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江海拾贝

酷暑武汉外逃 清凉云南漫漂

[复制链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向北走了一多半,缅甸一边出了村镇,都是荒草,中国一边是正在修建的生活小区,所以我们就左转进入市区,其实也没有目的,顺着大路一直向西,十多分钟就差不多走穿了这条叫思南路的大道,和贸海路的交叉路口,一边是玉城玉石毛料市场,路边的摊子上摆的都是石头,论斤称着卖,据说这就是赌石,自己挑,一块石头按照重量买下来,锯开后如果是玉石好料,那么你就赚了,要是石头自己也就亏了。我们只看热闹,俗话说的好,不懂玉不玩玉;黄金有价玉无价。我们不懂,买了也无用,所以看看也就算了,继续往前走,穿过右手边的高尔夫球场就到了边,是一条河,按说河对岸就应该说缅甸一方了,但正对着却是一座桥,对面是南拔河民族村,开始不赶贸然过桥,不知道是不是中国的地盘,我们看过地图发现还着是中国的。这可是飞地中的飞地,河对岸是缅甸的,但惟独这一小片地是中国的,所以就修了这么个娱乐场地。既然是我们自己的土地,我们就可以去看看,所以我们就大着胆子过了桥。民族村修的很古朴华丽,我们顺着音乐来到右手边,屋子里是舞蹈练功房,一帮美女在那里练习跳舞,也没有人管我们的事情,所以我们就在门口看,美女们身材一流,容貌也美丽,但面部怎么看都还是有太阳晒了的痕迹,这就是这里人的标记,难怪的,紫外线那么强烈,在外面只要活动,脸上都难免挂上黑色的面纱。这不过,在外面做事的人,就和非洲的黑没有了太大区别,这里的大街上到处是这样的人,在室内工作的人相对要好一些,但皮肤仍然有被晒出的斑和挂黑色的表皮。

民族村其实就是一个吃饭和看演出的地方,总共不过比一个足球场大不了很多。我简单转了一下,后面是铁丝围网,有一个和大的口子,可以并排过两辆汽车,也没有什么标示,觉得好奇就过去看了一下,外面是围起来的一片房屋,顺围网一条土路,我看到有一个建筑奇特的大门,想过去拍照,我走了10多米,后面过来了挂昆明牌照的车,司机告诉我这已经是缅甸了,要我不要再前。我马上退了回来,没有想到,我也无意地过渡了一下,很惭愧地。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她们排练,民族村里就是几只关着的鸵鸟,没有其它什么特别,我们就过桥回来,正好有一辆出租车,我们就拦着回了住宿的宾馆休息,毕竟是20多个小时的卧铺汽车过来,我们还没有好好休息,感觉比较累,所以就没有吃中餐就抱头大睡。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睡醒,检索了一些关于瑞丽的情况。

简单地说:一个坝子,两个国家,二个县城”就是对 瑞丽 的最好描述。瑞丽是我国从陆路通往缅甸和东南亚的主要通道和口岸,瑞丽坝子在群山的环抱之中,开阔而平坦,田野间处处是热带果林和凤尾竹掩映着的傣家竹楼,橡胶林、榕树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独木成林的景观比比皆是。晚上的 瑞丽 边贸街夜市灯火通明,可以品尝到中国和缅、泰等东南亚国家的美食,舞厅、酒口巴灯红酒绿,十分热闹。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对景点的研究,决定去一寨两国,因为时间关系,相近的大等喊村只好放弃。

我们在街上打听怎么去,很多出租车都喊出了了高价,我们不能接受。后来才有一个司机告诉我,就在车站乘一路公交,就是去弄岛镇的车,那里是一站,下车就是,票价4元,真是天大的好信息。这样我们车费就可以节约几十元了。

顾名思义,一寨两国就是一个大寨子,占两个国家,很有趣。门票20元,下午有两场表演,我们到的晚了,表演已经结束,我们在门口忧郁了一会,还是决定进去。

真的进去了才发现,一寨两国名副其实,期间又一条小水沟隔开,中国一边修成了旅游区,还在建设中,到处是什么一桥跨两国,一树跨两过、一屋跨两国等,也都是在中国这边的,象征意义上的景点而已。也就是一个长的大水塘,种了莲花,到也好看,周边走一圈几个景点,糊弄一下。靠近国界水沟边上树了很多牌子,上书“中缅国境,严禁跨越,违着罚款500元”,这也算是警察了。不过,也真没有人愿意去跨那个水沟。缅甸一边到还真是寨子,住了很多边民。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围塘子转了一圈,最后才找到另一边的角上才是洞天。国界水沟到这里就没有了,就用简单的围栏隔开,其中一个地方就是象北方人院子的木栅栏那么低,简单用铁丝绑了一下,上面挂一牌子:游客止步。就这简单,我们这边有一个井,叫一寨两国水井,估计以前是两边边民共用的,所以这里是便道,现在都用自来水了,所以也就是景点而已了。

