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1|回复: 7

善良的尴尬(转)

[复制链接]

1630

主题

1693

回帖

2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3347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4-7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的罗素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俄国的托尔斯泰说:“如果一切皆善,就一切皆美。”不消说,善良实在是人类最好的品质了,我不知道人类缺乏别的品质会怎样,但我知道,人类若缺乏善良,那是十分可怕的事。
善良的实质是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我常想,我们的思想家、作家煞费苦心写就的百万言甚至千万言的著作,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劝人向善。

我向来赞成人性向善论的。《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培根说:“向善的倾向可以说是人性中所固有的,如果这种仁爱之心不施于人,也会施之于其他生物的。”毋庸置疑,人类社会发展得益于善良,追求善良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这都不难理解。然而,你不能不承认,在如今转轨变型的社会中,有人竟然专门为善良的人设下陷阱,专门利用人们的善良来达到发家致富的目的。利用人的善良赚钱,实际上已成了一种行当。很多城市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讨钱人的身影,有健康的,有残疾的,有大人,有小孩,有男人,有女人,有单个的,有团伙的,有唱歌、拉琴的,有躬身伸手的,有跪地乞求的,在大街上形成一种十分抢眼的“风景”。每当我看到这些人,心里就充满一种复杂的感情。

我觉得,他们之中,有一部分人确实是由于病残需救助者,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开的“乞讨公司”,利用人们的善良来实现自己的发财梦,他们就是货真价实的骗子。当你把自己的善良给予一个确实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不说心情舒畅,至少也有个心里平衡,但当你发现自己把自己善良的意愿给了一个骗子,不仅会生出被欺骗、被玩弄的怒气,而且有一种为虎作伥的无奈。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要命的是:当你在大街上救起一个摔倒的人,于是立马有人把你逮住,说你是肇事者,逼你出钱“负责任”,你的心是什么滋味。据传媒透露,许多城市都有类似的陷阱,有的主持会议的人告诉外地参加会议的人:在大街上,发现有人摔倒或撞伤之类的事件,千万别上前帮助,那十有八九是陷阱。我总觉得,如今,有些人利用人们的善良满足私欲已达到十分猖獗的地步,这种行为是对人们善良信念的一种致命的虐杀。从表面上看,这是骗子们搞的小伎俩,可对社会道德的负面影响无疑是十分严重的,是灾难性的。善良的人吃了亏,善良的反而沦为弱者,确实令人无所适从。台湾武侠小说家温瑞安在他的《少年冷血》一书中说:“历史上常见坏人当道,小人得势,不是因为好人不够聪明,没有运气,而是好人比坏人多顾忌一些,包括对良知和人情的负责,而坏人却总比好人狠些。”诚哉斯言。

谁干好了工作就重用谁,谁干好了工作就奖励谁,谁干好了工作就支持谁,可实际呢?湖北的贪官张二江在他的那本“著名”的《下级学》一书中说:“与上级领导关系如何,是下级晋升成功与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有些人单纯地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不屑顾及与上级的关系如何,这是一种十分幼稚而不切实际的想法。”张二江的论述说出了许多地方官场的实情。而张二江说的“有些人”大多是善良一族的,他们善良又单纯,只埋头于工作,认为天下总是存在公平正义的,这正是“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恶只不过是善的变态(美国朗费罗语)。善良被利用的结果是:善良的人会越来越少,而不善良的人会增加。这是人类趋利避害的规律使然。而在一个环境下容不下善良,那是一个畸形的环境,一个社会利用善良、容不下善良,那么结果会怎么样呢。记得读过题为《建立信用形象》的文章,文章说:“只要人有良知,就有对崇高、神圣精神的向往;就有能力反省自身,追求完善。但只有在全社会形成诚信的法治环境和人文环境时才能激发并唤起人们内心的良知与崇高;而一旦社会大面积的道德沉沦,那就只能摧毁人们相互理解和信任,把人的良知、崇高推向深渊。”我觉得,这话说得一针见血,足以振聋发聩,令我们深思一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

主题

6781

回帖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89458
发表于 2005-4-8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之初,性本善~

可是人一直在变........

