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武汉老猫

[原创]虎年春节东北游——雾凇岛、长白山、雪乡、哈尔滨的白色之旅

[复制链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热闹的还是雪韵大街,让我想起来夜幕下的江汉路。

 

雪乡 (4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雪乡 (31).jpg
 

雪乡 (48).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 13:08:0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街边农家院旁聚集了好些长枪短炮,不错的农家夜景。

雪乡 (4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气温很低了,即便是穿了这多也没感到一丝暖意,鼻子嘴巴哈出的湿热水汽把帽子都冻得结了霜,呼吸都能感到冰凉到肺。为了拍照厚手套戴不了只能换毛线的,这会早已冻麻了,生疼。想想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明早还要继续拍,下午还有5个小时的穿越呢。

刘明文家门口夜景。

雪乡 (4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明天的穿越轻松些,几米联系了一位司机,明早把大包装车先托送到东升的向导家里。只有守望坚持自己背,害的我也惭愧了好一阵子。曾经自诩为自虐强驴,竟然现在连这点重量的包都不愿意背了,罪过啊罪过,主啊宽恕我吧,阿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爬坡时由于雪厚,一脚踩了进去,忘记戴雪套,所以鞋里进了不少雪,没一会就把鞋里和袜子打湿了。这里给大家教个小窍门,没有雪套的话,可以用塑料胶带多绕几圈把裤口和鞋帮封好,这样就不会进雪了。当然就是解得时候比较麻烦,只适合长时间踏雪用。好在店家烧炕的锅炉可以利用起来,当我下到地下室时,里面早已挂满了各式鞋子袜子,臭豆豉般的味道漫了一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7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639
发表于 2010-4-2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直受不了了,这个帖子还没完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7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639
发表于 2010-4-2 1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有一个建议哈,不喜欢雪乡商业气息的,隔壁还有个雪谷,不过好像是两条路,而且还远几十公里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19

回帖

925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251
发表于 2010-4-5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雪谷就是东升,我们穿越路线的另一端。建议大家都穿越一下,难度还好,就是要穿防滑的鞋子,最好冰爪,不过当地人的胶鞋也满厉害,箭步如飞啊。我们在东升住的是李大鹏家,店主人不错,到雪乡接我们,在他们家吃饭和早点都算的很实惠,特憨厚的东北人。还有东北特产,雪蛤啊,灵芝啊,野菜什么的,我们也采购了一大堆,心满意足的回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防弹螃蟹在2010-4-2 15:31:00的发言:

简直受不了了,这个帖子还没完

不好意思,让您抓狂了,再坚持一个月这个帖子就结束了,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防弹螃蟹在2010-4-2 15:34:00的发言:
其实有一个建议哈,不喜欢雪乡商业气息的,隔壁还有个雪谷,不过好像是两条路,而且还远几十公里

跟您一样,雪乡的商业气氛我也很不喜欢,有点失望。

正如几米所说,您说的这个雪谷就是东升林场,我后面会介绍到的。

再有,它离雪乡的距离没有几十公里,只有十二三公里,穿越时会经过那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羊草山看日出是很多游客来雪乡玩的重要项目,尤其是摄影爱好者。但羊草山顶离雪乡还有近两个小时的步行距离,坐雪地摩托倒是快20分钟上山顶,但要价300吓死人的。我们只有大半个上午时间在雪乡,时间紧迫,而且羊草山也是我们徒步东升的必经之地,,所以基本没做爬山看日出的打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7点钟出门时,发现陪伴了我们一个礼拜的太阳,今天是头一次没在这个点露脸了。天空阴沉,灰白一片,没有期望中的金光洒地。雪乡的石碑前终于没了嬉闹的游客。

街上的游客也很少,估计都还没起床,或者还在赶来的路上。牵马拉橇的马夫这会没有生意,正叼着烟,闲情自得。终于感受到了想象中雪乡的那份宁静安详。

雪乡 (3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场边的山腰上,也是一个可以部分俯瞰雪乡的地方,这个方位和我昨天探得山坡正好相反,视角不同,自然景致也大相径庭。

雪乡 (5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河的冰面成了天然溜冰场,孩子们的游乐园。

雪乡 (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雪道尽头山脚下孤零零的立着这么一幢西式洋房,不知作何用处。

雪乡 (5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太阳不是一时半会能出来,索性回去过早,还得把大包清出来,随身只背个摄影包。萤火虫在这晃了两天,走遍了每个犄角旮旯,知道哪里是最佳取景之处。在她的大致指点下,我信心满怀地寻找着心中的雪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777

回帖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5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雪乡的房子多是木格棱式的老房子,一场大雪过后,它们就像是从雪地里刚长出来的一株株矮矮胖胖的雪蘑菇,慵懒而立。

  雪乡 (33).jpg
 

雪乡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8 08:21 , Processed in 0.10446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