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4-6 19: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喜马拉雅的神 于 2012-4-6 19:21 编辑
我去的这个地方也是很奇妙的.我的老师介绍过.
在普纳我和一个朋友谈到他.刚好我身边有个印度人知道.告诉我们不远.3-4个小时的车程.
我的朋友就带我们去了.所有的事情就像是生安排好的.
AVATAR MEHER BABA 阿瓦塔美赫巴巴(1894-1969)
http://www.meherbaba.cn/
面纱揭开
美赫巴巴原名默文·希瑞亚·伊朗尼(Merwan Sheriar Irani),于1894年2月25日生于印度普纳。他的父母希瑞亚和希芮茵·伊朗尼都是波斯裔的琐罗亚斯德教教徒。虽然他父亲是个真正的求道者,但青少年时代的默文却对灵性不特别感兴趣,而更喜欢诗歌和体育运动。
1913年,在德干学院读书的默文与灵性大师——穆斯林老妪赫兹拉·巴巴简相遇。巴巴简在他额头上的一吻,一刹那间把他提升到上帝状态。他失去对造物界的意识,仅仅觉知到与道合一的无限喜悦。九个月之后,默文的意识焦点又逐渐回到周围环境上。他受巴巴简的暗示和内心的驱使去拜访舍地的赛巴巴大师。赛巴巴又指引他去见萨考利的印度教大师乌帕斯尼·马哈拉吉。乌帕斯尼用七年的时间,帮助默文从神的超越状态慢慢下降到造物界,达到上帝意识与二元意识的完美结合。
四十四年沉默
默文的灵性使命始于1921年。他把第一批门徒吸引到身边,对他们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也就是在这个期间,门徒们开始叫他“美赫巴巴”——慈父。1923年,美赫巴巴在印度阿美纳伽附近建立了灵性社区美拉巴德,设有免费医院,穷人和精神病人收容站,普通教育和灵修教育结合的免费学校。
1925年7月10日,美赫巴巴开始长达44年的沉默。有很多年,他通过指点字母板上的字母进行交流。1954年,他连字母板也放弃了,完全靠一套特殊的手势“交谈”。关于他的沉默,美赫巴巴说这是他为了整个造物界的灵性利益而强加给自己的限制,而不是某种灵性训练,因为他已经达到具足的最高意识状态。他还说:“真正的东西是在沉默中给予与接受的。”“如果连我的沉默都听不见,言语又有何用?”
世界旅行
从1930年代始,美赫巴巴多次访问欧洲、美洲和中东,并于1932年6月访问了中国的上海和南京。他说他不是来建立新的宗教或组织的,而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宗教的真正含义,给现存的各大宗教注入新的活力,让它们串联在一起,像一条主线上的珍珠一样。
1937年,第一批西方门徒到印度接受灵性训练。之后,美赫巴巴还不时地邀请国外的门徒到印度作短期或长期逗留,跟他和他的印度门徒一起生活工作。1958年后,美赫巴巴再没有离开过印度。
玛司特工作
在美赫巴巴的几十年的灵性工作中,始终贯穿着对玛司特的寻访。“玛司特”指那些在高级意识层面上搁浅的行道者。意识状态的提升和与上帝的接近,带来强烈的灵性喜乐。他们陶醉于这种幸福体验里,难以甚至不愿回到正常意识,从而无法在灵性道路上前进,或者帮助他人。他们在外表上类似于精神错乱者,但意识状态却远远高于普通人。正如美赫巴巴所说的:
心止,是神。
心动,是人。
心减慢,是玛司特。
心加快,是疯颠者。
