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向导成功穿越狼塔c线小结
经过三个月的精心准备, 9月14日,历时7天, 翻越4座海拨3800米左右的达坂, 淌过冰冷刺骨的台普希格玛河, 最后翻越兰特开曾达坂,于21日下午1点,完成狼塔c线穿越. 出征队员14人,15日4名队员因伤痛原因下撤,10名队员成功穿出. 个人认为狼c没有风景, 只有超级的自虐, 每一座达坂似乎没完没了, 总也到不了头, 身体水分消耗的比内地登山时要快, 饮水量加大, 吃不下多少东西, 超级的消耗体能, 经此一役, 不建议人们去走狼c, 除非你有极强的自虐倾向加超强的体能加坚强的意志力, 三者缺一不可,本次穿越之所以能平安顺利, 我认为有以下几处可圈可点:
1. 准备充分, 攻课做的较为扎实;5月下旬就开始研究狼c, 九月初形成较为完整的攻略, 图文并茂, 并下载gbs轨迹, 个人认为二者缺一不可, 攻略优于轨迹.
2. 时间选择合适, 九月中旬正是狼c的无雨季, 台普希格玛河流较缓, 河面较窄, 适合渡河,7天之中只有一个下午飘了点雪花, 其余都烈阳高照, 没有因恶劣天气而被困住;
3. 建群早, 队员之间配合默契;5月份建群, 经过3个月的交流了解, 队友之间虽未谋面, 但都已经非常了解了,10人7天团结共进, 相互鼓励和帮助, 的确是一支坚强的团队
4. 拜访当地资深驴友很有必要; 在琳雅的引荐下, 我们先后拜访了小羊军团和砾石户外多次带队走过狼c的资深驴友, 特别是孤独和五道黑, 他们的建议很给力;
5. 果断决策很重要; 个人认为此行的两次临时决策非常适当, 一是当翻越白扬沟达坂之后, 天已漆黑, 离马背营地还有两个多小时路程, 这时决策就地扎营,丢掉马背营地, 非常必要, 事实上当第二天下到马背营地的那段下行是非常危险的, 走夜路的后果会不堪设想, 而且马背营地的水源困难, 二是当我们翻越蒙特开曾达坂后, 发现巳经登上了比达坂要艰难很多的顶峰时, 迅速离开随时都有落石危险的悬崖顶部, 向右横切下到正常的马道这个决策尽管危险, 但非常必要;
印象最深刻的3名队友:
野兽: 成熟的登山技术, 超强的辨路能力, 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前锋队员,他和风清代表了襄阳驴友的生猛;
青青: 队伍中唯一的母驴, 体能超好, 一流的翻越达坂的能力, 特点在于走横切路段时的尖叫声, 令9名公驴为之发情;
小瓜: 尽管没有长线经验, 但一路走过来着实不易, 内心的痛苦和坚强恐怕只有他自己感受最深;
颁奖:
最佳硬汉奖黑健; 颁奖理由: 当双脚伤痛不能行走等待救援时, 第二天毅然踏上征程;
最佳母驴奖青青; 颁奖理由: 大家都知道;
最佳前锋奖野兽; 颁奖理由: 登山节奏掌握的非常棒;
最佳背负奖风清; 颁奖理由: 也许他的包最重, 体能超好;
最佳风趣奖左岸; 颁奖理由: 一路搞笑, 一路收队,不可多得的强线队友
最佳精灵奖飞猪; 颁奖理由: 一路行走, 收放自如;
最佳幸福奖小瓜; 颁奖理由: 一路痛苦不断, 一路幸福不断;
最佳成熟奖大徐; 颁奖理由: 成稳果断, 一路坚定;
最佳计算奖左声道; 颁奖理由: 一个卡片机都逃不过他的电子称;
我的奖就由大家颁了;
以上奖品请在各自的银行卡上领取
特别鸣谢: 新疆小羊军团琳雅女士, 水手先生, 砾石户外孤独, 五道黑的大力支持
漫红于2011年9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