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中年的 “草色遥看”(网名),10年来坚持徒步和骑自行车低碳旅行,骑行3万公里,考察十堰的山山水水;她多次参加省市级自行车赛、百公里毅行徒步比赛等赛事;今年夏秋之际,又骑行25天,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13座,成功穿越川藏线到达拉萨,一路传播环保的理念。
昨日,当她登上武汉市首届百公里毅行徒步比赛领奖台时,她表示,自己将继续坚持户外运动,在旅途中寻找心灵的归属和快意。
■文、图/记者 李寅
骑行,她几乎走遍十堰山山水水
“草色遥看”是我市环保局的一名女干部,自幼爱好篮球、游泳、田径等体育运动。在学校运动会中,多次获得跳远、田径等多项赛事冠军。或许是职业使然,或许是为了远离城市的喧嚣桎梏而追求心灵的宁静自由,她爱上了户外运动。
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她常结合自己的工作性质,与环保热爱者相约,组成松散又相对紧密的联盟,开展徒步运动。闲暇之余,十八里长峡、沧浪山……几乎行遍十堰的山山水水。
为了进一步扩大宣传环保的范围,2003年,她又和同伴组成自行车户外运动队。2005年,她作为十堰市代表队的一员,参加湖北省自行车联赛武汉环东湖三十公里竞速赛,获女子业余组团体冠军;她曾参加武汉市木兰湖全国自行车竞速赛,获业余组个人第七名;她还是2011年12月“十堰市首届百公里毅行”行走者之一;是2012年5月“武汉市首届百公里毅行”12名挑战成功者之一。
她不仅通过热爱着的户外运动宣传环保,且擅长观察写作。从2006年开始,“草色遥看”就活跃在东风热线《相约户外》栏目,呼吁人们保护好环境,和谐共生。用手中的镜头和笔墨,奉献了诸如《在路上》、《行走故乡山水中》、《再读大江北去》等脍炙人口的佳作,唤起人们热爱家乡,关注环保的意识。
“我有一颗自由的心,喜爱大自然,喜欢旅行。”“草色遥看”说,每次徒步在原野中,就仿佛置身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行走无疆》等书籍所描述的文化意境中。
出于环保职业的敏感,她钟情于西藏的神秘、美丽和原始的纯净。骑上自行车,以最为低碳的方式征服中国最为艰险的川藏公路,向人们展示纯自然的魅力,也一直成为她心中的梦!
超越,实现环保人心中的梦想
2012年元旦一过,她开始做骑行拉萨的功课。一本《波尔攻略》被她翻毛了边。
乍暖还寒初春时节。3月18日,在参加“十堰市首届百公里毅行”受伤3个多月后,她开始了针对性很强的骑行训练。
她在网上约定了同行的几个车友;买驼包,买备件,维修车子;出发前半个月,开始每天服用抗高反的红景天胶囊……
2012年7月6日下午,她和队友将单车托运后,从十堰乘火车到达成都。她和队友们将从这里开始,踏上骑自行车穿越川藏线的行程。
318是起止于上海西藏,贯穿整个中国大陆东西走向的国道,川藏线是318国道的一部分,拥有中国景观大道的美誉。2012年7月9日早上6点36分,她和4名队友,在武侯祠门口举行了简短的仪式后出发了。这一“骑”,就是整整25天。
从新都桥到海子山前,接近300公里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灰尘扑面;下雨泥深没膝,泥泞难骑。7月18日,从143道班到卡子拉山顶,由于多是泥土路,雨水过后,自行车轮沾满泥土,推都推不动。两公里的路,她整整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山顶!8月1日从波密到通麦,经过著名的102塌方群,她们亲眼看到一名大学生被淹没在滚滚尘石中。
骑行的25天中,要翻越13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7月17日,从雅江过相克宗村到剪子弯山30多公里,海拔陡直抬升了2100多米,是骑行25天中上升最高的。不但海拔高,而且空气中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50%左右,人呼吸困难,骑车更加困难。13座高山,包括海拔5008米的东达山和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她都坚持骑上去。
高原天空刚是艳阳高照,一会儿就乌云密布,豆大的冰雹从天而降。途经康定,她感冒了,咳嗽不断,到医院看了病吃点药,又继续前行。7月14日,翻越第一座4000米以上的折多山,出发的时候还是晴天,到山腰已是阴天,到山顶突然暴雨加雪,下山又是暴雨。7月21日下午2点到达禾尼乡,突然天色阴沉,狂风大作。经历这种艰苦行程,第二天,她头上扎着绷带,又顽强翻越了海拔4600多米高的海子山,骑行147公里到达了巴塘县。
川藏线,有的地方人烟稀少,住宿困难。7月17日,她骑行到达119道班已经接近晚上8点,她与路上结识的另外十几个车友,只好拥挤在藏民开设的帐篷旅馆的地铺上。吃的只有冷馒头和稀饭。
25天骑行2271公里,她谢绝好心司机的搭载,都是靠着顽强毅力,每一寸都是自己坚持骑行过来的!
