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41|回复: 26

不看不知道-----原来95%的啤酒都加了甲醛!(转)

[复制链接]

1630

主题

1693

回帖

2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3347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7-8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报记者 张静 吴翔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个啤酒研究工作者,想和贵报谈谈目前很多啤酒厂用甲醛当稳定剂的事情。

  其实,这事不算新鲜。前两年就有媒体报道过,也有行业内的有识之士站出来呼吁过,希望厂家能够停止这种有害百姓健康的行为。但是几年过去了,消费者仍对此一无所知,大部分企业还是照常使用。

  早在几十年前,很多国家就已经禁止在啤酒中添加甲醛。我国不仅没有这样的规定,而且啤酒加甲醛在业内还变成了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行规。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甲醛太便宜了!可是,啤酒企业要活,老百姓的利益就不重要吗?每年夏天,我看着街上大排档里那些辛苦工作了一天的人们,买瓶一两块钱的啤酒开怀畅饮,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感,对行业内的这一现象就更是深恶痛绝。食品业要靠良心吃饭,可是,当有些专家呼吁应该禁用甲醛后,差点没被同行的口水淹死;有些啤酒厂家公开打出“不含甲醛”的口号,也被其他厂家骂得很惨。

  《环球时报·生命周刊》是我看到的最有责任感的健康类报纸。我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你们的报道,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这件事,因为他们有权利知道!我想,这可能会让某些人不高兴,但从长远来看,这么做无疑对我们的啤酒行业有好处,对老百姓更是有好处。

   一位忠实的读者

   2005年6月15日

  啤酒加甲醛,图的就是便宜

  收到这封信后,本报编辑部非常震惊,立刻展开了调查采访。

  首先要知道的是啤酒里为什么要加甲醛。记者从业内人士那里了解到,在啤酒的制造和储存过程中,麦芽壳中的多酚和氨基酸会因光照发生发应,生成絮状沉淀物,让酒变得浑浊。一般来说,啤酒在0℃下储存1—2个月,这些沉淀就会自动降解。但是,为了加快出厂时间,厂家往往使用稳定剂来消除沉淀物,甲醛因其“质优价廉”,成为稳定剂的首选物。

  本报驻德国记者了解到,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工艺的发展,德国等欧洲国家相继禁止在啤酒里使用甲醛。随后出台的欧盟食品法规也规定,甲醛不得作为食品添加物或加工助剂。欧洲专家指出,甲醛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虽然甲醛含量低于每升0.2毫克是安全的,不过,再微量的甲醛也要由肝脏来解毒。在夏季大量饮用含甲醛的啤酒,会增加肝的负担。长期饮用,还会影响生殖能力。

  如今,欧洲的啤酒厂家已经完全通过无毒方案来解决沉淀问题。比如用PVPP(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来吸附多酚,消除沉淀。但这样做的成本较高,一个年产10万吨的中小型企业,如果全用PVPP,光成本一年就最少要增加20多万欧元。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目前,除了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少国家还在用甲醛酿制啤酒。

  西湖啤酒办公室主任刘女士曾给《北京青年报》的记者算过一笔账:1公斤甲醛的价格为12元,而1公斤PVPP的价格为200元,1万吨的啤酒,用PVPP再加上其他辅助添加剂,就意味着要增加20万元左右的成本。一位业内人士也告诉记者,对于一个年产数百万吨啤酒的企业来说,用甲醛所节省的成本绝对不是一点半点。而且,甲醛的稳定效果非常好,一周或10天左右就能出厂,还可以大大节约储存成本。

  95%的啤酒都加了甲醛

  2003年3月,深圳金威啤酒宣布在产品中不再使用“有害助剂”甲醛,并声称自己是全国第一家不添加甲醛的啤酒企业,引得业内骂声一片。两年后,据《南方日报》报道,金威已经把“不添加甲醛”的“绿色工艺”当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看样子是决定将甲醛“禁用”到底。那么,其他企业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记者首先打电话给中国啤酒品牌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青岛啤酒。质量管理部一位姓史的工作人员接听了电话。史先生告诉记者,“传统工艺”中一直在使用甲醛,但是他强调,青岛啤酒早就不用甲醛了。当记者问到什么时候开始不用的,他表示自己记得不是太清楚,但是在2003年的金威事件之前,公司就已经发布了文件,规定所有产品中不再使用甲醛。不过当记者问起其他啤酒企业使用甲醛的情况时,史先生以“不了解情况”为由,不肯多说。

