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451|回复: 970

金秋十月徒步辉县南太行云台西沟游记 冬天驴行在苍凉的太行大峡谷 (后记)

[复制链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1-16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游记随笔分2章

 

    第一部分 金秋十月徒步辉县南太行云台西沟游记

    2012年10月12、13、14三天,随南太行群6小队结伴而行,徒步南太行云台西沟等地。

    名单(42员)

    阿娃 冬季烂漫 行者 耳朵驴 119 歪楼 木土 小橙子
    丽都  海伦 待驴 牛牛 雨中情
    白云 春天 龙眼 随缘 棉花糖 非驴 老独 围城 
    嘿哥队4驴
    文子007 施洋 嫣然 向日葵 大嘴巴马黄 凤凰 一笑 鄂驴
    骆驼 开心丸 牡丹 小福丁 船长 文子


 

    第二部分  冬天驴行在苍凉的太行大峡谷 (后记)

    2012年11月9、10、11三天,随南太行群三十二人结伴而行,再次徒步安阳林州的太行大峡谷。

    本次活动名单(32驴)
    草驴10: 
    阿娃 白果 芙蓉 淡然 月亮 龙眼 蓝屏 海伦 烂漫 高兴 
    叫驴20: 
    一易 大树 歪楼 丽都 阳光 随心 老李  随缘 天天 司令 待驴 山水 黄昏 耳朵驴 小橙子 老砚 鄂狼 文子007 星期三 宝马   

 

    回来后拙笔游记两次,信息共享,献丑了。

 

   从14页274楼起,摄片记载“驴走在苍凉的太行大峡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17 8:37:56编辑过]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 金秋十月 徒步辉县南太行云台西沟游记


 

     快三年了,惦记去南太行看个究竟,去年驴友因缘满怀豪情做了个“我们醉倒在南太行上”的大作,引发我臆想吃柿子,码了个“只要心中有白水也是酒”的涂鸦,“我没遐想他们如何站在高高的太行山之巅激情飞扬,道乐意闻到他们犒劳自己,在山上的农家整只全烤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为何有人热衷南太行,前有“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典故,如今智者见智,十月十二号夜宿山西陵川一斗水古老的村落,晚上跟木土锅晇天谈人生,探讨此行到底能收获或追求到什么,我以为南太行是地质博物馆,走驴观山领悟个皮毛也是地质学扫盲的课堂;南太行理论上是中原腹地,通过零距离接触憨厚滴太行山人,略见一斑中原山区人文精神也是很好的机遇;南太行四季反差大,山山水水合适户外中距离驴行,当然,我等不如当地驴友便捷,通俗的说他们只要带两个馒头就能神游一天,羡慕之。真诚热爱大自然的驴行者,对南太行的痴望与对香格里拉的向往应该不会偏爱、伯仲之见的,省略50字。


 

     春夏秋冬,不同地点或同一地方,南太行的景色各领风骚,这次随驴队从河南新乡乘车至豫西北辉县铁匠庄,脚踏实地徒步,穿越云台古道、高山草甸,在修武山巅兴隆掌的独门董姓驿站稍息,跃进山西陵川边缘一斗水村夜宿,行西马池探蛇谷再反穿辉县西沟观上村,在南太行崇山峻岭中玩耍,赏红叶观瀑布,175绝壁上下折腾未觉恐高,紧随当地向导秦哥疾走没落下,当次南太行业余村民,不再被称伪驴也蛮 开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16 17:57:06编辑过]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前装备了42升户外包、中帮爬山鞋、溯溪鞋、头灯、双登山杖、长速干衣裤、三双薄运动袜、护膝、太阳镜、户外帽子、防滑手套、黄连素、医用绷带、微型卡片机、迷你听、手台、扁带、口哨。


 

