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哈密回王陵、巴里坤草原
6月8日凌晨4点,我和沈老师到达哈密。在此与大部队会合,开始了我们的新疆之行。
下火车后直奔大部队住的工程宾馆,不忍心打扰大伙,在大厅坐到5点多,被服务员强迫进房间:刚踏上新疆的土地,就感受到了与内地的不同,在武汉,你在宾馆大厅可以随意坐,没人干涉你。可哈密不行,说是坐在大厅会影响他们的工作。
早上9点,启程往回王陵。没想到踏上新疆的第一个景观是人文。哈密与回王,成为我要做的第一个功课。
最初记住哈密,是因为哈密瓜。那可是我最爱吃的东东。后来才知道,其实哈密瓜是产在鄯善。
哈密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被称作“西域襟喉,中华拱衙”。古称昆吾,曾为乌孙王昆莫游牧地,(哈哈,建议打算进新疆的朋友,先把西游记复习一遍,里面许多的故事都与新疆有关咧)
哈密的回城、回王实际都指维吾尔。维吾尔族,唐初称回纥,唐朝后期改称回鹘。宋代仍叫回鹘,元、明时期称畏兀儿,清代称伊斯兰教为回教,称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为回子、回人。
古代曾经有许多民族生活在哈密,乌孙、车师、铁勒、高车。公元六世纪,突厥汗国统治了这一地区,但后来受到了回纥族的攻击。8世纪40年代,回纥人得到唐朝的帮助,建立了回纥汗国。明朝孝宗时,哈密地区的主体民族主要有回回(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畏兀儿(信仰佛教的伊斯兰人)、哈喇灰(蒙古人)这三种人杂居。到15世纪末,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占了多数,不断欺压畏兀儿和哈喇灰,迫使其向甘肃肃州一带迁徙。明未清初,哈密转属蒙古察合台汗后裔建立的叶尔羌汗国。叶尔羌汗国亡后,哈密处于西蒙古准噶尔部的统治下。
1605年,成吉思汗的世孙木罕买提夏和加率领维吾尔族教兵1千多人在哈密附近同当时的蒙古族统治者进行了战争,随后依靠伊斯兰教在哈密立足,建立起伊斯兰教政教合一的统治。
木罕买提夏的儿子额贝都拉继位后,1697年,哈密与清政府之间正式建立了臣属关系,额贝都拉成为哈密回王家族的第一代回王。1930年,九世回王沙木胡索特病重死去。额贝都拉家族自清册封以来233年在哈密地区的统治历史,随着最后一位回王的死去而终结。
如今我们眼前这些带着西域风格的建筑,就是回王陵,埋藏着历代回王及其王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23 22:48:1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