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97|回复: 14

[原创](TO:滇泉)DV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复制链接]

288

主题

680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518
发表于 2005-6-23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时间看一下吧,在网上找到几篇文章,转帖过来。来源:惠聪广电网

<DIV class=3bt align=center>DV数据传输的核心 1394接口名词解释</DIV><DIV class=3bt align=center> </DIV><DIV class=3bt align=center>1995年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制定了IEEE1394标准,它是一个串行接口,但它能像并联SCSI接口一样提供同样的服务,而其成本低廉。它的特点是传输速度快,现在确定为400Mb/s,以后可望提高到800Mb/s、1.6Gb/s、3.2Gb/s。所以传送数字图像信号也不会有问题。用电缆传送的距离现在是4.5m,进一步要扩展到50m。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当使用IEEE 1394电缆时,其传输距离可以达到30m;而在使用NEC研发的多模光纤适配器时,使用多模光纤的传输距离可达500m。在2000年春季正式通过的IEEE 1394-2000中,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1.6Gb/s,相邻设备之间连接电缆的最大长度可扩展到100m。

  IEEE1394的前身是1986年由苹果电脑(Apple)公司起草的。苹果公司称之为火线(FireWire)并注册为其商标。而Sony公司称之为i.Link。德州仪器公司则称之为Lynx。实际上,上述商标名称都是指同一种技术,即IEEE1394。

   FireWire完成于1987年,1995年被IEEE定为IEEE1394-1995技术规范,在制定这个串行接口标准之前,IEEE已经制定了1393个标准,因此将1394这个序号给了它,其全称为IEEE1394,简称1394。因为在IEEE1394-1995中还有一些模糊的定义,后来又出了一份补充文件P1394a,用以澄清疑点、更正错误并添加了一些功能。除此之外,还通过P1394b讨论增加新功能的接口标准。作为一个工作组标准,P1394b是一个高传输率与长距离版本的IEEE1394,它的单信道带宽为800Mb/s。在这一方案中,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在不同的传输距离与传输速率下可以使用不同的传输媒介。

  网络设备经数字接口进行信号交换。当连接多台机器时,由于存在音频、视频、控制等各种各样的信号,所以接口的信息传输方式、传输速度、传输容量、可带机器的数量、可接电缆的长度等,是要考虑的主要方面。现在世界上虽然有IEEE1394、通用串行总线(USB)等多种数字接口,但用上述标准衡量,最受重视的是IEEE1394。

  IEEE1394作为一个工业标准的高速串行总线,已广泛应用于数字摄像机、数字照相机、电视机顶盒、家庭游戏机、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更新一代的产品如DVD、硬盘录像机等也将使用IEEE1394。其在数字视音频消费市场的广泛应用,为家用市场甚至专业市场开辟了全数字化拍摄到制作环境。IEEE1394接口已经在一些厂家的摄录机中使用,如Sony 推出的DVCAM系列摄录设备,松下公司推出的DVCPRO25系列设备。其它厂家也相应推出各自的摄像机产品,将1394接口的应用推向新的高度。

IEEE1394接口的物理特质

  IEEE1394是串行的数字接口,也许有人会认为为什么不采用像IDE或PCI这样的并行总线呢?因为更多的导线将提供更大的带宽。其实,并行端口非常复杂,相对于串行总线来说需要更多的软件控制,而且系统开销也很大。因此,并行接口不一定能够提供更快的传输速率。此外,价格也是一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控制软件和连接导线都会增加技术的实现成本。而且并行导线容易产生信号干扰,解决这一问题同样也需要增加费用。相对于并行总线,串行总线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节省空间。串联线体积更小,使用更加方便。

   IEEE1394接口有6针和4针两种类型。6角形的接口为6针,小型四角形接口则为4针。最早苹果公司开发的IEEE1394接口是6针的,后来,SONY公司看中了它数据传输速率快的特点,将早期的6针接口进行改良,重新设计成为现在大家所常见的4针接口,并且命名为iLINK。这种连接器如果要与标准的6导线线缆连接的话,需要使用转换器。

    两种接口的区别在于能否通过连线向所连接的设备供电。6针接口中有4针是用于传输数据的信号线,另外2针是向所连接的设备供电的电源线。由于1394是一串行总线,数据从一台设备传至另一台时,若某一设备电源突然关断或出现故障,将破坏整个数据通路。电缆中传送电源将使每台设备的连接器电路工作,采用一对线传送电源的设计,不管设备状态如何,其传送信号的连续性都能得到保证,这对串行信号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低电源设备,电缆中传送电源可以满足所有的电源需求,因而无需配备外接电源连接器。这就是传送电源的优点。

    传送电源的两根线,它们之间的电压一般为8~40V,最大电流1.5A,供应物理层电源。为提供电隔离,常使用变压器或电容耦合。变压器耦合提供500V电压,成本低;电容耦合提供60V电位差隔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要传送电源。以Sony公司为代表推出的数字摄录一体机中就采用第二种接口设计,所使用的电缆比第一种更细。接口为4芯,即只有双绞线,不含有电源。4针接口由于省去了2根电源线,因此只剩4根信号线。

    在应用方面,一般来讲,受配置接口的空间等因素的限制,6针的接口,主要用于普通的台式电脑。时下很多主板都整合了这种接口,特别是Apple电脑,统统采用的这种接口;在笔记本电脑和一体机等电脑中则大多采用4针。另外,在数码摄像机等产品和家电中,采用4针的情况也比较常见。4针接口从外观上就显得要比6针的小很多,与6针的接口相比,4针的接口没有提供电源引脚,所以无法供电,但优势也很明显:就是小!特别是近一段时间,笔记本电脑和DV都在朝着小型化和超薄化发展,像SONY近期上市的IP系列数码摄像机,机身小巧,整合度高,在这样的机器上如果采用6针的接口,则显得非常笨拙。

  另外,DV的1394接口主要用于传输影像数据,所以也无需供电。但是如果您是添加外置硬盘,6针的1394端子就非常必要了,首先是外置硬盘体积比较宽大,所以也就不计较接口大小。其次,外置硬盘运行时需要供电,并且需要有非常高速的传输速率,此时带供电的6针1394接口就非常必要了。在这方面,Apple的iPOD就比较有代表性,其一方面通过1394接口传输文件,另一方面其也通过FireWire线缆进行自动充电。虽然IEEE-1394可以通过串联线为接驳设备供电,但是对于各种连接设备来说只靠连接线供电还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像硬盘这种对于电量要求较高的设备就很难从所接入的设备中得到充足的电力供应。以Evergreen推出的HotDrive为例,该硬盘如果与PC连接的话,不需要任何的外部电源供应;但是如果与笔记本电脑连接的话,就需要使用一个外接电源。

  综上所述,这两种IEEE1394接口可谓是各有千秋,所以也无法说谁比谁更好。不过说到这里,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小问题,目前市面上不仅有四针对四针、六针对六针的传输线缆,也有六针转四针的传输线缆。但是由于IEEE1394接口的传输速率很快,以致其连接线缆对屏蔽性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市面上见到的IEEE1394线都不长,大概最长的也就是3米多一些。