     交待两句,之前要求携带路餐四份及高能食品,想既然先到新乡停留,为何长途贩运,还是到当地后补充粮草不迟(后面有故事补充)。至于水,为负重拉练曾购买四五瓶一升装纯净水未携带,想去品尝南太行的山泉,还是走着瞧吧。那三双薄棉运动袜是新购的,不过上车前没滑稽滴用香皂洗脚,嘿,那是为每天换一双,保持鞋内干燥。最讲究的是出发前一天感觉手台的电池有馈的迹象,干脆新购一块,加上相机新备电池,出发前一天特意下载有关太行山的MP3抒情歌曲若干,权当准备我也站在高高的太行山之巅时煽情配乐的,万事俱备只欠南风呢。


 

     11号持小澄子帮助预购的K22次车票登上从桂林北上的火车,近8个小时后抵达河南新乡,新乡是过郑州黄河后的首停站,这次特意白天走,一是感觉中原小城市的风采,二来为后三天的爬山储备体能,没有想象中的神秘感,晚上邀约耳朵驴等若干同行去我提前打探到的,张老头羊肉泡馍店,味道还“中”,特别是爆羊肚丝、爆炒羊肉片有嚼头,羊杂碎汤泡馍第一次领略,店家女老板感到好奇,两次问我怎么知道她私房电话号码的,我嘿嘿一笑,要说是刁驴在汉透露的等于白说嘛,事后涛哥说我关键时候掉了链。明天的路餐怎么办,以为很精明,买了两个烧饼简略,其实就是泡馍饼,扎实管用呀,比压缩饼干稍松湿,每天路餐吃半个馍要用一整瓶白水冲服下咽,三天后回汉,还富裕半个,丢弃。

 

未命名.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16 17:59:51编辑过]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号早上出发前,七个分队的手台不在同一频率波段,部分无法改频,只好同一对手台拆分,串联成前队后呼应击鼓传花,但愿开始呼叫土豆向左行不会成了地瓜地瓜你走右边小道,六辆7人座面包车浩浩荡荡,沿着306省道赶往河南辉县,南太行山脉纵横河北河南山西境内,辉县与焦作、修武县紧邻,西域山西陵川,是南太行门户。


 

     约两小时到铁匠庄一带,四十余人下车沿着村庄田间摸索前进,偶见果实还没烂熟的柿子树,大呼小叫一哈,询问当地村民山路途径,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的多半是大嫂老爹,地方口音太重,交流有点别扭,指北或挥东不知所以然,最糟糕的居然兴隆掌在哪都不知道,回来琢磨,邻县的小地方更何况在山区,也不是江夏人在武昌问六渡桥,这一带满山坡就像乱石岗,看路书说见岔道就左走,几个岔道咧,打给兴隆掌董家,接电话的不是董哥,女主人说我们提到的路标不清楚,她没走过,山区的媳妇哟,怕有闪失只好返回再找当地人核实一下,遇到一位探亲到辉县的修武老者,兴隆掌他不确认,一斗水曾走过,要的就是曾走过这句踏实话,一起回忆理顺方向,指指点点,大概路径清白了,招手致谢返回继续赶路。


     当天上午能见度不太好,灰蒙蒙的,长长的山脉像海市蜃楼屹立在远方,隐约看似有豁口的山形,忽见高空有喷气式飞机飞过后划出一道白雾竖气线,苍天为我等指路了,说故事车到山前必有路,看现实驴行山涧路漫漫,沿着之字型碎石路吃力的爬行,坡度大,幸亏带了双杖减缓双腿的负荷,午时气温高攀,开始汗流浃背,好歹平时在大花青龙练过蹄,不疾走,缓步,慢慢适应了。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渐渐在山腰出现不规则的青石板路,部分路段还有破损的百年路肩,道路时而平缓或频繁拐弯,一边是悬崖一边是灌木,云台古道原来如是,有几百年历史考证不重要了,我等踏着古人的原始商道,到此一游。


    我要的是一鼓作气爬上一路念叨提到的豁口,什么是山区豁口今天才亲眼目睹加深印象,那是两山交汇之间自然形成的低凹窄道,长约几百米,走过去也许进入修武境内了。再走在高山草甸,坡不再陡,近处看灌木林彩树橙叶夹道,远眺这山要比那山俏,阳面阴背下呈橙赤绿黄青紫,彰显南太行特色的山区秋景。


