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故里之争 老子故里在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几千年来一直是官方与民间传统公认的老子故里,历来是官方、民间老百姓祭拜老子的圣地,并且获得了当代绝大多数中外权威机构对鹿邑老子故里的支持与认可,历史上曾有八位皇帝亲临鹿邑祭拜老子。
可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一涡阳籍台湾道士马炳文打着修护鹿邑老子故里的名义在海外募捐,在筹到募捐款时却捐给自己的家乡涡阳,当时马炳文又给张景志写了一封信,称经他考察,老子出生在涡阳的根据比鹿邑还多。
马炳文突然提出老子故里不在鹿邑而在自己的老家涡阳,让鹿邑人一时难以接受。有关此事,主要的当事人马炳文和张景志都已辞世,其中纠葛难以揣测,但涡阳方面在媒体上刊登过一篇《老子故里到底在哪里?》的文章,文章描述的是另外一个版本。
文章说,“1988年3月,如获至宝的马炳文再次回到涡阳,现场勘察后十分满意,也是从当年开始,其外孙马杰开始自费在郑店村的武家河畔进行挖掘,先后找到九口水井,挖出十余块碑记及大量汉砖、瓷器等文物,此后几年,马炳文先后辗转于涡阳和鹿邑之间,通过对比基本认定涡阳较符合老子出生地”。
从此点燃了鹿邑、涡阳两县争老子故里的烽火。涡阳官方借此也遂以老子故里进行包装宣传,亦有少数不明就里的人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