分层协议

   1394接口的传输通过分层协议实现,分为物理层、链路层和处理层。其中处理层用于实现信号的请求和响应协议。右图是1394分层协议示意图。其中串行总线管理(Serial Bus Manager)负责系统结构控制。

各层的具体功能如下:

   链路层(Link Layer):提供数据包传送服务,即具有异步和同步传送功能。异步传送与大多数计算机应答式协议相似;同步传送为实时带宽保证式协议。同步传送适合处理高带宽的数据,特别是对于多媒体信号。同步信号传送对于要把AV产品的信号保存到PC的硬盘上的消费者尤其重要。

    物理层(Physical Layer):提供1394电缆与1394设备间的电气及机械方面的连接,它除了完成实际的数据传输和接收任务之外,还提供初始设置(Initialization)和仲裁(Arbitration)服务,以确保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节点传输数据,以使所有的设备对总线能进行良好的存取*作。

    处理层(Transaction Layer):支持异步协议写、读和锁定指令。此处,写即是将发送者的数据送往接收者;读即是将有关数据返回到发送者;锁定即是写、读指令功能的组合。

同步传输

    为了保证高速数据传送所需带宽及其时延,1394总线具有同步传送功能。

   1394总线同步资源管理有一个带宽可利用(Bandwidth Available)寄存器,对具有同步传送能力的节点规定了剩余的可利用的带宽。在总线复位或同步节点加入总线时,对节点就需要进行带宽的分配。例如一个DV设备需要近30Mb/s的带宽(视频数据率:25Mb/s;音频、时码和包开销:3~4Mb/s)。带宽以带宽分配单元来度量。在1600Mb/s (s160)速率下,一帧为125ms,一个分配单元约20ms,共有6144个单元。一帧内,100ms用于同步传送,25ms用于异步传送,所以在总线复位时,可利用带宽寄存器的设定值为4915个单元。在100Mb/s(s100)系统中,DV设备将需要约1800个单元;在200Mb/s(s200)系统中,将需要900个单元。

    1394设备需要通过物理层的控制传送数据。对于异步传送,首先要传送发送端和接收端地址(ID),然后传送数据包;一旦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将发送一个应答信号给发送端。当同步传输时,发送端需要一个具有规定带宽的同步通道。同步通道ID传出后将传输数据包;接收端监视进来的通道ID,仅接收有关ID的数据。用户负责确定所需同步通道的数量和带宽,最多可以使用64个同步通道。这里总线首先以定时间隙(Timing Gap)形式送出帧定时指示以表明帧包的开始,紧接着是同步通道#1和#2所规定的时间,其余时间用作异步传输。由于同步传输通道已经建立,总线就能保证所需带宽,从而进行数据传送。

    1394电缆标准规定了3种信号速率:

    90.304、196.608和393.216Mb/s,简称为S100、S200和S400。更高的速率正在发展之中。

</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主题

680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518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款DV数字视频编辑软件简介

摘 要:当前市场上的数字视频(DV)编辑软件系统种类繁多,性能及特点也各有不同,并且个人的编辑习惯和风格也不同,如何从中选择自己中意的产品呢?有必要介绍一些常用的DV视频编辑软件,使用户对这些软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选择自己中意的产品。
    
    1 Vegas Video 4.0
    
    Vegas4.0是PC平台上用于视频编辑、音频制作、合成、字幕和编码的专业产品。它具有漂亮直观的界面和功能强大的音视频制作工具,为DV视频、音频录制、编辑和混合、流媒体内容作品和环绕声制作提供完整的集成的解决方法。
    
    Vegas4.0为专业的多媒体制作树立一个新的标准,应用高质量切换、过滤器、片头字幕滚动和文本动画;创建复杂的合成,关键帧轨迹运动和动态全景/局部裁剪,具有不受限制的音轨和非常卓越的灵活性。利用高效计算机和大的内存,Vegas4.0从时间线提供特技和切换的实时预览,而不必渲染。使用3轮原色和合成色校正滤波器完成先进的颜色校正和场景匹配。使用新的视频示波器精确观看图像信号电平,包括波形、矢量显示、视频RGB值(RGB Parade)和频率曲线监视器。
    
    Vegas4.0也在音频灵活性中提供终极的功能,包括不受限制的轨迹、对24 bit/96 kHz声音支持、记录输入信号监视、特技自动控制、时间压缩/扩展等等。Vegas4.0具有超过30个摄影室品质的实时DirectX特技,包括EQ、混响、噪声门限、时间压缩/扩展和延迟。Vegas4.0充分结合特效、合成、滤波器、剪裁和动态控制等多项工具,提供数字视频流媒体,成为DV视频编辑、多媒体制作和广播等较好的解决方案。
    
    2 Final Cut Pro 4
    
    这个视频剪辑软件由Premiere创始人Randy Ubillos设计,充分利用了 PowerPC G4 处理器中的“极速引擎”(Velocity Engine)处理核心,提供全新功能,例如不需要加装 PCI卡,就可以实时预览过渡与视频特技。Final Cut Pro在Mac 操作系统上运行,综合视频编辑、合成和特技,Matrox最近宣布将给Final Cut Pro增加实时特性的硬件加速。该软件的界面设计相当友好,按钮位置得当,具有漂亮的3D感觉,拥有标准的项目窗口及大小可变的双监视器窗口,它运用Avid系统中含有的三点编辑功能,在preferences菜单中进行所有的DV预置之后,采集视频相当爽,用软件控制摄像机,可批量采集。时间线简洁容易浏览,程序的设计者选择邻接的编辑方式,剪辑是首尾相连放置的,切换(例如淡入淡出或划变)是通过在编辑点上双击指定的,并使用控制句柄来控制效果的长度以及入和出。特技调色板具有很多切换,虽然大部分是时髦的飞行运动、卷页模式,然而,这些切换是可自定义的,它使Final Cut Pro优于只有提供少许平凡运行特技的其他的套装软件。
    
    在Final Cut Pro中有许多项目都可以通过具体的参数来设定,这样就可以达到非常精细的调整。Final Cut Pro支持DV标准和所有的QuickTime格式,凡是QuickTime支持的媒体格式在Final Cut Pro都可以使用,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以前制作的各种格式的视频文件,还包括数不胜数的Flash动画文件。
    
    总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软件包,它提供较佳的编辑功能,具有像Adobe After Effects高端合成程序包中的合成特性。
    
