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早,就有热心的网友送来了钱物;来自温州远大化工的朋友,送来了2千元钱,和500斤大米,他告诉我们:是他们公司的负责人,在上海,通过网络知道了红日亭的爱心老人们的善举很受感动,特意委托同事前来捐助 
还有一位网友送来了1百元现金和一个大的桶(盛粥用)还有一些围裙 

每当有人捐钱捐物之后,张明森老人便会有毛笔写在红色的纸上,张贴在木扳上,之前的木板,已经贴满了: 红日亭的负责人之一的叶宝春老人,他已经82岁高龄了,每天坚持来这里,和大家一起,帮助这些路人. 他告诉我一些红日亭的故事:十几年前,红日亭便在每年的夏季到来的时候,免费供应清凉解暑的伏茶(伏茶,由十三种中草药熬成).当老人们看到很多人,在寒冷的冬天,缺衣少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样子,老人们伤心难过了...于是就有了,在春秋冬三季,免费为路人供应热粥小菜义举动!他们在初衷,是想帮助那些外地到温州的打共者,找不到工作,希望他们不会挨饿;还有一些年纪大的,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 老人和几位街坊:79岁高龄的朱永麟老人.70多岁的张明森老人一合计,一拍即合.一开始,是几位老人在掏腰包,在自己的养老钱里,省一点出来,慢慢的,过来吃粥的越来越多,现在每天都有5.6百人来喝粥,费用也越来越大,每天的花费都在7,8百元,过来奉献爱心的人也越来越多.老人们的事业也"越做越大":端午节给路人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冬至到来送汤圆...每年的八个中国传统节日,他们都给路人带来太多太多的感动;他们还给社区的孤寡老人送大米和油,在节日给盲人学校的孩子们送礼物,在去年雪灾到来的时候,给滞留在车站,送暖胃暖心的姜汤,一送,就是半个月...太多太多的感动,老人们,只是慈祥的一笑,轻描淡写的说:我们只是想给下一代,做个榜样。 说的真好,他们做到的,我们自问做不到,正如叶宝春老人说的:"做一天的好事简单,难的是坚持做."是啊,他们本该在家安享晚年,却为了这个社会,为了需要帮助的人,不为名利,继续奔波,无怨无悔!采访的时候,老人们让我多宣传那些捐钱捐物的人们,他们说:是大家的支持,才让他们做下去... 我们也就明白了“2007·感动温州十大人物”评选中,这些老人高票当选原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