  接着,记者打电话给四川华润啤酒公司一位姓高的技术副总。她一听记者打听甲醛的事,立刻回答道:“你想知道啤酒里加了什么,应该问我们总部。这方面的事我不清楚。”———看得出来,她在回避这个问题。被拒绝后,记者又给华润公司一位姓武的副总打了电话,向他求证华润下半年将全面弃用甲醛的消息,得到了肯定的回答。这位武总告诉记者,啤酒企业用甲醛是个很普遍的现象,而且用了很久。

  这两家大企业不再用甲醛,那么其他的啤酒厂家呢?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副理事长、国家啤酒绿色标准课题组负责人顾国贤教授指出,现在有些大啤酒厂如燕京等,也已经不用甲醛了。不过,众多的中小啤酒企业依然在产品里普遍使用甲醛。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杜律君告诉记者,就产量比例来看,95%的国产啤酒都加了甲醛。有些企业宣称自己不用甲醛,其实往往只是部分产品不用而已。一位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现在高档啤酒基本上已不再使用甲醛,但一两块钱的啤酒不可能不加甲醛,因为成本根本下不来。

  杜律君秘书长告诉记者,其实,啤酒中用甲醛当稳定剂还是1962年的国家科技研究成果。只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方法显得落后了。虽然专家们也希望啤酒企业能逐渐停用甲醛,但是,在中国,甲醛替代物如硅胶、PVPP等生产得很少,几乎全靠进口,与使用甲醛相比,“成本能差上几十倍”。而且,啤酒涨价也不可能。现在啤酒业恶性竞争激烈,一瓶啤酒的价格有时还不如一瓶水,甚至只能赚一分钱。再提高成本,真的就是“赔本赚吆喝”,很快就会被其他厂家打败。如此一来,谁还敢使用高成本的稳定剂呢。

 绝大多数消费者毫不知情

  甲醛在啤酒里用得这么普遍,那消费者是否知情呢?在随机采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受访的消费者都对此毫无了解,他们根本不知道身边还有这样的危险存在。

  出租车司机姚师傅是第一个接受记者采访的。他在听说了啤酒里加甲醛的事后气愤地说:“这种做法太缺德了。”他说,一到夏天,自己每天都要喝两瓶啤酒,活了半辈子,都不知道稀里糊涂地喝进去多少甲醛,因此,他很想知道自己常喝的几个品牌的啤酒中是否含有甲醛。他还一再向记者表示,一定要将此事曝光,让更多的人知道。

  与姚师傅的义愤填膺相比,从事销售工作的周先生显得有些消极。他说:“没办法,不喝它喝什么啊。这么多年不都喝过来了吗?”北京某医院的丁大夫告诉记者,他希望能够尽快制定出限制甲醛使用的标准来,那些没实力的企业倒了也不可惜。“不能只顾发展经济,让老百姓活得好才是最终目的”。

  专家:不用甲醛是原则性问题

  啤酒厂要生存,但是老百姓的权益怎么保证?顾国贤教授指出,甲醛在啤酒中经过分解之后,残留量很低,甚至低到难以检测出来的地步,因此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啤酒中绝对不应该添加甲醛,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和它的量多量少、会不会造成伤害无关。首先,甲醛是一种毒品,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不能将它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其次,添加甲醛会破坏啤酒本身的风味。他说,这么多年来,这一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完全是由啤酒行业内的习惯势力造成的。有些啤酒厂家不动脑筋改进工艺,总是以会损害啤酒行业的利益为借口,纵容自己。他指出,改进工艺确实需要增加成本,但没有某些人想的那么严重,不会让太多的中小企业倒闭。

  顾教授说,由他牵头制定的《国家啤酒绿色标准》已经在2003年开始实行,据他所知,中国食品发酵工业协会也正在修订《国家发酵酒卫生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中,都规定啤酒中的甲醛最高含量在0.2ppm左右,即每升啤酒里可含0.2毫克甲醛。他告诉记者,啤酒在发酵过程中也会产生甲醛,如果再拿甲醛当稳定剂,基本上都会超出0.2ppm的标准。目前,国内啤酒的甲醛含量普遍达到了1.2ppm。

  中国农业大学一位专门从事食品发酵研究的教授告诉记者,用PVPP、硅胶等来代替甲醛,肯定会提高一些成本,但他相信,目前的大部分啤酒厂都能承受。因为我国现在年产量在几十万吨以下的小啤酒厂已经几乎没有了,大啤酒厂的产量动辄几百万吨,不会因为此事而影响生存。他指出,光有标准还不行,目前很多啤酒厂的检测手段落后,也会影响标准的执行。他说,这么微量的甲醛,依靠普通手段很难检测出来,只有企业提高检测技术,加强自律,才能让法规发挥有效的作用。▲

