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科举纪念碑
棠樾牌坊群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风格独特、保存完好,为全国罕见。而位于歙县城内解放街和打箍井街十字路口上的许国石坊,四坊架连,八脚并立,高大宏伟,也是举世无双的杰作。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牌坊”,俗称“八脚牌楼”。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1584年),距今已月400余年的历史。许国,歙县人。明嘉靖乙丑年(1565年)中进士,历任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故人称“三朝元老”。曾获御赐一品服出使朝鲜,驻外期间“馈赠一无所受,朝鲜勒石以颂”。万历十一年(1583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赞机务,旋加封太子太保,授文渊阁大学士,次年9月又晋少保,授武英殿大学士。不久,他即在故乡修建了这座石坊。
在石坊的前后左右都有题签镌刻。前后两面的顶层和侧面第三层的正中镶嵌着双龙盘边的匾额,上面直书“恩荣”两字,表明这是皇帝赐予的恩典和荣光。底层四面额坊上分别镌刻着“大学士”三个大字;前后两面小坊上署有“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全副头衔;前后两面的第二层枋上各为“先学后臣”、“上台元老”斗大楷书刻字。“先学后臣”表明许国是科班出身,凭着文才而登上仕途,借以宣扬“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上台元老”,“上台”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之一。“三台”本来是星象的名称,而古人常用以象征“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石坊两边还刻有当地地方官员的姓名、职位及纪年。石坊上所有题字,全部是馆阁体、臂窠书,相传出自清代一大书法家董其昌的手笔,字体貌丰骨劲,挥洒自如。惜未留下落款,现在只能从清代吴梅颠的《徽城竹枝词·咏八脚牌楼》的诗句“八脚牌楼学士坊,题额字爰董其昌”加以佐证。
按当时礼法规定,臣民功德卓著者,经恩准可建四脚牌坊加以旌表,如越级自建,则犯欺君之罪。许国竟能在故乡造起了八脚牌坊,其中蕴藏着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许国少时家贫,考取秀才后因生计所迫曾在泾县处馆执教。所授学生纷纷中举,步入仕途。一日,学生相邀款待许国,席间一少年行志者追问先生:“先生学问如此之高,何不再考,岂能满足于一秀才呢?”许国默然。另一位年少气盛者说:“只有状元学生,哪有状元先生呢?”许国闻言,拂而愠怒:“古语有云‘十年不飞,一飞冲天;十年不鸣,一鸣惊人。’难道没听说过吗?”不少学生哄然大笑道:“先生如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我辈当运石到徽州为先生造一座牌坊。”许国高声道:“好,他年定叫尔辈践此诺言。”事后,许国闭馆回徽,深居苦读,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举乡试第一,高中解元,过四年殿试又中第七名进士,以后历任三朝,甚有政绩,被赞为“协忠运筹,茂著劳绩”,万历皇帝下旨恩准其回乡建一座四脚牌记。许国想,在徽州四脚坊太多了,造得再雄伟精致也不足为荣,于是就想造一座八脚牌坊。但私造八脚牌坊是有杀头之祸的。于是他暗生一计,圣旨虽下,许国却迟迟不动身,三两天就去朝见万历皇帝。万历帝问:“爱卿何不赶紧回乡去营造牌楼?”许国答:“臣正准备回家去造牌楼。”就这样过了三四个月,万历帝又如此问,许国又如此答。万历帝显得不耐烦了,说:“老爱卿办事从未如此拖沓,如今竟为造牌楼拖这么长时日,照朕说,不要说四脚牌楼,就是八脚牌楼也造好了。”许国闻言,正中下怀,俯身便拜:“谢主龙恩,臣回去就造八脚牌楼。”万历帝见状,方知上当,但皇帝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又想到许国是三朝元老,功绩赫赫,也就破例默许了。于是许国回徽州催动府县,鸠集工匠,营造牌坊。为报泾县之辱,又命泾县令造牛车,征民工,从泾县运石头到徽州造八脚牌坊。至今还有一首民谣反映此事:“泾县牛,拉石头,拉到徽州造牌楼。送给许国大学生,荣宗耀祖传千秋。”历来长辈以此歌谣劝诫对师长不尊这孺子,而许国知耻后进、功名成就的故事在这里也传为美谈。