     沿途时常看到灌木或矮树枝上挂有红丝带,有些还褪色了,仔细辨认,多半是焦作户外人特意留下的,看样子这山路是当地经典的驴友路线,再有朋友们路过无法判断正确路径,最笨的办法无非是派出几路侦察员,看见飘带手台呼喊,其他侦查员马上归队恢复建制就是,嘿嘿。


     去兴隆掌的山路上,偶透过遮掩的灌木往山下瞧,幽深的沟谷望不见底,尽管杂木缓冲了人的视觉暗示,但还是有点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再看远方的山,多少亿年来,大自然的神工鬼匠,斧劈刀凿出无数陡峭垂直的山体,这就是南太行粗犷雄伟的特征吧。


     偶见挂满楂果那巨大的野山楂树,猜想它的树龄,只能迷惑来表述。看见棵棵还没完全熟透泛红果实的柿子树,只能欣赏之。半原始半次生的灌木林,成片像侏儒的植被,是中草药吗?蜿蜒的下山道,旁树枝叶呈秋天才有的青淡黄色,踏在铺满红叶的石板路上,倒走一遍,还想再走一遍,这可比曲径通幽还惬意咧。站在高高的野核桃树下,人渺小的成道具,画中黄金分割线强调的主题是古老的核桃树。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瞧见包谷地坝上,方圆多少里路的难得见到的农家,一座石板材质的两层院落,可以打尖了,近看,是老董户外驿站,里外扫描,破旧沉重的木质两扇门像聋子的耳朵做摆设滴,大狗小鸡钻过去秒秒钟,扯拉老式生锈铁打的门环,户枢咯咯的响,院内炊烟缭绕,不知那是堂屋那是厢房那是柴房,还有楼外楼,天井内已有数十位饥肠辘辘,坐等熟食上桌的驴友,这驴店比马湖的涛哥驿站要正宗哟。


     几个小时上云台古道之前,我就吆喝到老董家吃农家手擀面的请报名,预10元一碗,只有十四位举手,电话打过去请准备拌水合面,声音略中气不足,暗自嘀咕,有农家面不吃还真滴啃冷馒头路餐呀,现在看争前恐后排队盛饭,还有追加几碗的,暗自好笑,5元一碗热腾腾滴鸡蛋面,贵吗,不贵吧。忽见女主人大声提示有炒饭5元一碗,大铁罐内貌似米、土豆、豆角、香料等混合,柴火烧,水煮盐拌收浆成熟后,铁质罐中食物呈灰色滴“炒饭”,没见油腥,不像我们已不太受用的烫饭,这?女主人笑眯眯自言自语,逗着呢,“过去产妇才吃的”,我尽管晚到要等下一锅汤面,还是掏钱盛一碗让已上桌吃鸡蛋面的队友当点心品尝先,等我回过神,端面坐桌,佛驴已将那碗中炒饭吃个精光,一粒不剩,居然还狡辩说是硬撑吃下的,意思是抬我的庄,真是岂有此理,呵呵。后研讨坐月子吃炒饭,多少年前山区道路曲折,物流困难,又不产水稻,能吃上这炒饭算特供了,补身体嘛。能在南太行深山里吃上手工擀面,意外收获了,我那“压缩饼干”没排上用场,看着附近田里割下的的老玉米,想还能御赏“炒饭”,享受产妇待遇有点受宠若惊的感冻。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早上铁匠庄出发到下午在兴隆掌驿站用膳耗时近7个小时后,女主人家再指通幽古径,我们没走车道,沿着杂草灌木半掩半遮的,环绕悬崖的小道去晚上宿营地斗水村,最后段石板路或许是历史的痕迹,没向导,不能准确的说上这是哪个山头,哪是那个驿道,下午五点抵达村前沿,在田头山坡看见一片柿子林,遇到山楂果实散落满地的大树,近前看个仔细,人见人爱只可惜没人收拾。