在1937年到1949年期间,美赫巴巴的工作重点就是玛司特工作,他走遍印度次大陆的各个偏僻角落,行程75,000英里,20,000多次联系。他还建立了7个玛司特中心,亲自给这些玛司特喂饭,洗澡,满足他们的一切怪僻要求。他说:“我为玛司特工作,这些玛司特自觉或不自觉地为我工作”。
美赫巴巴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照料孤儿,穷人,精神病患者和残疾人。他经常给麻风病患者洗脚,顶礼他们,送他们衣物食品和钱(巴巴从不碰钱,除了给穷人和麻风病人等递钱时)。他说这些穷人和弱势者替他分担了他的宇宙重负,他的这些外部行动不仅能给这些人本身带来物质和灵性好处,而且还有益于整个人类中的这些特殊群体。
新生活
1949年10月,美赫巴巴关闭了所有的机构并放弃了全部财产,带领十几个门徒开始了“无助和无望”的“新生活”。新生活的条件极为艰苦和严格,美赫巴巴亲自带门徒行乞,露宿野外,很多时候每天仅食一餐;但联系玛司特、圣人和行道者的工作却从未间断过。新生活的外部阶段于1952年结束于“玛那乃希”——心的消灭。
公开阿瓦塔身份
1954年,美赫巴巴首次公开宣布他就是本时代的阿瓦塔。也是在这个期间,美赫巴巴一反往日的工作时隐蔽身份的习惯,再度访问西方,在印度各地举行大规模的“达善”活动,接见了数百万人。他还发布了数篇重要讯息,包括《高之最高》(1953年),《最后宣言》(1954)和《宇宙讯息》(1958年)。
两次车祸
1952年5月,美赫巴巴在横穿美国的途中,在俄克拉何马州的布拉格遇到第一次车祸;第二次车祸于1956年发生在印度的萨达拉。两次车祸给巴巴的身体造成严重损伤,使他在晚年失去行动自由。他解释说,为了拯救人类,阿瓦塔每次降临人间都必须承担肉体和精神双重痛苦。他的车祸旨在“打破这个机器时代的脊梁骨,同时使它在灵性方面保持完好无损”。
隐居和宇宙工作
1958年后,美赫巴巴越来越深居简出,在隐居中做他的“宇宙工作”。1960年代仅有两次重要的“达善”:1962年的“东西大会聚”和1965年的“普纳达善”。1968年7月,美赫巴巴宣布他已经百分之百满意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美赫巴巴于1969年1月31日离开肉身,葬在美拉巴德山。
朝圣中心
美赫巴巴亲自建立了三个朝圣中心: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默土海滨的“美赫巴巴灵性中心”;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坞拜镇的“阿瓦塔之寓”,印度美拉巴德的“阿瓦塔美赫巴巴永久慈善信托”。
美赫巴巴的著作
美赫巴巴在数十年的沉默中,借助于字母板和手势,给人类留下多部重要著作,包括《语录》,《神曰》,《有与无》,《听着人类》,《生活极致》,《美赫巴巴灵性光束》,《爱之道》,《无与有》和《无限智》。
在《神曰》中,美赫巴巴对创世的起因和目的,意识及其副产品形体的进化,意识内化和神的不同状态做了详明的解释。它被很多人视作本时代最重要的灵性经典作品。 《语录》收集了美赫巴巴于1930年代和1940年代期间,授述给门徒的七十篇文章。他从灵性的角度,逐一解答了各种问题,从战争的起因到神爱的性质,从自私的构成到宇宙的始末,从师徒关系到成道状态。《语录》可以说是求道者的实用生活指南。美赫巴巴的《语录》中文版已于2004年出版,有意购买者可与本站联系。http://www.meherbabachinese.com/index.php

阿瓦塔·美赫巴巴答问
美赫巴巴原名默文?希瑞亚?伊朗尼,于1894年2月25日生于印度浦那。他的父亲希瑞亚(Sheriar Mundegar Irani)和希芮茵?伊朗尼(Shireen Irani)都是波斯裔琐罗亚斯德教徒。