    3 Adobe Premiere 6.5
    
    Adobe Premiere 6.5软件用于Mac和PC平台,通过对数字视频编辑处理的改进(从采集视频到编辑,直到最终的项目输出),已经设计成专业人员使用的产品。它提供内置的跨平台支持以利于DV设备的大范围的选择,增强的用户界面,新的专业编辑工具和与其他的Adobe应用软件(包括After Effects,Photoshop和GoLive)无缝的结合。目前,Premiere已经成为桌面制作人员的数字非线性编辑软件中的标准。Adobe一直保证Premiere将与变革技术的要求同步发展,随着Premiere 6.5的开发使用,Adobe已经达到这些要求,虽然大部分界面仍然原封不动,但是拥有一些可喜的变化,当打开程序时,要求用户在A/B风格编辑时间线之间选择,或选择单声道界面以利于使用。时间线的左下角也包含快速访问新的、频繁使用时间线特性的按钮,例如Track Options对话框,Toggle Snap to Edges,Toggle Edge Viewing,Toggle Shift Tracks选项和Toggle Sync模式,还可以使用窗口底部的Track Options对话框按钮打开Track Options对话框,快速添加一个或多个视频或音频轨迹。Adobe Premiere 6.5中新的工具包括专业级的音频混合器和Automate to Timeline,它们可同时从故事板或项目窗口传送剪辑序列到时间线。Adobe Premiere 6.5也具有数目众多的界面优化和自定义特性,在整个制作阶段,很容易使用Adobe Premiere的功能强大的编辑工具。
    
    Premiere 6.5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对实时软件效果的支持。现在,在Premiere中所做的一切都可以实时预览,包括字幕、色调甚至第三方效果。
    
    Adobe意识到与苹果的数字视频功能集成是Premiere成功的关键,所以Premiere 6.5既集成iDVD,又集成DVD Studio Pro,前者是苹果的消费级DVD创作软件,后者是苹果的专业级DVD主打解决方案,可以把内容存成DV(数字视频)格式,以便在iDVD中使用,而装了DVD Studio Pro,就可以直接从Premiere的时间线以MPEG-2格式创建DVD了。时间线标记数据是可以导出的,因此也可以在DVD Studio Pro中使用章节点和单帧数据。
    
    4 in:sync Speed Razor 2000
    
    Speed Razor是Windows完全多线程非线性视频编辑和合成软件,提供全屏幕D1未压缩的品质视频、完全场渲染的NTSC或PAL。它具有不受限制的音视频层,以及DAT品质输出的高达20音频层的实时声音混合。它同差不多所有的编辑硬件一道工作,提供实时双流媒体或单流媒体配置。现在,Speed Razor有两个新的版本:Speed Razor 2000和Speed Razor 2000 X。这两个版本都增加了新的特性,例如可预设快捷键、多重二进制和导出QuickTime格式文件的功能。Speed Razor具有专业的实时视频编辑、实时音频混合和实时视频特技合成的能力。Speed Razor的主要特性包括:精确到帧的批量采集和打印到磁带、大量的快捷键、单步调整方法、不受层限制的合成、高达20个音轨的实时多通道音频混合、CD或DAT品质立体声输出和使作品发送到网站上。Speed Razor使用众多的视频采集硬件,包括Pinnacle系统Targa和DC30系列,Matrox DigiSuite,DigiSuite LE和DTV,FAST DV Master Pro,DPS Perception和Newtek Video Toaster。
    
    除了DigiSuite先进的实时功能外,它多样的切换矩阵和灵活的过渡特技发生器都令它成为 Speed Razor 自由形式分层编辑和合成的理想的硬件平台。超高速多层合成,加上复杂的特技及移动遮挡和加速的图形转换,使其效率更高。
    
    5 Ulead Media Studio Pro 6.5
    
    它包括一个编辑程序包,它的文本和视频着色功能方面具有特别的处理强度。Media Studio Pro提供基于PC的纯MPEG-2和DV支持,它允许从录像机、电视、光盘或摄录一体机采集以及观看原始视频。使用Ligos公司的GoMotion技术,支持IEEE 1394和MPEG- 2的DV,确保高品质视频,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MSP的视频编辑器集合了所有的视频成分——视频、声音、动画和字幕,并改进了这些成分,增加了特技和切换,可以将视频保存为一个文件,把放它在因特网、CD-ROM或录制到录像磁带上。另一个包括MSP的最佳的小程序是视频着色,这一可动画的视频着色程序允许直接在视频序列中的任何帧上着色。对MSP的文本部分特别注意,名为CG Infinity,这个十分完整的基于矢量的图形制作程序生成令人佩服的动画字幕和活动图像。
    
    Media Studio Pro 6.5增加了一些高级功能,包括DV场景检测、MPEG-2编辑甚至还有DVD光盘制作(这些功能大多都是Ulead的消费类产品中首先推出的),它还提供了直接捕捉MPEG-1和MPEG-2的功能,以及Vectorscope和Waveform监视器以校正色彩。
    
    6 United Media On-line Express
    
    On-Line Express 专为DigiSuite 平台设计的。On-Line Express 支持所有 DigiSuite 实时功能,包括可调关键帧的慢动作控制、复杂的背景制作、四声道输入和输出、多层合成和加速输出到磁带。On-Line Express 用户还可使用遥控搜索钮?Discreet Edit*
    
    拥有非线性编辑系统需要的全部编辑能力:快速剪接、滑动、拖动、替换、插入和覆盖,同时为长短不同的项目提供极好的媒体处理能力。在多处理、Windows 2000多线程环境中,使用Edit非线性编辑系统,将拥有从第一次剪接到在线全过程所需要的速度。Edit桌面系统提供实时关键帧动画的全部图形和特效能力,实时访问Combustion,它是著名的跟踪、图像稳定、绘画和颜色调整工具软件。这个Windows软件程序包根据使用的硬件不同有5个不同的特色,最好是使用Matrox DigiSuite LE和Matrox DigiSuite采集卡的选项1和选项2。现在的版本6.5增加了更多的合成特性,与DV兼容,可与Discreet公司的其他产品更好地配合使用。它是编辑未压缩的视频的最佳解决方案,编辑是实时的,非线性编辑解决方案在该桌面上完成合成、抠像和直观的特技。Edit完善的多层时间轴的垂直编辑完全使用Alpha通道,编辑复杂的关键帧,48条实时音轨混编使Edit成为广播电视、多媒体项目完美的非线性应用系统。快速时间轴编辑,先进的特效和音频;与Combustion结合, 全部这些都支持广播质量的非压缩图像。Jobnet,一个功能强大的对编辑功能的扩展,在Edit工作站之间共享项目、工作组、时间线、媒介、图形以及独立的片段数据。
    
    8 AIST MoviePack
    
    MoviePack是一个用于PC的全功能的视频编辑、合成和图像动画软件工具,具有3D特技和超速渲染的先进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QPM和AMT形成AIST的“直接实时预览”或LPR的基础,它不落后于用户的动作,并显示所有的变化,包括切换、特技、变形、颜色校正和字幕。这个软件包是围绕开放式体系结构构建的,它允许用户扩展它,这意味着当要求改变时不必去寻找另外的新程序。作为一个开放的插件主体,MoviePack也给予自定义访问第三方厂家的插件。MoviePack大的改革是AIST称为Intelli渲染的内容,使渲染的视频和剪辑能够从时间线直接播放,只有被修改的帧被重新渲染,不再需要重新渲染整个剪辑。
    
