆。 在沱沱河沿,因胃部不适,吐出了中餐的青椒肉丝和米饭。 因修青藏铁路,大型运输车往来穿梭,压坏了公路,修路工每每需分段维修。我们的车经常要 走“便道”——就是公路旁的乱泥或乱石坑。 头开始有些发胀。 沿途风光壮美,烈日下,山顶上的积雪,在深蓝色的天的衬托下,发射着夺目的光。 傍晚,云多起来,天色有些阴沉,车停唐古拉山口(海拨5210M),天开始下小雨,拍照几张, 上车赶路。路况不好,雨夜行车很危险,几次颠起来,头撞上车顶。 夜宿那曲小镇安多。晚风夹杂细雨,仿佛深秋。头昏沉沉,因翻胃无心晚餐,也懒得洗漱,合 衣睡去。发电机的声音很响,被子很厚,又脏,又潮。 26/7 多云 出安多,穿乱泥,冲小河,也看到了著名的藏北八塔。半天颠簸过后,路,逐渐是文明社会 的路了,山也有了绿色,河水在青青的草地上蜿蜓流淌。山上,河边,一团团白的是羊,一簇 簇黑的是牦牛。棕色的帐篷搭在草地上,牧人们是那样的轻松安祥。 有了树,有了建筑物,拉萨到了。 哦,看到了布达拉宫。 哦,我看到了布达拉宫——她在红山上对我说:你终于来了。 在拉萨27/7 拉萨 阴-晴-阴 大昭寺,八廓街,耳熟能详的地方; 玛尼轮,桑烟堆,等身长头的信徒. 青稞酒,酥油茶,"未嫁娇娘"的中餐.想把圣城看个够,走个遍,可惜我这来自平原的动物在一 杯拉萨啤的作用下已如放倒的空瓶一样...... "未嫁娇娘"藏语是:玛吉阿妈,以之命名的酒馆,在八廓街满是白墙的建筑中,一幢黄色的两层小 楼就是了.这里原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秘宫,私会情人的地方. 其实在这里用餐是错误的,和岗拉梅朵(汉语是雪莲花的意思)一样,做的菜很难对胃口.不论藏餐 ,尼泊尔餐.如果只是当作酒吧喝喝酒到是不错,内饰都很有民族特色,艺术气氛很浓厚;满墙都是 图片和油画,唐卡和挂毯;岗拉梅朵就能看到绘制唐卡,纹身;玛吉阿妈最值得一提的是留言簿.藏 纸,藏式装订,每月一册;世界很多国家的文字,性情各异的图画,还有全国各地情种的热辣言语. 也能在2002年七月份的那一册中看到我丑画的大宝,小宝,弘一和我自己的画像,还有每人留下的 文字. 28/7 拉萨 阴晴不定 布达拉宫,一座黄金的城堡.红宫中一座千手观音用去黄金一万两,达赖的灵塔有八座,塔内
是他们的尸身.五世达赖的灵塔用去黄金十一万两,塔身镶嵌数不清的珠宝,藏民称这座灵塔是" 赞木耶夏"意思是塔能值半个世界.十三世达赖的灵塔所用的黄金更多,其灵塔内还有一座珍珠塔 ,是用二十多万颗珍珠串成. 藏民的每一分一厘筑起了神坛,然后带着自己的贫苦,虔诚对它顶礼膜拜...千百年了,还有多久? 下午回到亚宾馆,画寻游伴去阿里的招贴.画了三张(内容是写的,我把我们两的头像画在上面, 神山和转山的线路画在下面}在亚宾馆,八郎学和吉日三家背包客集中的客栈各贴了一张.本想和 弘一再约两,三人包一部车就行,不曾想帖出后不到半天来了十三人.我们十五人共三辆车,最后 约定不再加人,但还是有几个人来电话要同行,也有到亚宾馆直接找我们.看来,阿里,神山是一个 牵魂的地方. 同行的人: 50多的老欧是我们中最年长的,广东政协委员,色心还在,身体欠佳,随身带了各种药. 两位广东"阿姨"在青海湖认识的大小宝,四十多,五十的年龄真让人担心去阿里转山吃不吃得消, 但他们态度坚决,也只好由她们老人家. 最不需要担心的应是港人老石了.虽是四十多的年纪,但体育教师的职业,黑黑瘦瘦的形象, 一定是个合格的野外行者. 另一个白白瘦瘦的就是北京小扬.看起来弱不禁风但意志坚定,藏传佛教了解很多,有关沿线 的书就带了好几本,唯一带了海拔表的也是他. 生于八十年代的是两个广东小靓仔.一个就叫他"靓仔".另一个带眼镜,蓄平头,形象酷似香港 的新贵李泽楷,就叫他"小超人".他们都矮小,不占空间是同车的好伴. 再一位也是广东人,老朱.画国画,已三次进藏,有一幅西藏的山水画获了奖,这次想去神山还 愿,顺便再找一下灵感,还可充当我们的向导(不过我认为西藏更适合画油画). <西游记>里有一个胖的,这次我们西行也有一个,"华仔"肥仔""胖子"都是叫他的,但我只叫他"华 仔",当然是当面的时候.他是江苏人,总带着糖水罐头,对女孩最热情. 另外四位女性,全是广东的.一个"铁齿钢牙",因戴金属牙箍得名,一个"大嘴美人",当然是嘴 大.广州"小妹",佛山"婆娘".她们身材是清水豆芽,相貌如生猛海鲜. "钢牙""大嘴"同华仔坐一车,"小妹""婆娘"同我们坐一车.小妹能说,婆娘更厉害,能唱会跳.在车 里小妹和老石叽哩呱啦一个小时不停,我常劝她喝水,也好让我耳朵休息一下.婆娘更是了得,车 在路上行,的士高的音乐在放,她能坐着扭动上半身,双手也随音乐舞动起来,就像车里有一只章 鱼,但是她的歌唱得确实很好,邓丽君的歌能"克隆"出来.唉.闭眼听她唱歌也算无靓女同车遗憾 的一点小补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