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22|回复: 6

他为救队友而牺牲: 2010十一哈巴山难真像披露

[复制链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3-1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他为救队友而牺牲 2010十一哈巴山难真像披露:

昆明民警哈巴雪山救人时遇难 被救者跪祭李毅

    “我们对不起你们,我们连累你们了……”2月28日,在新迎派出所,驴友“海儿”、“美猴王”与首次碰面的李毅妻母抱头痛哭,并表达了作为李毅登山队友的深深歉意。李毅妻母则哽咽着表示:“我们从没怪过你们……”

  2月28日是“海儿”和“美猴王”期待已久的日子。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向李毅的亲人道一声“对不起”了。上午10点30分,李毅的妻子黄艳洁和母亲在民警的搀扶下,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看到虚弱的黄艳洁和李毅头发花白的老母亲,“海儿”与她们抱头痛哭。“阿姨,我们对不起你们,我们连累你们了,害了你们一个好好的家庭,让你们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儿子、丈夫和父亲。我们对不起你们一家人。”

 

 


李毅的妻子黄艳洁难掩心中的悲痛

 

 

    闻此,黄艳洁含着热泪答道:“没有,没有……其实我们从未怪过你们,你们为我们做了很多,发起网友为我们母女捐款。我谢谢你们为我们做了这么多……”话未说完,“海儿”激动地说:“不要这么说,我们做得再多都无法弥补,我们做再多的事情也无法再挽回他了。对不起,你们家那么通情达理,一直没怪过我们,还反过来安慰我们……”“他泉下有知的话,也不会怪你们的。”黄艳洁反过来安慰起哭得无法自已的“海儿”。

  “美猴王”也愧疚地说:“10月4日我和小黄通电话,她说仅仅知道是为救人就满足了,没有提出更多的要求。我敬佩这样的家庭。你们养了英雄的儿子,希望以后你们家就是我们的家,我们会经常关注你们。” 首次在媒体前现身的黄艳洁也回忆了与李毅的点点滴滴。在她眼中,李毅工作十分忙碌,但尽管如此,爱干净的他回到家中,也会尽量帮她做家务。李毅还是个浪漫的丈夫,黄艳洁在呈贡上班时,他下班后常常突然出现在她面前给她惊喜……由于公安工作压力大,需要学会自己释放压力,黄艳洁十分支持丈夫的户外运动爱好。李毅工作忙碌的时候,都是黄艳洁帮他搜集驴友们的登山信息。此次登哈巴雪山,也正是黄艳洁帮李毅联系的。“每次他登山归来,我都会帮他把登山的照片刻录成光盘。他的经验很丰富,很多朋友都说,如果李毅一个人去登哈巴雪山,可能也不会出事。我们也从未想过他会出事。”

 

 


队友跪在李毅墓碑前失声痛哭

 

 

 

  在母亲的心里,李毅是个心地善良、有爱心和孝心的好儿子、好警察。得知李毅遇难的消息,母亲最初一口气没上来,晕了过去,之后才慢慢醒过来。“很多亲戚都说,他如果不管别人就不会出事了,但他应该是想着他的职责所在。”

  经过在新迎派出所的一番交谈,在黄艳洁的带领下,“海儿”和“美猴王”2月28日还特意去到金陵公墓祭拜李毅,献上了菊花。到达李毅的墓前时,“海儿”再也控制不住情绪,瘫软在墓前。她抚摸着碑上李毅的名字哭唤着:“李毅,雄鹰,你怎么躺在这里再也起不来了,跟我们一起去爬山啊!你快起来,我们讲好了以后还要一起去爬山的,你怎么说话不算数?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们连累你了……”一席话惹得众人都红了眼。而“美猴王”接着也跪拜在李毅墓前。他双手合十说:“我们把真相说出来了,你伸手拉阿梅的那一幕一直在我脑海中,我记得非常清楚!我都说了。你安心走吧!以后我们会带着你一起走,每一座山都会有你跟随我们一起走……”

