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醉棋横刀

男子出游被森林昆虫叮咬 险些脑萎缩昏迷死亡

[复制链接]

164

主题

2395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6112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8-5 0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虫虫看到有点恶心

学习了

带着满心的自在,回归滚滚红尘,其实你什么也没有带走,因为那是你自性的本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6

回帖

345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50
发表于 2009-8-6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流星雨:
户外游玩多学习点知识是非常必要滴!安全第一哦!

     确实很有必要。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58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625
发表于 2009-8-6 14: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黑人啊,,,看来以后要多加注意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2622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6678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8-11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方农村这种虫子比较多,前几天在中央10套还看到过相关报道的。
那山、那水、那景年复一年停留在那里,看着芸芸众生从自己身边走过,其实只为等待着发现自己的眼睛......别抱怨我们身边缺少美景,只是我们等待得不够。 记住一句话,山始终在那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2658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6421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8-11 15: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唱:

流星雨:
户外游玩多学习点知识是非常必要滴!安全第一哦!

     确实很有必要。谢谢楼主!

由生命造就到丰盛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6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525
发表于 2009-8-12 1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草爬子是什么:“草爬子”学名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草爬子长什么样子: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达30mm。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份。
  1.硬蜱 颚体也称假头,位于躯体前端,从背面可见到,由颚基、螯肢、口下板及须肢组成。雌蜱的颚基背面有1对孔区,有感觉及分泌体液帮助产卵的功能。螯肢1对,是重要的刺割器。口下板1块,与螯肢合拢时形成口腔。口下板腹面有倒齿,为吸血时固定于宿主皮肤内的附着器官。螯肢的两侧为须肢,由4节组成。躯体呈袋状,大多褐色,两侧对称。雄蜱背面的盾板几乎覆盖着整个背面雌蜱的盾板仅占体。
  2.软蜱 颚体在躯体腹面,从背面看不见。颚基背面无孔区。躯体背面无盾板。

草爬子的生活习性:蜱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有卵、幼虫(图片)、若虫和成虫四期。幼虫和若虫的外形与成虫相似,但幼虫只有3对足,若虫无生殖孔。从卵到成蜱的时间,因蜱的种类、血食情况、温度和湿度而不同,一般为几个月至1~3年.
  每年一进入雨季,它便开始频繁活动,尤其在小兴安岭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两个林带,气候适宜,雨量适中,是非常适合草爬子的生长。

草爬子有哪些危害:是野生禽兽体表多见的吸血虫,虽无翅不会飞,但在草木间爬行迅速。栖息于户外、草地、森林等,常在白天侵袭人体,没吸血前只有虱子般大小,吸饱后,虫体可胀大100倍。钻入人体若不及时取出,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而且它是很多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如病毒、细菌、立克次氏体和螺旋体等。蜱的吸血部位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草爬子如何防治:1.环境防制 草原地区采取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捕杀啮齿动物。
  2.化学防制 蜱类栖息及越冬场所可喷洒倍硫磷、毒死蜱、顺式氯氰菊酯等,对家畜进行定期药浴杀蜱。在林区使用烟雾剂灭蜱。杀虫剂中加入蜱的性外激素与聚集激素可诱蜱而提高杀灭效果。
  3.生物防制 白僵菌、绿僵菌及烟曲霉菌等对蜱有致死作用。跳小蜂产卵于蜱体内,待发育为成虫致使蜱死亡。
  4.个人防护 进入有蜱地区要穿防护服,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挥发油),或将衣服用驱避剂浸泡。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

