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新旅
楚驴求索
(八)冬桃山 ● 古村遗风
平江县冬塔乡与通城县马港乡山水相连,幕阜山余脉从东至西在这里舒展延伸,湘北和鄂南两地共承大山龙脉,分享连绵风光。冬塔乡的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人文胜迹丰富多样,品质上乘,长期寂养深闺人未识。近年来,冬桃山、黄泥湾等景观名胜资源已被岳阳市、平江县纳入幕阜山旅游开发的整体规划之中。
—— 冬桃山,因天造“十八景”而远近闻名;
—— 张师山,因西汉名臣张良隐居避祸而神秘;
—— 黄泥湾,因聚藏风水宝地、遗存清代古建筑群而吸引视线;
…… 。
位于冬塔乡冬桃山下的黄桥村,青山环绕,负阴抱阳,小河贯穿全村,自然环境十分优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全村300余户人家全为叶姓,他们聚族而居。据《叶氏族谱》记载,叶氏始祖于明洪武25年迁入、择居燕额岭,经世代之创建,平畴十数平方公里,田园诗画,阜物康宁,历世蕃衍,已成为当地旺族。
黄桥村人居环境,契合宇宙天机,内涵伦理纲常。整个村塆选址极尽考究:村塆的朝向坐北向南,略倾东南方向,背靠燕额岭,左托黄竹尖,右扶毫头岭;冬塔河由北向南穿过村庄、曲折萦绕;前眺冬桃山,笔峰连绵,尽揽万千变化。村落藏风聚气,稳重平衡,田园诗画、恬静祥和,是湘北独具特色的风水宝地。
现存黄泥湾大屋古建筑群,建筑规模恢宏,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当时占地约5000多平方米,以中厅为主轴,左右对称分布天井和厢房,纵深推进,左右铺陈,似多个“井”字联排。回环走廊与屋内窗户全为木制雕刻作品,或龙凤图腾、或牲畜、花木等生活图案,极富文化造诣和民俗风情;大屋的平面布局外围“口”字框,由围坪和附屋组成;内安“田”字瓤,功能分区组合,建筑思想体现了创建者藏而不露的处世哲学,是我国古代民居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
关于黄泥湾古村落,让我们再欣赏《叶氏族谱》的一段精彩描述:“先祖度山川之锦绣,选风俗之纯良而卜基,故洞中胜景万千,古迹尤多。幕阜山二十五洞天圣地,红花尖即为余脉。昌江水三十里,流声不响,白沙岭是其泽源。东观山排紫气,南眺土出黄泥,右是坳背虎踞,左为游家龙盘。塝上无塝,只因屋连;洞里非洞,皆属车通。…… 拱桥松柏,古色古香。太子桥、斑鸠桥,旧痕仍在。石马庙、关帝庙,遗迹可寻。公路沿溪水而上,有如银色彩带;学校伴拱桥而立,形似泼墨丹青。傅家岭松涛滚滚,国华丘稻浪滔滔。山林果盛,水库鱼肥。又竹垅仙拇,石马寒湫。古神仙之遗迹,蜈蚣折口,狮子昂头,大自然之朽成。更如燕岩若燕、狮岩如狮、马踏尖之蹄印、豪头岭之凉亭,天然合人工一色,新创与古迹相辉,盛景如画,赞前人择地之优良,景上添花,志后代创业之艰辛,乡土可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31 11:32:4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