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zzzzzzu3327p704dt20081031143958.jpg

登顶珠峰第一人Edmund Hillary之子Peter Hillary
1995年悲剧的细节除Peter Hillary外没有更多人知晓。以Alison Hargreares的经验应该很清楚,在K2恶劣的气候下攀登者的强行攀登K2的生存率,她也应该知道1986年就在他们所处的地方所发生的悲剧。即便如此Alison Hargreares仍然不顾恶劣的气候强行冲顶,她为什么会对Peter Hillary的提议置之不理,这些谜团也随着Alison Hargreares的离开而永远不会被解开。
在Alison Hargreares遇难之后,和她一起的遇难的攀登队员的家人就对比Peter Hillary的侥幸逃生,而纷纷指责Alison Hargreares在9月12日的举动将整支小队送入了地狱。而这些指责也因为Alison Hargreares的离开而变的无足轻重。
在13年后的今天,欧美登山界有很多人依然为那场暴风雪而唏嘘感叹。13年前那场在K2的暴风雪成就了Peter Hillary的传奇,也成就了Alison Hargreares。人们都希望Alison Hargreares可以如传说和电影中一样,在暴风雪中凭一己之力带回她所率领的小队。可惜,现实总是残酷的,Alison Hargreares她也只是一个凡人,她和她的小队最终还是在消失在K2的暴风雪中。Alison Hargreares离开时33岁,她给她的丈夫留下了两个孩子……
三幕惨剧只是K2惨剧的一幕而已
……曾有人这样说过:没有攀登过K2的人,就没有资格对K2上发生的悲剧评头论足。因为K2就是K2,在K2的攀登者都是这个世界最优秀的攀登者,做为一个攀登者,他们的攀登都是值得尊重的。
1998年殉难于道拉吉里的Chantal Mauduit 曾经这样教导初次登山的攀登者:生命永远是最宝贵的,没有一座山或一条线路值得我们为它牺牲掉。在高山上,成功和死亡永远只有一线之隔。总结这些悲剧,只是希望我们铭记住那些殉难于K2的攀登者。从一个攀登者的角度来看,殉难于K2的攀登者他们的攀登永远是值得尊敬的。总结这些悲剧,就是希望悲剧不在发生。在此次K2发生雪崩后,我不断听到这样的问话:他们为什么要攀登K2?攀登到底有什么价值这是一个古老而无聊的问题。
攀登者对山和攀登的热爱,就是攀登者本身的信仰,旁人很难明白。登山很难被人认同,尤其是发生山难之后。对攀登者而言,攀登风险越大,吸引也就越大,这或许就是吸引了如此多的攀登者尝试K2的原因。
“在攀登所传载的人类价值中,生是最高的价值。攀登使我们更加认清生命中那些本质的要素。但是,死亡永远都是失败!死亡不能被奖励,至多是吊唁”——《金冰镐精神》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正坐在院子中,初秋的微风刮过头顶的树林,看着树叶在头顶慢慢飘落。K2那个冰封的地狱对我只是一个遥远而抽象的符号,我也无法去想像那距我有万里之遥的K2是怎样狂暴的一座山峰。我只能通过电视和网络关注着在K2的救援。最新的新闻是:K2发生雪崩后,巴基斯坦救援直升飞机已经救回了7名幸存者。目前还有4名失踪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生存可能已经不大……我没有攀登过K2,我没有资格对8月1日的悲剧指手划脚。但做为一名攀登者。我却可以感受那些在K2等待救援的攀登者的绝望和恐惧。闭上眼睛,那些惨剧总是不断刺痛我的心,我无处躲藏。我无法去揣摩那些尝试K2的攀登者的心意,他们都是自己的英雄……
(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