希瑞亚(1853-1932)出生在伊朗,很小就失去母亲,帮父亲看守“静塔”,经常目睹死亡,生出要究竟生死的强烈愿望。12岁时,希瑞亚告别家人,口念“耶兹单”(Yezdan,琐罗亚斯特教的神名),去寻找上帝。他靠乞讨为生,露宿野外,遇到过各种宗教背景的圣徒、瑜伽士、弃世者和圣人,有时跟一些苏非结伴而行。
希瑞亚从不知畏惧。小时候,为了不让一个小孩的尸体在葬礼前被乌鸦吃掉,竟把死孩子绑在自己身上,睡着了。他在流浪期间,曾遭遇一只老虎。他不停地持耶兹单的名,老虎跟他对视了一夜,却在早晨自动走开。
有一次,希瑞亚在沙漠里,因口渴而晕倒,醒来后看见一老一少两个身影,给他水渴。等他喝完水,抬头道谢时,两个身影却不见了。(美赫巴巴后来在谈到阿瓦塔和至师的特使时,便以父亲的例子,来说明上帝对求道者的照顾。)
希瑞亚在伊朗、印度和今巴基斯坦地区,流浪了18年,历尽万苦,却仍未得到他想要的——上帝。在绝望中,他决定尝试一种叫“chilla”的苦行:在地上画一个圈,并在里面呆40天,不吃不喝不睡。但这很危险,很少人这么做。希瑞亚在圈中呆了30天之后,感到极度虚弱,就出了圈子,晕倒在附近的河边。醒来后,他极为难过,感到这么多年的苦行都是一场徒劳。这时,一个内在声音告诉他:“你想要的和想见的,你命中注定得不到。得到他的是你的儿子,你通过儿子才能得到他。”
希瑞亚流浪到浦那的姐姐家。数年后,在姐姐的安排下,39岁的希瑞亚与邻居14岁的女儿希芮茵成亲,共同生育了7个子女(5男2女,美赫巴巴为次子)。为了养家,希瑞亚先后做过园丁,房地产生意,开茶馆。
希瑞亚不善言谈,靠自学能够读写波斯语、阿拉伯语、古吉拉特语和马拉地语,并酷爱哈菲兹的诗。他天性善良,慷慨。亲戚朋友都很敬重他。
他的生意伙伴Mulog利用他的善良和信任,让他在空白纸上签字,结果把他们合开的四个茶馆都弄到自己的名下。希瑞亚破了产,又丢了官司,却托人给Mulog带去下面的话:
“我完全原谅了你所做的一切。若是有一天你想求我宽恕,我可能已不在人世,因为我已经老了。所以要记住:你没有任何理由来求我的宽恕,因为今天我已经彻底饶恕了你。现在仅仅是你和神之间的事情了。”(30后,Mulog临终前,为之忏悔。)
据美赫巴巴的妹妹玛妮说,她从记事起,希瑞亚的嘴唇总是不停地嚅动:“耶兹单,耶兹单”,即使在法庭上,也不例外。
美赫巴巴说:“我的父亲,在世上找不到第二个。正是因为他,我才生为他的儿子。”
希瑞亚于1932年4月30日在孟买去世。当时,巴巴和一些门徒在英国。30日半夜,巴巴突然拍手,把门徒Adi K Irani 叫进房间。他用手指指下巴,然后双手往空中一伸。Adi不解。第二天接到电报,说巴巴的父亲于30日夜在孟买去世。Adi这才明白巴巴的意思,下巴表示胡须,是巴巴对老头的手势。
当时,巴巴的两个门徒弟弟随巴巴在英国,另一个弟弟和其他门徒在中国等候巴巴。只有母亲和小妹在家(大哥早逝,大妹夭折)。巴巴安慰两个弟弟说:“死是必要的,就像睡眠。一个人从睡中醒来,发现原先的自己。而他死后,却发现自己在另一个环境和另一个身体里。死生都是梦。为了梦去喜哀有何意义?但父亲的死却不是睡眠。他已经超越了这点,现在永远地醒着!他已获Mukti——解脱!“
美赫巴巴的母亲希芮茵(1878-1943)受过良好的教育,端庄聪慧,据说是当时浦那城的波斯“三美人”之一。
与丈夫不同,希芮茵比较“现实”,跟Mulog打官司时,她听律师的主意,要希瑞亚否认自己的签字。但希瑞亚拒绝了,安慰妻子说:“他来世要偿还的。”她不无讽刺地答道:“那时候,我又不在那儿!”
