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69|回复: 9

牧野--2011春天的鳌山之痛! 鳌太穿越生命难以承受之重---太白县抢救牧野纪实

[复制链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4-26 0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牧野--2011春天的鳌山之痛!

 

鳌太穿越,生命难以承受之重---太白县抢救牧野纪实 

                        驴行鳌山的致命之痛

2011年4月10日,户外资料网上贴出了太白县驴友牧野的“AA召集”——鳌太穿越!网络显示其最后登录时间为2011年4月17日。
    4月18日,来自河南信阳、宝鸡岐山、太白的4位驴友和2名太白当地向导背工,怀着对大秦岭最高峰太白山和第二高峰鳌山的无限向往,决定进行鳌太穿越,鳌太穿越线路是全国众多驴友心中向往的胜地,强度和难度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他们一行从太白县塘口村沿小道攀至海拔3400多米鳌山,继而向东沿秦岭主脊向太白山主峰海拔3767米的拔仙台行进。

     4月20日牧野一行在鳌山东部的乔麦梁遇到突然而至的暴风雪,贯穿鳌山的大风和暴雪几乎能把人迎面掀至悬崖之下,气温聚降到零下二十多度,无法前行的6人只能就地扎营。但是身体一向很好、体重80公斤的牧野在暴风雪中猛然剧烈地咳嗽。第二天,他的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驴友们决定结束穿越,护送他返回。由于乔麦梁附近手机没有信号,驴友和向导只好轮换着背扶牧野下山。坑坑洼洼的石窖,狭窄崎岖的山道,刺骨的冰雪,几位驴友小心翼翼地行进,一不留神摔倒后半天都爬不起来。为了抢救生命垂危的牧野,他们决定让向导立即下山到有信号的地方拔打求救电话,其他人甩掉一些行装保存体力,继续背扶牧野郎回返。  
    4月21日接到求救的太白县户外协会派出6人救援小组连夜上鳌山,第二天上午户外救援小组抵达牧野他们的宿营地药王坪附近,他们一行人继续抬着牧野前行,艰难地行走了几里路,由于大家都已相当疲惫,再无力抬人向前,决定继续向山下求救。
    4月22日下午1点多,太白县公安局和县生态休闲产业办公室接到求救电话,声称驴友在鳌山遇险,请求救援。
    太白县委、县政府领导得到汇报后,立即通知县生态办、公安局、卫生局负责人参加紧急会议,商定救援方案,并火速从塘口村找到一位姓田的登山向导,他曾数十次给全国各地的驴友穿越鳌山、鳌太当向导,对鳌山、太白山地形相当熟悉。救人刻不容缓!一支由县生态办副主任高宝宏、公安局副局长李锋带队,两名医护人员随行的16人救援小组,带着氧气袋、担架、药品、绳索等,于4月23日凌晨3时多出发,早晨5时多赶到“23公里”,沿着登鳌山最近的小道上山。
     救援小组在密林小道上抓住小树,侧身而过,有时必须一个人牵着另一个人前行,很多地方都异常艰险,积雪掩埋了石头间的缝隙,一不小心一脚陷下去就掉进雪窖,同伴得立即把他拉出来。时间就是生命,救援小组的行进速度超过了强驴的速度,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一名医生和一个村民由于高山反应,身体出现异常,被迫提前退出救援。


一路上,救援小组还遇到了几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登山爱好者,这些被称为“强驴”的人们,都为了圆心中那个鳌山探险之梦。当听说有驴友在山上遇险,强驴们并没有停住登山的脚步,只是纷纷祝福牧野,他们中有一个驴友说:往前走,就是幸福。
    4月23日上午11时,经过5个小时的急行军,救援小组抵达牧野遇险的地方。
    一马平川的鳌山顶,高山草甸、石头遍地,毫无遮挡,3400多米海拔的强烈山风夹杂着寒气直想把人放了“风筝”,人与人近在咫尺却不能大声说话,否则就会耗费掉不少气力。救援小组最终在几块山石间找到了牧野,但他已经停止了呼吸!生命已经离他而去!
当日下午,在救援小组把牧野的身体绑在担架上往山下抬的时候,旁边毫不畏惧地向山顶行进的,依然是来自外地成群结队穿越鳌山的驴友!