    9 Incite Studio 2.6
    
    它是一个Windows软件包,设计在Matrox DigiSuite,DigiSuite LE和DigiSuite DTV硬件上运行。Incite提供一个易用编辑界面、多层的编辑方式,包含许多实用程序以及许多具有无限关键帧的实时特技。它是使用模拟磁带机器的最佳的系统,使用这些机器在同样的时间线上处理基于硬盘的所有剪辑。Incite 是第一款具有“混合”(将基于磁盘、磁带和现场的信号混合)编辑功能的基于 DigiSuite 的软件,还有配音录音和同时视频播放和录制。它充分利用 DigiSuite 平台的实时性能,复杂的合成可使用多层合成引擎完成,Incite 用户还可使用遥控搜索钮疡市场上最好的混合数字视频编辑器的荣誉。
    
    10 Avid Xpress 4
    
    该软件拥有编辑层的独特的方法,视频是无损的。它是可以在桌面工作站或笔记本上使用的唯一的一个软件产品,用户界面非常像Avid Media Composer。新的版本Xpress 4使用Terran Interactive(包含Media Cleaner EZ),增加了可以在任何地方提供媒体的功能,包括一套功能强大的视频编辑、特技、音频、字幕、图像、合成和协同工作的工具。Avid单步技术通过与Media Cleaner整合,单步输出到Web,DVD和CD视频,包括超过75实时特技,加上更快速渲染特技。编辑选项包括录制到时间线、一个用图形表示的键盘、一个命令调色板、JKL调整器、完整的二进制等等。为了与其他的Avid系统一起整合,该系统包括了对Avid Unity MediaNet的支持,也支持AVX插件,以扩展特技调色板。对于电影制作人,FilmScribe选项非常有用,可以从胶片到视频到胶片流畅过渡,Xpress在Windows NT和Macintosh平台有多种配置。
    
    11 Fred Edit DV
    
    Fred Edit DV是基于Windows 2000 平台上的一种短小精干的膝上型编辑设备,可以直接处理DV数字视频信号,是不需要任何视频硬件支持的纯软件编辑系统,用户只需一个IEEE1394接口与设备连接,就能独立完成DV素材的采集/编辑/录制等非线性系统所能完成的工作。Fred Edit DV首次在编辑中引入了ID号的概念,用户可以通过自定义ID号快速找到需要的素材。Fred Edit DV为用户提供了字幕模板功能,用户可以直接将模板加到编辑线上,并且可以在编辑线上直接修改字幕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主题

680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518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3bt align=left>玩转DV 教你最低配置实现最大满足(一)</DIV><DIV class=3bt align=left>作者:dvshow 
 
  经济学讲求“边际效用最大化”原则就是花更少的钱,得到最大的主观满足。无论购机、拍摄、采集、编辑、制作、刻录,全过程,我都钟爱这种“最低配置、最大满足”原则。下面的文章,就是对应这全过程,dvshow认为符合“DIY”精神的“最低配置、最大满足”dv玩法:

  首先提出我的三原则:1、对硬件要求少一点,对自己要求高一点;2、努力追求最好效果,尽量追求低价钱;3、 全过程提升功力,全方位获得满足


  现阶段推荐给初级用户“最低配置、最大满足”为:3000-4000元的DV机+好用的三脚架+实用但并不昂贵的灯光+日益提升的拍摄技巧和审美能力+家里的电脑+1394接口+真正好的编辑软件+ 一流的软件编码+真正好用的刻录软件=不错的DVD/VCD/SVCD。这一过程,花费完全不像想象中的大,而大家完全可从中获得全方位的“最大满足”。

一、选用性价比高的DV机

  一切的数码功能都不考虑,我们稍候的非线编辑软件完全超越了机器数码功能的高度,从现在开始,忽视数码功能吧!厂家的宣传不可信,还是眼见为实,万元以下的DV机效果差别不像价钱那么大,因此尽量选择便宜的吧。不必过于执著于机器的光学变焦(数码变焦更不要谈),对镜头的好坏也不要太在意,因为在这个级别上,所有的厂家都不会提供一流的专业镜头,大家彼此差不多。有的机器有1/4英寸CCD,这是硬指标,可以得到相对通透的图像和相对丰富的层次,但是如果因此价高1000元,您就自己决定吧。您也可以选择低一档的1/6CCD,然后在拍摄时用灯光 去弥补,这才是一条正路。有的厂商默认的色彩风格艳丽讨好,令人欲罢不能,我的观点——如果像我们准备后期进电脑非编的话,也不要太在意它,真实的色彩风格有利于后期制作,或许只要在输出时点一下编辑软件,色彩饱和度、明度等等都可以随心所欲,那才是你想要的最大满足!

  还应舍弃的功能包括:带有储存卡的静态照片功能。实话实说,我见到的所有机器静态照片功能,没有一个能打动我的。为了这个“鸡肋”,可能要多花你1000元。这笔钱加多一点可以买好的三角架(下面我将提到)。对于dv机像素,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家标榜的100万等高像素,只是对静态照片起作用,动态视频真正40万左右就基本够了(720*576=41万),这是dv的技术规范。还有那个红外线夜拍功能,万元级以下机器的效果都谈不上好,花钱且用处不大,不用考虑了。至于电子防抖,也不要太在意,与其过于信任和依靠它,不如自己练练基本功,努力学会拿稳机器更好。对液晶屏也不要太在意,像素太高一来耗电,二来液晶屏总体色彩艳丽,欺骗性太强。

  选购dv,我们的重点可以放在手动功能上:手动白平衡(这点尤其重要,它关系到不同色温环境色彩还原是否准确)、手动快门、手动曝光、手动聚焦、曝光补偿,以及实际操作时的手感上。作为新手,可能你对此认识不深刻,不过现在就听听我们的意见有好处,也许沿着我们的思路,不远的将来你就不会后悔了。还有一点,DV机一定要有1394接口,而AV输入输出接口也比较重要。好在现在的机器一般都有这些接口。

  摒弃不必要的功能后,市场上有不少3000—4000元的dv机基本满足我们的要求,比如sharp z301D等等,您就仔细挑选吧。水货可能更便宜些,不过有些货品不是中国使用的PAL制式,要千万小心。

  机器部分就是这样,我知道我已经伤了不少人的心。一分钱一分货,好像太不给高端机的面子了。我不否定高端机价钱高得合理的原因,但有些功能我们就是用不上,这不符合“最低配置、最大满足”原则。低端的机器,效果相差并不如想象中的大。而它们的不足,我们将用三脚架+灯光来弥补。其实,即使是价格上百万的专业高清机的摄像师,他们也频频使用灯光脚架。这是严肃摄像的重要部分 ,努力将养成这种工作习惯吧!

