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92|回复: 30

[转贴]户外遇难全国不完全备忘录

[复制链接]

374

主题

2680

回帖

1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79961

荣誉管理荣誉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3-29 14: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山的季节已经来到,面对越来越多的登山信息,心里祝福着这些年轻的勇士。我们同时也收集了一些82年后户外遇难的不完全记录,让更多的驴友了解经过,分析原因。

   看到 这一系列悲剧的发生,使得关心登山运动的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业余登山运动究竟怎么了?当然,登山就是登山,成功与失败、生与死近在咫尺,实力再强,经验再丰富,准备再充分,都不可能彻底杜绝死亡。中国登山运动还是要发展,不能因为一些事故的发生,就否定登山运动本身。勇敢的登山者也不会就此停下奋斗的脚步。只是每个登山者必须清楚,既然要登山,就要对自己的归宿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1. 1982年“苍山案”

事件回放:资料暂缺

死因:寒冷、饥饿。

 教训:(1)年幼无知;(2)无任何野外生存装备;(3)未获得家长或老师的许可,盲目、私自去冒险;(4)我们的中学几乎没有野外教育。

2.1992“太白山”案

事件回放:1992年,洛阳轴承厂的6名探险者,成功登上太白山极顶之后在山中意外的走失,高寒雪原、林海苍茫,无依无助的6个人,最后终于在荒走了几日之后,以4人死亡的代价震惊了世人,也向人们昭示出太白山那神秘莫测的一面。

死因:滑坠跌成重伤、体力衰竭而亡

教训:(1)盲目探险,一时兴趣;(2)无任何野外生存装备;(3)缺乏野外生存的常识和经验;(4)恐慌情绪漫延,得不到有效控制;(5)山区旅游管理部门在游客人身安全管理制度、措施方面做得不够完善;(6)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救援机构。

3.1993“峨眉山案”

事件回放:资料暂缺

死因:为救伤者“一脚踩空,坠入100多米深的悬崖。”……“头部蹦裂”、“伤势太重”、临死前吃树叶、树皮和青草。

教训:(1)“由于他们探险是出于好奇与勇猛,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即此次行动完全是处于一种”保密“状态,这就使得他们在陷入绝境时,无人知晓。”(2)在获救前已断粮水5天4夜,体能已近衰竭,已有2人昏死过去。(3)“装有帐篷和食品的背囊被树枝挂下山谷;(4)“祸不单行,在莫江身后李崇波不慎滑倒,翻滚到10米外的岩下。”(5)获救的唯一线索是在小卖部曾买过80个鸡蛋和几斤饼干以及受困者之一的民警最后的鸣枪求救信号。 

4.1994“阿尼玛卿案”

事件回放:1994年7月-8月,由北京汪晓征率领的一支业余登山队在攀登青海省的阿尼玛卿山时遭遇暴风雪,汪晓征和另外一名队员遇难。

死因:滑坠导致身体严重受伤丧失行动能力,未得到及时救助,最后死于长时间体温过低。

教训:(1)6名队员无一人亲眼见过雪山,有关冰雪作业方面的知识亦仅限于怀柔基地王勇峰20分钟的理论课;(2)在大本营,没有一个具备一定登山知识的人,没有随队医生,没有同外界联络的工具。这便意味着一旦山上发生意外,山下将束手无策。没有后援,是登山之大忌,这些他们都忽略了。也许,他们寄希望于这是一座安全的山。(3)没有海拔高度计,无法知道确切的`海拔高度,以为距顶峰很近,实际上距顶峰高差还有逾千米;(4)当时天气已转坏,事前也知道5天后阿峰地区将出现大范围的降水天气,不顾一切,不带任何防寒装备在晚上登顶,完全违背登山常规;(5)C2的人未等突击登顶队员的到达就擅自先行撤营,理由是三人中只有一付可以使用的冰爪,怕雪大了下不去;(6)大本营在天气变坏一天后撤营,仅留一个人。无论出自何种理由,这一决定都是草率的的,说明他们对登山的严酷性和集体观念的重要性缺乏了解。(7)上山时未设路标,下山时在判断路线上发生分歧,为统一意见耽误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8)下撤时,孙平一脚踩空,顿时滚了下去。汪、王二人因保护技术的欠缺,被带着一同滚了下去。汪因此而受重伤。(9)三人在关键时刻分开行动,如若3个人保护着下撤,生还的希望会更大些。自救和同伴间的互救是登山中摆脱险境的第一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应分散行动的.