      

       穿越神秘的鳌山之痛  
    驴友们为什么如此钟情鳌山?

    鳌山,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以西,也叫西太白,是太白山的一部分。海拔3400多米,是秦岭的第二高峰,同太白山一样,有着迷人的风光,但道路之艰险,攀登强度之大,常人无法想象。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石海遗迹遍布山坡,山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风云变幻无常,令人猝不及防。
    鳌太穿越太白线路,更是全国众多驴友心中向往的胜地,强度系数、难度系数、风景系数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不少驴友都认为,要想从一个新驴成为真正的强驴,并在众多驴友当中树立威信,鳌太穿越就是“认证书”!
    太白县生态办主任王喜平告诉记者,鳌太穿越之所以吸引驴友,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要长时间的穿越鳌山无人区且得不到补给,同时还要需翻越10多座海拔在3400米以上的高山,这给寻找户外运动刺激性和挑战性的驴友们带来了无限的憧憬;二是这段穿越线路复杂、气候多变,常有恶劣天气。全线全年大部分时间被浓雾笼罩,难见群山真面目,而且整个穿越行程常常经历四个季节的变化,驴友们对于大自然四季风光的崇敬在这一次穿越中就能全部得到满足。
    然而,太白县土生土长的驴友牧野却为了心中神圣的鳌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远道而来的驴友们更是面临着重重危险。
    ——2011年1月29日,29岁的女驴友“踏雪”只身行走鳌山至太白山穿越路线后,再无音讯。当地政府组织的救援小组以及来自西安超过20名专业救援队员曾在鳌山至太白山一线艰难搜索二十余天。
    ——2010年7月23日,辽宁驴友“顺溜”和同伴郝开进行鳌太穿越时遭遇强暴雨,迷困太白梁,太白县政府组织救援突击队,使2名驴友成功获救 。
——2010年1月3日,西安上百名驴友穿越鳌山,由于登山者体力相差较大,队伍拉的很长,驴友“大杨”不幸失踪,太白县政府及西安驴友组织救援未果。
    ——2002年,上海独行侠华峥嵘魂断鳌山四十里跑马梁。
    ……
    但是不论以前鳌太穿越中曾经遇到过什么样的危险,都无法阻挡驴友穿越的脚步,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穿越鳌山之痛!

 

 

34386594_1292207286ojzz牧野-----0000.jpg
牧野--2011春天的鳌山之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牧野就是在这个地方走的。

 

 

(转帖 标题PP经本人编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7 12:04:19编辑过]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事件回放:

黑色星期五鳌太穿越又出事 领队牧野遇难(2011年4月22号)

http://www.5zls.org/dispbbs.asp?boardid=89&Id=19278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6 8:21:00编辑过]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还是那座山...写在4.23鳌山山难之后的随笔

鳌山,太白,鳌穿太.....

为什么每次热议到这几个字眼的时候总是跟山难捆绑在一起呢

清明节刚刚鳌山下撤回来

今天就看到鳌山山难的消息

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庆幸?坚强?   教训?痛心  惋惜? 缅怀......  心情难以平静   

回想起09年十一我的鳌太穿越觉得自己庆幸

因为我那次也是肺水肿

庆幸的是我发作吐血的时候已经是穿越的第五天  地点是东塬.从哪里一天就能走到景区

庆幸的是我的领队还有队友很给力,都是好兄弟无论男女

无兄弟不登山这句话在那次被诠释的淋漓尽致

也足以使我铭记终生

庆幸的是我自认为自己还算坚强 ,在轻装后靠着两粒盐酸曲马多在吐着血的情况下.坚持10个小时走到文公庙.

之后意识就不清醒了 直到被8人抬下山   此行最大的庆幸还活着......

