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香处处,处处秋香。又到了法梧树叶变黄、桂子飘香的季节,当大地改换成秋的颜色,喜欢新鲜刺激的你也许禁不住F1的诱惑,要去上海凑个热闹;喜欢遨游天下的你,也许在计划稻城或大理的又一个行程;可是,如果时间不那么充分,喜欢宁静自然、品味乡土的你,就千万不要错过了近在眼前的咸宁桂乡之旅。
咸宁的景点并不少,温泉、太乙洞、星星竹海、刘家桥古民居、桂花园、飞仙洞、向阳湖……但由于距离武汉较近,小轿车只需一个小时车程,交通方便,两天的出游行程便能看到所有美景,但如果要细细品味,玩个三四天也不嫌少。
江南第一村刘家桥
去过婺源、西递和宏村的人,一定都为其徽派建筑的风格所吸引,村落的白墙黛瓦、马头墙、各种砖雕、木雕、石雕都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是,人们不知道,在紧邻安徽、江西的湖北,也有受其建筑风格影响的古村落,这就是人称“江南第一村”的咸宁刘家桥。
刘家桥位于咸宁桂花镇内,始建于明朝崇祯年三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小弟彭城王刘交玄孙———刘元武所建,繁衍至今已有十八代。古村落共有四处建筑,分为老屋、新屋和下屋等,共有大小房屋740间和廊桥一座(即刘家桥)。
几处古民居均已略显沧桑,但“父子明经”的牌匾依然清晰,雕窗粉墙,黛瓦飞檐,处处流露出徽派建筑的性格,让人仿佛又回到书声朗朗,书香门弟的旧日时光。刘家桥是一座古廊桥,但来到这里的人,大多最先想到的却是那个讲述与廊桥有关的浪漫故事———《廊桥遗梦》。明清时期,刘家桥是从通山、江西等地通往咸宁、汉口的必经之地,桥上桥下生意人来来往往,热闹非凡,桥上还有专门的长凳供路人休息;经过岁月无情的洗刷,现实中的刘家桥,古老而有些落寞,静静的溪水涓涓流淌,参天的古树陪伴着它,在斜阳里映射出青色的回忆。
近年来,这里渐为外人所知,电影《汀泗桥之战》、《汉正街人》、《守望家园》等都以这里为拍摄主场地,来自武汉、黄石、鄂州和岳阳等地的游客也纷纷前来追忆怀古。
小贴士:时下,刘家桥满山遍野是果园,硕果累累,游客可在果园观花摘果,不想走的还可以在这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过上两天真正的田园生活,30元每天的收费也不算贵。
那一池热腾腾的汤
说起咸宁,人们最早听说它,还是因为它集休闲、保健于一身的温泉。如今,大多途经咸宁的人,只要有一两个小时的空闲时间,都要到温泉去泡一泡再走,热热的泉水一泡,浑身困乏尽消,又可以精神抖擞地上路了。
据介绍,咸宁地域内,有一条淦河蜿蜒而过,河滩上,急流中,氡矿泉水喷涌不息,热气腾腾,散发着乳白色的雾气,恰似轻纱漫舞,分外诱人。温泉水温在50℃左右,含硫酸盐、重碳酸盐、钙、镁、氡等10余种成份,能有效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特别是各种元素含量的比例比较合适,故有“华中第一泉”之称。
对温泉水的开发和利用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宋时“温泉沸波”被列为“咸宁八景”之一。沐浴温泉水,不仅可以消除旅途疲劳,还可治疗慢性颈肩腰腿、关节炎、皮肤病、风湿症、神经炎、胃病等多种疾病,有明显疗效。
现在,当地对温泉水进行开发引导,建成了一个个类似泳池的温泉池,不会游泳的可以在浅水区泡一泡,会游泳的人,则可以像在一般游泳池内一样,在热腾腾的温泉水里自在地游泳。
小贴士:温泉位于咸宁市温泉城区,这里也是咸宁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比较好找。泡温泉前可以先在附近一带购买经济实惠的泳装和相应用品。
秋香处处游咸宁 清秋明月赏桂花
