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贺兰山穿越,感人的警民联合大救援 哈拉乌北沟已进过两次了,站在她的脚下仰望敖包疙瘩也两次了,但两次都没能登顶,特别是第二次,与峰顶不足百米,然而因为下大雨,带着孩子,冲顶时没有穿雨披,最终遗憾放弃。 曾给自己定了2008年的三个目标,就是能登贺兰山主峰敖包疙瘩、穿越一次贺兰山、上一趟六盘山。不想,在七月又完成了一次马牙雪山的穿越行动;中秋之夜在六盘山的怀抱度过,完成了登顶米缸山并穿越六盘山的心愿。然而,守着的贺兰山却是一直无缘能亲近她,原想今年就要过去,这又会成为明年的目标,不想这次的阿盟户外的“仲冬踏雪登贺兰主峰”活动,却再次点燃了心中的冲动。 经过联系,也有几位银川驴友一同行动,他们主要是穿越,当时考虑我们人多些,以登主峰为主,不穿越。到达左旗后,各路人马商议后决定看山中情况,如果适合穿越就进行穿越。 11月29日一早,我们一行17人通过哈拉乌林管站进入北沟,踏上了我们的“仲冬踏雪登贺兰主峰”征程。 夏季的贺兰山哈拉乌北沟的风景无限,冬季的山中是另一番的景色,你如果没有进过雪后的贺兰山,你是无法领略到她的洁白与素雅,今天的天空是那种难得一见的尉蓝,没有一丝的风,阳光照在山顶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那一片雪白的世界让你很快就忘记了冬日的寒冷。越往里走,雪越厚,基本都是没了脚脖子了,有的地方已超过了膝盖,树上挂银花,石头上面长满了雪蘑菇,放眼望去,一片童话般的雪世界。这样的雪景在山外可是很少能见到的,大家越走越兴奋,为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而赞叹不已。 走走停停,到下午四点左右,到达冲刺营地,登主峰的人员在此扎营,想穿越的人员,感觉山中没有结冰,路比较好走,准备进行穿越,行进到水沟上面的平台上面扎营,好为明天节省出时间。扎好营后,经过商议,决定为了保存体能进行穿越,这次放弃登顶。 帐篷就扎在雪地上,大家早早地在帐篷中吃了晚餐,喝茶饮酒聊天,为这一次的全新体验而兴奋,在外面很少能睡着,总喜欢出外面看看。夜空中繁星点点,静静地注视着这群大山中的驴子们,这样的星空又使我想起了马牙雪山上面的夜空,一样的美丽,一样的让人难忘记。 晚上三点钟外面刮起了风,而且还很大。五点钟就有人醒来了,开始做早餐,天没亮就收拾装备,听走过的路人和舒马赫说今天的路程很长,七点开始向主峰进发,这是艰难的拔高过程,一直向上绕过了猪毛刺,把冲顶的路程走了一半,然后向右横切到垭口,大风一直在刮,特别是到了垭口上,根本站不住人,上来之后急忙躲避到背面的山岩后面,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艰苦攀登,最终在早九点全部翻过了主峰垭口。呵呵,终于又看到宁夏,远处的城市是那么地近,而我们下去的路又是那么的陡峭 在垭口稍做停留,下撤时大约早九点一刻,开始一段没有雪,草都已经干枯,虽然很陡,但还是很好下的,只是风比较大,要注意自身的平衡。向下慢慢汇成了一条小沟,雪也慢慢多了起来,继续向前,路已经全部被雪覆盖了,雪很厚,下面全是乱石,最好的办法就是坐在雪地上向下滑,试了一下,这办法很实用,比走要快许多,而且比较安全,带的几个冰爪根本用不上。这样的路段大约有五百米左右,第一次这样滑雪,大家都很兴奋。 前面到一个小崖,大约有两米高,大个子用双腿支撑两边就下来了,其他人则由先下来的人员接下来。 又向前走了一小段,大约在十点半左右,来到一个大石头旁边,这里有三四米高的一个小崖,这时木头(李钰)已经在下面,我们在上面没看见路人,后来听到木头在问“是不是摔着了?”才发现路人在崖下面,说是腿被撇了一下。这里有点儿不好下,要向左面过去抓住一棵小树径后向下滑,下面有很厚的雪堆。我们滑下去之后,木头已经把路人的裤腿拉起来看了看伤情,是右小腿膝盖下十公分处,没有出血,只有一个撞痕,扶着走了一下,他感觉比较疼痛。其他人员继续向下,我和舒马赫留下来察看伤情,扶他坐下,再次把裤腿拉上去,小腿开始肿了,我们用雪进行冷敷和摩擦后,又把裤腿放下保暖。再次扶他试着走了走,但根本无法行动,这条腿不能挨着任何地方,这次我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考虑了自制简易担架,但只靠我们这走了两天山路的人来把他抬下山,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儿的路我已经领教了,据他们说正常下去也要七个小时呢,看来只有求救了。我爬向旁边的山崖壁上转着寻找手机信号,但一切都是徒劳的,只在垭口上面有信号,但再上去已经不太可能了,这段根本没有路了,是滑着雪下来的,想上旁边的山顶去试试看,但更陡峭,没有路,而且山后还有山。