5.1998“轿子雪山案”

事件回放:1998年1月21日,昆明市三名中学生在轿子雪山失踪。社会各界动员一千人次前去寻找未果。3月7日,当地农民上山寻牛,在一线天附近的深箐里发现一具女尸和附近的红外衣。经验证,这就是失踪三名学生中的一位。后来在附近又找到另外两具,每具尸体相距约50米。三具尸体距大本营不到800米。

死因:突遇暴风雪,迷失方向,长时间寒冷、饥饿,其中一名(女生)慌不择路坠崖把腿摔断,在风雪中挣扎到最后一口气而亡。

教训:中学生缺乏在野外应付突发事变的常识与能力,在暴风雪来临时不知所措,找不准去大本营的正确方向,在与恶劣气候和大自然无望的抗争中最终成为失败者,可惜可悲!同去归来的同学说:“如果我们多学一点生存知识,多有一点生存能力。如果我们多有一点”‘团队精神’,就一定能够避免这个悲剧,把他们三个全拖回来。如果我们早一点体会到,只有保存自己,才能看到更多的自然和人生的风景。如果轿子雪山的旅游设施更完善一点儿,有更多的路标,有一个灯塔……”。 

6.1999“雪宝顶案”

事件回放:1999年8月1日,北京大学女子登山队队员21岁的周慧霞在攀登四川岷山主峰---海拔5588米的雪宝顶时,从海拔5200米处滑坠到4600米处,不幸遇难。 


死因:高山反应较强烈,在神志较差的状态下,在20度的冰坡滑坠,因她没有紧急处理滑坠经验,加上山上雪硬,一滑坠就控制不住速度,导致悲剧发生。

教训:(1)未始终保持结组队形;(2)缺乏下滑制动的自我保护技术;(3)对有较强高山反应的队员(特别是女队员)要格外注意。高山反应回使人的思维麻木、动作变形迟钝,影响技术的正常发挥。  

7.2000阎庚华单人挑战珠峰案

事件回放:阎庚华,黑龙江哈尔滨人,1958年出生。1983年起从事极限运动,1986年,他从山海关跑到嘉峪关,成为中国第一位跑完万里长城的人。1999年他第一次尝试登珠峰,由于暴风雪,最后不得不下撤。2000年 3月2日,他奔赴西藏,5月19日突击顶峰,5月20日珠峰地区天气突变,5月21日,他只身冒着风雪向上攀登,于登顶下撤途中失踪。

死因:因遇暴风雪,阎庚华在下撤途中(海拔8750米左右的第三台阶上部)被冻死。

教训:(1)阎庚华如果没有电视直播,他会冒死登顶吗?(2)关于这件事,《中国青年报》2000年6月13日登载的一篇名为《回望珠峰》的文章中这样写到:“5月21日,阎庚华冒着狂风大作、飞雪弥漫的恶劣天气执意要登顶,并拒绝携带对讲机。在大本营的一位资深登山家指出,即使职业登山者也决不会在这样的情况下登顶。”

8.2000玉珠峰案

事件回放:北京绿野仙踪队登山队、北大天美登山队、北京K2登山队和广东绿野户外探险队,4只业余登山队伍挑战青海省玉珠峰。有3名广州绿野队员和2名北京K2队员遇难身亡。


死因:(1)天气变坏后不服从回撤的指令,各自为战,我行我素。(2)缺乏基本的登山知识和必要的气象指导。

教训:正如有位登山者所说,选择了登山是你此生所做出的最不理智的决定,但当你做了这个决定,此后你的每个行为都必须是理智的。登山也不仅是一项运动,它也是一门艺术和一门科学。一个优秀的登山家还应该是一个高山地理学家,一个高山气象学家,甚至是一个医学家。

9.2001轿子雪山案


事件回放:昆明市某银行一名青年职工,单人探险拱王山区轿子雪山和马鬃岭一带,不幸滑坠遇难。

死因:滑坠

10.2001太白山案

事件回放:2001年7月28日,7名南开大学学生假期旅游途中攀登太白山﹐其中一人从山顶悬崖坠落不幸身亡。

死因:独自探路,失足从山顶悬崖坠落不幸身亡。

教训:(1)行动计划:在出发之前,应对目的地的地形、里程等有充分的了解,并从体力分配等方面合理安排行程。;(2)气象、地质数据搜集分析:对于探险来说,对目的地的气候、地质环境等必须有所掌握,应尽量避免在恶劣的天气下进行登山探险活动;(3)还应对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和风土人情记录进行一定了解。