    后在一斗水村看石碑记载,“白径古道起源于修武百家岩白鹿山得名,豫西北入晋的要道,全长2000米,宽约2米。从中原入晋有两个入口,其中之一是南清沟入西上至颠过七十二盘,急三枪,夹驴缝,松萝掌,一斗水,然后向北入山西陵川,因而当地人也称清口古道;二是从古朝歌(即淇县)入孟门(辉县)进山西”,大概意思是说不管怎么走,一斗水是入晋必经村落。


    “一斗水”,原籍山西陵川?现行政划归河南修武,生活起居习惯更似山西特色,问事答话,村民口音绵软,说话温和。历史悠久古朴的小山村,季节性才有山水流淌,平时沟谷干旱,畔山种植耐寒抗干旱的高粱为主粮,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逢老玉米收割时节,田间掰下待运的、机动三轮装载的,还有各家各户平台前成圆柱型堆码的,哈是黄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村头趴着的狗狗都会掰剥玉米棒上的籽粒,我们能从陪着孙子玩耍老玉米的老者脸上皱纹挤出的笑容,感觉、欣赏、分享他们丰收的喜悦;随时偶见有几百年树龄高高的核桃树,树干上的挂牌都是党员责任状,到后来发现夜宿驴店的外墙上居然也挂牌“党员经营户”,我的天呀,党员的公信力居然在这深山扶贫村里才焕发出她的魅力,信仰与信誉交融。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坝上的花儿为什么那么红那么艳,没塑料废物污染干净庭院,优哉游哉的土狗子没有犬喊,摇头摆尾也好客。散落的农户院前大树上,挂满柿子、山楂,核桃已过采摘季节。三层楼高的大梨树,树叶未落尽,若隐若现快成熟的梨果,这乡村一景,是我去南太行前美梦的回放,就是这画面了,没错。


     住斗水驿站,主人姓郭,几个画面特意留照,女主人笑容满面,端着新蒸的老面馒头簸箕,这里只有馒头主食匹配杂粮。临时为几十号人晚餐,用木柴大灶熬制玉米粥的老人,熟练的用勺子不停将泡沫子拨至两尺高再潇洒地落入锅中,起码几十次。后在观上村吃小锅熬制的玉米粥,注意到同样的泡沫拨出锅外,锅小柴火不旺,煮的玉米粥口感有差距,在城里吃的玉米多半是新玉米,看来还是一斗水的郭家喝到了正宗的老玉米羹粥。


     乘等晚饭的间隙,部分驴友由郭家的亲戚,一位长得蛮乖巧的小女孩带路,去附近看有故事的显龙石、有古老历史的贾家大院、李家大院。看似印象中类似山西乔家大院的石材庭院,肯定是有超过殷实人家的背景,古时的商人宅院还是地主老财家,后人怎么忽悠也行。李家大院内有若干焦作的驴客坐着,今晚下榻过夜,一聊,他们说今天上午就在我等前面赶路,在云台古道听见我们的喊山吹口哨,居然还知道武汉的格桑阿娃其名。宅院主人递上名片表示友好,我想要是下次三五人有机会再来此地,不住驿站,就在李家大院留宿用膳,或许另有感受。后再去一斗水琼台观摩,天已接近夜幕,相机曝光不足,匆匆抢拍留照,“一斗水”泉井到底是历史真迹还是变成人文景观,也算到此一游了。值得一提的,带路的小姑娘轻盈不动声色疾走飞快,稍不留神我等就被拉下,边走边聊才知道,她平时住校周末回来,今天星期六遇到也算偶遇了,再想,要是条件再好一点让女孩去大城市上学,凭着小丫的灵性乖巧,或许人生更有前程。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晚餐喝着香喷喷的玉米粥,嚼着甜蜜蜜的老馒头,没忘记向几十年前开山劈石挖洞筑路,赫赫有名的老英雄祝好,就是先说的煮粥老人,官名郭麦旺。饭后没事消遣,只好洗了睡最低消费,看表居然不到晚上八点,半夜醒来无法再入睡进梦乡,只好看相机摄片混点,第二天天未亮,木土叫我出去,寅时看孤星伴明月,一轮弯弯的月亮,山坳里,淑静的南太行小山村……。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早餐后,郭家主人送我们至几岔上山路口,依依惜别,我等顺沿途上系有红色标记丝带的山路,从沟底爬向山巅,上制高点再远眺,这片山脉比高山草甸的景色更具观赏性,红叶林层层远近高低各不同,俊山峰叠嶂阴阳交错绘彩图,层林尽染,姹紫嫣红,让你舒心让我陶醉让他心旷神怡,怪不得前有诗银因缘滴“我们醉倒在南太行上”的感慨佳话。