二、使用三脚架和灯光,向创作型发展


  摄影圣经说,要拍摄好,能用三脚架的场合,就不要用手持。用三脚架拍摄的习惯对新手 尤为重要。高手可能会因拍摄主题的需要而采用动感的镜头,但新手暂时还达不到他们的功力。我们选用了便宜的DV,省下的钱正好买脚架,我说的是那种真正好用的脚架,价钱在1000—1500左右。特点就是稳固、阻尼好、能“平稳准匀”地完成运动镜头。市场上有好多种选择,这个价位,有的还带有“菠萝头”,可快速调整云台和机身的水平。拥有一个好的脚架并经常使用,能保证自己养成严谨的习惯,它可以让你的综合功力提升一个档次,完全符合“最低配置、最大满足”原则。

</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主题

680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518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低配置实现最大满足(二)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家用级的DV机低照表现都不如人意, 特别是暗部层次基本没有,简直惨不忍睹。宽容度低是这类机器自身不可跨越的缺陷,大可不必在一堆烂苹果中挑选哪个烂得少些。主动创造用光环境,不仅可以弥补掌上型DV的不足,而且可以使自己快速地向专业方向进展。演出公司有红头灯(调焦柔光灯)卖,800瓦带调焦,3200k标准色温,外带支架,还可配上柔3柔4胶纸或者蓝色滤光纸(3200k转5600k)什么的,总共不过三四百元。有可能的话,平时补补光,搞点3点布光,那种感觉好过单纯环境光很多。多买1盏灯, 或许今后影视界就会多产生一个专业灯光师。看看布光后的效果,相信你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灯光/脚架就这么重要和神奇,相同的投入,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三、严格要求,拍出好片

  我不想将这部分写成摄影教程。成功之路很简单:找一本教程,看看要点,拍摄时主动应用。镜头一条一条拍,按自己想好的拍。平时看电视时,多数数镜头,增强镜头感。比如说,先知道什么叫“远全中近特”景别,拍摄时主动留意, 再比如说拍摄运动镜头知道什么叫起幅、运动、落幅,努力遵守“平稳准匀”要诀。平时多练习跟焦、对推拉摇移多练习。只要做有心人,勤加练习,手法和意识到位后,功力提升指日可待。

  如果自己在前期拍摄时对后期编辑就有想法,知道怎样用镜头讲故事,主动提升“蒙太奇”镜头组接造诣,加上良好的构图能力审美力和锐利的现场观测力,新手可以快速走上一条通向专业化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你将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种感觉并不是多花3000元购买好机器就能带来的,它将伴随你终生,令你受益无穷。

四、用于编辑的电脑和采集卡

  做视频编辑对电脑要求很高,专业视频工作站往往选用双cpu,选用专门的编辑卡,选用高标准的硬件。这些不属于我们“最低配置、最大满足”原则。在这一原则下,你家里的电脑完全够用了。赛扬3、1G以上的CPU,256M的内存,ATA100的硬盘都满足要求。1394卡要求不高,有个接口,能完成数据传输就行,便宜的不过150元,好多主板甚至声卡都带有1394接口。有条件的话,用SCSI硬盘吧,普通硬盘长时间渲染可能挂掉,DVSHOW深有感受。现在我采用2940UW SCSI卡(40M,市场上二手价也就85元),加上2块IBM万转9G SCSI硬盘做视频素材盘(全新单价100元),价钱便宜,不会出问题,解决了硬盘部分瓶颈问题。 小米加步枪也能出好作品,在这样的电脑上,我对比过我的另一台专业视频工作站(双奔4 2.4G至强CPU+专业编辑卡+高标准的SCSI硬盘+1G的RAMBUS内存),二者除了速度效率差异,效果相差竟然不明显(当然,我选用了效果较好的软件编码,下面我会提到), 这是不是又符合这种“最低配置、最大满足”原则呢?

  这一原则下的新玩法还很多,比如说选用双头显卡,带上双显示器,编辑时体会一下那种专业非编工作站才有的宽阔编辑桌面。的确很爽。

  “最低配置、最大满足”的最大成本就是耗费大量的渲染时间,这一点我不得不在这里明确地写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主题

680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518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低配置实现最大满足(三)

五、编辑软件的选择

  关于操作系统,强烈推荐win2000和winxp,AV素材硬盘一定要用ntfs文件系统(fat32不支持4G以上的单个大文件,这就是好多网友老是抱怨自己采集视频老是到10分钟左右就断掉的原因)。WIN98老了,内存管理过不了256M,无法满足视频编辑需要,让她退休吧。如果你的CPU支持双线程的或者有两个CPU,强烈建议使用winxp,对付这个更在行。

   市面上有很多编辑软件,PINNACLE的STUDIO 8(最新的STUDIO 9已经面世),还有绘声绘影等等。我不赞成选用这样的软件——虽然上手容易,但不支持多个视频层,同时也容易让人丧失进取心,得不到满足感。因此,一开始就不要选用。

  推荐2种软件——Premiere6.5和vegas4.0(俗称VV4)。Premiere6.5就不用多说了,江湖上的龙头老大,专业机构频频采用,拥有众多的功能和插件,熟练使用后各种效果都可以创造出来。 不过我暂时不推荐使用最新的Premiere pro版本,pro虽好,但太占硬盘临时空间,一般的电脑吃不消。而vegas4.0同样也拥有各种专业功能,最大优点就是对电脑要求低,可以达到实时要求,上手也相对Premiere容易,目前受到很多专业穷人的热捧。

  这两种软件都堪称专业,功能强大。Premiere拥有更多的第三方编辑板卡厂家支持,今后拓展空间更大。当然,新手使用这两种软件都有一定难度。磨刀不误砍柴功,多学习一下,经过软件学习阶段,你专心创作时的主观满足感会与日俱增。 如果你功力提升很快,这两款软件已不能满足你,那再介绍专业的后期合成软件Adobe After Effects 6.0给你——只有没想到的创意,没有做不出的效果,追逐你的最佳效果吧。

 声音部分:DV是关于影音的艺术。谈到DV,一般容易忽视录音和配音的重要性。录音方面,外接一个好一点的话筒,如果再能打上吊杆,现场收音效果会大为改观。至于配音方面,如果能选用专业的音频编辑软件代替调音台,最后效果一点都不差,也很符合我们这个“最低配置、最大满足”原则。下面介绍一种专业级的音频编辑软件——业界有名的samplitude 7.0 professional。

  DV有很多玩法,每一种方向,都有较为专业的领域,稍加努力,你就跨到了专业领域。那种满足感,即使你不从事专业工作,那美好的感觉也是外人无法体验的。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主题

680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518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低配置实现最大满足(四)

六、选好编码软件

  我不赞成先将视频采集成MPEG格式后编辑,因为MPEG编辑模式无法提供精确到帧的编辑(除非最新的广播级MPEG2通过专门软件才行)。还是先将视频采成原始格式,编辑好后用好的编码软件压MPEG1或者MPEG2格式吧。

  值得推荐的编码软件有两种:小日本TMPGENC2.59和Canopus ProCoder1.5。他们压出来的视频,效果都较好。其中尤其是Canopus ProCoder更方便专业,可以直接集成到Premiere中(vegas4.0则需要“过桥”,不过这些资源也并不难找)。有了这两种利器,你可以毫不含糊地说,我的VCD/DVD,效果一级棒。

七、刻录

  有些软件将编码和刻录合二为一了,但后台作业仍然是二步。因此这两步分开走更有自由,也能分别选用更好的软件,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视频最终成品多数认定为VCD/DVD 。现在DVD刻录机降价了,800元就搞掂一个4速的(2年前要3倍价钱)。普通CD-R就更便宜了。看来硬件障碍已不存在。选用什么软件呢?实在太多了。推荐之一:TMPGEnc DVD Author,适合刻DVD,比NERO支持格式多。此外,还有更专业的Adobe.Encore.DVD值得关注。至于刻录VCD软件方面,比比皆是,不再赘述。全文完。

