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生态自然风光 
西羌第一村--羌峰村 汶川县的旅游资源有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景点。生态旅游主要有:三江生态旅游区、卧龙自然保护区、草坡风景名胜区、七盘沟森林公园、龙溪阿尔沟生态旅游区。人文景点有:罗卜寨旅游景点、威州布瓦山黄泥碉、姜维城、石纽山垮儿坪。
三江生态旅游区距成都110公里,东邻青城后山,西与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接壤。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与卧龙共享世界动植物宝库的 美誉,其中最为宝贵的资源是万亩植物活化石珙桐林。景区内春呈碧绿如洗,夏披繁花似锦,金秋红叶彩林烂漫,冬季银妆素裹洁白,杜鹃花、珙桐林、雪花纷呈迭至。四季景色美不胜收。目前三江景区有骑马、漂流、篝火晚会、观候、溜索、森林小火车等娱乐节目,可同时容纳1000人左右的 食宿,成为成都周边地区最为火爆的旅游景点之一。
萝卜寨位于汶川雁门乡境内,岷江南岸高半山台梁上,为汶川最大最古老的 羌寨。距汶川15公里。海拔1970米,高出岷江河床600米。萝卜寨为冰水堆积阶坡,地形平缓,台地纵横各约700—1000米不等。全为黄土堆积,并已开垦耕种,无树木。全寨有214户近千人居住。民房均为高土房,二至三层。户户相连,层层叠叠,井然有序。有北东南西向主巷和众多支巷。巷宽处约7尺,窄处仅容2人擦身而过。曲折通幽,环环相扣,整个寨子宛如一座有无数街巷的 微缩的小城,是黄泥羌寨的 大型群体。其山歌、羌舞、刺绣很有特色。羌寨民居及特有的 民风民俗已吸引了不少国内外专家和游客。萝卜寨按照总体规划的 要求,萝卜寨旅游开发的 第一期工程全面动工。萝卜寨山门休闲购物点、萝卜寨山门停车场、核心景区停车场、云朵上的羌吧、黄泥羌碉、沙朗广场、祭祀活动场地、释比传承中心、羌锈研究中心、首届古羌释比还原节等实施工程全面铺开。萝卜寨村内道路的 整改,寨内巷道石板路的铺设也在实施。对寨内的旅游接待户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实地考察,评选出26家农户作为旅游接待户。萝卜寨景区的 总体布局根据主题定位:“古羌文化生态体验旅游最佳目的地”的思路。将萝卜寨景区规划为“一个中心、一座萝卜寨云朵羌吧、两条环线走廊、三个园区、四座烽火台”的原则,把萝卜寨景区串成一个整体。萝卜寨开发分为三个战略阶段,第一阶段基本为观光性旅游,辅以少量的羌文化展示和参与活动。第二阶段,修建羌王府及中国释比文化传承中心、羌锈研究展示中心等。可集休闲、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第三阶段建立羌文化、羌族农耕文化体验园区,加大接待规模。使萝卜寨景区真正成为旅游目的地。
草坡自然保护区位于横断山脉东北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位于汶川县城西南部草坡河流域,距成都117公里。境内最高海拔4852米,最低海拔1190米,藏族风情浓郁,景内分布众多,原始森林面积广阔,动物种类繁多。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适温针叶林等植被;有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牛羚、小熊猫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有水质好的热水温泉,高山体能训练基地等旅游项目。草坡景区的总体规划还未最后通过专家评审。2003年草坡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西羌第一村,位于绵池南2公里,岷江西岸,族头沟旁羌锋村。是由成都南来进入羌族区所见到的第一座羌寨,故称西羌第一村。寨内有60多户人家聚居,垒石筑室,白石神供奉于门上或屋顶。寨中一座石砌羌碉,高11层,约25米,突兀挺拔,历经地震与风雨考验而坚不可催。羌锋环境优美,有成片带状柳树林和一族族黑桃树,苹果园、花椒树、樱桃林。整个寨子绿树掩映,青水长流。羌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羌绣色彩鲜艳,羌族锅庄热情奔放,羌族祭山会,春天的烧天烛等都是很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