     莫名其妙,走着走着感觉有点被暗示感,在一山坡再见巨型的核桃树、山楂树、柿子树,前面像有没人居住的几间岩石土房子,看孤独的村头百年大树,想当年也是大树底下好乘凉了,瞧今天石窗洞开,烂门不堪,偶见散养的土鸡,穿石材垒砌的“凯旋门”回眸再望,也许百年以前这里还是世外桃源,没有苛捐杂税,自给自足,生生不息,待当今山路贯通,外面的世界太精彩,山民或弃耕背井离乡了。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越山巅,避开碎石大道,下至被驴友叫习惯的蛇谷端口,那是去西沟路过的一段呈之字型或蛇型陡峭下沟驴路,所谓路,其实就是沿着洪峰山水长期冲刷形成的轨迹摸索,突降大雨时,这是一条危险的沟,十月份以后干旱了可以绕乱石或钻灌木丛,滑一步踩一脚跳一腿,落差一米再落差一米海拔,到底算数。白天难见飞禽走兽,偶听见密林中小鸟悦耳的叫声,忽仰头看到驴友行者形容的,类似观音菩萨送子抱儿的悬崖石型,想象力丰富就看你了。


     从斗水村翻山越岭到蛇谷上端用了1个半小时,边走边看,再下至蛇谷底已近中午,观上的秦哥已在此等候近2小时,至此开始,我们在老哥的指引下,穿小路走捷径,极高效率地穿越了二瀑、一瀑、青苔瀑、珠链瀑、黄龙瀑等景点,因非丰水季,有关攻略提到的包括黑龙潭、潭头瀑布、白龙潭、龙口瀑布、潭口瀑布、西沟瀑布、黄龙潭、水帘潭、晋山豫潭不可能一一全览,除非明年夏季在西沟多住几天,丰水时游泳观瀑布晚上吃住农家避暑,不亦乐乎。当然冬季来看西沟一带瀑布又是另一番景色,关键词,冰挂。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瀑是我较满意的上瀑景,有人说山不在高有水则灵,那太行岭溪水潺潺岂不也是高山流水的诗境,望北与山西陵川的县境悬崖之隔,近百米高的龙口挥洒下的山水,像雪白的布匹抖展挂至潭底,还伴随着千万珍珠银花,刀削般的岩壁,丰满的青苔层,与蔚蓝色的潭水构成一幅美妙的国画。中原缺水,到处筑坝拦水发电,晋东山区流淌下来的泉水滋润着下游豫西桑田的同时,也打造了无数叹为观止的人间胜景,难能可贵了。钻进上一瀑要拐弯抹角的攀爬大小岩石,悬崖瀑布下,深潭浅滩中有一裸露的大岩石,一时冲动,与驴友雨中情帅锅脱鞋探水小心翼翼爬上去,双脚泡在刺骨的凉水里,大概只有5度,找找感觉,两眼久久的凝视正面的瀑布水花,让记忆深深地留下烙印,后偶等对观众高呼太行村民誓师保卫钓鱼岛,就搞笑了。