希芮茵虽然对灵性不感兴趣,却在默文出生前后,有过几个“奇梦”。在默文出生前几个小时,她梦见一个太阳似的人,坐在马车里,由几个人拉着,旁边成千上万的人(包括她自己)仰视着他。默文出生后,她又梦见一个印度教装扮的女神,从他们家院子里的水井里出现,膜拜并向她索要婴儿默文。
遇到巴巴简后,默文失去普通意识,整整九个月不吃不睡,甚至很少喝水。希芮茵请来浦那城最好的医生,但他们都束手无策。最后,希芮茵去见巴巴简,质问她对自己儿子做了些什么。巴巴简答曰:“什么?你儿子?他是我的儿子。他将震撼全世界!”
她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当个名医或科学家。就在美赫巴巴被公认为灵性大师,且有众多东西方门徒之后,母亲仍然催促他成家立业。巴巴说:“跟谁成家啊?我在每个人身上都看见我自己,我哪能跟自个儿结婚呢?
母子之间的关系很幽默。希芮茵喜欢鱼。有一次,希芮茵看儿子时,悄悄托人买条鱼做来吃。巴巴看见很不高兴:
“母亲,你可以在浦那吃鱼,但这儿不行。在我的灵修院,谁都不能吃肉吃鱼。”
“你是谁,敢阻拦我?”
“我是神。”
“对别人,你可能是神,但对我,你永远是我的Merog(她对巴巴的昵称)。医生说吃鱼对我的糖尿病有好处。你拦不了我。”
这时,突然串出一只野猫,刁起整条鱼就逃。
“Merog,你怎么这样烦我?你就是不想叫我吃,才派它来!”
“现在你相信我是神啦?”
“对别人可能是。对我,你永远是我淘气的Merog。”
巴巴开怀大笑,厨房里的人也充分享受了这场幽默。
希芮茵很喜欢埃瑞奇的母亲Gaimai——巴巴的几十年的亲近门徒。有一次巴巴说,他七百年后再来时,Gaimai将成为他的母亲。希芮茵说:“千万别做阿瓦塔的母亲!悲惨不堪!你没看见我的遭遇——怎样受外人侮辱,不得安宁!”
当时,浦那城的波斯人中,有的不接受美赫巴巴是琐罗亚斯德再来,甚至反对巴巴,并且排挤和讽刺希芮茵。(后来,他们很多人都成为巴巴的跟随着。)但她很勇敢,从来不低下高傲的头。
美赫巴巴的妹妹玛妮回忆说:她有一天放学回家,看见母亲坐在巴巴的衣柜前,腿上放着巴巴旧时的衣服,悄悄地流泪。最后,就连希芮茵也不得不放弃了对巴巴的一切世俗希望。有很长时间,巴巴的四个兄弟都跟随巴巴,后来,父亲去世,妹妹年幼,家全靠母亲支撑。
玛妮评价说:“可怜的母亲!嫁给一个弃世者,生了一个阿瓦塔!”(丈夫接济穷人,出手大方。美赫巴巴“下降”期间,母亲让他帮助照看茶馆,他一有空儿,就坐在门口,扔钱币给乞丐。)
1943年,希芮茵在她最钟爱的儿子的生日——2月25日——去世,享年65岁。美赫巴巴听到消息,立刻回到浦那,他未进家门,在不远处站了一会儿,就离开了。巴巴说:“好在母亲走在我回来之前。如果我在场,就不会让她走,那样她会受很大的苦。现在她已获解脱。”
两天后,他又对家人说:“母亲为我的工作出了很大力。她演完自己的角色,就回到我这儿。她异常坚强和无畏。父亲去世时,她独自在浦那。正是因为她的非凡勇气,我才能带上你们三个。现在她已摆脱一切尘世烦劳,很幸福。”
希芮茵临终时,邻居Gaimai在她床边,令Gaimai惊奇不已的是,她清楚地看见很多金色的小手从希芮茵的鼻孔里不断地流出,在她的尸体上飞舞,最后,一对跟常人的手一般大的手涌出来,这些金色的手围绕着尸体飞舞了一会儿后,慢慢地旋转着飞走了。
美赫巴巴的父母合葬于麦拉巴德山美赫巴巴的陵墓附近。
问:您几岁上学?
答:5岁。
问:您最喜欢哪些科目?
答:都喜欢,除了算术。
问:您的记性好吗?
答:而且还敏锐。
问:在历史人物和诗人中,您最喜爱的是谁?
答:哈菲兹(Hafiz).