再往前走到了寨子的角上,隔开两过的围栏没有了,过去发现是国门,中国这边修的很正规,缅甸一边就是一个小房子,象个小卖部,那后面也真的是一个小卖部。从缅甸一边直直的水泥大路直接对着中国的国门,我们这边的边检下班了,两国之间就在路上划了一条油漆黄线,放一牌子:游客止步。边上是国界碑,一边是“中国,1960”,另一边是“71”,说明是71号界碑。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缅甸一边的边民骑摩托的,骑自行车的,步行的,就象出他们自己的村口一样,大摇大摆地来去,我们这边也没有人管,反正警察都关门下班了。我们看到一帮中国游客也就直接过去了,那边的边检好象也没有管,他们就到那小买部里买东西聊天,我们同行的一个也实验了一把,走过去买了一瓶水回来喝,后面的几个人看他们过去没有人管,也就试探着往那边走,结果,那边的边检叫着要他们退了回来,看来他们虽然没有下班,但也漫不经心。

好奇了一会,拍了几张好奇的照片,我们也就出了景区,其实国门这边就在公路边上,没有人管,知道的也就是逃票线路了。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搭一顺路车回到宾馆,休息了一会,我们打听了去华丰夜市的路,到也不远,当地人说三轮车3-5元,我们问着走过去也就十多分钟。那里是在姐岗路上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有一片,别人帖子里介绍那里东西好吃便宜,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别人的介绍:华丰夜市,首选吃饭的地方,那么大一个甲鱼才60元,那么大的螃蟹8只才40元,那么大的罗非鱼才8元,那么大一杯鲜榨果汁(比腾冲的杯子大)才3元。所有东西都能侃价,所有价格都包括加工费了。

夜市食摊还不小,好多家摊位。我们先围着转了一圈,询问各家的价格,边上第二家的甲鱼真的是60元一只。我们最后到了中间的一家,觉得他们的摊位靠里,价格应该比较合理。经过侃价,那只最大的甲鱼带汤蒸熟的50元,40元五只最大的螃蟹红烧,再加2个青菜清炒各10元,15元一小扎生啤,125元三个人,实惠又美味。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8863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5462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5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闷不吭声的就克了云南,索性玩到越南撒,几近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8863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5462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5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羡煞你们了,祝顺利开心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33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479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6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决定步你的后尘也玩一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2日

 

晚上做了研究,决定走畹町一线。

早上简单吃了东西,路上很多去畹町的中巴专线车,10元一人。司机师傅也还比较好,直接把我们拉到畹町桥。

 

“畹町”系傣语音译,意为“太阳当顶”,所以人们喜欢把畹町叫做“太阳当顶的地方”。全市总面积 95. 34平方公里,总人口二万多,市区仅一万多人,当年曾经是全中国最小的城市,现在为瑞丽管辖的一个副县级经济开发区。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畹町桥位于畹町市区一侧,是中缅两国交界河上的界桥,也是中缅两国人民通商互市、经贸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该桥于1938年抢修滇缅公路时初建,是当时我国对外联系的重要国际交通口岸。几十万中国远征军从这里进出境,几百万吨军援物资从桥上通过运往内地,因而名震一时。近几年为了两国边贸发展的需要,修成更宽更牢固的钢筋水泥桥。桥的两头分别驻有两国的海关、边防检查站等单位。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两国商人、边民在这里进出,一派和平安宁的祥和景象。

老桥现在还在,为钢梁上铺木版,现在中间拉一铁链子,挂一牌子:中缅边界,请勿跨越。中国一边游客,就到此拍照留念。这座木板铺路、仅容一车通过的梁桥。这就是见证滇缅公路修建、史迪威公路开通,见证1840年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将侵略者赶出国门的畹町桥。

近几年为了两国边贸发展的需要,修成更宽更牢固的钢筋水泥桥。桥的两头分别驻有两国的海关、边防检查站等单位。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两国商人、边民在这里进出,一派和平安宁的祥和景象。这一老一新,形成了历史的对照。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桥头一边是国防教育基地,介绍滇缅公路那段历史。

滇缅公路,南起云南昆明,经云南畹町出境,北上缅甸木姐、直至缅甸腊戌。1937年8月,时任云南省主席的龙云提议修建连通中国与印度的铁路与公路,作为中国后方的国际通道。