在医院医生说肺水肿   要不是下撤的及时 .......估计今天各位也看到这段文字了

康复之后一直在反思

首先是轻视   自以为是    自认为自己了不起    上过7次太白   最后真应验了好闲的那句话   七上八下啊兄弟

还有就是装备   迷信装备是没错的   这东西卖那么贵不是没有道理滴

所以奉劝一句打算去准备去将要去高寒地带的朋友们    好好检查下你们的装备在动身吧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装备还在人没了   登山最大悲哀莫过于此啊

清明节我们一行八人相约再走鳌穿太   也是鳌山   也是大雪    我们没有向导  没有协作  没有背夫

但是我们有一个好的团队 其中7人走过鳌太 5人是09年十一的队友 3人冬季走过.

队里队员的资历也都很老辣  其中不乏登顶过慕峰,攀登过N座雪山,走过墨脱,环过狼C的风流人物

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个优秀的领队

纵观今日之事件结合当时之天气    我越发敬佩我们的领队  领队的决定是英明的  全体下撤是明智的  此时我在心底高呼下撤万岁

山永远在那里  人,一个错误的决定说没了就没了  

用领队的话说  登山么 鳌太么   此番暂去  择日再来      是的正因为09年我全身而退了11年我又卷土重来了.尽管遭遇恶劣天气  尽管鳌穿太变成鳌山南北穿越  尽管当时意犹未尽     呵呵    在现在看来别的神马跟生命比起来都统统是***浮云

从08年第一次太白南北穿越,偶遇西安驴友老边失踪至今快3周年了.

3年来太白,鳌山,鳌太。也曾先后去了十余次.

到现在我还能坐在电脑前在语无伦次的敲击着键盘   我觉得我很庆幸   真的很庆幸

3年来鳌山到太白短短四十公里的山脊上发生了太多令人痛心的事故

08年6月鳌穿太在东源失踪的老边

09年元旦鳌山失踪一周后生还的大白鲨

10年元旦鳌山失踪的大杨

11年红遍户外界的踏雪

加上这次惨死鳌山的牧野

一个个风华正茂的山友在这段山脊上非死即伤      真是叫人惋惜

不满3年5次事故

3人遇难2人生还

山,还是那座山,老边,大杨不见了,牧野挂了.大白鲨,踏雪回来了

现在是3:2也许这个数字还会增加......

遇难的我只有缅怀   生还也希望他们总结教训

正如刚刚看见朋友的签名  户外生活就象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

所以爱山的人都好自为之吧  登山是爱好  但是要理性.

............不知道写点什么了.就到这儿吧

 

(转帖:http://bbs.8264.com/thread-750730-1-1.html)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4

回帖

999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994
发表于 2011-4-26 0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心痛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1万

回帖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3100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4-26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叹息生命的渺小!
赫山大副 -- 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4

主题

1万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6845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4-30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山是爱好  但是要理性.

哥爸妈二弟,哈是亲戚!QQ 109563446 电话 15907133103 欢迎你来坐坐: http://www.5zls.org/index.asp?boardid=146&page=1 http://www.5zls.org/index.asp?boardid=145 http://www.5zls.org/index.asp?boardid=43 http://xbike.xout.cn/forumdisplay.php?fid=3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579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9303
发表于 2011-5-2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沉痛悼念牧野兄弟,我们在8264上面相识,还记得那是在我2010年十一从鳌太穿越回来后,他问过我一些信息,也和他交流过一些,后来他告诉我已经成功穿越过一次了,没想到今年他又去,却是出了意外。

  唉,兄弟走好!

 

 

http://bbs.8264.com/thread-545302-1-1.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 21:26:53编辑过]
满园春色关不住,我拉红杏出墙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回帖

9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15
发表于 2011-5-5 0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遇难的我只有缅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433
发表于 2011-5-15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7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警钟长鸣,预防为主,提醒各位参加的驴友认真考虑考虑!
我想走遍五湖四海,逍遥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19 00:55 , Processed in 0.05841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