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公信子在2010-12-22 12:13:00的发言:
班长姐姐嘱意我为文,替此次南太行之行添点随想。领导的话,那是一定得听滴,要不,下回他们该不带俺一起玩了,呵呵。
随想的没有,倒是感慨的不行!
俺是一条伪驴。至于“户外”这一概念,平日里坐而论道的多,实际是一个叶公好龙的角色。这之前,打着“事业”的旗号,在夜幕下被酒色财气的熏陶坏了身体,便思忖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在自称弱驴的强驴提点下,误打误撞的闯入了“在路上”的江湖,为便于滥竽充数,顺手给自己捡了件“公信子”的号褂,直到今天仍位添列兵之末。
这趟穿越,俺除了嘿咻嘿咻的紧赶慢赶不掉队外,所过之道路、桥梁、村舍、岔口,攻略所需的要素,一律都记不清爽了。故独立成篇的不行,给班长姊姊的文章狗尾续貂,补充点鸡零狗碎的细节、为“山羊的牛角班”摇旗呐喊、替后进的新生摸索出一条经验,尚勉强使得。
源起
前文谈到,我是在一个自称弱驴的强驴的攻略上看到她的南太行穿越的,心向往之,便起了念头。一朝同那帮屁股沉沉的滞留在酒桌、牌桌上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便鼓噪着唆使着也来这么一下。兴许是自己的说服能力有限,抑或是缺少亲历的色彩,总之,虽应者亦沸沸扬扬的热议了几回,但终究好事难携。其实,这群朋友里面“潜伏”着一头名唤“风纪扣”的老驴,默不作声地记下了俺的这份念想。一俟“羊羊修修”贴出召集令,便把我也推荐了去。可巧,我刚刚卸去一份差事,正思谋着去广西--南方我唯一没有涉足过的省份,做一次遗世独立的一个人的漫游。
应该说,这也算是缘分。于我,是想也没想就欣然报名,改变了原来的计划,那头,班长也没太为难俺,稍稍“审问”,俺就成功的溜进这个14人的队伍中了。如今俺也不知道,她为这个决定,现在是后悔还是庆幸。人生就是这样,充满着际会,有了这些际会,才生出这日后的精彩。
起码,我是这样的感受。
(总结:从事如户外类似的业余爱好,一定要同好扎堆,参与者主观上爱好、喜欢,营造一个氛围,否则是组不成队、成不了行的,反而会拖延时日,消耗热情,组织者一定得有当机立断的素质。虽然待机是必要的,但向往是必须的,要不你就会错过一段精彩旅程。)
温暖
由于集结的时间太早,害怕贻误了这难得的机会,回头再被“风纪扣”拿来说事,那就不值了,俺提前一夜就到火车站对面的旅馆开房住下。毕竟是心中有事,迷迷瞪瞪的睡不踏实,中间醒来好几次,04:00就穿衣起床了,约好的是04:45在检票口会合。看来业余爱好同样是要付出艰辛的!
虽说是玩的事,也得认真点,不是吗。
出门就知道天气寒了,据说今晚武汉有雪,这回预报的还真准。母亲在我出门前关爱的说:
“你们这是咋啦,大冬天的还往北方跑。跟他们说,山里面要是也下雪,可千万别进山哦”
“晓得啦。我就是去会一会山里的冬天。”我不无豪迈的回应着,心里也添了一些忐忑。这次出行时间上有些仓促,临行前匆忙的购置了一些装备,但并不充足,譬如抓绒的裤子,那个店子就缺货,临时在超市买的毛裤,顺带的买了点路餐,还是“扣”在电话里提醒的。我着实是个新驴,对这样徒步穿越的长线没有经验,虽然“扣”一直在队友中为我极力掩饰着。
远远地瞅见检票口绰着几个人,在料峭寒风中哆嗦着狼狈的守候着,料想便是“羊羊修修”他们了。近前,我主动地大声报了名号,俺就这么点优点,长于同陌生人打交道,假装沉着。这队伍里的人,我都识不得,而“扣”却需在河南的驻马店入队,此时一个个熟稔的同学,当时还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和背后未知的身份。大家简单的做了个“破冰”的程序,许是天气寒冷的缘故,大家口里都哦哦的含糊不清,到底还是没有记住几个网名,就这么着懵懂的跟随着大家上了火车。