11.2002太白山案

事件回放:一名上海登山者华峥嵘只身攀登太白山,途中突遇暴风雪﹐在山上迷失方向,5月5日左右不幸身亡。

死因:华峥嵘在即将登上太白山主峰时,突遇暴风雪,在山上迷失方向,5月5日左右冻困山上不幸身亡。

教训:(1)出行探险不留线索;(2)只身一人贸然深入未知山区,在通过危险地段时缺乏自我保护能力;(3)在出事地段,据说有较安全的地段不走,不可思议地非要走容易滑坠的地段,着实令人费解。


  12.2002龙岗区七娘山案

事件回放:2002年5月19日凌晨4点左右,深圳市两支由市民自行组织的登山队,在龙岗区七娘山因突遇雷雨被困山中。深圳龙岗警方出动500余名民警及消防人员进行救助。到下午3时左右,共有50人遇救。到晚上10点30分,两名遇难者的尸体被发现。

死因:遇难网友李云贵,网名“鲤鱼”,26岁,周正,网名“蛋白质”,32岁,两人失踪后弱水而亡。

教训:网友们自发组织,进入尚未开发的没纳入旅游管理的范围

13.2002德清大化山案

事件回放:2003年8月2日,福建登山者黄挺前往德清大化山自助登山失踪,福建省以及各市登山队和各登山俱乐部自发组织多支救援队伍前往搜救,8月8日,在深山中找到尸体。

14.2002“穿越海岸线”案

事件回放:2002年8月3日,深圳14名网友自发组织“穿越海岸线”活动,徒步跋涉穿过南澳岛鹅公岭村至大鹿湾海边的悬崖绝壁。穿越过程中遭遇台风,网友“小白”在南澳岛海边悬崖不幸坠崖身亡。


15.2002希夏邦马峰西峰案

事件回放:2002年8月13日,北京大学登山队“山鹰社”在攀登希夏邦马峰西峰过程中,5名学生遇难。

死因:遭遇雪崩。

16.2003桃花岛案

事件回放:2003年8月23日杭州某网上户外运动俱乐部成员小尹在舟山桃花岛户外运动中溺水身亡。

死因:小尹”姓尹,金华人,在杭州工作,男性,27岁,溺水死亡时间在海水涨、落潮之间,。


教训:不设领队、完全自助、所有费用AA制,所以在安全上完全是要靠相互帮助、自己注意的不规范的户外组织需要反省。
新闻评论:谁来为户外运动提供安全保障


17.2003年北京山友遇难松潘雪宝顶

事件回放:2003年4日下午1时许,松潘县雪宝顶海拔4600米左右的子峰脚下发现一具山友遗体!经当地派出所调查,死者来自北京,名叫魏洪海,他在单独一人攀登雪宝顶时,大约于1日下午从海拔5200米的骆驼背摔下身亡。
死因:滑坠导致身体严重受伤丧失行动能力,未得到及时救助,最后死于长时间体温过低。

教训:登山其实需要相当严格的训练和相当谨慎的态度才能最大程度避免事故和伤害。
相关资料:2003年5月雪宝顶山难搜寻报告 


  18.2004清凉峰案

事件回放:2004年1月杭州4名户外运动者迷路清凉峰,其中1人跌落山谷遇难。
死因:雾太大、雨大、地滑,可能在走动活血时滑倒摔伤,甚至休克,丧失了足够的判断能力;醒来之后,在等不到同伴回来的情况下,又想自救,凭感觉向“野猪”营地方向前进,在冰天雪地的黑夜里,走了5公里以上。