  作为妻子,黄艳洁也在墓前告诉李毅,她一定会把女儿抚养长大,也会好好孝敬李毅的妈妈。“如果有来生,希望能再遇见你。这一生嫁给你,我不后悔。”

  新闻延伸阅读:

  昆明一警察为救队友雪山坠亡 网友为其家属捐款

  “他有很多机会自救,但都放弃了,一心只想救队友……”谈起哈巴雪山队友坠亡那一幕,“海儿”哽咽了。2010年10月1日,一支7人登山队登顶哈巴雪山,“海儿”就是其中一员。下撤过程中,两队员不幸坠亡,其中一人是新迎派出所民警李毅。

  **,“海儿”专程从湖南飞到昆明,向媒体讲述了李毅坠亡的事实真相,与她同来的还有海南网友“美猴王”及在昆教书的英国人Matt。据悉,盘龙公安分局已向相关部门上报,希望对其按因公牺牲报表。

  事发

  国庆相约登顶雪山

  虽距离事发已近5个月,回忆起那令人难忘的一幕,三人数次哽咽。“海儿”回忆,这支7人登山队中,只有李毅有登雪山经验。除了Matt是在去哈马雪山途中遇到的,其余都是在网上相约,事发时他们与李毅认识还不到三天,甚至只知道他的网名“高原雄鹰”。至于他的警察身份,也是进入大本营后才知道的。

  按惯例,队员必须中午时分登顶,10月1日凌晨4时30分,队员们便准时出发。10时20分,Matt第一个登顶,紧随其后的是李毅,接着是“阿梅”、“海儿”、“钻山豹”、“美猴王”,约20余分钟后,最年轻的“背背包的猪”最后一个登顶。

  稍作休息、拍照留影后,队伍开始下撤。11时10分,Matt和向导已经下撤到雪线,“海儿”在离4900雪线处上方十多米远,其余全部在大约5000米处左右。

 

 


李毅(右)年轻的身影定格在哈巴雪山。照片由队友提供

  

 

     下撤途中两人遇难

  这是一个约45度的陂度,“美猴王”清楚地看到,“阿梅”两脚挂扯了一下,身子前倾跌倒在雪面上开始滑坠,在她身旁的李毅本能地立即下蹲伸手拉她,没想重心不稳也跟着滑坠。很快,李毅越过“阿梅”下滑到她的下方,双手挥舞着想托住“阿梅”阻止她下滑。“快用冰镐制动。”“美猴王”等大声向他们喊。惊慌的“阿梅”没有任何反应,“海儿”清楚地看到,李毅听到了大家的喊声,但为了抓住“阿梅”,他放弃了用冰镐制动,不到一分钟,他们就滑到了4900雪线断崖处,接着两人掉入七八米下的一片乱石岗上。

  大家赶到二人坠落处,李毅平躺在地上,身上没有外伤,“阿梅”身后有一大摊血,鼻孔里的血还在汩汩地流着,颈椎已经骨折,“美猴王”伸手摸了摸“阿梅”的脉搏,感觉到已经没救了。“你还好吧?”“美猴王”问李毅。“就是头和腿有点痛”,李毅意识很清晰地说,还让“美猴王”去看“阿梅”。

  哈巴村到大本营没有交通工具,徒步最快也要6个小时,从大本营再到出事地点,要3个多小时,大伙赶紧联系李毅单名及当地公安局,希望能找到更便捷的方式抢救伤者。下午3时30分许,还没等到救援队员赶来,李毅瞳孔已经放大。10月2时凌晨1时许,两名遇难者遗体被送往哈巴村。

  印象

  他捡的垃圾还没背下山

  “海儿”回忆,李毅是个很阳光的人,对每个人都很热情。出发前,从昆明到丽江的机票全是他帮忙买的,一路上,他总是帮大伙背东西,还把自己的干粮分给大伙吃。在高原上多背一点东西就意味着多一份危险,“美猴王”清楚地记得,在李毅出事后,大伙翻他的包试图找到身份证,结果找到的是一整袋他们吃剩的垃圾。