    从上一瀑落差下来的山水,经过一段宽阔的浅浅的石板水床,在阳光的照耀下,轻风拂过,微波翻花,金波荡漾,这画面只有在正午时才能构成,正好被我等偶遇到也算运气好。水床晒过的山水再流下二瀑,有冬泳经历的驴友跳进潭中戏水,在附近的驴友们路餐或拍照,欣赏不同视角有变换的山水相见的风景,有驴友在瀑布边的岩石上卧榻鼾睡,是陶醉还是旅途辛苦就不得而知鸟。我们是十月黄金周后才来凑热闹的,如节假高峰时在此扎堆嬉闹,也许败兴,发现有近期游客遗弃的垃圾物。


    稍息后,我等在秦哥的带领下,趟溪流穿竹林赏青苔珠链瀑,十月山水逐渐缓流,有些瀑布枯竭,只有曾经落水的痕迹,稍有遗憾,快下午四点了,赶往观上村宿营,有驴友挤上悍马赶路,被我摄片留证,看今天到底谁在偷油。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山之间,一条近枯萎的河床东西横跨,河床岸边有条镇级水泥路,路上铺满待晒的玉米,马路上坡是星罗棋布的院落,不少都标志小院、农家或驿站,河床对岸是有坡度的玉米地,近溪床田埂分散若干高高的柿子树,远看成群的乌鸦喜鹊飞向树上歇脚,听见叽叽喳喳的叫声,让我想起老树昏鸦乡野村井,这就是我对观上村的印象,安顿休息,晚上还篝火热闹。


   十四号早上出发,原路书计划是观上村-观上提水站(上瀑布龙头)-175绝壁-瀑布群-上瀑布-仙人洞-下瀑布-潭头百米瀑布-潭头软桥-潭头电站大门-鲸鱼湾-精灵洞双龙戏珠沟。来西沟才知道后半程瀑布水势渺小,下游部分地段还要留下景区买路钱,干脆改变计划玩重点,下175绝壁直观潭头等大小瀑布作为今天白天的重点。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观村往下走,地势发生变化,成不规则形周圆突然落差海拔几百米的、纵深的大峡谷,我们要找小道摸索下底部,再寻找明暗分散的瀑布,捷径就是175绝壁岩石道,成之字型的路,一边是悬崖壁,一边是荆棘,灌木外探头往下瞧,那是深深的沟谷,用望远镜从对面的山上透看,人就是在悬崖石缝上游离。击鼓传花提示,探下的过程尽量不要耍弄相机!我这时清楚登山杖拉长还要左右换手重心在内侧,双脚不要踩碎石避免滑行失控。有几环节近2米高,人不能仰面探脚,而要背部朝外,双手紧扣岩石缝,脚尖探准之前瞧准的凹点,手杖不便用,屁股相当于翘朝天,动作难看但很实用。四十驴在秦哥的引导下安全下底,只是小澄子脱手将刁驴的手杖永远保存在绝壁上的灌木缝隙中,涛哥这次没来西沟,不知杖柄上是否刻有“刁驴到此”的真迹。


    话语不多的秦哥,有问必答,不问只管在前优哉游哉。昨天秦哥成前队后,我基本上一直跟随直至完成整个上攀下探过程,在蛇谷沟底他随手折段树枝桠,看似休闲其实是为了拂去蜘蛛网。遇到岔道,他敏捷的折断树枝挡在不便去的岔口,后我才明白有的岔道只适合上行,有的岔道上下更适合纵观全景。穿着一双手工土布鞋不紧不慢溜达,陪着一群驴友玩,知道那段泥石流坡度适合这帮城里的人上爬攀登。带的纯净水瓶后在潭头瀑布接落下的泉水,暗示可以饮用。最后在羊肠小道上山顶时看到他额头也有汗珠,也不容易呀。最滑稽的追随他青苔瀑返程,队伍还没开拔,他走旁道我跟随,这是才看到秦哥微微一笑,“我去方便”。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爬下悬崖下腰部有条被灌木簇拥的小路,左首顺下就是电站景区方向,垂直往下就是谷底,右手方向就是要去的潭口,谷床下的岩石成堆躺着,大的体积或重量超过一辆公汽或火车头,小的岩石只能用横七竖八、七零八落睡着来形容。巨型岩石也许是崖石松动,冲落下来借水势滑到这里,用了几百年还是上千年不得而知。后在大瀑布上看到位移滑动的岩石痕迹,猜想什么原因造成的,有道理的推测,冬季严寒零下温度下岩石缝的水结冰,到春暖花开时,冰水融化,这过程有个热胀冷缩的物理过程,多少年多少时多少次,终于造成大块岩石松动直至脱落至底部,再被洪峰冲刷造成了谷底岩石散落的景象,如果能在此地捡漏金刚石就妙了。


