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辉生于1895年,他上面有五个兄长,老五刘文彩便是日后闻名全国的收租院院主,曾被视为是中国历史上恶霸地主的总典型,那名气要比刘文辉大得多。但四川刘氏家族的掌门人却并非刘文彩而是刘文辉。 在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的那年夏天,刘文辉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在大哥刘文渊陪同下,来到成都刘湘公馆谋职。已是川军将领的刘湘,将这位比自己小六岁的堂叔介绍到川军第八师陈洪范属下任职。其后五年间,刘文辉由上尉参谋升迁到旅长。1922年,担任川军第二军军长的刘湘又拉了堂叔一把,让他从陈洪范属下的普通旅长改任川军第一混成旅旅长。这意味着刘文辉可以自立门户了。刘文辉在总揽了驻防的叙府(今宜宾市)地区军、政、财、文教大权后,为了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开始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棋:让五哥刘文彩来叙府担任船捐局局长兼四川烟酒公卖第二十分局局长。从这以后,刘文彩就成了刘文辉集团的财政总管。叙府地处川南,是长江起点第一城,又当云贵入川孔道。扼有叙府,可以视作刘文辉军阀生涯的开始,他站在叙府城外的翠屏山上凝神环眺,情不自禁地说:“这正是我尔后统一全川的策源地啊!” 这时的四川兵荒马乱,自从熊克武等人把滇黔军逐出四川之后,刘湘被川系军阀各军推举为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省长。可是好景不长,熊克武率领第一军击败了刘湘所统的第二军。刘湘辞职,由刘文辉护送回乡。次年夏初,刘文辉收到两份通电,一份是刘成勋任川军总司令,一份是孙中山先生任命他为四川讨贼军总司令。刘文辉仔细盘算,觉得在这群雄蜂起,你争我夺的军阀混战中,不能丢掉保定系同学的人际关系。他决定与杨森、邓锡侯等十多名川军军师旅长联衔发出通电,拥戴刘湘出山,推举他为四川善后督办。刘湘东山再起,1924年他与杨森发动倒熊克武之战,大获全胜。刘湘让刘文辉收编了熊克武的部分残部,并接管了熊克武的部分防地。在弱肉强食的军阀混战中,二刘不时联手。次年春天,刘湘击败杨森。他不仅让刘文辉接管了杨森的原部分防区,而且把刘文辉扶上四川军务帮办的交椅。 北伐战争开始后,表面上看,川军已经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但各派系的权力斗争并未停止过。刘湘、刘文辉统领的二十一军、二十四军联手先后击败刘成勋二十三军和赖心辉的二十二军,他们的所有防区皆为二刘所瓜分。到1928年,基本形成了刘湘、刘文辉主宰,二刘与邓锡侯、田颂尧四巨头分割四川的政治格局。就在这一年,南京国民政府指定刘湘担任川康裁编军队委员会的委员长,刘文辉为四川省主席。叔侄二人终于成为四川军政首脑。 刘文辉祖籍安徽省的徽州。刘家是清初移民入川的,初定居名山县,后迁居成都西大邑县的安仁镇,过着与千百万小农一样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可是到了民国年间,安仁镇刘氏家族平步青云,十余年间出了三个军长,八个师长,十五个旅长。而刘文辉与刘湘叔侄则是刘氏家族中最为耀眼的两颗将星。刘文辉的长兄刘文渊是清末举人,旧学功底深厚,年轻时在家设私塾,为族中子侄和诸弟授课,并做过四川省咨议局议员、四川省高等审判厅厅长。兄弟中,比刘文辉大七八岁的刘文彩最擅经商,所以他是第一个被刘文辉接出来做官敛财的。随着刘文辉人马越来越多,刘文彩敛财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银号到商号,从信用放贷到变相高利贷,从办加工作坊到近代工业企业,从田赋预征到统税杂捐,刘文彩都驾轻就熟,大获成功。至于鸦片,四川军阀鲜有不问津的。换句话说,只要能弄到钱,刘文彩都干。这些钱大多用来供应军队,小部分当作刘氏家族的家财。 刘文辉势力扩大以后,感到仅靠刘文彩一人不行,又把四哥刘文成弄到成都当了名为机械厂,实为造币厂的会办。刘文成没出来前,在安仁老家经营酒厂,敛财的本领也已不小。以后刘文成又兼二十四军机械所所长,负责监修枪炮军械,最后一直做到四川戒烟总局会办。刘文辉有了这两个为他筹集款项,修造枪械的兄长,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此帖子已被 面朝大海 在 2008-5-28 14:51:23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