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6|回复: 3

在中国看美国情景喜剧(转)

[复制链接]

1630

主题

1693

回帖

2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3347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4-15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舟子·

14年前我刚到美国时,像当时许多留学生一样,需要克服口语障碍。在领到第一笔奖学金后,马上就买了一台电视机做为学习工具。全美三大电视网当时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黄金时段(晚上8-10点)都播放情景喜剧,正是学习口语的好教材,顺便也可以借此了解美国的生活。这么一路看下来,竟喜欢上了这个美国国粹。当时最喜欢的是描写纽约四个朋友的日常生活的《森菲尔德》(Seinfeld),星期四晚上9点在NBC播出,我几乎一集不落,后来改在其他台重播时又反复看了许多遍。这部情景喜剧在当时也是全美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可见我在这方面的口味实在是俗得很。1997年该剧播出最后一集的当晚,我从实验室赶回家收看时,一路上街道冷冷清清,仿佛全城的人都呆在家中收看,令我想起了小时候《霍元甲》连续剧在国内播出时的情景。

之后我又喜欢上了《人人都爱雷蒙德》,看着它逐渐地爬上了收视率最
高的宝座。该剧将在今年5月份低调落幕,没有像《森菲尔德》的落幕那样大肆炒作。今年春节期间我人在国内,意外地发现央视电视剧频道的“海外剧场”栏目在播放《人人都爱雷蒙德》。据说央视已买下了该剧的全集并正在加紧翻译、配音,这次先试播十几集,随后的调查发现收视率极低,远低于“海外剧场”的其他节目,制片人将原因归于中美文化背景的不同,把美国人逗得哈哈大笑的事,中国人未必觉得可笑。

但是像我这样对美国文化背景并不陌生,可以被原版《雷蒙德》的几乎
每一句话都逗乐的人,为什么会觉得中文版《雷蒙德》并不那么可笑呢?这显然是不能以中美文化背景的不同来解释的。中文版《雷蒙德》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翻译质量有问题,由于错译、漏译,让原来好笑的话变得不好玩了。我举一个例子。在某一集雷蒙德夫妇为了学习如何与子女沟通,去参加一个培训班。年轻的女教师叫雷蒙德上前和她一起表演他是如何与女儿对话的:

雷蒙德:晚上我们到奶奶家去参加她的生日晚会。
女教师(扮演雷蒙德的女儿):我不想去。
雷蒙德:你必须去。
女教师(扮演雷蒙德的女儿):为什么?
雷蒙德:因为奶奶没有几个生日剩下了。
女教师(叫停表演):现在不是讨论奶奶终有一死的时候。

最后一个对话很有喜剧效果,但是中文版却把它们翻译成了“因为奶奶
很少过生日。”“现在不是讨论奶奶人怎么样的时候。”就一点也不好玩了。其实光是听配音演员如何读“雷蒙德”就可知其翻译态度如何了。像其他译制片,配音演员在读人名时偏要拿腔作势学原文发音,却又没发好,一律把重音放在“蒙”字上,让我这种看过原版的怎么听怎么别扭。导演如果看过原版,就该知道重音在第一个音节。

其实即使对翻译精益求精,确保准确无误,也不能完全重现原来的喜剧
效果。美国情景喜剧追求的是妙语连珠,其喜剧效果很多是靠谐音、双关语来体现的,一经翻译就消失了。这是翻译本身的缺陷,从这个意义上说,情景喜剧就像诗歌,是难以在翻译中保存其原有的韵味的。

就像翻译既有直译也有意译乃至改编,参照美国情景喜剧编写中国情景喜剧,不失为让情景喜剧本土化的一个窍门。曾经留美学戏剧的英达90年代初便开始走上了这条捷径,并且很受欢迎。他并不讳言他编导的每一部片子都是有国外成功的案例作为范本,比如《我爱我家》的摹本是美国同名剧《All in Family》,《中国餐馆》是《Cheers》、《闲人马大姐》是《Rosanne》、《欢乐青春》是《老友记》……我看过其中的几集,发现表面上倒是模仿得惟妙惟肖,连背景笑声都学着加上,只不过美国情景喜剧的背景笑声是现场拍摄时观众发自内心的笑声,而英达情景喜剧的背景笑声却是在后期制作时人为加上的,不管对白可不可乐,都硬加上一声笑,透出了“掌声鼓励”般的虚假,可谓“南桔北枳”。

英达最新的情景喜剧是去年推出的《带着孩子结婚》,讲述的是一对离异的夫妻各自带着一儿一女重新结合,一起生活的故事。英达坦诚“这部戏也是有一部同名情景喜剧《Married with Children》在先”、“原版本是把这两个合二为一的家庭怎么乱怎么写,比如母亲是个色情狂,父亲在外面也经常拈花惹草,这些带动着两个孩子也不务正业,把个家庭搞得一团糟”云云。《Married with Children》恰好也是我比较熟悉的一部美国情景喜剧,主人公Al和Peggy是已结婚十几年的结发夫妻,女儿Kelly和儿子Bud都是他们亲生,怎么成了两个合二为一的家庭?

显然,英达把片名《Married with Children》错误地理解成了“带着孩子结婚”(正确的意思是“结婚了,并有孩子”,即“拉家带口”之意),导致错误地理解了剧情。由于对片名的误读,竟能在中国派生出一部情景喜剧出来,这事本身恐怕比剧情还要搞笑。

2005.3.20.

(时代人物周报2005.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44

回帖

77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746
发表于 2005-4-17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法国间谍》后也有同感。
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淡忘,是冷漠,是忘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主题

1339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7839
发表于 2005-4-17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看原版吧

翻译的东西稀烂无比。

早春二月去踏青,春光明媚少年心。似水流年等闲过,如花佳人何处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1545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183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4-21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人都爱雷蒙德》以前看过台湾翻译得就很好,很多地方明显不忠于原著,而是变成了台湾人熟悉的笑料,但是看着真是开心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17 13:22 , Processed in 0.0421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