  还有3座山没爬完

  回忆起与李毅交往的点滴,联盟派出所的任警官也流下了泪水。2004年,任警官和李毅分到盘龙巡警大队,由于都爱好爬山,两人很快便熟悉了起来。昆明下属的每个县几乎都有一座高山,一共10座,二人曾约定用休息的时间全部爬完。从2004年到2007年,两人一共爬了7座山,其中6座都登了顶。“寻甸、石林和东川,还剩3座山没有爬完,这是我们心里的一个遗憾。”

 

 


队友们向媒体讲述了李毅雪山滑坠的真相

  

 

     反应

  网友自发为李毅捐款

  “海儿”表示,之所以现在才将事件真相公布,主要是怕给自己引来太多麻烦。当她看到网上所有帖子都称二人是意外滑坠,感觉对李毅很不公平,“每当想起此事,我就觉得很对不起李毅,应该为他还一个公道。”

  “美猴王”表示,凭李毅的经验、身手,整人下滑的过程中是完全可以用手镐自救的,但是他还是选择了救人,“我们一定要从地方到中央,还原他一个英雄本色。”

  事发后,“海儿”在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名警察为救同伴而牺牲》的帖子,将事发当日情况公布出来,网友们大为感动,纷纷为李毅家属捐款。

  盘龙公安分局表示,通过民警走访,多数人认可了李毅的见义勇为行为,但按云南省《见义勇为条例》,李毅属于国家公职人员,有特定身份,不在见义勇为范畴。目前,盘龙公安分局已向盘龙区政府上报,希望可以按因公牺牲进行报表,相关部门正在审核。

  “海儿”表示,事发当日从大本营下来后,队友们均没有再见上李毅一面,近日,她们将前往李毅墓地进行祭奠。

  档案

  李毅,男,1979年8月20日生,1999年毕业于云南省物资学校,2001年1月通过社会招录到盘龙分局,2004年分派到新迎派出所任一名刑侦民警,一级警司警衔。

(转帖 标题阿娃编辑)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3-1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十一后就听说登哈巴雪山有二人滑坠身亡,一男来自云南,一女来自湖南,现在才知道男生是玩户外的警察,为了救同伴牺牲的.如果不是今天同行队友说出真相,生命走得不明不白无声无息...

 

 勇士好走 英名永存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3130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996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3-2 0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9000

回帖

4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1590
发表于 2011-3-2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勇士好走 英名永存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4975

回帖

2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0210
发表于 2011-3-2 1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勇士好走 英名永存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徒步是登山运动的开始,登山是徒步运动的延伸!身体在练狱,灵魂向天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17: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户外新闻回放:

2010-10-2 01:28 作者:darkblueocean

 

十一哈巴雪山突发山难 两名山友滑坠遇难

 

 


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

 

 

  2010年10月1日在云南哈巴雪山,两名登山爱好者在登顶哈巴雪山下撤途中滑坠,先已确认遇难。据前方记者介绍,两名山友(一男一女),女性山友来自湖南怀化,男性山友自云南昆明。

  据江南忆龄在电话中的介绍,这两名遇难山友来自一支由5人组成的登山队,在登顶哈巴雪山下撤时先后滑坠,接到该消息后,今天刚刚抵达哈巴雪山大本营的TNF哈巴雪山登山队中的登山教练孙斌与严冬冬第一时间上山参与救援,但当他们出事地点后,两名滑坠的山友已确认遇难。

  

  近几年哈巴雪山曾多次发生攀登者滑坠遇难事故,2006年10月、12月,在哈巴雪山海拔5100米的地方已先后发生过滑坠事故,导致两名登山者长眠雪山之巅,其中包括一名韩国游客,另外一名则为上海知名山友董曙明(外号老古董)。2008年11月24日下午15时两名四川游客在哈巴雪山登山途中发生滑坠事故,当晚12时包括当地消防官兵在内的搜救队伍成功搜救到两名伤者。

