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老黄

[图游] 每日一图 (更新至1561)

  [复制链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533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15: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图  633:成都街道
摄于2014年9月7日成都街头。成都位于川西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是四川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的历史名城。它是一座已有2400多年历史的古城。成都更是一座你来了就不想走了的城市。成都不仅有美食,还有很多美景,是公认的最适合生活居住的地方。歌手赵雷的一首民谣《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唱红了大江南北。老式街道,四合院院落,红檐青瓦……当游人走在街道上,一种久违的老城区慢生活出现在眼前。让人流连忘返。

633—1497街道.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533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16: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图  634:文殊院
摄于2014年9月7日文殊院。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一环路以内,是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四川成都市佛教协会驻地。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7),传说清代有人夜见红光出现,官府派人探视,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称文殊院。文殊院占地面积82亩,殿堂房舍190余间,历800余年与世并存。

634—1497文殊 院.JPG

634—1497文殊院.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533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8: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图  635:成都火锅
摄于2014年9月7日成都火锅店。成都是美食之乡,一提到成都大家都想到香喷喷的就是火锅了。成都的火锅来源于民间,升华于庙堂,虽然有千百种,但是以麻,辣,鲜,香著称。在火力作用下,火锅中的汤卤处于滚沸状态,大家边烫边食,热与味完全结合,"一热当百鲜",加之汤卤调制十分讲究,会产生十分诱人的鲜香味。再加上选用上乘的调料,新鲜的菜品和味碟,真是鲜上加鲜,鲜香味美,回味无穷。

635—1497小火锅.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533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6 16: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图  636:凤凰古镇
摄于2015年2月21日凤凰古镇。凤凰古镇位于陕西商洛市柞水县东南部的秦岭大山深处,距柞水县城45公里。凤凰镇始建于唐,元代称河乡都,明代称社川里、清改名为凤凰嘴,民国更名为凤凰镇,距今有1400年的历史。凤凰镇依山傍水,历史悠久,是闻名的商贸古集镇,镇上古建筑大体沿袭徽派建筑风格,以四合院为主、历经几百年的历史,依然保留着许多老作坊和老手艺,如造纸坊、铁匠铺、丝织店等,当地人的生活中还依稀保留着古老时光的痕迹。我去的时候正值春节期间,各家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636.JPG

636—1.JPG

636—2.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533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7 13: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图  637:陇东小镇赶集
摄于2015年2月23日孟坝镇。孟坝镇位于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北部,我们去的时候正值是春节期间,看到镇上街道都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大街上的路边一溜烟摆着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地方小吃和水果点心。一年劳作后的周边农民和在外打工回家的人们,难得有一段空闲的时间,他(她)们在和煦的阳光下悠闲的赶集逛街。

637.JPG

637—1.JPG

637—2.JPG

637—3.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533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17: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图  638:烧火炕
摄于2015年2月23日甘肃庆阳农村普通农户家。陇东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的西缘,海拔大约在1000米左右,每年从十一开始直至第二年五一期间,晚上气温都很低,所以夜间睡觉必须烧炕。当地房间内的火炕的炕口一般在墙壁外边,每天晚饭时分点火烧炕,先用干碎草木屑点燃,再撒上少许煤粉,最后压上若干秸秆之类干柴,调整好风门,让其慢慢焖烧,则整个晚上炕就是热的了。

638.JPG

638—1.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533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9 20: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图  639:窑洞内部
摄于2015年2月23日陇东窑洞。甘肃庆阳孟坝镇地处陇东黄土高原西缘,是一块干旱贫瘠的贫困地区,窑洞一直是当地老百姓传统的住家建筑形式。而今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人家都搬进源上的砖瓦房,但是还是有少数人家还是住在原来的窑洞里。我们参观了其中一家的窑洞,2.5米宽、3米高、7米的窑洞采光不好,墙上一碰就掉黄土灰,由于没有窗户通风,总觉得不习惯。

639.JPG

639—1.JPG

639—2.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533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0 19: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图  640:废弃的窑洞
摄于2015年2月23日陇东农村。原来当地的农村到处都建有窑洞,随着大多数人家搬进建在塬上的新砖瓦房,原来住的窑洞就废弃不用了。由于长期没有人的打理,废弃的窑洞外面长满了荒草,窑洞在大自然风化瓦解下也很快就破坏和坍塌了。

640.JPG

640—1.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533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18: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图  641:黄土高原的偏远山村
摄于2015年2月23日陇东黄土高原偏远农村。我开车沿一条乡间的土路往远处走,坑坑洼洼的土路估计在下雨的时候会泥泞不堪。由于黄土高原的土地干旱贫瘠,水土流失十分剧烈,这里的地貌尽是沟壑纵深、山谷众多、黄土高原地区最终形成了千沟万壑的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是这里的黄土地貌的主要类型,这里的沟峁塬看上去是一片黄秃秃的景象。

641.JPG

641—1.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533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2 15: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图  642:贫瘠的黄土高坡
摄于2015年2月23日陇东农村。据了解因为这里不可能修建水库沟渠之类的水利设施,为了改造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当年乡亲们祖祖辈辈围绕着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地形,修建梯田做好水土保持,尽可能提高农业产量。正因为有了这些梯田,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些黄土高坡地还能够贡献出它的收成,还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642.JPG

