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90
2万
新手上路
退出来后继续向前,不远处有一个“丝绸之路”的雕塑。其上文字记载:峨堡之地,祁连机枢;扁都锁钥,青海门户。序春秋乃肇盛唐,轮日月而越千年。屏拱河西,近得内泽;翼张东西,先迎外养。峨堡之名,始于祭垒;古城遗存,丝路印记。。。。。。
丝绸之路,即从现在的中国西安西行,逾葱岭到中亚各国,这条通道被西方称为“丝绸之路”, 那么连接着这条丝路的还有一条,汉时被称为青海道或羌中道。作为“文化运河”, 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几条干道中开辟最早的国际交通大道 “丝绸南路”。也是两位世界级的探险旅行家——中国的玄奘、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先后九死一生探险完成的线路。
使用道具 举报
怀着崇敬的心情,向雕塑后面古城望去,这座“元时筑,今遗亘尚存”的峨堡古城(公元1206——1279年间)依山而建,残墙轮廓较完整,瓮城和马面显示了它的规模。有资料说峨堡古城高约10米,南北长280米,中宽(东西)230米,呈不规则梯形,残墙高6米,宽6米,北城墙正中及城四角各有一个马面,有东北南三门,门宽11米,均有瓮城,城内城隍庙、城外点兵台、烽燧等遗址依稀颓存,可见规模还不小。不仅是经商重镇也是军事要地。
望着峨堡古城遗址,见此地乃通达西宁、祁连至张掖的交通要道,自然想到同是千年前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楼兰古城。
楼兰在过兰州出玉门的“丝绸之路”上,峨堡在青海道或羌中道的“丝绸南路”辅道上,同是丝绸古城,但命运截然不同,一个早已蜚声中外,一个依然沉睡有待开发。有机会我们也要去看看楼兰古城。
“青海青,黄河黄,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雪浩浩,山苍苍,祁连山下好牧场,这里有成群的骏马,千万匹牛和羊,马儿肥牛儿壮,羊儿的毛好似雪花亮。”这首脍炙人口的民谣,让我们对祁连草原绝美和富饶有了无限的遐想。
0
172
1万
下午3点到达了祁连山草原。一下车这大片的草场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这儿的草不高,草场大多在平缓的山坡上,因而与众不同。对于我而言第一次看到草原这么的广阔,眼前除了青青的草地就是那深邃的蓝天、飘浮的白云,天地之间如此博大、静谧,我们的心好静啊,静如此水,我们人变得如此渺小,就像一颗小草,渺小得都不敢大声喧哗,生怕粗俗的声响会打破这儿的平静安宁。
蹋上草地,脚下青草如茵似缎,绵绵似水,远处祁连山脉俊俏、坚强,像草原的挺拔脊梁。山上的雪水长年不断滋润着草原的肌肤,祁连山和这片草原就像一对永不分离的恋人,长相厮守,共同养育着黑色牦牛,白色羊群……大自然的和谐让人心醉不已。
进入牧场没看到收费的,一群藏民围聚在一起或坐或躺或站着,聊天说笑,对我们这群游客看了一眼,没多加理会。不远处,一群马儿悠闲地吃着草儿,打着瞌睡,等待着旅客骑一圈50元。
左手边一排帐篷很抢眼不知做什么用的。十来个帐篷围成一圈,中间有桌椅还有一块刻有祁连山下好牧场字样的大石头作标志。我们几个免不了要去秀一秀,见这帐篷像蒙古包便情不自尽地跳起蒙古的耸肩舞来。
细看这帐篷白底上印着红蓝黄绿黑色组成的宝伞、胜利幢、宝瓶、金鱼、海螺、莲花、吉祥网、金轮等佛都六宝图案,中间有一顶特别的帐篷长方形,上面的顶是用牦牛毡做成的,很珍贵。这是正宗的藏式帐篷,里面放的是佛龛,是圣地,不让外人进去。这很想流动的寺庙,是藏民们理佛的地方。
小姑娘叫嘉措,是延吉完小三年级学生,11岁了。个子不高,身材不错,长像很漂亮:椭圆形的小脸上,五官匀称精致,柳叶眉双眼皮,高鼻梁尖鼻头,薄嘴唇,一笑就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齿来。越看越让人喜爱。黄芩赶紧找笔纸让她留名。我们说要给她寄照片。(地址也不知放哪去了,到现在还没寄出去,想办法一定要寄去,不能辜负了孩子)。
告别诉小嘉措,还未到坡上帐篷那儿,就遇到一家从电影拍摄地下来的藏民一家,我们一说合影她们出挺高兴的。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4 13:51 , Processed in 0.18887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