说明:以上为转贴文章不代表本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主题

680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518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低配置实现最大满足(四)

六、选好编码软件

  我不赞成先将视频采集成MPEG格式后编辑,因为MPEG编辑模式无法提供精确到帧的编辑(除非最新的广播级MPEG2通过专门软件才行)。还是先将视频采成原始格式,编辑好后用好的编码软件压MPEG1或者MPEG2格式吧。

  值得推荐的编码软件有两种:小日本TMPGENC2.59和Canopus ProCoder1.5。他们压出来的视频,效果都较好。其中尤其是Canopus ProCoder更方便专业,可以直接集成到Premiere中(vegas4.0则需要“过桥”,不过这些资源也并不难找)。有了这两种利器,你可以毫不含糊地说,我的VCD/DVD,效果一级棒。

七、刻录

  有些软件将编码和刻录合二为一了,但后台作业仍然是二步。因此这两步分开走更有自由,也能分别选用更好的软件,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视频最终成品多数认定为VCD/DVD 。现在DVD刻录机降价了,800元就搞掂一个4速的(2年前要3倍价钱)。普通CD-R就更便宜了。看来硬件障碍已不存在。选用什么软件呢?实在太多了。推荐之一:TMPGEnc DVD Author,适合刻DVD,比NERO支持格式多。此外,还有更专业的Adobe.Encore.DVD值得关注。至于刻录VCD软件方面,比比皆是,不再赘述。全文完。

说明:以上为转贴文章不代表本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主题

680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518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视频制作常识

一、数字视频的采样格式及数字化标准
        模拟视频的数字化包括不少技术问题,如电视信号具有不同的制式而且采用复合的YUV信号方式,而计算机工作在RGB空间;电视机是隔行扫描,计算机显示器大多逐行扫描;电视图像的分辨率与显示器的分辨率也不尽相同等等。因此,模拟视频的数字化主要包括色彩空间的转换、光栅扫描的转换以及分辨率的统一。
        模拟视频一般采用分量数字化方式,先把复合视频信号中的亮度和色度分离,得到YUV或YIQ分量,然后用三个模/数转换器对三个分量分别进行数字化,最后再转换成RGB空间。

(一)、数字视频的采样格式
        根据电视信号的特征,亮度信号的带宽是色度信号带宽的两倍。因此其数字化时可采用幅色采样法,即对信号的色差分量的采样率低于对亮度分量的采样率。用Y:U:V来表示YUV三分量的采样比例,则数字视频的采样格式分别有4:1:1、4:2:2和4:4:4三种。电视图像既是空间的函数,也是时间的函数,而且又是隔行扫描式,所以其采样方式比扫描仪扫描图像的方式要复杂得多。分量采样时采到的是隔行样本点,要把隔行样本组合成逐行样本,然后进行样本点的量化,YUV到RGB色彩空间的转换等等,最后才能得到数字视频数据。


 

(二)、数字视频标准
        为了在PAL、NTSC和 SECAM电视制式之间确定共同的数字化参数,国家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制定了广播级质量的数字电视编码标准,称为CCIR 601标准。在该标准中,对采样频率、采样结构、色彩空间转换等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主要有:
1、采样频率为f s=13.5MHz
2、分辨率与帧率
3、根据f s的采样率,在不同的采样格式下计算出数字视频的数据量:这种未压缩的数字视频数据量对于目前的计算机和网络来说无论是存储或传输都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多媒体中应用数字视频的关键问题是数字视频的压缩技术。


 

(三)、视频序列的SMPTE表示单位
        通常用时间码来识别和记录视频数据流中的每一帧,从一段视频的起始帧到终止帧,其间的每一帧都有一个唯一的时间码地址。根据动画和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使用的时间码标准,其格式是:小时:分钟:秒:帧,或 hours:minutes:seconds:frames。 一段长度为00:02:31:15的视频片段的播放时间为2分钟31秒15帧,如果以每秒30帧的速率播放,则播放时间为2分钟31.5秒。
        根据电影、录像和电视工业中使用的帧率的不同,各有其对应的SMPTE标准。由于技术的原因NTSC制式实际使用的帧率是29.97fps而不是30fps,因此在时间码与实际播放时间之间有0.1%的误差。为了解决这个误差问题,设计出丢帧(drop-frame)格式,也即在播放时每分钟要丢2帧(实际上是有两帧不显示而不是从文件中删除),这样可以保证时间码与实际播放时间的一致。与丢帧格式对应的是不丢帧(nondrop-frame)格式,它忽略时间码与实际播放帧之间的误差。

二、视频压缩编码的基本概念
        视频压缩的目标是在尽可能保证视觉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视频数据率。视频压缩比一般指压缩后的数据量与压缩前的数据量之比。由于视频是连续的静态图像,因此其压缩编码算法与静态图像的压缩编码算法有某些共同之处,但是运动的视频还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在压缩时还应考虑其运动特性才能达到高压缩的目标。在视频压缩中常需用到以下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有损和无损压缩:在视频压缩中有损(Lossy )和无损(Lossless)的概念与静态图像中基本类似。无损压缩也即压缩前和解压缩后的数据完全一致。多数的无损压缩都采用RLE行程编码算法。有损压缩意味着解压缩后的数据与压缩前的数据不一致。在压缩的过程中要丢失一些人眼和人耳所不敏感的图像或音频信息,而且丢失的信息不可恢复。几乎所有高压缩的算法都采用有损压缩,这样才能达到低数据率的目标。丢失的数据率与压缩比有关,压缩比越小,丢失的数据越多,解压缩后的效果一般越差。此外,某些有损压缩算法采用多次重复压缩的方式,这样还会引起额外的数据丢失。
        二)、帧内和帧间压缩:帧内(Intraframe)压缩也称为空间压缩(Spatial compression)。当压缩一帧图像时,仅考虑本帧的数据而不考虑相邻帧之间的冗余信息,这实际上与静态图像压缩类似。帧内一般采用有损压缩算法,由于帧内压缩时各个帧之间没有相互关系,所以压缩后的视频数据仍可以以帧为单位进行编辑。帧内压缩一般达不到很高的压缩。
        采用帧间(Interframe)压缩是基于许多视频或动画的连续前后两帧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或者说前后两帧信息变化很小的特点。也即连续的视频其相邻帧之间具有冗余信息,根据这一特性,压缩相邻帧之间的冗余量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压缩量,减小压缩比。帧间压缩也称为时间压缩(Temporal compression),它通过比较时间轴上不同帧之间的数据进行压缩。帧间压缩一般是无损的。帧差值(Frame differencing)算法是一种典型的时间压缩法,它通过比较本帧与相邻帧之间的差异,仅记录本帧与其相邻帧的差值,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数据量。
        (三)、对称和不对称编码:对称性(symmetric)是压缩编码的一个关键特征。对称意味着压缩和解压缩占用相同的计算处理能力和时间,对称算法适合于实时压缩和传送视频,如视频会议应用就以采用对称的压缩编码算法为好。而在电子出版和其它多媒体应用中,一般是把视频预先压缩处理好,尔后再播放,因此可以采用不对称(asymmetric)编码。不对称或非对称意味着压缩时需要花费大量的处理能力和时间,而解压缩时则能较好地实时回放,也即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压缩和解压缩。一般地说,压缩一段视频的时间比回放(解压缩)该视频的时间要多得多。例如,压缩一段三分钟的视频片断可能需要10多分钟的时间,而该片断实时回放时间只有三分钟。
        目前有多种视频压缩编码方法,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MPEG数字视频格式和AVI数字视频格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主题

680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518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S-端子和YUV分量有何区别?