    我们要去看的上瀑布、下瀑布、潭头瀑布,如果没有秦哥引导不知要费多长时间,也许与它们擦肩而过,听说过有去西沟看瀑布的驴友回来说没看到你等提到的这些精彩呀,这些其中奥妙,省略200字。经历了昨天看一二瀑布的惊喜,今天再看上观瀑布,有锦上添花的满足,也有千里迢迢上太行,投入大自然怀抱不虚此行幸福感。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瀑布、上瀑布欣赏后,秦哥没带我们走回头路,从一处下端从高岩壁滚下大小岩石上爬上,再往上,有些环节需用扁带,几位驴友的扁带串联成绳,我带来的扁带终于也派用上场,那是离开武汉前一天,175户外店的朋友平价提供的,大家很有满足感的完成了这段找点难度大的地方玩的“成就感”。


    在磨山看花赏草,你的相机甚至要用微拍,我以为那是小资情调,也不错。当你来到潭头瀑布,想象曾几时千万次反复,丰水季节,万马奔腾的山水将散落的大小巨石扫荡一空,或许水的冲击声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枯水时节,再看山水打造的足球场长露天电影场宽的悬崖下的广场,换个“大气”来夸张,百米高的瀑水落下貌似电影屏幕,画面是动态的,小澄子高兴的裸光上衣,时而跑到屏幕后面玩藏躲猫猫,时而围着屏幕前后打转转人来疯,后有海驴等也在互动,我早已坐在对面巨石上看大片,那叫看戏不怕台高,后不过瘾,狗仔跟踪,用手机摄影了五段片场,回来后请朋友编辑成“观上瀑布下花絮”视频,用什么插曲咧,钦点轻松的南太行背景音乐---游击队之歌。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头瀑布下面铺的当然不是草甸,而是天长日久形成的石砂层,注意到有趣的现象,散落下的瀑水很快消声灭迹了,原来是那些厚砂石没收了落水,再从若干地方流到下游,如瀑布水量返回丰水期,落下的水饱和了砂层,溢流在岩石层冲击的场面也是壮观的风景线。


   在瀑布的岩石砂堆路餐留照,耗时过长,本打算再赶往双沟游玩,考虑到部分驴友早已购晚上8点的车票,时间仓促,只好放弃。一帮驴友在秦哥的带领下,不走重复路,沿着潭头对面的,走着就明白多半是当地人才行的小道,还是之字型,我们只是上爬,如是下探,毫不亚于175绝壁的下行难度。慢慢的驴攀,偶尔回头再欣赏再瞭望南太行观上瀑布群上的万丈悬崖,再见了,难忘的南太行……。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流水账省略,只提花絮,在上观村上车前,胳膊上居然中了流弹,被飞过的蜜蜂蜇了一下,很快雄起比蚊子叮咬后还大的肿块,来南太行前被要求在大自然“不带走任何东西”,我不算违规只是被蜜蜂亲吻了一下,权当留念。另强驴只能在后收队这是南太行群的传统,我刚够弱驴,所以走在前队,谢谢结伴同行的盆友们,再次感谢!


                                                                                                       2012年10月21日草于梨园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4 13:20 , Processed in 0.06867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