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野外主要靠我们的双脚行走,我们长时间走路的时候,为了避免疲劳应该把步幅放小,以同节奏速度来走路。容易疲劳的原因大多是跨大步,加快速度走路,这破坏了节奏。走多少路应休息多久,大概平地走50分钟,休息5分钟;山坡路走30分钟,休息5分钟。休息过长,身体刚刚活动的机能会变得迟钝。体息时不要直接坐在地面上,可坐在高一些的石块上,这样血液不会完全降到臀部。休息时和出发前,做些轻微的屈伸运动,可消除疲劳。
过独木桥时脚步跨开同肩宽,并以外八字走路,眼睛看脚前方,一步步慢慢走过。如果桥身不长,稍微快点会比慢走好得多,只要保持平衡就能很快的通过。如果队员较多,可以先过去两个人(把绳子带上)。在溪流两岸拉上一根或两根保护绳,绳子两头绷直并辁在两岸边的树上,就可以大胆通过了。碰到女队员心虚可以由一名男队员在后协助,并帮她背包。
如果有其它可行的路线,应尽量避免在碎石地行走。在过碎石地时,先试探石块是否稳固,要避免一下子用力踩在石块上,这样容易失去平衡而滑倒或受伤。
过栈道由于人都背着背包,如果突然转身或下蹲,背包往往会碰到岩壁把自己抵出道路,造成危险。正确的方法是面向岩壁慢慢地侧身移动。
徒步渡河当摸不清河水深浅时,用一根与自己身高差不多的小木棍在前探路。遇到河水比膝盖浅时,慢慢渡过。避免光脚,不要脱鞋比较安全。河中有石头可踏时,要选择干燥的石块走,潮湿的石头容易滑倒。并且确定石头不易摇动(也可用小木棍在前面试探),再移动重心。有些石头容易摇动,会造成意外事故。遇到河水深时,不要冒险渡河,考虑绕路,或者其它方法。
雨天最为头痛的是泥土粘在鞋子上,行走非常困难,同时还容易滑倒。所以行走时要将鞋带系紧,以免碰到泥坑将鞋子粘脱下来。在泥坑里爬坡时有根登山仗在手最好。
上坡路提步要自然,步幅不要太多。如果迈开大步走路,身体会左右摇晃,失去平衡,要一步步扎实地走。记得不要提膝过高,尽量利用大腿肌肉力量来提升身体;同时要避免攀扶树木或其他植物,如遇到陡峭山路,应避免直线攀升,最好之字形上去。
下坡路一般觉得很轻松,但如果破坏原来走路的节奏性,很容易跌倒受伤。尤其是千万不可又跑又跳,自己容易受伤。下坡路总是要慢走,并把鞋带系得很紧,以免脚尖撞到鞋顶,弄伤指尖。如果斜坡太陡,可以采用之字形下山或侧身而下。
过草丛灌木首先应穿著长袖衫和长裤,小心观察路线及走向,避免迷途。不要紧随前面的人,以免被树枝或草木反弹打伤;要时刻留意草丛内的洞穴或石块,以免失足或摔交,利用树枝拨开草丛荆棘,同时留意草丛内,以免受蛇虫侵袭的危险。
过吊桥比较容易左右摇晃,人最好是一个个的过,以免发生危险。如果有恐高症,则不要向下看脚底的河流(尤其是溪流踹急的情况下),尽量把视线转移在身体前的桥身;同时不要改变走路的速度,有节奏性走过去。
如果鞋子不适合或走法不对,会出现脚的某个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可在该处贴上一块医用胶布或在鞋的相应部位贴一块单面胶。
渴水时要适可而止。出发前最好在水里适当加些盐,盐可防止流汗过多而引起体内盐分不足。
冬季要带一些质轻防寒性能好的衣物。夏季要防暑随身应携带一些常用药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