教训:(1)对天气条件估计不足;(2)最大的教训是无论什么条件下,都不能离开向导;(3)坚持一条很重要的生存经验——不离开与同伴分手的地点。

19、绿野农人三峡遇难案
2001年10月3日上午9时许,绿野农人在徒步三峡巫峡段时,失足掉下山崖,不幸遇难

20、2004东莞谢岗首届“银瓶嘴杯”极限越野登山大赛选手死亡案

  2004年2月16日东莞谢岗首届“银瓶嘴杯”极限越野登山大赛发生意外,一名来自江西南昌的选手不幸身亡。
    事情经过 :    东莞第一峰银瓶嘴高898米,从谢刚南面村进山,一路流水潺潺,林木荫荫。为促进群众体育的开展,开发银瓶嘴游览区,东莞官方组织了这次活动。
    比赛吸引了来自江西、香港、深圳、惠州、东莞等地的登山爱好者,共20多队(4人一队)。其中来自江西南昌的一队在第二批出发。5分钟后,我们惠州的驴友第三批出发了。
    走完约5.5公里的山路后,我们通过了海拔560米的银瓶嘴垭口,沿约60—70度的陡坡山路前行,在到达约海拔630米的一处地方(离组委会新设置的绳索不远),发现一个选手被置于树阴下,脸色苍白,嘴唇无血色,他的一个同伴和一个警察、一个保安员围着他束手无策,仅给他掀开衣服。我们经过发现后以为是中暑,马上放弃比赛,给他用沾湿的毛巾搽身降温,并陷人中等穴位。后来发现他仅有微弱呼吸,心跳很难测得。马上给他施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同时要求警察呼叫医生。问及他的同伴和警察,事发已经3、4分钟了。我们一面给他做急救,同时通过接力呼叫山顶上的医生。约8、9分钟后医生赶到,他赞同我们的方法并和我们一起急救,并给该选手注射了一种药物,罩上氧气罩。东莞的一个女驴友(好象是中医院的护士)经过时也马上投入急救。再约10分钟后增援的医生赶到,女驴友让医生给病人注射肾上腺素(?)。在做这些的同时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一直没有停止。
    后来由组委会的医生等工作人员抢救,我们退出但在附近等候,希望得到乐观的消息,但一个小时过去了,虽然还没有停止抢救,但现场的人员都神色凝重,完全是尽最后的一丝努力。约1.5小时后,电击仪从山下送到。山上的选手也全部下撤完毕,警察布置了警戒线,我们离开了现场。到达山下后约1小时,担架把该选手抬上120救护车,大家都默默无语地目送救护车离去。

    我们痛惜,一个刚刚还充满活力的人就这样离去,更让我们痛惜的是:我们的努力没能抗争得过死神!从那位选手未能合上的眼睛,我们看到他的瞳孔慢慢地放大、发散。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

21。2004深圳驴友英德遇难案

今年23岁的女孩小慧是深圳市某公司的职员,最近她对户外探险运动产生了兴趣。前不久,小慧用“职业间谍”的网名参加了一次叫“中崆峡谷避暑游”的户外探险活动。按照计划,8月14日一行16人的探险队一同进入的中崆峡谷。傍晚时分,他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水潭边。大家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吸引,于是队员们在靠近潭边的空地上支起帐篷准备在此过夜。

  晚上21:15,天开始下雨了,大家回到帐篷里躲雨。10几分钟过去了,雨越下越大。突然,“轰隆”一声巨大的闷响从空中传来。巨响声未落,还容不得大家反应过来,凶猛的山洪就从几百米高的瀑布口重重地砸下潭底,紧接着又激起的大浪砸向他们的帐篷。大家好不容易逃出帐篷,摸索着爬上了岸。凌晨3:00多钟,队员们终于安全地转到了一个可以躲雨的山崖下。领队清点人数时却发现惟有队员“职业间谍”不见了。

  由于地点偏僻,手机信号微弱,队员们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直到天亮他们才想办法赶到20公里之外的波罗镇派出所请求帮助。接到报警,波罗镇政府和派出所立即组织群众进入出事峡谷搜救。当天下午,在水潭底下发现了“间谍”的尸体。警方将队员们带到派出所协助调查,最终确定这是一起意外事故。

22。2004深圳驴友徒步穿越遇难案

抢救受伤山友纪实(驴友:至尊宝)

2004年12月的最后一周,我召集了一队山友去爬三水线,因为该线路有30多公里,属于自虐级的线路,对人的要求较高,我事先对队员的能力进行了认真审核,并狠心拒绝了几位体力稍差的驴友。周日上午7点30分,大家在体育馆前会合,当时有一位未报名的山友临时要求上车去走三水线,因为有队友放飞机留有空位,大家一起合车同行。车上我们了解到,该GG叫白云石。
9点钟开始,众人开始登山。初时太阳在云层里,爬三杆笔时大家速度都很快,但10点以后,太阳开始露脸,人的体力消耗明显增大,众人也拉开了距离,幸好当日有4支队伍在走三水,大家互相关照,天下驴友一家亲。
下午2点多钟,金龟村下撤点已在望,我在后面收队,心中暗自高兴,在日落前走完三水,已肯定不成问题。正在这时,对讲机里传来一个十分紧急的消息,有人在金龟村界碑前第二个山头处昏倒。
接消息后,我急忙赶过去,原来是坐我们车同来的那个山友。只见他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双眼微睁,不能言语,无法动弹。十多位山友围在伤者周围。伤者的衣服已经被解开,仰面平躺在地上,一位山友将伤者的头放在膝盖上,有的掐人中穴,有的拿衣服给他扇风,伤者仍处昏迷中,情况十分危急。山友们报了警,并向120求援,与此同时,大家仍不断帮助伤者按摩,让他恢复知觉。不论众人如何努力,情况未见丝毫好转,伤者开始上吐下泻,大小便失禁,山友们忍住臭味,对受伤的山友不离不弃。
下午5点多,下山求助的山友终于将医生接上山来,大家心头稍安,医生初步诊断是羊癫风。先给他吊了一瓶葡萄糖,还输了氧,但伤者情况并未缓解,医生建议下山才能进一步治疗。当时天已快黑,如果天黑前下不了山,不但伤者得不到及时救治,援救者都有受伤的危险。二十几个山友放弃走完全程,轮流将他往山下抬。坡很陡,山友们想尽办法让伤者平衡,因为全体山友都已经走过20多公里的山路,体能已明显下降,增大了抬伤员的难度,在抬的过程中,有的山友被树枝刺伤了不吭声,有的山友跌到了又立即爬起来,大家咬牙坚持,力争在天黑前把伤者抬到山下。途中伤者仍在不断拉泻,恶臭难闻,但大家更关注的是伤者的安危。快到山脚时,接应的民警赶到,帮忙一起抬下山,直接送到在山下等候的救护车,立马送往附近的葵涌人民医院。初步诊断,受伤山友的内脏大出血,甚至有时量不到血压,后赶紧转到龙岗中心医院,我们的队员也开车陪同前往。。。。后白云石于2004年12月28日死亡。

