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蒗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离丽江市139公里(约3小时车程)。有人口23万,65%是彝族,还有汉、摩梭、纳西、普米等共12个民族,其中19.14万人按脱贫标准计算属于贫困人口,6.28万人更是属于绝对贫困人口,故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贫困县。是最典型的山区、少数民族聚居、边远、贫困县。
宁蒗县的县城和各乡都设有中心小学,由于山区地域广阔,有些远离乡府的村落的学龄儿童,到中心小学要步行1-5小时,于是这些村子有就近设立“村级小学”(即村小)的必要。由于宁蒗县财政困难无法解决村小的基建资金,各村一般会发动村民采取“你捐一包石,我捐一袋沙”之类的做法,并由村民在农闲时做义务工,把村小搭建起来;又由于很多边远乡村的村级经济状况极差,这些过去建起来的村小很多都非常简陋,难御风雨,村里的孩子们就在如此条件差强人意的环境下顽强学习。 下面是木耳坪完小的概况 木耳坪完小建于1959年,当时属宁蒗县第一批完小.地处永胜与宁蒗的交界处.木耳坪村委会人口有三千多人.有好几个民族.居住分散,属全县完小中.学生最多的一所学校[除中心校外],从完小中培养出去的大专生到2006年已突破80多人,中专.高中生150多人.由于人多地少.穷山恶水.当地的老百姓非常贫困.但人穷志不穷.当地的老百姓对教育相当支持,虽然是民族地区,但由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吃住都基本上同永胜的汉族一样,非常关心自己的子女,没有重男轻女的现象,只要自己的子女读书读出去,不论男女都团结起来.每家凑几元这样攻子女上学,到2006年适龄儿童破巩固率.入学率达100%.无一辍学现象,今年成绩名列全乡第三名,毕业生有55人,全部进入中学,全校学生有486人,在职教师只有12人,由于各方面的情况,现在整个完小有12个班.但只有一幢教学楼,整座教学楼到雨季就无法上课.属A级危房.学校有200多位住校生.但无床板.只有俩座破损的宿舍和一间不成样的食堂.整所学校象样的桌椅板凳不足100套,四.五个同学挤在一起坐.由于条件艰苦.生活困难.完小现在连教师办公室.图书室.仪器室.多没媒体室,远程教育收看室.都没有.连一篮球场也是教师自己动手做的木兰板.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乒乓球.羽毛球......校园内里师生自力更生.在外的本地人员自动捐献建起来的.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不负重望.学习风气很浓.还有学校每年给60多位学生免费上学,来巩固学生预防学生的流失,但木耳坪完小培养出来的大专生.中专生.人数最多的一所完小.学生生活简朴.每 位学生每年的生活费用不足200元人民币.早上吃的是一小碗稀饭,中午和下午吃米饭.加一点青菜汤.从没吃过肉.远的住校远达30公里.不论春.夏.秋.冬.穿的是一件很单薄的外衣.有些同学冬天穿着拖鞋上课,但是师生同甘共苦.家长教师互助勉励.成绩年年名列前茅/如果能得到你们的支持.木耳坪许多人感谢您们,教会默默地用学生的成绩报答! 望你们能够帮我向社会呼应一下好吗?哪怕是捐一点旧衣服和旧书本也好/谢谢
我在此感谢你们.望你能够向各位读者反映下好吗?如他们有用不着的旧衣服和书本捐给我们那里的贫困生好吗? 我叫'毛建华.0871-2263531或013769009786可以联我/地址:云南.丽江宁蒗县.战河乡.木耳坪小学.杨正林老师收/邮编:674301/如有朋友寄或想帮助他们给我来电/我会监督落实/我不怕没人献爱心.就怕我们的爱心被他人占为己有或挪用.....
 








[此帖子已被 胖丁 在 2007-8-12 13:44:2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胖丁 在 2007-8-12 14:31:27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