草爬子伤人案例:草爬子一月“叮晕”百余人

入夏以来,很多人在漂流、爬山时遭到草爬子的袭击导致中毒。据市第一医院急救中心统计,近一个月来,该中心接诊了近百名被草爬子咬伤的患者,其中一半以上出现中毒症状。

  高三毕业生小李到哈尔滨市某景区爬山游玩,突然被一只草爬子叮住面部,小李以为是一般的飞虫就用手一拍,继续爬山游玩。

回到家的第3天,小李的面部出现红肿并伴有发烧症状,家人立即将小李送到医院救治,医生诊断为面部钻进草爬子导致中毒反应。据市第一医院急救中心主任李晓峰提醒,草爬子可以通过皮肤渗透到人体内,它身体内含有有毒物质,在人体潜藏一定时间后,毒素就会在人体内挥发。市民在爬山、漂流时,特别是老人、儿童等肌体抵抗力低的人应尽量穿半长袖的上衣,被不明飞虫叮咬后应立即到医疗机构就诊,减少中毒的发生几率。

 

[此帖子已被 维他命 在 2009-8-12 19:16:52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6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525
发表于 2009-8-12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如何预防呢?
有4中方法
1、环境防治,几时清理禽畜场所等死角地方!
2、化学防治  对一些飞虫类和啮齿类的呢个使用化学制剂杀死!杀虫剂中加入蜱的性外激素与聚集激素可诱蜱而提高杀灭效果
3、生活防治,白僵菌、绿僵菌及烟曲霉菌等对蜱有致死作用。
4、个人外出旅游赢注意卫生,进入特殊地区赢穿防护服,一般哟啊扎进裤脚,袖口,领口的呢!
森林旅游应该涂擦趋避剂!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6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525
发表于 2009-8-12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烟头一烫就能下来啦 硬拉是会伤身体的会流血,据说处理不好用手拔的话它会钻到皮肤里到时候就很难弄出来了
草耙子学名叫硬蜱,老百姓俗称草爬子,草耙子还有几个马甲,一个叫壁虱,一个叫扁虱,属于节肢动物,身体椭圆形,头胸部和腹部合在一起,林区春季多见,平喜居树上,草丛中,一旦人或动物树下经过,它便吸附在人或动物的身体上草耙子没有肛门,光吃不拉.也不放屁也不尿尿,靠吸食血液为生,身体很小,没吸食血液之前比虱子大不多少,棕红色。喝到人、兽鲜血之后,身体一天天变大,像个大蜘蛛,肤色也由棕红变成灰色。
参考资料:蜱螫伤(tick bite)
蜱螫伤(tick bite)是由硬蜱或软蜱的口器刺入皮肤后引起的病变,蜱一般寄生于脊椎动物如狗和马的体表,偶尔叮咬人。可作为螺旋体、立克次体及病毒感染的媒介。其口器刺入皮肤后固定于宿主皮肤内要停留很长时间,吸取血液。
〖临床特点〗
一、病因:由硬蜱或软蜱的口器刺入皮肤后引起
二、皮疹特点: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红肿、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虫咬的痕迹。有时可发现蜱。
三、自觉症状:瘙痒或疼痛。
四、蜱麻痹:系蜱唾液中的神经毒素所致,易发生在小儿,表现为急性上行性麻痹,可因呼吸衰竭致死。
五、蜱咬热:在蜱吸血后数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预防治疗〗
一、发现停留在皮肤上的蜱时,切勿用力撕拉,以防撕伤组织或口器折断而产生的皮肤继发性损害。可用氯仿、乙醚、煤油、松节油或旱烟涂在蜱头部待蜱自然从皮肤上落下。
二、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口器断入皮内应行手术取出。
三、伤口周围有0.5%普鲁卡因局封。
四、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
栖息于户外、草地、森林等,常在白天侵袭人体,没吸血前只有虱子般大小,吸饱后,虫体可胀大100倍。钻入人体若不及时取出,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而且它是很多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如病毒、细菌、立克次氏体和螺旋体等。蜱的吸血部位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有人将防止草爬子的方法编成了一套顺口溜:“入林先紧腰,袖口裤管需扎紧,颈领加围巾;出林要细查,防叮防咬防止把蜱带回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1668

回帖

1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7533
发表于 2009-8-12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是我们这里竹虱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9 02:16 , Processed in 0.0452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