┢┦aΡpy


[marquee][color=#d900d9]∮oo~~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oo[color=#d900d9][/marque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546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480
发表于 2005-4-8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之初,性本善。”只是那一个时点的状态而已,环境是无法定论的。人,生存所必备的是能力和经验,而这些是由文化背景和经济条件决定的,法制环境也好人文环境也好,总而言之如果综合水平上来了,卑劣性的东西还没有改变,那就只能打自己的耳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44

回帖

77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746
发表于 2005-4-9 1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办法,只能提醒自己要有相当的判断力。
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淡忘,是冷漠,是忘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20

回帖

390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906
发表于 2005-4-19 0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尔维诺的寓言小说《黑羊》 
从前有个国家,里面人人是贼。

一到傍晚,他们手持万能钥匙和遮光灯笼出门,走到邻居家里行窃。破晓时分,他们提着偷来的东西回到家里,总能发现自己家也失窃了。

他们就这样幸福地居住在一起。没有不幸的人,因为每个人都从别人家里偷东西,别人又再从别人家里偷,依次下去,直到最后一个人去第一个窃贼家行窃。该国贸易也就不可避免地是买方和卖方的双向欺骗。该国政府也是个向臣民行窃的犯罪机构,而臣民也仅对欺骗政府感兴趣。所以日子倒也平稳,没有富人和穷人。

有一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没人知道———总之是有个诚实人到了该国定居。到了晚上,他没有携袋提灯出门去偷,而是呆在家里抽烟读小说。

贼来了,见灯亮着,就没有进去。

这样持续了有一段时间。该国的人感到有必要向他挑明一下,纵使他想什么都不干地过日子,可他没有理由妨碍别人干事。他天天晚上呆在家里,这就意味着有一户人家第二天没了口粮。

诚实人感到他无力反抗这样的逻辑。从此他也像他们一样,晚上出门,次日早晨回家。但他不行窃。他是诚实的。对此,你是无能为力的。他走到远处的桥上,看河水打桥下流过的情形。每次回家,他都会发现家里失窃了。

不到一个星期,诚实人就发现自己已经一文不名了;他家徒四壁,没有任何东西可吃。但这算不了什么,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错。不,总之是他的行为使其他的人很不安。因为他让别人偷走了他家的一切却不从别人家那儿偷任何东西。这样总有人在黎明回家时,发现家里没被动过————那本该是由诚实人进去行窃的。

不久以后,那些没有被偷过的人家发现他们比别的人家富了,就不想再行窃了。糟糕的是,那些跑到诚实人家里去行窃的人,总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因此他们就变穷了。

同时,富起来的那些人和诚实人一样,养成了晚上去桥上的习惯,他们也看河水打桥下流过的情形。这样,事态就更混乱了。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在变富,也有更多的人在变穷。

现在,那些富人发现,如果他们天天去桥上,他们很快也会变穷的。他们就想:“我们雇那些穷的去替我们行窃吧。”他们签下合同,敲定了工资和如何分成。自然,他们依然是贼,依然相互欺骗。但形势表明,富人是越来越富,穷人是越来越穷。

有些人富裕得已经根本无须亲自行窃或雇人行窃就可保持富有。但一旦他们停止行窃的话,他们就会变穷,因为穷人会偷他们。因此他们又雇了穷人中的最穷者来帮助他们看守财富,以免遭穷人行窃,这就意味着要建立警察局和监狱。因此,在那个诚实人出现后没几年,人们就不再谈什么偷盗或被偷盗了,而只说穷人和富人;但他们个个都还是贼。

惟一诚实的只有那个诚实的人,但他不久便死了,是饿死的。
我的头像上是我们家的第二个天使 - 我弟弟的孩子,于2007年3月20日降临人间。我家的第一个天使是我姐姐的孩子,已经成了人见人爱的小帅哥。我家的第三个天使 - 我妹妹的孩子,也即将于2007年9月莅临。哎呀呀,我家的天使已经多得让人嫉妒了,所以...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4

主题

1066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1005
发表于 2005-4-19 0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诚实的人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91

回帖

68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834
发表于 2005-4-19 0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1545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183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4-21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那些伸手乞讨的孩子发善心给一块钱,就等于证明乞讨集团的策略正确,就等于驱使人贩子去偷更多的孩子,就等于对更多的无辜家庭做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17 12:47 , Processed in 0.0549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