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耳”真的是一个“柄”--评韩国首都的汉语翻译的更名(修改版)
“首耳”真的是一个“柄”--评韩国首都的汉语翻译的更名(修改版)
最近韩国方面通知中国:从此后将韩国的首都“seoul”的汉语翻译由“汉城”改为“首尔”。因为韩国的专家们觉得这个名称更符合英文“seoul”的发音,且其中又有一个“首”字,有首都的意思在里面,而“尔”,一般中国在翻译外国地名时常常用到这个字。
这个名字就似乎完满无缺了。但这些韩国的汉学专家们在解决了字义的时候却忘了汉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就是:谐音。并由谐音而激发出我的也许是比较科学的推论。
中国的历史学家们在历史考注中发现“seoul”也是中国人取的,“seoul”的年龄比“汉城”还久远。细究的结果还不是谐音的问题,而实实在在是一个汉语单词的发音!
“seoul”的发音与具有实际意义的汉语单词最接近的唯独:“首耳”。而 "首耳”为中国古代器皿上的突出装饰物,多以动物命名。如象首耳,狮首耳,龙首耳.....等等 (附图)。古代的“首耳”是从“柄”演化而来,是从为了方便抓握的“柄”加了一些艺术成份而成其为“首耳”
从这个意义来说,在地图上,朝鲜半岛确实像中国大陆的一个把状首耳。我怀疑古人取这个名字的真实含义就是“首耳”--吾天朝旁边的一个把儿。“seoul”完全是汉语“首耳”的发音!这是高句丽民族受汉文化影响的一个明证。考虑到朝鲜半岛在不足一个世纪前还在用汉字,“首耳”的解释是很有说服力的。
韩国人的本意也许是想脱“汉”,但反而点明了自古以来的我国历朝与高句丽王朝的番属关系 。如果韩国人真想去汉,除开将这个城市名称的发音也改了方成。否则就不太利索干净。
我们要本着几千年以来的一贯的友好精神适时提醒一下韩国人,免得这一更名成为一个国际笑“柄”。“首耳”真的是一个“柄”。

西周 象首耳兽面纹罍 说明: 高70 .2厘米,口径22. 8厘米 西周。 盔形盖,饰四鸟形突棱,棱间饰卷身乳丁眼夔纹。肩腹间饰立体象头双耳,双耳间一面饰立体象头,一面为突棱。腹下面一兽形小耳,肩上饰夔龙,下腹饰卷身鼓眼夔纹。圈足与下腹之间有突棱,突棱间饰跪牛。通体雷纹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