许国石坊集徽派文化于一身,在建筑上代表着16世纪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它实际是一座“科举纪念碑”,象征着在官本位的传统社会中读书入仕的崇高地位和科举成功为家族带来的无上荣誉。
皖南最古老、最神秘的八卦村——呈 坎 呈坎,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相传,罗氏兄弟通晓风水理论,见此地四面环山,中间一平方公里的洼地,它是一个典型的“纳四水于村中,聚水如聚财”的风水宝地,整个村落似一个聚宝盆。呈坎地处黄山南面40公里处在灵山和丰山之间。现有人口2800人;全村拥有宋、元、明、清等古建筑130多处;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二十二处;“一村双国宝”全国罕见。它是中国独一无二、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又被称之为:中国国宝最多的乡村。


村中至今还尚存的比较有名的建筑是—宝纶阁,关于此阁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就是其建筑风格和总体布局都同北京的皇城的太和殿有一比的,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出入的大门上做了一些手脚,试想如果当初真的和太和殿一样的话,那么整个徽州大地恐怕也是要经历一次史无前例的“文字狱”啦,聪明徽州先人在大门上小小的做了一点改动,将原来的九进九出的大门变成了3个大门,这样就避免了和皇城的冲突啦,但是只要您仔细看的话,还是可以看出先人们的良苦用心的,在每个大门中有包括了3个小门,这样总的加起来还是九进九出之意.
在古徽州的首府——歙县,分布着好多的先人留下的古迹文物,比较值得的去仔细的看看不是很多,一般做推荐的有以下景点:
斗山街 【推荐指数】:★★★★ 徵商故里棗斗山街,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点。建于明清时期的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杨家大院、古私塾许家厅、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罕见的木盾牌坊一“叶氏卤节坊”等等,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向你娓娓讲述一竹古老,凄美的故事,青石板铺成的路面狭长,悠远,宛如再现徐志摩笔下的“雨港”。 太白楼 【推荐指数】:★★★★ 位于古镇采石矶西南一公里处,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浓荫蔟拥是一座金壁辉煌,宏伟壮丽的古建筑。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的腾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太白楼原名谪仙楼。
渔梁坝 【推荐指数】:★★★★★
出歙县古城,向深渡方向行约三公里,便来到渔梁古镇。小镇依江而建,镇外练江上有一水坝,始建于宋,迄今千年。
它横截练江,使坝上水势平坦、坝下激流奔腾。这一水利设施,虽经历史沧桑,仍在发挥其作用。出渔梁坝不远有一古桥,名曰紫阳桥,朱熹之父朱松曾在桥南结庐而居,朱熹自闽归省,也流连于此。 现渔梁坝已列入歙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内容。
唐朝模范村——唐模
