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4-9-17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先生当年为了治疗父亲的病,曾得到一份中医处方,上边有一味药叫做“原配的蟋蟀”,当时,他老人家曾感叹道:“难道续弦和再蘸的蟋蟀连做药的资格也没有吗?” 教育部无比爱戴鲁迅先生,在语文课本里,鲁迅的文章最多,最近,正在实施“原配蟋蟀工程”.
2000年初,教育部大喊学生负担太重,要减轻负担(俗称减负),于是,下发了一系列文件,落实减负,该运动进行的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表面看,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可是,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例如:规定每个学生每门课只能有一本教辅读物,不得有第二本,本来各学校大都只发一套,发好几套的并不多,而且,由于各校自选版本,大家都知道从社会上进书有回扣,所以,校方为了显示清廉,一般都对学生按8折收费,(当然校方还是有回扣的),现在,规定只有各省教育厅,才能确定哪种教辅读物可以进学校,哇赛,各个书商激动的腿发抖,只要能拿到一门课的教育厅批文,随便就是上百万的发行量,而且每年两次,发死了,拿到批文的书商,一步登天,有批文的书和没有批文的相比,尽管内容相似又都是正规出版物,但是教育部门告诉你,有了批文就是“原配的蟋蟀”,虽然都是蟋蟀,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俺能进学校,你就不能,气死你,既然有了批文,本书就不会打折,学生只能按定价付款,让“减负”见鬼去吧。
教育部又发文件,声称电教读物要规范,于是,某些省又规定:凡是进入学校的英语磁带,语文磁带等等,必须贴上省电教馆的专用标签,成为原配蟋蟀之磁带,否则,不管是否是正规出版物,一律算盗版。教育部还发文件,称为了进行素质教育,各省可以推广自然,数学,美术等学具,什么是学具那?例如数学:有几个塑料园,塑料三角等等器物,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学概念,或许也有用,以小学一年级数学学具为例,市场上卖1块8,学校售价5块6,自然学具售价2块8,里面有几个硬纸板几个泡沫等等,成本如果超过1元,我保证把我的头割掉,这就叫做原配蟋蟀之学具,服不服,不服就再气死你一次。
学具,豆奶,学生奶,智力碘等等等等,学校原本是不定购的,是一些很有头脸的大厂家,教育教育部的官员们:“素质教育需要学具啊,豆奶可以健康一个民族啊,全民都服智力碘是必须的啊,”于是一个个推荐这些产品的文件发了下来。 上世纪末,教育部搞了一 个伟大的工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简称“普九”。该工程极大的落实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酒钱”,仅以图书仪器为例,各县至少购置1000万元,教育部下达了配置标准,但没有下达怎样规范采购程序防止腐败的文件,大概是忘了,各位看官,你们想想 ,我国的县级以下的教育主官多末的勇猛啊,没有竞争,没有监督,几个人就可以决定千万元的采购,千载难逢,他们还不照死里喝酒啊。1000万里有多少水分?告诉你――至少500万,比建筑工程肥多了,我知道有些看官会骂我胡说,我告诉你一个事实,各县与厂家签订的供货合同都规定了"明回扣"的比例,其中,图书类是35%_50%,仪器类是20%-35%,至于付给当事人的"暗回扣",决不会低于这个数,也许――500万还是少的,别忘了教育部及各省教育厅下达的配置标准中,都标有参考价,而各县的供货合同中的价格决不会高于参考价的。为什么参考价会订的这末高?因为是教学专用,例如:米尺,市场售价1.5元,教学专用米尺卖4元,活动挂图,对开版大,丝网印刷,售价40元,成本超过4元可以再割我的头,为什么这么贵,教学专用啊,原配蟋蟀之教具,就是这么贵,第三次气死你。
以每县500万计算,全国1000个县达标,可以知道教育部至少向全国的教育主官们送了50亿的“酒钱”。难怪各地的教育主官最爱唱的歌是:“敬爱的教育部我们的贴心人,敬爱的教育部我们的合伙人” 目前,全国的潮流是反垄断,都是在放放放,只有教育部是在统统统,说起来他们也真累啊,全国的学具蟋蟀,仪器蟋蟀,图书蟋蟀豆奶蟋蟀等等,都要 让教育主官们掰开腿,闻一下,说一声:是原配,才能进学校, 难道说只有原配的蟋蟀牛B吗,不,――九十年代以后,教师的工资稳定又是干部待遇,已经不是清苦的差事了,看啊:他七叔来啦,他八姑来啦,他九姨也来了,都进了教师队伍为教育作贡献,这些可都是续弦和再蘸的蟋蟀啊,没有学历可以进修,年龄超了可以装嫩,工龄不够可以找人证明,在这些方面原配的蟋蟀早去球了。
有一副对联据说是描写教育部的:上联,说你原配你就原配不原配也原配 下联,说你不原配你就不原配原配也不原配, 横批,不让掰开腿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