人生,何惧惊险的孤独之旅
一路不仅伴着艰辛,更是凶险,特别是下坡的路况。7月16日,她从新都桥出发骑上高尔寺后,下山的路陡直,46公里下坡海拔降低1700米,一路悬崖,没有护栏,有各地很多的车友,就是在这一段摔跤受伤,甚至坠下悬崖。
最危险的一段,是从四川的巴塘县到西藏的芒康。虽然武警部队的官兵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保证道路畅通,保障行人的生命安全。但是,一路还是随时爆发泥石流,随时有落石伤人……7月23日早上8点,她从巴塘县出发,计划到115公里外的西藏芒康县。结果前一天晚上,这里遭遇了大型的泥石流,7辆车子被阻塞,其中的一辆被泥石流冲入江中;有个徒步的大学生想探路越过,结果摔死在那里……她不得不滞留在温泉山庄,直到25日才冒着生命危险,按照武警的命令,时骑时停。为早些脱离险境,有时几乎是拼了命似的狂奔。8月2日,经过汹涌的帕隆藏布江岸,她重重地连车带人摔倒在悬崖边上。她拍拍身上的尘土,见无大碍,又继续前进。
这是一次孤独之旅。
这一路梦幻旅程,她和4个车友,开始是一起骑。由于骑行的能力有区别,饮食习惯又不同,住宿要求也不一,到康定以后,都分开了。由于骑行川藏线的绝大多数是20来岁的男大学生,像她这样年纪的女人几乎没有。所以,她后来没有再结伴,每天跟着不同的车友骑行。在藏区,由于手机信号不好,她经常和亲人失去联系。她忍受着这样的孤独和寂寞!
终于,8月6日,早上6点10分,她从松多向最后的目标——拉萨出发了!
9点,到达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此次拉萨之行最高的也是最后的一座山的山顶!
10点,开始下山!
下午3点30分,到达墨竹工卡!
晚上7点51分,到达拉萨桥头!
晚上8点25分,她终于站在了雄伟的布达拉宫前!
一路骑来,她欣赏到不同寻常的风景!318沿途的一切似乎都保持着千万年前的天然姿态。山上的植被厚实如绿毯,新都桥的野花美丽似梦幻;玉曲河曲折如蛇,尼洋河宁静似夜……她不由得想起了家乡。她希望,有更多的人热爱环保,让武当山更加苍翠,让汉江水更加清澈。
一路骑来,她体会到了至善至美的情怀!318沿途的藏区人民是多么的朴实热情。遇到的藏民大都会热情地和她打招呼“扎西德勒”;她好几次近距离接触藏民,走进藏家……7月14日,在康定,藏族校长仁青多吉邀请她在他家里吃了一次正宗的藏餐;7月28日,在邦达小镇,她住进了热情好客的四郎平吉家,四郎的大姐仁青卓玛,虔诚地为她题写了吉祥如意的藏文!
一路骑来,她感受得到了心灵的净化!站在拉萨川藏线纪念碑前,她认真咀嚼着碑文上的每一字。碑文显示,青藏线每修筑940米,就有一名战士牺牲!比起当年用原始方式修筑川藏线,而今天仍坚守在险象环生的川藏线上的武警官兵,她由衷意识到,所谓骑行的艰难险阻,何值一提……
人生如山!
心中的每一个目标就是一座山!
生活的每一次考验就是一座山!
骑过心中那座山!
经历这样洗礼的人,还有什么样的艰难不能战胜,还有什么样的困苦不能逾越?!
正如“草色遥看”所说,人生没有如果,只要心中有一座山,并且一直想攀登就足矣!
西藏归来后,她用最短的时间精选一千多张图片,写下5万多字的游记,全面展示了318国道西南川藏线壮美的自然风光和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以及以顽强毅力超越自我实现梦想的心路历程!并组织《故乡·印象》征文活动,以使人们更多地了解西藏的纯美,让大家更懂得珍惜身边的山山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