23.2004年四川骆驼峰山难

2004年12月底,一支三人登山队在攀登四川邛崃山脉骆驼峰(海拔5484米)时遇上雪崩,来自北京的王茁与一名人称“卢三哥”的当地向导不幸身亡。而王茁的新婚妻子、搜狐户外频道的编辑鲜文敏,凌晨2:30左右被成功营救出沟,在3天3夜没有进食的情况下奇迹生还。。获救后的鲜文敏回忆,3人攀登队是在去年12月24日,从四川小金县日隆镇进山,计划用五六天左右的时间,攀登位于四姑娘山旁、邛崃山脉的骆驼峰雪山。12月29日,登山队在攀登骆驼峰时,走在前面的王茁与“卢三哥”所处的冰层突然垮塌。她亲眼看到冰层将他们瞬间掩埋在底下。当时她恰好处在冰层断裂后的一半冰壁上,但冰壁陡峭,无法下撤和进行营救工作。后来,直至大风吹动浮雪将断裂带填平后,她才有机会和救援队伍相遇并获救

24、2005年清凉峰案

   
一位网名叫“狂风怒海”(本名周睿)的30岁男青年3月18日下午与另外12名队员从杭州出发,前往攀登临安清凉峰。第二天早上6时多,在当地向导带领下,他们向清凉峰进发;中午11时左右到达野猪塘,这里是驴友们登清凉峰最理想的露营地。领队提出在野猪塘设营地,并要求队员们把背包等辎重暂留营地,然后轻装登顶。但“狂风怒海”说自己上一次登顶清凉峰没有拍到日出,很遗憾,希望这一次能补上,所以当晚想住在山顶。于是登上清凉峰后,队员们与他约定,第二天上午9:30在野猪塘会合。从此以后,大家就没有再看到过他。虽然经过多方搜救,“狂风怒海”仍无踪影 。
     3.31日接前方最新消息:今日下午,当地组织的搜索队伍,主要是当地村民,从东凹下来,于下午4点左右,在鸡头凹(当地村民发音)岩石下面的密竹灌木丛林里发现了狂风怒海的尸体。

    据发现尸体的当地银龙坞村民分析,狂风怒海很可能是从27米左右高的下忍岩坠崖身亡的。此处离18龙潭景区已经比较接近 ,天气好的话能看到景区蒙古包,按照正常体能的话,下来需要一个来小时左右。此处离他丢弃睡袋等物品的平坑有2小时多的路程。 目前现场已经受到保护

    法医上山后已对狂风怒海遗体进行了初步鉴定:狂风怒海是坠崖身亡。

25.2005年5月1日,庄东辰登山下撤途中猝死案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庄东辰在攀登西藏海拔6206米的启孜峰过程中,因高山反应不幸遇难,倒在了这条还未走完的道路上。

  5月1日,包括庄东辰在内的业余登山队一行12人进驻启孜峰海拔4800米的登山大本营。登山队员分为两组进行攀登,庄东辰处于第二组。5月4日,在海拔5200米的前进营地,庄东辰起床后自感身体不适,带队教练将他放入随队携带的高压氧舱。经过一段时间吸氧后庄东辰一度反应良好,随后由两名工作人员护送下山。在下撤到海拔4900米高度时,庄东辰突然倒地,不省人事。虽经工作人员抢救、增氧,但未能奏效,庄东辰不幸身亡。

