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船长@

志愿者在行动(5)-6月6日绳索滑轮和救援下降技术演练纪实图片~~

[复制链接]

451

主题

733

回帖

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6264
发表于 2009-8-17 0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儿:

爵士这个系统上是不是还少一个抓结绳哦,这个系统可以再简单很多。

被这个图害了几回(每次练习时设置都觉得麻烦),这个在《登山圣经》中1/3的滑轮系统,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么复杂,如果在绳子够长的情况下,中间那个(拉被救援人员身上主绳的抓结绳上的)滑轮,直接通过主锁连接在被救援人员身上就简单多了,效果和救援效率比这样的设置要高很多。

救援绳圈我没操作过,说个不成熟的想法,如果两边的结圈是用两个结实的木棒穿过(做成担架),是不是抬起来被救援的伤者会觉得舒服些,施救的人也好抬些?改天找个机会试试!!!

欢迎荆州的花儿参与救援知识的讨论,

图片中架设的系统是有两个抓节的,仔细看其中一个我的手上扶着。

滑轮系统的架设主要是为了省力,你说的方法我尝试过,效果不太好。

担架的制作在野外有树枝肯定是用 树枝了,在这里我们是在学习制作方法,实际操作可以参考这个帖子http://www.5zls.org/ShowPost.asp?PageIndex=2&ThreadID=97525

欢迎有空一起学习户外救援知识。

一个登山者的理想境界:理性,内省,坚韧,关注,任俯仰,知进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回帖

14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13
发表于 2009-8-17 2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其实你演练的方法我和说的方法物理作用是一样的,

滑轮系统省不省力,主要是看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数量,有几段就是几分之几的力,因为每段绳子承担一份力,

上图中两个抓结的方法主要是为了省绳距,如果说去掉抓结,动滑轮直接连接被救援者的方法效果不好,其理论数据只是多了绳子和如(岩壁,凸起物)之间的摩擦力,除此之外物理作用力是一样的(初中物理,滑轮组一章有讲到),如果是悬空向上拉绳子不和岩壁摩擦,效果是一样的。

然而两种方法,使用抓结这一招太费时间,在紧急状况下布系统太麻烦,还有可能因为思想混乱而搞错(特别是不熟练者),所以我认为简单的方法是值得普及和推广的,呵呵!当然也看操作者个人的爱好。

此系统我在探洞和山地穿越的背包运输中经常用到,1/2系统最常用(简单方便),拉人有过演练,效果也还不错,基本上一个人可以通过系统拉起来一个130斤左右的成年人。

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悬崖峭壁的绝顶上,生长着一种珍奇的高山玫瑰。
相传只要拥有这种玫瑰,就能获得美满的爱情,于是,
勇敢的小伙子争相攀上岩壁,摘取花儿献给心爱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8 08:18 , Processed in 0.0342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