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我非智者,但我一直非常喜爱大海。
多年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平生喜爱大海》,字里行间将我喜爱大海的原因如实阐述得一清二楚。
原文转载如下:
一天,女儿突然问我:“爸爸,你的网名为什么叫沧海呀?”我说:“你怎么今天想起问这个问题?”女儿说:“父亲节快到了,编辑部向我约稿,我准备写篇《时尚老爸》。其中我想说说你如何学会上网的事,所以想问问你。” 是啊!我为什么要用“沧海”作为我的网名呢? 应该说,我平生就喜欢大海。 第一次看见大海,是在1964年的暑假,父亲带我们到北戴河海滨去玩。清楚的记得,在北戴河如花似锦的马路上走了好久,想见大海的心情格外迫切。焦急和期盼中,转过一个路口,突然发现在道路的顶端居然是一片无比开阔的蓝色海洋,我们兄弟姐妹不约而同的发出欢呼声,疯狂的朝着大海奔去。那向往已久的大海,那朝思暮想的大海,那梦寐已久的大海,那心驰神往的大海! 当我们跳进海里游泳戏耍的时候,脑子里闪出的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这样慷慨激昂的诗句,诗句中描绘的意境居然真实的展现在我的眼前,让幼小的我怎么不感到无比惊奇! 那时候我对大海的认识还很肤浅,只停留在感性上,只是对大海的宽阔和壮观感到好奇,而对大海有比较深刻的了解,那是多年以后的事了。 应该说,是在给学生们讲述近代作家鲁炎的《听潮》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才真正被大海所吸引,被它那庞大的气势所震撼,被它那神秘的境界所迷醉,被它那鲜明的性格所倾倒。 从那以后,只要是有机会,我都争取到海边去,观赏着向往已久的蓝色大海;曾经在大连的黄金海岸边品尝海鲜烧烤;曾经在蓬莱的八仙过海处漫步沙滩,曾经在威海的刘公岛上极目远方,曾经在青岛的栈桥上欣赏风光,曾经在厦门的鼓浪屿聆听涛声依旧,曾经在台海的大担岛目睹“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标语,产生浓浓的“咫尺天涯”的感慨;曾经在深圳的小梅沙海滩享受阳光,曾经在香港维多利亚海湾的邮轮上观看夜景,曾经在海南博鳌的玉带滩感受一边是汹涌的大海,一边是平静的万泉河,曾经在三亚的大东海搏击潮头,曾经在亚龙湾海滩寻找贝壳,曾经驾驶滑板在西岛的海上纵横驰骋……这些地方无不留下了我的足迹,我也从中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到大海的不同景色和风格。 静下来,扪心自问:我到底喜欢大海的什么? 我喜欢大海那宽阔无边的胸怀。“海纳百川“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百川归海,其中既有长江的清澈,也有黄河的浑浊;既有墨西哥的暖潮,也有北冰洋的寒流;大海以它无比宽阔的胸怀接纳了所有的来客,我也希望自己像大海一样,能够有博大而广阔的胸襟来为人处世。 我喜欢大海那坚忍不拔的性格。大海把浪涛和海潮高高掀起,然后扑向海岸,虽然浪潮被海岸边屹立的礁石撞得粉身碎骨,但大海丝毫不气馁,卷土重来,一次又一次,一直到把礁石撕裂,把偌大的礁石变成海滩上的沙砾。我也希望自己像大海一样,能够有锲而不舍的劲头来面对一切。 我喜欢大海那深邃神秘的内涵。大海时而平静如镜,温柔的像入睡的江南淑女;时而暴跳如雷,凶猛的像狂暴的北方彪汉。我们可以看见平静的海面,但我们无法知道在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世界。大海就是这样神秘,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它下一刻将会是怎么样。 当我选择了将“沧海”作为我的网络用名后,就决定不再更改网名了,我将一直和它伴随。我喜欢这个名字,因为我喜欢大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1-3 17:00:4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