  《环球时报 生命周刊》 (2005年07月05日 第二十四版)

--文学城 www.wenxuecity.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3

主题

9668

回帖

2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507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7-8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算了

现在开始练习喝白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0

主题

1693

回帖

2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3347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5-7-8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撒哈拉 发表于 2005-7-8 23:33:20 :

算了

现在开始练习喝白酒


白酒倒是不加甲醛,不过加甲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3

主题

9668

回帖

2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507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7-8 2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酒还有什么乐趣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297
发表于 2005-7-8 2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改喝米酒得了。
身在地狱,眼睛在天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626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1286
发表于 2005-7-9 0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由不喝啤酒了,喝红酒吧

走过,路过,不能错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主题

680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518
发表于 2005-7-9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山魅儿 发表于 2005-7-9 0:08:20 :

有理由不喝啤酒了,喝红酒吧


红酒里面会加色素的,没听说吗?吉林的红酒事件。都是色素勾对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463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567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7-9 0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偶不喝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0

主题

1693

回帖

2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3347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5-7-9 0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浪子张 发表于 2005-7-9 0:11:33 :

红酒里面会加色素的,没听说吗?吉林的红酒事件。都是色素勾对出来的


那就喝新天红酒吧,百分百的葡萄。

现在大家知道偶发贴得原因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405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351
发表于 2005-7-9 0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冰猫 发表于 2005-7-9 1:35:24 :

引用


原文由 浪子张 发表于 2005-7-9 0:11:33 :

红酒里面会加色素的,没听说吗?吉林的红酒事件。都是色素勾对出来的


那就喝新天红酒吧,百分百的葡萄。

现在大家知道偶发贴得原因了吧。


已经每天一杯红酒了,红酒毕竟是最健康的酒!
大蜗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747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845
发表于 2005-7-9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戒酒算了   

那年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626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1286
发表于 2005-7-9 1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冰猫 发表于 2005-7-9 1:35:24 :

引用

 

那就喝新天红酒吧,百分百的葡萄。

现在大家知道偶发贴得原因了吧。


 呵呵,还为老东家做广告啊?
走过,路过,不能错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0

回帖

7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22
发表于 2005-7-10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它奶奶滴  这让偶怎么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

回帖

39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934
发表于 2005-7-10 1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告诉偶们,只买贵的?
为国家作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1545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183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7-11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95%,是厂家的95%,还是产量的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1545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183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7-12 1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环球时报:有些大企业买酒勾兑 多数小作坊乱用色素——假葡萄酒还在泛滥

 6月5日下午,海南三亚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分局执法大队队长张建民站在某
居民区的一间仓库里,感慨万分。在他面前,是堆积如山的葡萄酒,足足有28
00多箱。随便拿出一瓶,猛一看都是中国名牌红酒———长城,再仔细瞧瞧,
却发现“长城”后面还有“山庄”二字。张队长告诉记者,这批红酒假冒的都
是长城酒业的名牌产品。据初步调查,这些由“秦皇岛田氏酒业有限公司”生
产的酒刚从河北运来,幸亏查处及时,没有流入当地的超市、饭馆。“如果证
据确凿的话,这是我近年来在管辖区见到的最大一起假冒名牌红酒事件”。

  葡萄酒问题很多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多专家和业内人士都表示对这种新闻已经见怪不怪。
不少人甚至认为,中国的葡萄酒市场用一个“乱”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记者收集了一下上半年的新闻,发现了好几条关于假葡萄酒的消息:1月1
4日,哈尔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发现,哈尔滨市金源浓野生山葡萄酿
酒厂用葡萄汁、水和食品添加剂勾兑葡萄酒,冒充通化原汁葡萄酒向外销售;
1月底,福州市质量监督稽查大队在台江红星新村查处了一家小作坊。这家作
坊用酒精、糖精、香精与水勾兑,制作假冒的某名牌红葡萄酒;2月底,济南
槐荫区工商分局查获了300箱假红酒,质检部门发现,其中大部分都不符合卫
生及质量要求;4月26日,重庆南岸工商分局四公里工商所的商进国发现四公
里村桥湾的一个库房里有近500件“长城解百纳干红葡萄酒”。经拥有长城品
牌的中粮集团认定,这些是冒牌产品……