    庄东辰生前曾担任申银万国集团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记者从其同事处了解到,庄东辰平时身体不好,7年前,癌症差点夺走他的生命,从此以后他便特别注重锻炼身体。据了解,每个双休日只要天气允许,庄东辰都会外出爬山,并坚持不懈地锻炼,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的体质。庄东辰一直都患有心脏病,而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对爬山来说是致命的大忌。

   26、2005年5月27日中午,西藏登山探险队突遭滚石袭击案。

    中国西藏登山队一行11人当时在队长桑珠带领下,前往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准备攀登位于喀喇昆仑山区的世界第十一高峰迦舒布鲁姆I峰。仁那,1966年生于西藏自治区谢通门县卡嘎乡,国际级登山运动健将,自1993年以来已登顶世界上13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两次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5月27日早上当地时间6时(北京时间9时),西藏登山探险队全体人员分乘4辆吉普车离开斯卡杜,向第一个野营地进发,途中经过一次短暂休息,大约在中午11时30分(北京时间14时30分)前后,仁那乘坐的第一辆车在经过一段滚石多发地段时,山上突然滚下一阵碎石,并击穿帆布车顶,其中一块石头击中仁那头部,他当场流血不止,昏迷过去。

    此时另一块石头又击中了边巴扎西的颈部,他也当场昏了过去。坐在同一车上的攀登队长次仁多吉和翻译普布次仁只受了一点轻伤,幸免于难。

    由于出事地点在一个狭窄的山谷里,直升机无法降落,所有车辆紧急返回到一处相对平缓的河谷,在巴基斯坦当地驻军的帮助下紧急向斯卡杜呼救,军用直升机大约在当地时间下午15时20分(北京时间18时20分)左右飞抵这里抢运伤员。但由于伤势过重,仁那在直升机到达前已经停止了呼吸,全体队员放声大哭,痛悼亲密队友的离去。

    经过紧急处理的边巴扎西在大约20分钟后被运到斯卡杜医院进行抢救,目前他的情况基本稳定,但依然没有脱离危险。除边巴扎西外,探险队其他队员目前身体状况良好,大家分头休息,并轮流在医院陪护守候。

    当天晚上,西藏登山探险队队长桑珠向“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指挥部”做了汇报,指挥部紧急决定:终止今年攀登迦舒布鲁姆Ⅰ峰的行动;全力抢救边巴扎西;成立由自治区体育局、登山协会和登山队领导组成的救援小组,赶赴巴基斯坦处理善后事宜。指挥部在电话中希望全体队员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过度悲伤,妥善处理好目前发生的各项事情,安全归来。

    得知探险队遇难的消息后,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紧急联络直升机,计划在28日飞抵斯卡杜接运伤员和队员。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有关官员、巴基斯坦高山俱乐部负责人也将一同前来。

27、酷暑徒步挑战“三水线”一青年驴友中暑丧命

    2005年07月18日 05:10 深圳商报

【本报讯】(深圳商报记者李博)17日下午,记者获得确切消息:7月16日徒步“三水线”而在登山途中中暑的青年驴友已不治身亡,其家人和公司负责人正在处理后事。

据一位参与救助行动的驴友介绍,死者网名叫“老远”,今年26岁,湖北人,是经常在磨坊户外运动网站活动的“老驴”。事发当天,6名驴友相约登山,徒步穿越“三水线”。这6名驴友都是年轻人,身体素质非常好。他们一早从“三水线”位于坪山街道办境内的起点水祖坑出发,下午2时左右走到了距终点只有两三个小时路程的名叫火烧天的山头,此时“老远”出现中暑症状并很快昏迷。同伴立即报120和110求救,同时向在附近蝴蝶谷溯溪的山友求助。可惜,“三水线”山高路陡非常人可以轻易到达,医护人员直到傍晚7时才赶到现场,但“老远”已无生还希望。

据了解,“三水线”是深圳驴友徒步走出来的一条登山路线,从癸涌坝光白沙湾的三杆笔到坪山境内与惠州交界附近的水祖坑,全程30多公里,约有20多座山头,山陡路险,是深圳驴友公认的最难走的徒步路线。很多参加户外活动多年的驴友也未敢选择这条路线。