石纽山垮儿坪位于汶川县城威州南20余公里的石纽山半山腰一块缓坡台地。垮意为刮开,为禹母剖腹生禹之地,故名。古时庙宇遍布,禹王庙,圣母祠虽毁,然遗迹斑斑,残垣断壁,庙宇遗址,禹迹石纹犹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不辞辛劳跋涉,前来寻觅遗踪。唐代名相李德裕,民国元老于佑任等,都曾留下不少吟咏诗文。
威州布瓦寨位于岷江与杂谷脑河汇合之处的高半山坡台地上。“布瓦”即黄泥土峰之意。故布瓦寨建筑就地取材,房屋均为黄土筑成。寨内东西200米,南北120米,寨中有五座黄土碉楼。碉楼为四方形,底部边长4.5米,墙厚0.74米,高18-23米不等。顶部木质结构拱石式建筑。底部有门,门高2.1米,宽1.6米。这五座碉楼挺立于高高的山梁上,挺拔壮观,数公里外清晰可见。布瓦寨有人户105户,大多黄土房围绕在土碉周围,组成一个完整的大型黄土建筑群体。是黄土羌寨的典型代表。是全国仅存二处的黄泥碉建筑之一,且数量多,已吸引不少建筑学家前来考察。
姜维城在威州南沟侧半山台地上,高出县城120玉米。台阶上缓下陡,长约1公里,其中较平缓者宽200米,长约350米,面积百余亩。蜀汉刘禅时。“大将姜维,马忠讨汶山”,延熙十年(公元247年)前后,为防御蜀西“叛羌”在此筑城。即今所称姜维城。距今已1750年,高9米,底宽3米,面宽1-1.5米,西段残墙长55米,成"U"状,拐角处突出地面,高10.2米,厚5米。墙体为泥土夯筑,中横小圆木加固。点将台为黄土夯土墩,高6米,长10米,宽8米,传为姜维指挥练兵之将台。姜维城中部一陡坎断面露出6厘米厚,4米长的火灰层,出土彩陶、灰陶、石斧、坎砸器、灰色素面粗细蝇纹陶片等文物,为新石器时期古文化遗址。
走进汶川,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片生态的乐土!一座离都市最近的“天然氧吧”!一处最适合都市人休闲的旅游圣地!这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里旅游舒适期很长,夏季每天舒适时间为23——24小时;这里的生存环境质量极高,大气环境质量为国家一类一级,空气污染指数为25,是都市的1/5;地表水环境质量为国家一级,且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仅以三江、草坡、卧龙等生态景区为例,日释氧气量为1500吨,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150个,比某些大都市高1000倍,空气中含菌量比某些大都市低100——1000倍。 走进汶川,你会享受到独特的集自然、生态、藏羌民风民俗为一体的短程特色旅游和城市度假休闲旅游。你可以去追溯世界上最古老的羌文化,绚丽的羌族刺绣;欣赏历经千年不倒的羌寨、碉房和邛笼仍在雪山下耸立,被称为世界桥梁先驱的悬筒和溜索仍在峡谷上空弥香。 走进汶川,攀岩、漂流、滑翔、科学探险、野营、生存挑战、定向运动,以及轨道滑行、羌族溜索、日光浴场、藏羌晚会、西羌药蒸等,既可陶冶身心,又可以强健体魄. 走进汶川,阅尽人间春色:那数不清的直径数米的巨树构成了一片片的独特森林,杜鹃、香楠、珙桐、连香、桂花、兰花形成了香海、香路、香山,尤其是那数十种杜鹃从春至冬依次开放,美艳无比。夏季,是观赏鸽子花的最好季节,这里是全球唯一能看到如此壮观美景的地方。从4月开始,花朵由淡绿色而乳白色而棕褐色,山风吹拂,万花齐动,似对对白鸽展翅欲飞;秋时,放眼望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季,雾凇、冰挂、冰瀑是雪的精灵,雪莲、腊梅是雪的天使。 走进汶川,以生态为支撑的各种基地映入眼帘:全县已在水磨镇建起了3000余亩优质茶叶基地,在三江乡建起了1000余亩猕猴桃基地和漩映地区2000余亩“苦丁茶”基地;在威州镇布瓦山建起占地1500亩的“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基地,在绵 镇三官庙建起了占地3000亩的“经济生态示范园”,还有七盘沟枇杷园、克枯乡的梨枣园等一批高标准特色农业基地。并注册和启用了“西羌牌”、“岷江牌”两个商标和5个蔬菜、水果绿色标志,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列为无公害蔬菜、水干果生产建设基地;全县已发展商品蔬菜3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达30000余亩,优质茶叶7000余亩、甜樱桃8000亩、枇杷3000亩、小水果4000亩的生态农业基地;再用3年时间,全县将分别建成万亩优质甜樱桃、万亩优质枇杷、万亩猕猴桃和甜柿等优质小水果、万亩优质茶叶四个基地。 大禹陵 飞沙关   [此帖子已被 格桑阿娃 在 2008-5-14 0:09:2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