每逢仲秋季节,在薄雾绵绵的清晨,在和风细舞的白天,在明月朗朗的夜晚,桂花园里,都会迎来一群群采花女,她们拉着布垫,手执长竿,攀上桂树,或摇曳枝头,或持竿击花,顿时,花雨纷纷,香气扑鼻,朵朵花瓣飘落在洁白的布垫上,阵阵花香随风飘散,好一幅“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五彩画面,这就是享誉中华的桂花之乡———咸宁的花农们正在喜采桂花的丰收景象。
咸宁是中国桂花之乡———种植桂花面积3.5万余亩,居全国之首。目前全国现存百年以上古桂最多的地区是湖北咸宁,约有2000株。咸安桂花不仅种植面积、株数居全国之冠,鲜花产量和质量亦是全国第一。
小贴士:如果赶上花开时节,到咸宁旅游可以到桂园一访,顺便采些桂花,晒干后放入包袋中,处处留香。当然,这里也有用桂花开发的各种食品,如桂花糕、桂花茶、桂花酒等,买一点馈赠亲友也无妨。
好一片星星竹海
星星竹海地处咸宁市区以南16公里,距武汉96公里,这里的最高海拔为731米,年平均气温15℃左右。密密匝匝的竹叶遮蔽了阳光,挡住了暑气,星星竹海“夏无酷暑”的美名因此而来。
咸宁植竹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这里的竹子种类繁多,共有五大类三十多个品种,除了楠竹外,还有乌林竹、花毛竹、龟甲竹、弧形竹、紫竹、苦竹、水竹、月竹、筷竹、火筒竹等。在温泉潜山竹类品种园内还有从外地引进的罗汉竹、粉单竹、花孝顺竹、黄皮刚竹等许多珍贵品种。
登上雾气氤氲的花纹山,居高临下,竹乡的风光尽收眼前,远看“茫茫竹海,碧波排空,铺向天边,近看粗壮楠竹,巷翠挺拔,指云擎日”。
竹海有情,竹海情深。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步入当地竹农人家,吃一口竹筒饭,喝一口竹叶酒,炒一盘竹笋,围着竹子燃起篝火,听听竹歌,看看竹舞,品着竹乐,回到宾馆细细品味郭小川在咸宁生活期间写出的脍炙人口的《江南竹区三唱》———《楠竹歌》、《欢乐歌》、《花纹歌》,快意而舒心。
星星竹海,山幽、竹秀、景美,一片大自然的静土。
小贴士:星星竹海景区内建有专业的拓展基地,内有天梯、空中飞杠、互助套圈、合力行走、断桥、逃生墙、背摔台等特种旅游项目设施,不少知名企业每年都组织员工来这里参加拓展训练。
探胜寻幽太乙洞
第一次听说太乙洞时,我颇有些不以为然,以为和自己以前见过的许多洞穴没什么两样。然而,来到洞前,便已意识到它的不同寻常了。导游介绍,该洞全长2公里,在山下进洞,半山腰出洞,那里还有为了纪念太乙真人的太乙庙。
太乙洞在温泉城区以南5公里处,相传太乙真人为治水患,造福民众掘凿而成。据地质专家考计,该洞距今约360万年,洞中既有开阔粗犷的大厅,又有曲径通幽的小巷,洞内钟乳倒悬,石柱林立,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恰似一处人间仙境。全洞共分三层,最下面是一条涓涓流淌的暗河,中层开辟为进洞之路,两侧立有许多石笋石柱,上层为顶,倒悬着许多形态各异的石钟乳。
千万年的自然造化,造就了各种鬼斧神工的石钟乳、石笋和石柱,形成了千种不同的景像:观音打坐、太乙佛尘、相思鸟、大象酣睡、神牛小憩、犀牛望月、蛤蟆张口……或如出鞘宝剑,或似倒挂琼花,天造地设,至趣至妙。
距出洞口不远处,在一个天然的洞内大厅,开阔平坦,洞顶倒悬着成千上万只黑色的蝙蝠,蝙蝠们并没有像恐怖片里那样四处为害,它们与人平安相处,但却为太乙洞平添出许多神秘色彩来。也许远古时代,这里曾住过我们的祖先;也许,也曾有像小龙女一样隐居山林、修炼武术的高人曾与这些蝙蝠为伴……
还来不及让我有更多神思暇想,前行百米左右,阳光灿烂的洞口就在眼前,青山竹树,秋意盎然,让人恍如刚从仙境漫游而回。有人以太乙洞为题,赋词一首:探胜寻幽兴致浓,万分情趣不言中。赏心似饮吴刚酒,吹面如迎宋玉风。金秋爽,月和融,奇观更胜桃源洞,欣赏依恋忘回返。
小贴士:太乙洞全长两公里,但并不难走,洞内照明为分段照明,即游人走到前面一段,开启前面一段的灯光,后面的灯光就会自动熄灭,所以,在观光时,最好在导游前后,不要轻易脱离大队人马,否则,灯光一灭,就什么也看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