642—1.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533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3 17: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图  643:地坑式窑洞
摄于2015年2月24日陇东农村。甘肃庆阳孟坝镇地处陇东黄土高原西缘,当地群众耕作是在塬面的平地和梯田。由于黄土高原土层厚达百米,这就为当地群众开挖窑洞提供了自然条件。所以这里依然保存着不少地坑式窑洞,就是在平地上挖一个长宽各数十米,深约六米以上的方形大坑。然后在坑底的四周开凿出窑洞来,这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他们吃水都是靠收集雨水的“水窖”,照片中就是水窖口和水窖内部的情景。

643.JPG

643—3.JPG

643—2.JPG

643—4.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533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4 18: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图  644:草地上“胜利曙光”红军雕像
摄于2018年7月25日四川若尔盖县班佑乡。若尔盖大草原位于四川、甘肃、青海等三省的交界处,是我国的三大湿地之一。1935年8月28日,三军主力走出草地到达阿西牙弄(农区)一带休整,彭德怀命令三军11团政委王平率一个营的兵力,带着刚刚凑集到的粮食返回草地,接应滞留在班佑热曲河那边的红军战士。王平率队走到热曲河边,用望远镜观察,见对岸至少有七八百人,背靠背坐着,一动不动。过河后才发现,他们都牺牲了。这是长征过草地时有史料记载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这座名为“胜利曙光”的纪念碑向大家再现了红军过草地的艰苦。让我们向红军烈士致敬!

644.JPG

644—1.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533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5 16: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图  645:七根火柴雕像
摄于2018年7月25日四川若尔盖县班佑乡。七根火柴雕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我们后来人都耳熟能详的红军过草地的故事。它其实就是红军长征路上发生的一件件小事的缩影,就是那种“牺牲自己、点亮他人”的最朴实的精神。一名英雄、一段故事,经过八十多年流传下来,至今已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

645.JPG

645—1.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533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17: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图  646:今日草地
摄于2018年7月25日松潘草原。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连接段的川西北草原,纵横300余公里,面积约1.52万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当年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川西北若尔盖泥质沼泽高原湿地,这里地势低洼,叉河横生,经年水草,盘根错节,结络成片,覆盖潴水。如今过了近百年,高原湿地渐变为高原草原,大片的沼泽也不多见了。如今的松潘草原,已经被开发成一处旅游景点,绿色的草地、白色的雪山和云朵,马匹和毡房错落排列,好似一幅绝美的画卷。

646—3.JPG

646.JPG

646—2.JPG

646—·3.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533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7 16: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图  647:松潘古城门
摄于2018年7月26日松潘古城延薰门。松潘古城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岷山山脉中段,属青藏高原东缘。海拔2850米。松潘古称松州,古城是松潘县城的一部分,古城墙始建千明朝,当时所用的青砖块砖重30公斤,灰浆由糯米、石灰加桐油熬成。城墙高10米、宽30米、因此城墙异常坚固,是历史上有名的边陲重镇,被称作“川西门户”。古城现存有觐阳门、延熏门、威远门、镇羌门、临江门、阜清门、小西门等七道城门,其中南门即延熏门外及瓮城保存最为完整,照片上为古城南门及瓮城。

647——.JPG

647—1.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533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8 17: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图  648:松潘古松桥
摄于2018年7月26日松潘古城内的古松桥。松潘城内湍急而清澈的岷江河从松潘古城的东端穿过向西流去,小桥流水,景观独特,河两岸人家依河岸面上架起竹楼古意盎然,使得整个松潘古城顿时活泼生动起来。古松桥位于松州古城中部偏南,横跨于岷江河上,是连接南街和中街的交通要道,这里北望镇羌门城楼,南看延薰门,是连接县城南北两端的重要桥梁。古松桥建于民国初年,1986年再次重建。修葺之后的古松桥,下为石拱,桥上建亭,造型上采用翘角,木碉龙门等古建筑形式,飞檐重叠,翘角凌空,古朴典雅,雄伟壮观,使人凭添“边陲古镇”之感。

648.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533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9 16: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图  649:松潘古街人物雕塑
摄于2018年7月26日松潘古城内,古时候称松州,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历代军事重镇和汉地与西羌吐蕃茶马互市集散地,有“川西门户”之称。松潘既是川西北地区的军事要塞,也是历史悠久的茶马户市的重要驿站,这里生活着藏、羌、回、汉等各民族同胞。走在街道上放眼望去,总是能够看到身穿藏袍的藏族、身着羌服的羌族、头戴白帽的回族,他们纯朴善良和谐相处。古城内有众多铜雕群像,大多是反映民族和睦团结的场景。

649—3.JPG

649.JPG

649—1.JPG

649—2.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533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0 16: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一图  650:广场锅庄
摄于2018年7月26日傍晚的松潘古城内广场。这座历经千年的古城,不仅见证了一段汉藏和亲的历史佳话,还以她惊人的包容性,容纳了藏、羌、回、汉等多个民族的人在这里生活,孕育出了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文化。锅庄是藏族的民间舞蹈。男女围成圆圈,自右而左,边歌边舞,舞姿矫健,动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绪的表现。圈子中央是两位领舞者,其他人都围成为一个大圈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

650.JPG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9-11 06:40 , Processed in 0.217234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