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蛋白不属于营养药,将白蛋白用于营养药加剧了白蛋白的供求紧张.白蛋白主要是补充胶体渗透压,一般用于严重烧伤、大型手术(失血过多导致胶体渗透压低)后等。 2.由于国人义务献血量距临床用血尚有很大差距,也间接导致血液制品供应严重不足,而部分患者的过度医疗行为又加剧了血液制品的供应紧张。 3.在原材料普遍上涨的情况下,药品包括血液制品今年仍然实行招标,国家发改委今年数次强制执行降价,直接导致国有药品生产企业利润降低或倒挂,药品质量倒退,而外资药品企业长驱直入。国有药品生产企业的许多常用药品要么停产要么开工不足(没有血浆无法生产)。或不参加招标,但政府严格规定,不参加投标药品,医院不得采购(如降压药:伲福达等)。 4.血液制品一般都要通过筛选献血员--质量检验--生产过程控制--祛除病毒和杂质--质检--放置后再质检--批签发---流通环节等过程,因此质量比输血安全性要高的多,而生产流程也因此复杂和漫长的多。 5.国外的血液制品经过了献血员筛选--体检--验血---献血--生产前期的放置3-6月(窗口期)检验后投产,同时国外的艾滋病患者是公开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而我国的艾滋病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由于国情不同,大多数患者没有接受免费检测和治疗。血液原料存在不确定性。所幸,我国今年也接受了国外的做法,即血液原料放置3-6个月后再次检测后投产,因此,也加剧了供应紧张。 6.基于此,国外血液制品在口岸药品检验机构的检测后,进入我国的一般都是安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