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何:
此文不针对任何人,只谈个人认识.其实早就想谈谈户外活动中应该尽可能地爱护山中一草一木的问题,但一直没顾上.这次随便说几句,如果文中引用了某事,只是为了说明道理,并非有意冒犯,敬请当事人原谅.
垃圾和动植物
我们在户外活动中所谓的环保一般是指不乱丢垃圾,而忽视了爱护动植物这一更重要的问题.其实垃圾问题只不过是从人类的角度来衡量的一个问题,因为它影响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而这些对大自然来讲,并无多大实质性的损害.当我们为了乱丢垃圾而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却对伤害动植物的情况心安理得,甚至自豪,开心,我们的环保意识是不是有些可笑呢?当然,我并不是说垃圾问题不重要,这不仅是我们人类自身的需求,也体现了我们作人素质高低的问题.
树木和荆棘
树木比荆棘更重要也是从人类的角度来衡量问题的结果,人类主要考虑的是哪一个对自己更有用.而不是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其实每一个物种都有它独特的作用,互相是不能取代的,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哪一种就比另一种更好.事实上,比树木生命力更顽强的荆棘保护了更大的地球表面积.还因为它们数量众多,也许它们担负了更多的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净化空气\水质等作用.
在人类文化中有一种象征文化.常常把荆棘象征为障碍物,象征为邪恶的东西,好象人的本性就应该是消灭荆棘的,把铲除荆棘比喻为同坏人坏事作斗争.但那必竟是文化现象,人们为某物赋予了某种特性,其目的是为了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并不是某物真的具有人们所赋予的特性.再说什么东西的好与坏不能由人来下定义,自有自然规律来主宰.要明白,在户外活动中,是我们侵犯了自然,而不是荆棘碍了我们的事.
主与客
人类的一大缺点是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己的感觉,而不能平等地想想动植物的感觉.它们都是山的孩子,是本该生长在那里的,而我们不是.无论山里的草木土石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哪个位置,它们都没有错,它们是必然的,无可选择的.而我们的户外活动则不是生活所必须的,山不是非爬不可的,我们行走的路线也是可以选择的,可以改变的.来到山里,我们是客人,而客人就应该遵从客人的礼仪.
在户外活动中,无论我们怎么注意环保,都会对自然造成一些损害,可我们的生命又是要以活动为特征的,在这对矛盾中,我们只有时时注意,尽可能地减轻损害程度了.
山是有灵性的,山是有尊严的,对山要敬畏.和若干亿年的大山相比,我们百十年的生命太微不足道了,也太脆弱了,脆弱得还不如一只野山羊.如果你找不到这种感觉,建议你多去荒无人烟的大山里独自探路吧!
个人认为,何总没必要这样咬文嚼字,人与自然是共存的,不是说我们爱户外的砍一颗树,自然界就被破坏了,自然界是有平衡的,就是生态链一样,兔子可爱,但不能因为狼要吃兔子,就说狼是邪恶的。 荆棘是我们纵山途中不可避免的障碍物,如果我们想继续纵下去就只能砍掉一小部分,要不然我们就得老老实实的回到家里看电视了。不对,看电视还会产生二氧化碳,破坏环境。 不用这样吧,何必计较一颗小树,再说那颗小树一不是国家保护树种,二不是重要资产。杈子砍下来是为了在户外活下来或是活得更好,而不是无聊才去砍树。 如果大家把评级看成政治审查的话,是不是有点失去评级的初衷了。 当然不是说我们要做不爱护树木花草的野蛮人,但也不能就此束缚了我们的手脚。我们在户外时要在做好充足物质、心理准备的条件下做出选择,砍树或烧柴是可选择的生活方式。 以上想法为我个人意见,与他人无关,只是看过有感而写,望各位老大不要认为我是个环保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