S-端子和YUV分量只是一个连接接口(不是品质的判定依据),至于视频品质完全要靠其视频传送数率来决定,并不是S-端子一定是低品质的350线,YUV就是425线,这是一个概念错误。

试问:广播级的摄像机有5万和高达百万元人民币的,而它们都是YUV分量接口输出,如果都是425线,摄像机怎么会有十几倍的价格差?Beaecam录放机同样有这个问题,3万元的录放机与几十万元的录放机都是YUV分量接口,价格上也有几十倍的价格差?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其实是因为其视频传送速率的不同而价格不同。广播级的视频传送速率5MB/S为标准,上至50MB/S,视频传送速率决定了品质也决定了价格。并不是只要是YUV分量就是425线,如果视频传送速率在1MB/S,即使是YUV分量,可品质还不如VCR(家用复合信号),美国人都采用可调视频传送速率的S-端子的JVC录放机,而不是SONY Batecam标准。


 

真正的Y/C(S端子)是五线接头,含义是:二路视频亮度信号,二路视频色度信号,一路公共屏蔽地线:与其配套的亮度、色度分离器。您还可以发现S端子的接口信号与YUV 分量(三屏蔽接头:Y是一路亮度,U是一路色度,V是一路色差)实际上是类似的安排,只是信号的分离和组合上多少的区别而已。为什么SONY 的Batecam录放机输出的YUV视频品质比S-端子好?原因是电视台录制时就采用了YUV分量录入,播出时当然采用YUV分量播出,没有损失,而采用S-端子播出,则要将亮度信号一分为二,当然有损失。如果录入时采用S-端子录入,播出时也用S-端子,您会发现S-端子输出的品质要好过YUV分量输出,因为若用YUV分量输出,则发将二路信号聚合为一路时,也必然产生了损失。S-端子的五路分离信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数字视频发展的必然,随着数字视频的越来越多的应用,将来所有的设备都将采用S-端子。数码电视机的像素分辩率都是800*600,而都采用S-端子为高清晰度输入输出。


 

S-端子有同样的视频传送速率问题,在不用SONY Batecam标准的地方都是用Y/C分量(S-端子),通过S-端子的视频传送速率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视频品质,用S-端子采用5MB/S的视频传送速率,就是广播级的标准视频,如果采用6MB/S的视频传送速率就是非常完美的视频品质。在全世界的电视台数字频道中,编码器的输出码流都是6MB/S,大多美国电视台都是采用高速率的Y/C(S-端子),数字台则全是Y/C(S-端子),您能说美国的电视视频品质比中国的YUV分量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主题

1507

回帖

1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2459
发表于 2005-6-23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专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主题

680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518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慎用DV摄像带
DV摄像带的种类不多,现在家用DV主要使用的是微型DV带,也就是常说的MiniDV带,它的尺寸只有66×48×12.2毫米,而在DV盒带上会有4个金属电极,有些DV带还装入了4Kb的半导体存储器,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判别盒带的种类型号、磁带厚度、出厂情况等,以及用来存储或引导索引数据,还可以记录拍摄时的重要数据。MiniDV带的带基用的是金属蒸镀工艺,具有较高耐磨强度和较高磁性能。

之所以说这些,主要是想说明DV带和DV机具有同样的重要地位,虽然它是脱离与DV机的一种介质而已,但DV摄像带接触的却是DV最心脏的部分——磁头,磁头的损伤会影像画质以及存储。所以DV摄像带的使用也要谨慎,“小心使得万年船”么!

使用时:

1、 温差大的情况下,比如在寒冷的冬天,从温暖的室内拿出DV带到室外拍摄,不要马上放进DV机内,温差大有可能会使DV带的表面形成微小的水珠,损伤DV机。

2、 尽量少用暂停,因为在使用“暂停”的时候,磁带停止了运动,而磁头仍处于旋转的状态,固定反复扫描磁带上的同一部位,容易时磁带发热受到损伤。

3、 磁带存放要注意环境,湿度不能太高,温度要适宜,一般温度在20度左右,湿度在40%左右。

4、 不要将磁带靠近喇叭、电视机等能产生磁场的物体,从而导致磁带的信号失落和信噪比下降,影响录放质量。

5、 磁带的摆放也有讲究,直立摆放能减少磁带的自然变形。

6、 磁带的标签要按说明正确粘贴,否则会影响磁带走带时的平稳性,给磁头造成伤害。

7、 磁带的存放还要注意防尘,滞留在带基上的灰尘颗粒会损伤磁头。

磁带虽然脱离DV存在,但是是记录影像的重要载体,影像的质量不仅取决于DV本身的性能,还要靠DV磁带的完美记录才能发挥最佳的影像质量,所以保护好了DV磁带,也就保护了DV,更保护了完美的影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1177

回帖

7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8945
发表于 2005-6-23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你别一下子弄死我行不?
草的味道、树的底语、海水的歌唱、山的沉着稳重。我爱它们,它们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1392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4137
发表于 2005-6-23 1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专业,收藏~~~
帅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主题

680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518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1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滇泉 发表于 2005-6-23 12:49:35 :
兄弟,你别一下子弄死我行不?


 

偶还没有讲太深的东西呢!还没给你讲压缩的原理的算法呢,还有什么蒙太奇什么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主题

680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518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编辑常见问题答疑
1 在输出后画面为什么有锯齿型,过渡边缘不清晰?

答:多数是你在项目设置中,Fieldx场的设置不正确造成的,应该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o Fieldx选项,请参阅帮助说明中项目设置里面的第6条。再有,如果你应用了好莱坞插件,输出的特效画面有些锯齿型的粗糙现象,是比较正常的,因为我们是用软件来压缩的视频,如果用硬件视频压缩卡来输出,效果将大大的提高,输出画面质量会很好的,但视频压缩卡都是很贵的。

2 为什么编辑的图片素材拖放到轨道上都是6秒钟(150贞)?

答:这个时间是Premiere默认的静止图片的时间,你可以改变这个设置,选择Premiere中Edit菜单下的Preferences选项的子菜单General and still Image命令,在弹出的Preferences对话框中,改变Still Image下的数值即可,你需要重新导入素材才能生效为你设置的要求。如果导入Gif格式的序列文件,要把数值设为1贞,导入文件到轨道中,才能保持原文件的动画贞数。

3 预览速度为什么很慢?