公路的修建苦难重重。缺少专业勘测人才——只有躲避战祸的知识青年被短期培训;经常是白天勘测,夜晚绘图,第二天照图施工。缺少专业设备——只有20余万老人、妇女和孩子组成的民工队伍,以铁锤、铁钎开凿,人拖石碾压平;每逢下坡,直径超过1.5米的石碾常使民工筋断骨折。缺少运输工具——为了建造跨越怒江、澜沧江的大桥,必须以人力从缅甸运回百余米长的钢索;钢索被盘成连续的环,数百人两两相对、和着号子,如舞龙般挑起钢索,体弱者常在行进中无声倒下。缺少威力强大的黑色火药——只以硝、硫、木炭配置的土制火药替代,却难以对付坚硬的山体,很多路段仍循马帮小路,规划、修建常存遗憾。1938年8月,滇缅公路初步建成。至1942年5月,盟国通过滇缅公路向中国输送战略物资45万吨。

中国远征军首次赴缅作战失利后,滇缅公路断绝。盟国一面以驼峰航线向中国提供援助,一面筹备修建印中公路。新规划的印中公路,北起印度阿萨姆邦利多镇,经缅甸密支那、木姐,至中国畹町、昆明。1.7万名美国工程人员、3.5万名当地劳工,奋斗3年修成。1945年1月28日,一辆Willys MB率先驶过畹町桥进入中国——驻印远征军与滇西远征军在畹町桥会师。同日,蒋介石在重庆宣布中印公路开通,并命名为史迪威公路,以表彰史迪威将军对中国抗战的功绩。

史迪威公路并非史迪威的荣誉。虽然史迪威是修建中印公路的支持者,但他既未见证两军的会师,也未出现在重庆的庆功现场。公路通车前三个月,他就被罗斯福召回美国。史迪威公路亦非公路的荣誉。史迪威公路通车后,运输物资量为6000吨/月,仅为规划运力的1/6。至1945年7月,美国空运提供物资达到7.1万吨/月。

但是,史迪威公路绝对是中国远征军以及那些支援中国远征军的人民、劳工的荣誉。他们以9个月的时间、以近乎原始的工具完成了人类史上的奇迹,以至于时任美国驻华大使亲赴公路查看后才肯相信“那条路通了”;中国远征军正是沿着这条公路,收复腾冲、攻克松山,令日军“玉碎”,完成战略反攻的全面胜利。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畹町河对岸是缅甸的九谷镇,现在两国鸡犬之声相闻,边民自由往来,友好互市。许多边民都有跨国姻亲关系,如混板寨仅有50余户人家,跨国婚姻就有20余户。许多缅甸人还到畹町经商,他们说缅语、卖缅货、使用两国货市,有的连招牌也用缅文书写。另外还有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商人也云集畹町,使畹町成了各国物资的集散地。美国、法国的化妆品,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的首饰及工艺品,缅甸的小食品、农副产品、珠宝玉器,中国的各种工农业产品在这里都可以买到。

 

看了新旧两桥,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又去了中缅友谊纪念馆,一个两层楼的小房子,记录了当年中缅两国总理在这里相聚共欢的历史。也有当年抗战时期印、缅、中国际石油管道的实物,这已经是历史,据说规划未来新的石油管道再从这里通过,源源不断的石油将从印度洋流到中国。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2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街上我们谈了个出租车,200元包我们后面的行程。因为今天要去一个主要景区莫里瀑布不通车,包车是唯一的办法。

出租车司机是一个老师傅,以前是农场的司机,在这里已经生活50年,很健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当地和对岸缅甸一边的风土人情,介绍他当年年轻的时候怎么跑到缅甸一边打猎等的故事。

莫里瀑布门票50元,我们一起去的广西老师拿出了云南通票,竟然在只可以用,大门管理人员告诉我他这里有更强大的通票,298一本,经常验证我买了一本,并且当场电话注册成功。经过协商,他们答应我带

一人也免票,做成他卖一本通票的生意。这样相当于我们三人免票进入。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2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进景区就是孔雀园,这里的孔雀挺厉害,离它近了些就飞起来踹人,所以拍照的时候要和这些家伙保持安全距离。再往里就是傣族人很崇敬的佛脚印,为了这个有脚印的大石头还修了个很好的亭子。再往景区里走就是一派亚热带风光了,人非常少。最里面有一个很壮观的瀑布。据说在该瀑布的后面还有一个更大的瀑布,但是现在还没有开发。

