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卡片机怎么选择?(转) 有特色的卡片机,大致上有五大家:徕卡(包括相同设计的松下)、理光、富士、索尼、欧林帕斯。 其中欧林帕斯的机器大都成像优秀、色彩还原真实、镜头焦距有广角。但是有两个弊病:一个是坚持使用xD卡,简直是“一条死胡同走到黑”,早晚得失败;另一个是反应速度太慢,当年和柯达、索尼并列“最慢冠军”,如今索尼已经“摘帽”了,这俩“难兄难弟”还在“相濡以沫”。 索尼的相机画质优异,特别是色彩还原是所有厂家、机型里最好的,制作工艺也是水平最高的。但是也有两点:一是那个记忆棒实在不招人待见,容量和速度都赶不上SDHC卡,但索尼就是不改;二是反应速度虽有很大提高,但是仍不是最快的;理光的GR-DII和GX100,人称是“专业摄影者的副机”。无论是性能还是操作使用,都是按照专业摄影的习惯和要求水准设计的,在袖珍数码机中独树一帜。唯一的要点是看您是否适应其并不时尚的外观和那外附的光学取景器以及较高的价格;一直认为富士数码相机最大的优点并不是他宣传的“第X代超级CCD”,而是其杰出的自动白平衡功能!至今为止,在所有的数码相机中,包括单反相机在内,自动白平衡只有富士能够忠实地还原“夕阳西下”的现场光线和气氛!此外,还有其“模拟反转胶片色彩”和“超大动态范围”引人注目;薄弱点在于耗电量较大;作为业界的“老大”,徕卡无论从画质效果、制作工艺都堪称名副其实,其反应速度也是最快的,就是在当初数码机第一代时,别的厂家快门时滞都还以秒数量级计算时,徕卡就敢声称自己的机型“是专为新闻记者抓拍设计的”。就是跟其合作统一设计的松下数码机都跟着沾了光。但是其价格过于“离谱”,离得“连边都不沾”,以至于“曲高和寡”无人响应。其电池续航能力也一直是其软肋。 最后还要提一下进不去“x大家”行列的卡西欧,卡西欧的画质清新,色彩还原真实,但是黑色下沉不够,需要后期作调整。其最突出的是别具匠心的菜单设计和人性化操作,只要常用电器的人,拿过来不用看说明书,就能掌握90%的操作要领。这不能不说是设计者下了功夫。所以卡西欧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至于“超薄机身影响画质”问题,那主要是因为薄机身需要镜头采用“折叠式潜望镜设计”,在早年制作工艺若是没有保证,镜头展开光轴可能会不在一条直线上。现在索尼采用较多,用较高的加工装配工艺保证了其使用效果。 另外,还有一个很多影友追逐的大变焦家用数码机的问题。例如,一款袖珍数码机,就能有35-425mm的12倍光学变焦,甚至还有更大倍数的。很多人认为这是个大便宜:只用几千元,从广角到超长焦距都有了。有人还特意追求这种机型。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单反机中一个长焦定焦镜头就要好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都做不出来400-600的变焦镜头,在这里花几千元就搞定?那些人岂不都是傻子? 其实,这种简易的数码机根本在长焦距处就无法聚焦,都是靠着超大景深“绕过了”对焦难题,这种超大景深的取得,就是借助了最小号的CCD感光器件。面积越小,焦距系数越大,也就是可以用十几毫米焦距“折合”成超焦距,于是这个“假装的”“长焦距”,就有着超广角镜头那样大的景深,所以就干脆不用聚焦了,全凭着景深把远处拍摄清楚——您说这效果能好得了吗? 这类相机您注意看,全是1/2.5寸的CCD,而画质是直接和CCD面积挂钩的。所以,一定不要有“天上掉馅饼”、“花小钱办大事”的幻想,这类相机没有一个在超长焦距段拍摄效果优秀的。 总之,介绍这麽多,是为了让大家对数码机有个大概的了解,并不是全部,例如,宾得和三星目前联手合作,三星主打时尚、多用途路线,宾得的相质十分出众等等,但是并不能构成袖珍机的主流。而且可以知道,没有十全十美的机种,每种品牌都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 还是那句话:摄影器材是不能“排座次”的,没有“最好”一说,只有“最适合”、“最喜欢”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