过境的车,肯定是站票啦,正赶上济南军区运送新兵的当口,这人就比平日里人多了去了,熙熙攘攘的没处安生,不久,我便和队伍失散了。的确是个生手,也不知道此间的规矩,手里还拿着两个大包,多出的一份,那是“扣”的装备。好在一个人旅行惯了,也并不惧,磨蹭着挨到新兵的车厢,就那儿的人少些。还没喘匀气,就被客气的请了出去。郁闷,我想我咋看也不象个“拉登”的门徒啊。不过出门在外,还是配合强力部门的好,俺就特礼貌特和气特配合特有素质的离开了,除了临走前没给他们敬个军礼外,因为俺不会。
我到车厢的结合部码好行李,就累得席地而坐了,反正这趟出去是干净不了的,以歪就歪吧,人已是乏透了。掏出烟,甩给兵们,这讪就搭上了。他们是一群来自广东的兵源,这批是到河南的,好像是54军的吧,番号我就记不确切了。
未几,电话响了,一听,是“羊羊修修”打来的,关切询问我在哪里,说他们找到几个座位,轮流着坐,互相也是个照应。心里顿时有些感动,暖暖的。一来怕给大伙添麻烦,过不得,二来面子上有些下不来,本该我年轻的出力撒。不一会儿,班副“修修羊羊”挤了过来,不由分说的帮我分扛了行李,把我引了过去。“江滩老赵”他们还都站着,推让中我却被按到座位中。
殊不知,这样的关照,在之后的行程中时时承受。这便是我在新乡FB餐总结会上提到的关键词:温暖,的由来。
(总结户外经验:。。。 。。。)
老八
“老八”是俺们班里对“星期八”的简称,就好比我们管“水天一色”叫“2水”一样,对应的是“长江水”的“1水”,图的是方便,也显得内外有别的骄傲心理。(为什么不叫“小水”和“大水”呢?我研究了半天,也没整明白,不管它,就随着大伙这么称呼着。)“维他命”在一旁老是提醒俺们,不能管他叫“老八”,这样让他讨了大伙的便宜。好在俺一直保持着初见大伙是的习惯,说的国语,口齿上清清爽爽的,没得误会和间隙可钻。
“扣”说“老八”这孩子是个老驴子,又不做障作怪的还爱交流,蛮好的。的确,这点“扣”评的不错,不单是“老八”,咱们班里还真没有做障作怪的主,所以大家都开心了。在外扯旗子拉杆子,人对付了是第一条,这心情好了,安全也有了,景色也就美了。这话在理吧。
“老八”是老驴不假,还是个才子,第一次大伙在驻地吃饭的时候,说笑间,他冷不丁的冒出一个对子:“北上南太行,东张西望,看中原好风光。”把同学们都噎住了。好似一鸟投林,百鸟无声,众人一瞬间没得了话语。
知道是一个难对子,俺还没品咂出味来,“扣”率先哈哈哈的笑将起来:这回遇到狠得了!厉害咧,一幅麻将,东南西北中都有了,还暗含着扣扣哦。
“扣”也是才子,反应够快的。之后,有那么几个难眠之夜,“扣”为之苦吟,早起还说“老八”的害人呐。
我没那份才情,早被那第一天38公里,10个半小时的山间小道、乱石河滩给搞崩溃了,此间只想呼呼大睡的赖床。这还不是最难堪的,“老八”长期充任断后的重任,几乎专任俺这个驴尾巴的押解,他也不超你,就是一路跟着,很专业的在你后面絮絮叨叨、不急不缓的教你穿行山路。那番美意,你还真不好拒绝,这份压力,你还真不好承受。
说实话,俺还是喜欢班副“修修羊羊”任后队,他要厚道而沉默的多。
(总结户外心得:。。。 。。。)
“湿”足
“萍水相逢”大姐批评俺,老是自揭家丑,没办法,俺自己做的,自当慨然的认下了。没错,是俺在壶口跌瀑与乱石堆之间的溪涧,过那个晃晃荡荡的由石块搭起的跳跳桥时,失足滑倒水里。弱驴就这点好处,敢于承认自身的不足,博得大家的帮助。