事发后记者曾向一些资深驴友询问有关情况。这些驴友普遍认为选择夏季和目前这样的天气徒步这条路线是一种冒险行为,最好的季节是冬季,其次是春秋两季。

28、7.17广东南岭岭森林公园驴友溺水事件
>
> 溺水者:字节
> 年龄:26岁
> 藉贯:福建三明

> 7月16日7点10分我们一行16名网友驱车前往广东乳源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游玩。7月16日下午17:30左右买好门票入园。17日清晨在石坑崆看日出、吃完自带早餐、8点集体乘车下山,沿原路下山返回,约10点半到达南岭森林公园亲水谷上出入口,全体队员下车休整游玩,约11点20分休整活动结束。期间2名队员提出结伴沿亲水谷石阶徒步而下,经同意,约好在亲水谷下一出口与队伍会合。休整结束后,余下队员一起集合上车下到亲水谷下一出口,准备与2名队员会合后返回深圳。到达下一出口时,未见此2名队员,估计仍在徒步途中,因山谷中手机信号不稳定,遂决定亲自前往沿溪上行迎找。要求其它队员就地休息等待,可在就近拍照片。本人由溪流边转上石阶继续前往迎找,当行至前面一转弯处继续前行时,听到后面有游客呼救有人溺水,于是迅速回头跑过来,看到水中有一身穿短裤的男子沉在溪中,于是一齐呼救并与从下面闻讯迅速赶来的驴友下水参与营救,将水中男子拖上岸边并抬到一平缓地上,将溺水者拖上岸后才发现溺水者是此次同行的驴友字节,当时积极与参抢救的有辛长征GG、黑豆汤GG、神舟五号及恰好从上游及时赶到的水牛GG(深圳某医院医生)等人,迅速将其腹部积水顶出,进行胸压及人工呼吸,与此同时立即拨打110报警并打电话给公园管理处请求支援,,大概15分钟左右110干警及120急救医生赶到现场实施急救,最后宣布抢救无效,即转送当地医院(随行驴友有水牛等),据后了解,是送往医院太平间等候处理。。。。。。

当时情况紧急,,在下水抢救的时有几个GG连登山鞋及衣裤都未来得及脱便跳下水救人。在医生宣布抢救无效后,在场的所有驴友仍然没有放弃最后一线希望,我与辛长征、水牛一直轮流对其做人工呼吸,直到抬上担架到来的最后一刻.最后驴友们在字节溺水的的水潭边找到字节下水前留下的凉鞋、外衣裤等物品,回到乳阳派出所后,在检查遗物寻找证件的过程中,从长裤口袋里找到死者留下的现金及手机,手机工作正常,通过该手机的电话记录,逐个回拨,最后与一位黄小姐(死者生前的同事)取得联系.

遇难者送走后当地派出所(乳阳派出所)拍照纪录,并对现场所有参与救助的驴友采集了相关故事实笔录,一直到下午5点左右在结束。当地派出所意见是本队留下带队人员配合,其余人等可以离开,于是我与黑豆汤留在当地配合调查、联系死者家属及单位与善后处理。其余13名队员乘车连夜安全返回深圳。

> 18号下午2点左右死者单位及家属陆续赶到,由乳阳派出所负责同志出面组织了事故报告总结会议,并与死者家属交接完现场遗物。

> 配合完派出所和遇难者家属、单位做完最后的调查和交接后,我与黑豆汤于次日凌晨3点怀着沉痛的心情返回深圳。死者家属及单位要求对遗体法检,故留在当地等待结果。

> 19日晚9点接当地相关部门电话,鉴定结果为溺水身亡。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148013,0,0,1.html





 

[此帖子已被 大何 在 2005-5-28 17:22:52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大何 在 2005-5-28 17:31:09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大何 在 2005-7-20 20:14:47 编辑过]

提倡“安全、环保、健康、快乐、持续”的徒步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主题

1975

回帖

1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9957
发表于 2005-3-29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一个字:

山永远在那里,注意安全!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349

回帖

84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407
发表于 2005-3-30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何,辛苦了!
忘记昨天,珍惜今天,才会有明天,只要我们真心在一起,很多个今天积累在一起就是永远!——丫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633

回帖

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1397
发表于 2005-4-1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狐火 发表于 2005-3-29 14:50:07 :

还是一个字:

山永远在那里,注意安全!


谨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6

回帖

67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730
发表于 2005-4-3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门在外,小心为上!

大何,辛苦了!