【推荐指数】:★★ 唐模,始建于唐,培育于宋,盛于明、清,历史上因经济活跃,民风淳朴,而被誉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沉淀深厚的文明古村。 唐模村位于黄山南大门,毗邻歙县棠樾牌坊群,游客可从徽州区或由牌坊群两地前往。这里紫霞西耸,飞布(山)东横,天马南驰,灵金北倚,处于众山环抱之中。檀干溪穿村而过,全村夹岸而居,远山近水,风物宜人;幽情古趣,独特罕见。景区以其千年古樟之茂,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及“一村三翰林”之誉而名闻中外,有徽派园林--檀干园(孝子湖),水口、水街,镜亭、同胞翰林坊、沙堤亭、高阳桥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祠堂群、千年银杏、古井、明代石刻雕像和宋、元、明、清“苏、黄、米、菜”等十八位名家真迹碑刻等古迹。凭此丰富多样之景观,在徽派园林中独树一帜。恬静的田园风光和古朴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使唐模成为黄山市十大景区之一,被评为“安徽省文明旅游示范景区”和“全国文明村”。 游客步入唐模村,首先看到的是檀干园,这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园林。我们都知道苏州园林名冠天下,而且其中有很多园林,就是由当时富甲江南的徽商所建,其中多有徽派园林的风韵,而这檀干园,便是徽州园林的最佳代表了。 关于檀干园的由来,有一段传说,唐模村有一许氏巨商,事母至孝,老母心想游玩杭州西湖,但当时关山阻隔,交通不便,难以成行,因此就不惜巨资,修了这样一个“小西湖”,供母娱乐。此种廉洁,从园亭布局处处摹仿西湖景观来看,是可以信的。 从唐模东向进村,迎面一座用青石构筑的八角亭,亭榭上下三层,四边虚阁,飞檐八角各悬铁马,亭上有两方匾额:西书“云路”,东书“沙堤”。亭左临溪,沿堤有多株数百年古樟树;亭右为一小五谷祠,下面竖有一小巧别致的青石牌坊。 越亭向西数十步便是有名的《同胞翰林》石牌坊。它宏伟壮丽的建筑设计和精致的徽派石雕艺术,是附近一带石坊中所罕见的。 檀干园的正门上书匾额,两旁也有两幅楹联。其一是“溪流无岁月,堤树有春秋”,另一是“今之圣地王官谷,中有诗人丁卯桥”。门内两厅,壁上嵌有《重修檀干园碑记》。碑前甬道,系白色鹅卵石砌成,甬道的尽头有小神龛,内供唐代名臣张巡、许远碑位。拾级而上,“确皋精舍”是园内的主体建筑,规模宏敞,上廊恢宏大度,气宇轩昂;下廊客室明窗,各有悬联。舍周杂植各种花木,陈设徽派盆景,淡雅有致。 园外长廊深处,墙下丹桂五株,冠盖笼荫。长廊中部,水榭亭亭,倚立荷塘。门作圆洞形,额题”花香洞里天“,楹联是:“沽酒好从沙口店,看花同上水心亭”。夏日良辰,邀二三佳友,凭栏观赏那些妖艳欲滴的出水芙蓉,浅酌低唱,可以乐而忘返。这是檀干园的“外湖”了。 从“花香洞里天”向北,便是湖堤卧波,拱桥横跨,情趣似苏堤而小巧胜之。湖心有“镜亭”翼然,“镜亭”虽小,结构却雅致精巧。外亭云形,周围石栏水榭。柱上长联形象地描绘了这个美丽山村和小西湖的四时景色:“喜桃露春稼,荷云夏净,桂芬秋馥,梅雪冬妍,地僻历俱忘,四序且凭花事告”。内亭入门处悬有“镜亭”二字的横额。亭壁系用大理石砌成。最足珍贵的是,亭壁镶嵌着宋、明以来,举凡苏、黄、米、蔡以及文、祝、董诸家书法碑刻十八块,正、草、隶、篆诸体俱备,镌工技术精湛,可叹观止。 西行有一石桥,名“录官桥”。桥下水潭深碧,桥南百年古树,连绵掩翠,约计里许,笼罩着一半湖面和唐模村庄,“全村同在画中居”可谓 名不虚传了。
【旅游小贴士】: 歙县距离黄山市屯溪区大约40分钟的车程,交通十分的方便。 [呈坎] 而呈坎是距离黄山市的另一个区“徽州区”,比较近,徽州区交通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岩寺,从岩寺每天都有车去呈坎,即使没有车包车去的话也很便宜,车程约20分钟,价格要当面谈喽…… [棠樾牌坊群] 从屯溪搭车去歙县的中途在去棠樾牌坊群的路口下车,可以乘坐从县城发往棠樾牌坊群的旅游公交,也可以乘坐农用三轮车前往,价格可以谈的。 [许国牌坊、徽州古城、斗山街、渔梁古坝] 都是在县城里的,从汽车站出来过大桥后步行即可到达,稍远一点的渔梁古坝也可以乘坐公交到达,在新安江的一段上,又名练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