最后决定,下山去求救,舒马赫和火凤凰走过这条路,简单商议后决定:挑选几位体能较好的与我留守,最后是银北山鹰的新驴西北藏鹰(杨宏)和木头(李钰)与我留下,为了尽快出山,让舒马赫轻装下山去求救,火凤凰带其他几位体力稍弱的驴子随后下山。 这时,其他人员都下到几百米以下在等待我们,舒马赫下去后,我就与路人继续想办法往下走。这里全是乱石堆与雪堆,而且坡度很陡,我又试着背他,但他疼得受不了,看来行不通,我只能架他右边的肩膀,让他用单腿跳着走,但这样的乱石堆显然也不可能,最后,用登山绳子一头系在他腰上,把受伤的右小腿放在左小腿上,然后用绳子一另一头绑住脚腕处,找雪厚的地方用绳子拉着他向下滑,他用双手做支撑,脚顶到石头上了就用绳子提起来一下再拉上走。但这样全是雪的路也不好找,走了一段后两人就累得走不动了,又想了半天也没什么好办法。这时西北藏鹰和木头也上来了,暂时将路人交给他们两个,我背包先下到他们放包处,在这里我又试图寻找手机信号,但仍一无所获,吃了些食物稍做休息后又返上去。他们已经下到了窝棚下面了,我们的意思想在窝棚停下等救援人员的到来,但路人下山心切,说为了早点下去与救援人员会合,我们尽量多向下走些,最后事实证明应当停在窝棚,晚上在这里可以很好地避风寒,少受大风雪的袭击。 这一段是整个走的路程中最难走的一段,乱石纵横,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方。雪厚的地方还是用绳子系住腰和小腿往下拉,拉不成的地方一人在前面探路,两个人架着在后面走,三个多小时后,终于把他弄到了放包处,这里略平一些,靠近大树,可避风。生起了火堆,给路人铺好防潮垫,套好睡袋,我们又把四个人湿透了的鞋子、袜子、鞋垫,全都脱了下来烘烤,把湿透了的裤腿也要烤干,不然,天一冷下来就结成冰了。我突然发现下到这儿后,我的手机里居然收到了两条短信,心中立即又燃起了希望,我又重新打手机,但依然没信号,又编辑了给踏雪和门外汉的求援短信,不停地找高处,举过头顶发送,结果依然无法发送。都很累了,路人由于我们架着他的肩膀下来,两个肩膀都麻木了,一直靠左边的腿支撑跳动,这时也累的行动困难。我们三个侧身时间太久,也是累的浑身酸痛。烧了些热水,想吃些东西,但大家都没有胃口,只是喝了些水。开始时路人情绪有些激动,大家不停地安慰他,既然出了事情,要想开些,要保持冷静,我们已经派出了求救人员,耐心等待就是了,没有什么危险了。就这样围着火堆等待,路人开始要睡觉,但这么冷的天,不能睡,我怕他睡着后会出现什么危险,所以不断地叫他,然后大家一起与他聊天,听他讲登山的经历,慢慢地他也不再困了,于是,大家一起在火堆前等待着希望的到来。我们的两位新驴尤其细心、耐心,根据路人对火的温度的感觉,不时地调整着火势的大小和火堆的远近,并扶他调整一下坐或躺的姿势,尽量使他感受舒服些。当时考虑支帐篷,但如果支起帐篷,就无法点火取暖,而且睡袋也不够,(路人的睡袋在翻越过来时没有带来),路人躺下后自己不能行动,如果时间一长,肯定会出现冻伤,所以最后决定不支帐,大家守着火堆过夜。晚上大风和大雪曾肆虐过几个小时,还好,后半夜天色放晴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着,好象一切都已停止,天天慢慢黑了下来,我们总忍不住向山下打望,希望能早些看到山下的动静,就这样,大家围着火堆度过了漫漫长夜。 早上七点多天色一亮,仍没见到人上来,算了一下,从昨天不到中午十二点开始下山,到现在已经十九个小时过去了,时间上应该够了,大家心中感到不安,是不是下去的人员也出了安全问题?还是连夜上山的救援人员出现意外?随即决定:西北藏鹰和木头立即下山察看情况,我留下陪路人等待救援。近七点半时,两人啃了几口干饼,喝了口水,把余下的少许食物留下就急忙向山下赶去。约十几分钟后,听了下面的沟中有人喊了一声,我们顿时来了精神,又过了十多分钟后,终于看到上来了人,是一位年轻的林管员,他一来就问有没有吃的?一晚上,又累又饿啊! 了解了情况后,他下山去向119战士报告情况,这时,我看到了落滢上来了,当时很疑惑啊,一个小女子,整整一晚啊,随后,踏雪也赶到,赶紧给他们弄些吃的和热水。另一位林管员也上来了,他又给我们准备了一些树枝加到火上,问了情况后下山找人,说战士们就在下面,马上就到。九点四十,了解了情况后的踏雪和落滢准备下山报告情况,119人员马上就到,这里已经没什么问题了,把路人重新安置好,我把另一个睡袋也给他留下后,和踏雪、落滢一起下山,刚转过一个山弯就看到了上来的战士们,向他们简单说明了情况后我们继续下山,在近下午三点时出的岩画口。 山下的救援行动正在进行中。。。。。。。 感谢所有在这次救援行动中付出努力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