这是在过乱石堆前的事,发生在第一天。山里的气温大概在-10°,好在天照应,没下雪,俺水杯里的茶,已结成冰坨坨了。我们从秦家磨下到谷底后,沿枯瘦的清溪循路做之字形前行,时不时被冰挂和瀑挂吸引,或驻足观赏一下冰层下颇为奇妙的绿色潭水,若不在风口上,冷还是扛得住的。14人的队伍这么旖旎着撒出去有4、50米。
不知过了有多少座这样微型的跳跳桥了,我们的心里还是悬吊吊的,“晚清”在头里走着,还不时回头关照我:跟着我的落脚点跨啊。我心想:这不靠谱,我眼见得她脚下的那块石头分明在晃动;再说啦,除却我以外,在队里“晚清”就是排名第二的弱驴了,这地球人都知道。遂没按着她的吩咐去做,天报应啊!脑袋瓜里还没将这一念转完,俺可怜的左脚便吱的一下,滑倒刺骨的水里面去了。
不过俺不觉得丢人,“2水”舞蹈跳的非常的漂亮,平衡性应当算好的,她的鞋面与溪水也有一次冰冷的亲吻,在我之前。
打湿了脚,在这样的季节里总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在我们接下来跨越乱石堆的路程里,吃尽了苦头。为了避免被横七竖八的荆棘划伤脚腕,我试图把挽起的裤腿放下来,结果发现,它凝结成冰了。
(总结户外心得:。。。 。。。)
伤膝
在第四天的行程里,从后静宫往锡崖沟的路上,有一条65°仰角的山地坡道,险险的几乎无路,掩映在灌木和黄草丛中,如果没有当地山民的指点,断乎是发现不了的。爬这座山,可以节省1小时的路程,就像骆驼背上最后一根稻草,俺的“一世英名”就毁在这座山上了。
本来好好地按计划走水泥路的,当时俺还暗自庆幸,总算是全须全尾的被同学给拉练出来了,以后便也有了吹嘘的本钱,能给俺发一个“驴证”了吧,这可是作为驴友的骄傲和荣光呢。
俺具体爬山的狼狈和灰头土脸就甭提了,总之,待爬到山巅,心劲一落,双膝便隐隐作痛了起来,初不甚明显,到锡崖沟后,便很难耐了。
也是这座山,也“放倒”了“拾忆”MM,她图轻便和凉快,脱去了冲锋衣,着了寒气,第二天便“失声”了(跟俺的“湿足”有一拼哦),荣幸的同我一起FB的坐车上了王莽岭。
(总结户外经验:。。。 。。。)
班名的来历
俺们这一队人马,几天相处下来,甚是融洽和睦,大家就集体商议着成立一个专门的户外班子,一路商量下来,在入驻南坪时有了一个结果,班长终于同意出面扛旗了,当然是归依在ZLS的名下。接着便是商议班名,小的不才,首倡使用嗯哪那个这个班名----“山羊的牛角班”,得大家赞成并审批通过。这里面的意思意义很多,但功劳却在“2水”名下,她是班名的始作俑者。
这典故还是要从爬完那座山说起。
我们爬完这座山后,对着的就是一个新挖掘出的隧道,尚未正式通车,便也没有命名,姑且称作“末名隧道”吧。隧道的这头是山西,出了隧道,那头便是河南的锡崖沟了(记忆中是这样,讲到这里,看官还得荣我穿插一个小小的乐闻),隧道里湿滑结冰,黑咕隆咚,这倒是难不到我们,大家都有头灯,这一行中也不是第一次使用了,按说已有了经验,再说他们都已晋升强驴了。笑料却出在这了,还是那个“失声”MM“拾忆”,打开了头灯,面前依旧一片漆黑朦朦,她试着问在一旁的“老八”,“老八”肯定了她的头灯是亮的,她狐疑了,因为来路依旧不明昏暗中,我揣度她那时一定是骂娘了的,责怪制造商的黑心。她就这么着羁羁绊绊的走到了河南。待到大家再瞧她时,不免大笑起来,原来“拾忆”仍旧戴着她的那副墨镜。
出了隧道口,大家有些兴奋,一来宿营地就在不远处,二来发现了一大群山羊,有黑有白的,咩咩的叫着,让人不免心生怜爱。纷纷抢着以山羊为背景照像,这时咱们的“2水”,全名叫“水天一色”的媚眼姐姐,说出一句很是著名的名言:你们还是小心些个,当心山羊的牛角顶到你们。
我倒!
(总结户外经验:。。。)
未完待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