答:参阅帮助说明中项目设置中里面的第6条,在Preview的下拉菜单中选择From RAM选项,从内存预览,不要选择从磁盘预览。预览速度将会显著提高,前提你的内存一定要大。

4 视频输出的时间太长了,有办法缩短输出时间吗?

答:是的,Premiere在输出视频文件时的时间的确很长,要想彻底的改善,你可以买一块视频压缩卡来输出,大约是1:1的实时输出,如果你没有资金购买,可以通过以下办法解决,首先注意你输出的视频文件的画面尺寸,不要过大,我们做VCD画面尺寸保持为352*288就可以了,太大的画面,在输出是影响速度的首要因素,Premiere处理会很慢的,当然影响输出时间。如果有必要,尽量缩小输出画面尺寸设置,将提高输出速度,缩短输出时间。再有,你编辑的项目占用轨道也要尽量少,编辑轨道越多,输出时间也越长。还有,如果你应用了大量的滤镜设置及外部插件,也将影响输出速度。我们用软件输出视频文件,时间长 是正常的,你只需注意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就会提高输出速度,缩短视频输出的时间了。最后告诉你一个经验之谈,就是格式为BMP的静止图片在输出是速度是最快的了。

5 我导入的照片为什么变形了?(或照片两边出现黑框是怎么回事?)

答:是因为照片的画面尺寸与我们项目编辑中的监视器画面尺寸不一致造成的,两者的比率不一致,所以在监视器中看照片变形了。照片两边出现黑框也是这个原因,区别是照片的图案没有变形,解决方法,你可以用制图软件处理一下照片,尺寸设为352*288就可以了,对于竖幅照片,你可以增加背景衬托两侧的空白处,或重新制作照片为横幅,但尺寸要保持为352*288。你还可以点击素材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保持素材比例选项,可以保持素材原比例,确保素材(照片)不变形。

6 我们选用的图片象素多大才合适?

答:电视的分辨率是每英寸72象素,所以我们选用的图片的分辨率在每英寸72象素以上就可以了,太高的分辨率没有用处,通常选择在100--150的值之间即可。

7 为什么我在安装Premiere提示我QuickTime没有安装,QuickTime的选项不可用?

我们很多朋友用的都不是正版的Premiere,在安装目录里没有QuickTime播放器,因为Premiere支持输出流煤体MOV格式,也就是QuickTime的专用格式,你没有安装Quick Time播放器,所以就不能输出MOV格式的视频文件。还有,在过渡设置中有关于Quick Time的过渡设置也不可用,所以Premiere时提示你QuickTime没有安装QuickTime的某些选项不可用,安装QuickTime即可解决。

8 为什么Premiere不能输出MPEG格式的视频文件?

答:其实Premiere6。0版本是可以输出MPEG格式的视频文件的,不过是依靠自带的插件输出罢了,但是效果不是很好。你可以选择外挂插件来输出MPEG格式的视频文件,输出质量最好的是TMPGEnc,大家都叫它小日本,很多网友公认它的输出质量最好,就是安装和使用麻烦点。我个人觉得panasonic_mpeg1_encoder_plug-in_v251不错,速度快,输出质量也很好,输出过程就象是Premiere本身一样,再有应用广泛的LSX-MPEG也不错。你选择其一安装,就可以在Premiere中输出MPEG格式的视频文件了。最新版本6.5可以输出MPEG格式的视频文件,但效果一般,建议还是选择外挂插件来输出。

9 为什么没有在教程里讲滤镜的应用?

答:滤镜的应用我们平常用的不多,所以没有说明。你可以在我的模板中参考对于素材的滤镜设置,然后自己学习一下,最主要的是学会控制关键贞。

10 我想输出视频素材的一部分,怎么办?

答:参考《关于预览》中的1和2条预览范围,把这个预览范围安排到你要输出的范围,并参考〈输出设置〉中的第4条,Range项选择Work Project输出工作区,即可输出你要输出的部分。

11 我用Final Effects for Adobe Premiere 插件怎么在WIN98或WINXP下不能用?

答:Final Effects for Adobe Premiere有很多朋友用它,它可以创造很多视频特效,比如,雨,雪,粒子效果等,是Adobe Premiere的常用特效插件,以前好多人就在网上找它,用它,谈它.在Adobe Premiere6.0出来以后,因其原本强大功能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所以现在多数爱好视频编辑的朋友都在用Adobe Premiere6.0版,但随之对Final Effects for Adobe Premiere的问题也来了,在网上我经常看到有网友谈论关于Final Effects for Adobe Premiere的问题,除了如何使用它的问题外,归纳一下,无非以下几点:

1:汉化版(或原英文版)安装后不能用,在Premiere中找不到Final Effects for Adobe Premiere

原因是,原英文版是安装的路径不对造成的,汉化版的安装可能是你把拷贝的文件没有正确安放在Premiere的Plug-ins目录下。我做了个汉化自动安装版为网友安装使用方便避免了安装错误。可本站下载。

2:在Adobe Premiere6.0版中无法使用或容易死机

原因是,真正的死机可能是你系统本身的问题。在多数情况下是能启动,只是不好用或使用不正常,造成的原因是软件本身引起的,因为这个软件版本原本是为 Adobe Premiere5.1版开发用的,对Adobe Premiere6.0版的支持有些不够,(我没有发现它的高版本)只好将就用吧!在Adobe Premiere5.1和5.5版中使用正常,在WIN98系统下Adobe Premiere6.0中出现最多的实际是假死机,当把效果应用到素材时(鼠标变成拳头型),只要你敲一下回车,在效果控制面板(Effect controls)中点击插件效果后的setup重新启动它,就一切正常了,在新版WIN XP下,出现这种情况你只要把鼠标移到下面的系统工具标题栏上点击一下就OK啦,可以直接进行设置.

12 为什么Hollywood FX for Peremire滤镜插件在使用时不能在编辑层中添加图片和视频素材?

答:有人认为Hollywood FX for Peremire滤镜插件没有注册,所以不支持这个功能,还有人说根本用不了,好莱钨是功能强大的视频滤镜插件,多达几百种的过渡设置,不能用岂不成了笑话? 上面一些人的说法其实是不对的,Hollywood FX好莱钨是不支持我们常用的JPG,GIF,BMP,等格式的图片文件而已,他只是支持TAG格式的图片文件,你只要使用TAG格式的图片文件一切OK,还有,对于动态的视频文件,你可以用MOV格式的视频文件来处理,赶快体验一下它的变幻莫测的变化吧!

13 为什么我编辑输出AVI格式的视频画面质量不好,有时有马赛克出现?

答: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你输出时选用的压缩编码选择不当造成的,一个好的压缩编码对视频的输出质量有很大的影响。WIN98下你可以选择Intel Indeo?Video4.5在WINXP下你可以选择Indeo?Video5.10效果都是不错的,你还可以按装外部编码器如DivX DVD编码器,支持MPEG4的编码。选择一个好的编码器不光是影响视频的输出质量,还关系的生成文件的大小,输出的速度,是很重要的环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18 00:22 , Processed in 0.0666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