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澳的斯在2012-5-21 23:47:00的发言:
因“祸”得福,人生几何
———登咸宁挂榜山摩天崖纪实
今天起床,觉得左手拇指有点疼,两个胳膊多处在微微
作痛。仔细一看,左手拇指有一条八毫米的口子,已经红肿。
两个胳膊上,有十多处微红的伤痕,长短不一,最长的有四
厘米。这是昨天攀登挂榜山时荆刺给我肉体留下的纪念。但
这次攀登给我心灵上留下的震撼是一生难以忘怀的。
5月20日上午10时多,毅行群同学们已经来到了咸宁
鸣水泉风景区挂榜山摩天崖下,稍作休息。挂榜山海拔
511.9米,东西长1.1公里,南北长1.8公里,山东南坡
有三处长方形的峭壁,远眺似榜文悬挂而得名。之后,分
作两队,一队在摩天崖下攀岩,一队登顶。导游告诉我们,
登山全程40分钟。我看山不高,心想攀登不会太难,选择
登山。
10时40分,登山队伍从崖壁左侧上山,没过多久,就
遇到了一处险岩,估计高七、八米,坡度80度左右。两边
岩石矗立,中间横亘着一跺表面峻峭的石壁。虽然不高,
但两边岩石上无可抓手的石缝,中间石壁又对攀爬影响极大。
陈学成老师是第一个爬此段险岩的,他经过几分钟的努力,
实在是难度太大,无法继续前进。我一看征候,心里开始
畏惧。好在此时导游江西小伙子(原谅我不知道他的姓)
拿保险绳来了。导游在岩顶固定好保险绳,陈学成老师
抓着保险绳慢慢地爬上了险岩顶。他成功了,对于第二
个攀爬的我,是极大的鼓舞,勇气有了,手用力抓保险
绳,脚踩两边岩石,尽量不碰中间的石壁,一步一步向
上移动,终于双脚踩在了险岩顶,攻克了,心里如释重
负般快活!
为了察看后续路途的险恶,我与陈学成老师一同前进。
当快到崖顶的最后一段路程时,一个惊险的石岩路挡路中,
一边是两米高的岩石,一边就是崖边,几十米高的峭壁,
望下看,都有头晕的感觉。要过这一石岩路,靠攀援紧
挨崖边的几棵树,往上爬,一旦失足,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两人决定在左边一人多高的荆蒿和
槐刺丛中开辟新的通道。没有工具,陈老师在前面弯着
腰,用手把荆蒿和槐刺小心翼翼地折断,我在后面配合。
几次槐刺扎在了陈老师的身上,穿过衣服,扎到了皮肤。
荆蒿叶子如锋利的刀子割在陈老师的胳膊上,马上出现
一条血印子。亏得陈老师戴了一双黑手套,否则根本
无法操作。这双手套是陈老师上山时,钢琴达人给他戴的,
此时同学情起了关键的作用,衷心感谢钢琴达人。化了
十来分钟时间,我们终于开通了新路,过不久,毅友们
都陆续经过陈老师开辟出来的新路,胜利到达崖顶。
我亲眼看到陈老师的辛劳,才真正懂得披荆斩棘的真实含义。
大家庆祝,相互祝贺,高兴劲儿就不用提了。一报数,
十八人,大家喜称十八勇士,我看名副其实!
要下山了,可以走大路。我们先从右边走,走一段,
没有路了。问导游江西小伙子,他道出真情,他也没有走
过下山的路,毅友们没有丝毫的埋怨,摸索着走一段,停一
段。我只记得又上山后往左边走,走到一个三叉路口,再
往左走,到一平坡,在前面的椰海老师惊呼,我们又走回
来了!是的,又到了上山的崖顶口。迷路啦!好刺激!沿
着下山路走200多米,又无路可走,返回崖顶。导游紧急
与山下联系,在山下指引下,按原路返回走,最后找到一条
流水崖沟,就沿着沟底往山下走。叉叉上来了,大家知道离
胜利不远了。嘿哥等,一路护送过每一道沟沟坎坎,
13时40分,我们终于回到了摩天崖下,40分钟的路程,
我们用3小时完成啦,安全、刺激、有惊无险,真是一段
不平凡的经历。
攀登挂榜山摩天崖,迷路,对于我来说可能是个“祸”,
但带来了人生几个第一次:第一次攀援这么陡的险岩;第一
次在旅途中迷路;第一次走没有人走过的荆刺路。。。。。。
这是福,人生能有几次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2 18:12:0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