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梯: 走出较场口轻轨站,环顾着四周,我真想扯开嗓子大喊:“你们把十八梯到底藏哪去了?”因为,周围全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十八梯这种“下里巴人”的地方,不可能藏身于这种富贵场地。 于是,我找! 向左,是一条下行的街道,川流不息的车流,向右,依然是高楼林立,向前,一个硕大的转盘挡住了去路。 过了马路,似乎是一座桥,又像在悬崖边缘,向外看:是黄色的长江水和淡蓝色的天空,向下看却别有洞天:高低错落的黑色瓦顶连绵而下,直至江边,应该是这里吧? 我继续找----找入口,周围是忙碌的工地,摆摊设点的小贩们,就是不见光明正大的入口。 总算看到了“老街十八梯茶楼”的招牌,旁边是一条下行的石阶,还是满怀迟疑地询问一位卖花生的大嫂:“这里是十八梯吧?”大嫂回答得倒也干脆:“往下走”。 往下的青石板石阶上满是凹印,昨天下过雨,石阶上还是湿漉漉的,往下走了没一会就是一个转弯,据说是十八阶一弯,又据说共有十八弯,所以才起名“十八梯”,如果你有兴趣,你可以去考证一下这两种说法那一种正确。 路两旁多是两层的木头房,很多还是用吊脚撑起的,一楼多做了经营场所,除了小火锅店、理发店、副食摊,居然在这里还看到了很多久违了的录像厅,注意:这里放映的不是VCD、DCD,而是正宗的录像,真是令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啊! 80年代后的小朋友们一定不知道什么叫做录像了吧?端起小板凳坐好,听叔叔给你们讲故事,想当年,叔叔读大学时,可是经常逃课跑去看录像的,现在想起来惭愧得狠,真是对不起老师们啊;录像厅放映的是录像带,以香港武打片、枪战片、喜剧片为主,录像带是什么你不知道?就跟磁带差不多的影像载体嘛,磁带是什么你也不知道、你只知道CD、MD、MP3播放器?那你回家到网上慢慢去查吧。 十八梯据说是清朝时贩夫走卒们为了有个睡觉的窝乱搭乱盖建成的,经过两百年的进化,依然散发着浓浓的市井气息,掏耳朵的、修脚的、做木工的、做裁缝的、卖烧饼的、卖针线、打麻将的,特别是打麻将的,简单快要把桌子摆到了街道上,还有山城绝对少不了的棒棒军,散布在各处,更有狗啊猫啊,随意趴在地上打着盹。 十八梯尽管离重庆最繁华的市中心只有一条马路之隔,但这里似乎与繁华无关。 走到十八梯尽头,有一个紧闭着的防空洞,这儿就是发生抗战时期震惊中外的较场口大惨案的地方,一九四一年六月五日,日军对作为中国战时陪都的重庆实施疲劳轰炸,出动了二十余架次飞机,从傍晚开始分数批夜袭重庆,空袭长达三小时之久。由于重庆市区较场口隧道避难人数超过容量,加之隧道通风不畅,二千五百人窒息死亡,酿成震惊中外的“六·五隧道大惨案”。 据说每年只有两个日子这里才开放:6月5日和8月15日;平时不开放的理由据说是缺少每年10万元的维护费。 又据说为了迎接即将召开的一个什么“亚太市长会议”,重庆投入了200亿元人民币对城市进行改造……[此帖子已被 冬虫 在 2005-9-20 17:10:07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