我們總是一路行走,一路丟失,值得慶幸的事,一切都擁有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6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167
发表于 2005-5-6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何,你受累了!-----------警钟长鸣。
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2460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66978
发表于 2005-5-6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门在外,安全意识最重要!!!
胜则大喜;败则惶馁。胸无点墨而面如沙湖者,不可不拜上浆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22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718
发表于 2005-5-7 1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时候,谨记: 安全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8

回帖

338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80
发表于 2005-5-7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4

主题

2680

回帖

1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79961

荣誉管理荣誉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5-5-10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25.2005年5月1日,庄东辰登山下撤途中猝死案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庄东辰在攀登西藏海拔6206米的启孜峰过程中,因高山反应不幸遇难,倒在了这条还未走完的道路上。

  5月1日,包括庄东辰在内的业余登山队一行12人进驻启孜峰海拔4800米的登山大本营。登山队员分为两组进行攀登,庄东辰处于第二组。5月4日,在海拔5200米的前进营地,庄东辰起床后自感身体不适,带队教练将他放入随队携带的高压氧舱。经过一段时间吸氧后庄东辰一度反应良好,随后由两名工作人员护送下山。在下撤到海拔4900米高度时,庄东辰突然倒地,不省人事。虽经工作人员抢救、增氧,但未能奏效,庄东辰不幸身亡。

    庄东辰生前曾担任申银万国集团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记者从其同事处了解到,庄东辰平时身体不好,7年前,癌症差点夺走他的生命,从此以后他便特别注重锻炼身体。据了解,每个双休日只要天气允许,庄东辰都会外出爬山,并坚持不懈地锻炼,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的体质。庄东辰一直都患有心脏病,而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对爬山来说是致命的大忌。

 

提倡“安全、环保、健康、快乐、持续”的徒步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546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480
发表于 2005-5-12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大何 发表于 2005-5-10 18:57:05 :

25.2005年5月1日,庄东辰登山下撤途中猝死案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庄东辰在攀登西藏海拔6206米的启孜峰过程中,因高山反应不幸遇难,倒在了这条还未走完的道路上。

  5月1日,包括庄东辰在内的业余登山队一行12人进驻启孜峰海拔4800米的登山大本营。登山队员分为两组进行攀登,庄东辰处于第二组。5月4日,在海拔5200米的前进营地,庄东辰起床后自感身体不适,带队教练将他放入随队携带的高压氧舱。经过一段时间吸氧后庄东辰一度反应良好,随后由两名工作人员护送下山。在下撤到海拔4900米高度时,庄东辰突然倒地,不省人事。虽经工作人员抢救、增氧,但未能奏效,庄东辰不幸身亡。

    庄东辰生前曾担任申银万国集团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记者从其同事处了解到,庄东辰平时身体不好,7年前,癌症差点夺走他的生命,从此以后他便特别注重锻炼身体。据了解,每个双休日只要天气允许,庄东辰都会外出爬山,并坚持不懈地锻炼,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的体质。庄东辰一直都患有心脏病,而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对爬山来说是致命的大忌。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很重要,在山面前知难而推不一定就是弱者。但我欣赏他精神上的一些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55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833
发表于 2005-5-19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 如果对结果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可

那么就该坦然面对   

  不过    安全还是第一!!




http://www.blogcn.com/user47/pansy1120/index.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9

回帖

47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720
发表于 2005-5-19 15: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谨记!

 

冬天偎灶,夏天偎空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546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480
发表于 2005-5-20 1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希望我们户外爱好者是去探险而不是冒险!理智永远放在第一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主题

2566

回帖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613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5-21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怡贤 发表于 2005-5-20 12:10:39 :
我希望我们户外爱好者是去探险而不是冒险!理智永远放在第一位!

说的是,

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

谨记安全,要理智!

 

我是火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67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263
发表于 2005-5-28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412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400
发表于 2005-5-29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俺没吃饭 发表于 2005-5-28 23:26:07 :
希望这个帖子大何不用再编辑!

唉,愿望虽好,但不可能。

只要爱上了极限运动,就要做好献身的准备,无论理论上准备有多充足,思维有多理性,但人不是神,总会有偶然的疏忽。

而且大自然永远会有我们无法预知的一面,人力有限,无法规避。

所谓总结教训,也只能减少一点风险,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即使你是一位百战百胜的专家,也不能保证下一次有绝对的把握,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到最后已不是经验多少、智慧够不够的问题,要看老天是否对你眷顾了。

生死之事无须太过计较,只要心里明白这是你义无返顾的选择,死也是得其所哉。

人生并非只有极限运动值得付出一切,如果你为了亲人、朋友的牵挂而放弃攀登K2,俺一样为你喝采!

总之,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走走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4

主题

2680

回帖

1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79961

荣誉管理荣誉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俺没吃饭 发表于 2005-5-28 23:26:07 :
希望这个帖子大何不用再编辑!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美好的愿望,希望这些不幸的事件永远不要再发生。已经发生的不幸,上帝也无法挽回。我们只有让这些残酷的事实不断地告诫自己,告诫我们周围的人,为了这些不幸事件不要再重演。
提倡“安全、环保、健康、快乐、持续”的徒步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0 02:16 , Processed in 0.0880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