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害那些山民村民,让他们从不劳而获,变成了强抢恶要。 从人到魔,比扔下几个矿泉水瓶,对环境的污染更大。 今年,我几次带队到接天山,感觉山还是那样挺拔,主持道士还是那样的好。每次我们都要麻烦人家又是煮面又是用人家水缸里的水。走的时候,给10元,20元的香油钱,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同时我们每次都会提前和队员说,上山用了人家的水要帮他挑。于是每次去,总会安排几个男队员专门去泉水边挑。所以,和当地的关系一直都还处理的不错。 但,今年最后一次,发生了一件事情。 当时,我带队做接天山到大崎山的穿越。 D1扎营在接天山山顶的庙门前,主持不在。去挑水的队员在一个婆婆的带领下,抵达泉水边,发现水被人乱扔石头和死蛇。被严重污染了。晚上,道士回来,误会是我们干的,态度很不好。我一直跟他解释,他都不听。一直到后来,他看我们的队员都很友善,也很克守自己,(当晚起风下雨了)再加上我跟他说了婆婆可以做证。他才开始帮助我们。 最后,下山前,我对他说,最好在泉水边,安置一块原始的大石头。我们来请山下工匠刻上“引水思源”四个大字。以保护他们当地山上吃水的水源。 这不是金钱交换,这是交换的人心。 同时,我还答应了他,下次上山帮他带几双帆步手套和耐磨点的工作服。这些都是他们需要的,而我们又能帮他们做到的事情。有的时候,要能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太大的事情我们也做不了,但能想到的细节,从一开始就要提倡和坚持,和当地的人做好这方面人性化的交流和沟通。不要动不动谈钱或以后可以带多少多少人来,他们会获得多少多少利益等等。我个人觉得可以这样去提倡大家都来面对这件事情,比较有实际意义。 再说点题外话: 今年,很多新人加入户外“娱乐圈”。 很多休闲和自助的活动,都有新人担纲。 我无意去贬低或鄙视简单快乐的户外理念,但我们行走在户外,多一份思考,多一份建设,不要简单的拷贝复制前人的路线,功略和带队方法。为自己也为自己的队友多创造些有内涵价值和创新设计的行程,我们期待这一户外风气的形成。 毕竟户外资源本身是有限的,人的发展才是无限的。不要简单的做个“风景复印机”吧!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和建议。欢迎拍砖! [此帖子已被 寒山烟雨 在 2007-6-14 16:14:0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