  前不久,国家两大权威部门几乎同时拿出了关于葡萄酒市场的调查报告,
两份报告的结论同样令人担忧。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了对郑州、济南、南京、苏州、乌鲁木齐等16
个城市的93家葡萄酒经销单位的监测结果:近三成葡萄酒不合格,滥用添加剂、
质量低劣和违规销售等三大问题突出。接着,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涉及北京、
吉林、河南、山东等8个省、市共66家企业的2004年葡萄酒质量抽查结果:大
企业合格率为82.1%,中、小企业合格率为68.2%和38.5%,总体合格率仅为63.
2%。主要问题是商标不合格和质量低劣,该有的葡萄汁含量很低,不该有的添
加剂却不少。

  这些新闻和调查报告都直指一个事实:葡萄酒的质量问题,尤其是造假现
象相当严重。

  葡萄酒造假有五大手段

  网易商业频道曾经有一个葡萄酒专栏,标题是:“中国葡萄酒里没有一滴
葡萄汁?”这个有些偏激的疑问句背后,是人们对葡萄酒业的担忧。为了获取
暴利,造假者到底用了哪些手段?通过采访,记者主要了解到如下几条。

  “半汁葡萄酒”。这是葡萄酒造假的头号问题。记者从北京工商局了解到,
从2004年7月1日起,国家正式要求葡萄酒必须是百分之百的“全汁”,这也是
国际通行的标准———葡萄酒就是用纯葡萄发酵酿的酒,不能有任何添加物。
可是,国家工商总局的监测显示,市面上还有不够纯正的所谓“半汁葡萄酒”
在销售。但是在欧洲,葡萄酒向来都是“全汁”,根本没有“半汁”一说。

  葡萄酒里没有葡萄汁。葡萄酒行业里有“三精一水”的说法,就是先灌水,
然后再加入酒精、糖精、葡萄香精以及色素、酸、增稠剂、防腐剂等做成“葡
萄酒”。3年前,通化假红葡萄酒案轰动一时,造假者们用的正是这个方法。
著名酒业专家、北京酿酒协会名誉会长王秋芳告诉记者,这种假酒的口味能达
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一般人很难分辨。

  仿冒名牌。长城酒业烟台分公司的一位行政人员告诉记者,各地都出现过“
司马台长城”、“长城古堡”、“嘉峪长城”等假冒的长城葡萄酒,不明就里
的消费者很容易上当。有的厂商干脆直接把名牌商标拷贝过来,比如前面提到
的重庆案例,这种造假最彻头彻尾。

  年份作假。记者在北京一家著名餐厅吃饭时,曾听到服务员这样推荐葡萄
酒:“这是1992年的酒”。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的薛桂方告诉记者,现在市
场上“1992年份葡萄酒”特别多,但是,“哪有那么多1992年的葡萄”。据业
内人士介绍,某些年份出产的葡萄会特别好,酿出来的酒质量也会特别高,而
1992年就是这么一个难得的“四星级年份”。在某著名葡萄酒企业打出了“19
92年份葡萄酒”的招牌后,