总体来说,这个景点50元还是比较值得的,开发管理的不错,热带植物也和丰富,顺一个山谷中的河流走,小桥流水,茂密的奇异热带花木,走起来心旷神怡。只是由于没有车到景区,包车又比较贵,所以去的人不多,也恰好是这样,我们更喜欢那里的幽静。

我们在景区慢游了近三个小时,开车往瑞丽方向,出的一个山口,又是一老一新两座大桥,老的一座是钢索吊桥,61年12月修成,现在已经废弃,上面的木版已经拆除,只剩下一个钢架子见证历史。司机师傅告诉我们,以前只有这座和瑞丽连接,人和小车可以通行,大车必须是卸货空车通行。边上的新桥是钢筋水泥建筑,为04年建成,承载着现代化的物流和交通。

我们简单拍照后继续前行,看到路对面一帮边防武警全副武装拦截检查从瑞丽往畹町的车辆和人员。司机师傅告诉我们,这是正常检查,主要是检查走私和携带毒品人员。我们问能查到吗?他说能查到,并且还不少,瑞丽这边监狱里的犯人,90%为贩毒人员。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前行来到另一个就在路边的点:独树成林。这里门票10元,竟然我刚买的套票管用。

榕树在瑞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无论山坝间、村寨里、道路旁都有种植,要么独树成林,要么榕树相连成片。人们视榕树为神树,只种不坎。在德宏榕树在所有树种中站的比重最大。这棵树位于芒令村旁,远看路边左侧是一片绿油油的树林,而您仔细研究一下,就可以发现这片树林实际上是一棵榕树,它长在刚入瑞丽市的320国道边,好像是专门站在那里的等候远方的来客,瑞丽人因此称它为迎客榕。这颗迎客榕并不算大,在德宏州内排行老五,但它树型奇特,左右前后姿势多变,于是为众多影视专家所青睐,如《边寨烽火》、《孔雀公主》、《带手铐的旅客》、《西游记》等十多部影视片都在这里拍摄过外景,著名影星王晓棠在这树上打过秋千,刘晓庆在树林中流连忘返。

这个景区其实由四颗大榕树组成,每棵树都很大,所谓独树成林也就是大榕树的树枝上长出一些气根,垂到地上扎跟成树,看起来就是一片树林。景区不大,到也精致,简单转了一圈就继续前行赶下一个景点。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994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72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车行不远,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来到姐勒金塔,但没有办法去看,也到了下午3点多了,我们还没有吃中饭,正好趁此时间吃饭。

半个多小时以后,我们吃过饭,猛雨初霁,云开日出,蓝天白云,心情大好。一人门票5元,我们进入了姐勒金塔景区。

姐勒大金塔傣语称“广母贺卯”,意为坝子头的塔,这是 瑞丽 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佛事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相传,很久以前,每当月明星疏之夜,在金塔地基处,地就发出光芒,极为奇丽,令世人大为惊恐。掘出一看,方知是佛祖遗留的舍利,于是众佛教徒集资在掘出遗骨的地方建造一塔,旁建一寺,以示祀意。自此,姐勒金塔天天香火不断。勐卯土司也在金塔做一年一度的佛事,并代代相传。

旧塔塔身用土坯建造,主塔高10余米,周围以数小塔围之。后经历代土司主持在其基础上进行不断整修装饰,到民国年间,10余米主塔直入云天,其外环列车员7座小塔,外表涂上金粉,主塔顶冠贴以金铂。塔其围有一圈石栏,四周置石雕狮像。塔周古树参天,见者无不为之赞叹。姐勒塔建塔时间已不可考,史学界对速塔共玛腊王子亦未能详加考证。1980年10月清理塔墟时,曾出土一片合金银拓片,宽4.5厘米,长54.5厘米,上面刻着傣文蝇头小字:“此塔重建于佛历2300年(1756年)”。由于地震、风暴等原因,该塔曾于1803、1804、1860、1893及民国初年5次修缮。1966年被毁。1981年至1986年重建。新塔基基本依照原塔而筑,系钢混结构。圆形塔基直径30米;主塔高39.5米,塔身贴满金色磁砖;四周环绕2号塔4座,3号塔4座,4号塔8座,塔身均涂金粉;塔座与主塔座皆以石灰浆刷为白色;塔冠均以电化铝制成宝伞、风标。它不仅是德宏佛塔建筑之冠,而且是东南亚著名佛塔之一。姐勒金塔修复后,每年泼水节前,佛教徒都在此举行佛事大摆。境内外佛爷、和尚、尼姑纷纷前往讲经颂佛。姐勒金塔又恢复了昔日佛教圣地的殊誉。

叩问一路文化,静观半壁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8 07:25 , Processed in 0.0582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