  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其山势并非十分陡峭,多年来,国内登山者一向视之为初级训练型山峰。最近10年来,国内外登顶者估计超过500人,其中包括部分外国登山爱好者。然而,该山峰海拔5100米处部分线路地势险峻,尤其在冬季,亮冰遍布的路面险象环生,极易发生滑坠,目前已知的大多数遇难案例都发生在该区域,而冰坡滑坠制动的技术是想要攀登哈巴雪山的攀登者必须具备的一项自救技能。


 

  关于哈巴雪山山难的思考

  作者:彭新民(昆明登山协会会员,第一代协会常委,曾多次组织并登顶哈巴雪山)

  发生山难死亡,是让人痛心和惋惜的,对我们这些热爱登山的人来说,在惋惜之余,则更应该多一些深思。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对事故的责任者和过失者做太多的评论,作为一名哈巴雪山的常客,我想仅就此事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安全意识问题:

  长期以来,国内(甚至国外)登山爱好者都把哈巴作为赏试攀登高海拔雪山的向往地,特别是2003年“红塔激情攀登哈巴雪山”之后,大量的登山者更是蜂拥而至。的确,哈巴在我国众多的雪山中是比较容易攀登的山峰,它山体不复杂,不易迷路,登山线路坡度缓,冰盖上无冰壁,积雪不太厚,几乎没有冰雪崩塌的可能,从常规线路上攀登不遇冰川,也少有冰裂缝,正因为如此,人们忽视了它的风险隐患,都轻视它,认为登哈巴没有什么危险。多年来,多数的登山者在登哈巴时很少采用必要的保护措施(如结绳保护等),有的甚至不带冰镐、冰爪,埋下了事故隐患。

  其实哈巴雪山也曾多次发生事故,主要是滑坠和严重的高原肺水肿,甚至还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重伤)。特别是每年的12月份至来年的2月份,山上风大,气温太低,脚下的积雪被冻成硬冰,冰镐、冰爪无法扒紧冰面,我带的队员也曾发生过滑坠20米的情况。

  二、救援不及时(或根本没有救援意识):

  此次山难,发生在韩国队员刚好滑下的少有人走过的西线,这条线03年我曾走过。红塔攀登时,作为协作队员我就走的西线,有一定的难度,有冰川、冰裂缝、还有一道近70度的冰壁。事故发生后,韩国队光凭自己的力量是无力救援的,可哈巴目前还没有专业的救援队伍,他们下到大本营无法准确地通知到有关人员救援,因而延误了营救的第一时间(哈巴村目前主要有两家个体从事登山向导的经营活动,可都是各自为阵,没有规范管理,无法相互调动)。当天山上大风雪,救援人员上去后没有找到人,次日才找到,想一想:常人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此处最好添加一点内容)也无法坚持,何况是一个受重伤的人!

  哈巴村的村民出来充当登山向导,主要是为了生活所需,他们没有相关的组织,也未受过专业的救援训练,也无足够的资金来购买足够的高山救援器材。我认为,此事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必要组织一支哈巴雪山山难救援队伍,或由政府出资培训当地有经验的身体素质好的村民,并为他们购置救援器材,以备山难发生时使用。

  三、中外登山者生死观的截然不同:

  此次韩国人山难死亡,结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吵闹得沸沸扬扬,究其原因,与中外登山者生死观的截然不同有关。2004年,我在新疆慕士塔格登山,与许多外国登山队曾有过接触,他们一般由中方的接待(旅行社或登山协会)单位带到大本营,接待方只负责他们在大本营的后勤工作,登山活动则由他们自行负责,出了事故接待者是不负责任的。国外人士的理解是:登山、探险、探洞、漂流等都是高风险活动,既然自愿参加了此项活动,就有可能遇到风险甚至死亡。直面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甚至死亡应该是每个参与者必备的心理素质,遇到天灾死亡无须由组织者承当责任。因此,一旦发生山难,不至于像国内那样闹的满城风雨。当然,许多国外登山者在本国大多买了高额保险,这也许也是能顺利处理好山难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233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31
发表于 2011-3-2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勇士好走 英名永存
户外运动群:1359274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4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937
发表于 2011-3-2 2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勇士好走 英名永存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22 02:00 , Processed in 0.0635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