"1992年的葡萄酒特别好"被大家所熟知,"年份酒"也因此成为了市场
热点。但是有媒体报道说,其实,很多酒厂的"年份酒"是在存放一两年的酒
中加入少量年份酒勾兑出来的。这无疑是一种造假行为。国内著名独立酒评人
吴书仙甚至表示:"所谓的1998年前的国产葡萄酒绝大部分都是假的。"
  "洋垃圾酒"横行。北京的一位进口红酒代理商向记者透露,除了国产酒
作假,假洋葡萄酒更是不少。有些是从国外进口廉价成品酒在国内灌装,或者
给国产酒贴上仿制标签;还有些是在国外注册一个商标,然后进口廉价酒在国
内灌装。然而,这些"洋垃圾"却价格不菲,甚至大受追捧。
  这么多的假葡萄酒,它们都销到了哪里?
  记者了解到,在一些小作坊里秘密生产的"三精一水葡萄酒",主要销往
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但是,那些用洋酒勾兑或者年份作假的酒,走的路线就"
高档"多了。薛桂方告诉记者:这些酒不像伪劣小食品那样主要出现在普通市
场或零售摊点上,它们的批发渠道往往很正规,目标是高档终端。他说,据中
国质量万里行多年的打假经验来看,正规的商场、酒楼里假葡萄酒并不少见,
他们获得的假酒线索,往往就来自这些地方。
  人工色素可能致癌
  谈起与假葡萄酒的遭遇,爱喝红酒的王健东至今心有余悸。去年年底,在
参加朋友生日聚会时,有点儿酒量的他居然被半瓶红酒弄得晕头转向,另外几
个朋友也有同样的反应。当时他以为是自己状态不好,没在意。今年年初,他
喝葡萄酒喝得头痛,甚至还吐了,但是大大咧咧的他还是没多想。前两天,他
再次喝葡萄酒喝得呕吐。他的朋友知道后,做了一个实验:把看似清亮的酒倒
在一张白纸上,纸上立刻出现了很多沉淀物,王健东这下明白自己喝到假酒了。
他苦笑着告诉记者:"现在,面对超市里满架子的葡萄酒,我是一眼也不看了。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葡萄酒研究中心的段长清教授告诉记者,王健东的
例子不是个别现象。如果葡萄原料质量较差,原酒颜色不够,不法生产者往往
会私自添加人工色素。虽然喝不死人,但这些劣质勾兑酒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安全系教授王世平也指出,人工色素都是工业合
成的,加在酒里可以增加色泽。这些色素中都含有偶氮苯类物质,能诱使生物
细胞增殖,在动物试验中已经被证实可能致癌。虽然喝了含色素的酒不会立刻
产生不良反应,但是它会在人体内慢慢累积,可能产生长期的毒害作用,这一
点也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公认。
  还有专家介绍说,像"三精一水"这样的葡萄酒造假工艺,在操作中往往
存在细菌超标等问题,这些都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埋下隐患。据媒体报道,各地
都出现过消费者在喝了"三精一水"葡萄酒后产生头痛、呕吐等症状的案例。
  假葡萄酒无处不在,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那消费者应该如何辨别呢?
专家指出,选购葡萄酒时,一定要看标签,产品名称应是"葡萄酒",而不是"
冰红葡萄酒"等名字,酒精度不应低于7%(体积比)。真葡萄酒外观澄澈透明,
有光泽,应该有葡萄的果香、发酵的酒香,口感应该细腻柔和、余味绵长。另
外,葡萄酒瓶要倒着放才有利于保存,瓶塞应该是湿润的。打开酒瓶的时候,
如果酒变质了,会有一种发霉的味道。
  至于通过价格判断,王秋芳认为,红酒的真伪与价格无关。但也有业内人
士指出,越便宜的葡萄酒问题越多。
  假葡萄酒为何屡禁不止  
 工商、质检部门每年都会查出大量假酒,但是为何造假还是"前赴后继、
连绵不绝"呢?王秋芳会长告诉记者,有3个原因导致假葡萄酒泛滥。
  追逐利润。王秋芳表示,葡萄酒最主要的成本来自葡萄汁,制假者为了降
低成本,于是就拼命减少其含量,甚至根本就不加。另外,酿酒葡萄种下3年
后才能挂果,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这显然没有买酒勾兑划算。还有经销商对媒
体表示,由于一些连锁酒楼的进店费现在高达20万-30万元,每瓶酒还要支付
开瓶费,重压之下,葡萄酒经销商纷纷铤而走险。现在,"根本找不出没有碰
过假酒的经销商"。
  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度不高。现在不少人以喝葡萄酒为"时尚",但却
不会分辨葡萄酒的商标、口味;另外,有些人即使有头痛等不舒服的感觉,也
很难和酒联系起来,这些都给不法者留下了空子。据北京市工商局有关人士介
绍,这两年关于红酒的消费者投诉不多,而查获的贩假案件却不少,就是出于
这个原因。
  相关法规不健全,制假者有恃无恐。王秋芳原来是北京红星酿酒厂的老厂
长,她说,当初他们酒厂打假非常难,那些人"换个地方,接着干"。
  另外还有媒体报道,某大厂的领导公开宣称"这东西又喝不死人,不就是
葡萄酒嘛"。专家认为,我们的工艺、原料、标签标准并没有跟上葡萄酒行业
的发展,惩罚机制也不健全,这是导致假葡萄酒泛滥的重要因素。
  针对这个问题,记者从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副司长徐加爱那里了解到,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加大对酒类经销、流通的管理力度,《全国酒类流通管理
办法》、《酒类经营批发规范》及《酒类经营零售规范》正在制定当中,年内
即将出台。对于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国家也将逐步加大打击、惩处的力度。

图片:

  5月19日,上海某大型超市正在出售华夏长城“1992年份干红葡萄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主题

1507

回帖

1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2459
发表于 2005-7-12 1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啥能喝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0

主题

1693

回帖

2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3347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5-7-13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城1992年份基本可以确定是假的(不是酒假,是年份作假)。上面报道基本属实,中国99%的假葡萄酒出自山东、河北和辽宁三省。

不过大家可以放心,新天的葡萄酒是100%的葡萄,主要是那里葡萄比纯水的价格更低,不需要作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18 16:41 , Processed in 0.0621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