问:您为自己是印度人感到自豪吗?
答:为被所有的人喜欢而自豪。
问:以您现在的位置,您把它归功于您的学校老师和大学教授吗?
答:教育跟真理有何关系?
问:您在遇到巴巴简之前,拜访过其他圣人吗?
答:想都没想过。
(上述问题由印度的K. J. Dastur先生提出。时间1928年。)
问:您能起死回生吗?
答:如果必要的话。基督曾起死回生,并让盲人复明。对任何一个获得我所达到的意识状态的人来说,奇迹不过是儿戏而已。
问:您现在所教导的一切,是巴巴简传授给您的吗?
答:不是。严格地说,她没有教我。她开启了门。那时,我知道自己内里具有能力;但她向我显示了它们是什么。这不是可教的,而是必须被亲证与体验的。
问:您给跟随者强加某些戒律或生活规则、鼓励禁食和素食吗?
答:完全根据他们每个人的需要。在印度,我的一个门徒光靠水和一点牛奶,已经生活了4年。但如果某个人有家庭,我也许不会让他遗弃自己的家。
问:您从哪些宗教里获得自己的哲学的,基督还是佛陀?
答:没有从任何具体的导师那里。基督、佛陀、奎师那……,这些都是意识状态的名称。
(上述问题由伦敦的《每日镜报》记者提出。时间1932年)
—译自“Shree Meher Baba: His Philosophy and Teachings”, 1933年。
问:您是圣雄吗?
答:什么是圣雄?我知道真理。你住在伦敦,你知道这一点。我知道。
问:您是神吗?
答:我与神为一。我生活在他里面,就像佛陀、基督和奎师那。他们知道他,就像我知道他一样。每一个人都能够知道他。
问:您解决了“恶”这个问题吗?
答:不存在恶。只有不同程度的善。
问:您的秘密是什么?
答:消除自我。
问:您有没有一本经书,比如圣经,可兰经?
答:我不是来说教,而是来唤醒。
问:您相信佛陀和八圣道吗?
答:所有的宗教都是通向与神完美结合的逐级上升。
问:您相信哪个神?
答:对所有的人都只有一个神。
问:哪一个宗教离您的最近?
答:所有的宗教都是同一个神的启示。
问:有没有来世?
答:是的,灵魂不死。它从一生到另一生,直到融入神。
问:涅槃?
答:是的。但不是个我(self)的失去。
问:个我继续存在吗?
答:是的。但它融入神。灵魂不是大脑,它通过大脑发挥作用。大脑是它的工具……。
问:神是人,还是某种能力?
答:神既是人格的,又是非人格的。他在艺术、文学中,在万物中。
问:您是泛神论者吗?
答:不是,当你知道神时,那就会简单明了的。在体验的顶点,大我(Self)与神合一。
问:您结婚了吗?
答:性对于我是不存在的。
(上述问题由《星期日快报》记者James Douglas先生提出。时间1932年。)
—译自Much Silence by Tom and Dorothy Hopkinson, 1974.
问:有人说女人是男人的拖累,并阻碍他获得神的恩典。您看,所有的圣人都……
答:啊,不!在获得神圣恩典的过程中,女子可以起着重要的作用。她与男子是平等的。只要她对自己真实,一切都会好。但如果她屈服于环境(你明白我的意思),婚姻就会失效。那时就会有离婚。
问:那么圣人发誓独身……?
答:那并不重要。有些人结婚,另一些人最好独身。一个人结婚,并不意味着他更落后。女子能够用她的爱激发他去认识真理。但她必须培养爱,而不是欲。这是开启幸福的钥匙。
(上述问题由《每日速写》(Daily Sketch)记者提出。时间1932年。)
问:在您的崇高使命和高尚事业中,保持静默会给您的表达造成困难吗?
答:不会,因为内在的和外在的媒介都任我支配。
问:您是否集中精力来提升琐罗亚斯德教?
答:我实际上在为全宇宙的灵性提升而工作,包括琐罗亚斯德教。
问:国内和国外的新闻媒体打扰,使您烦恼吗?
答:从来不因任何事儿或任何人而烦恼。
问:除宗教之外,您有没有政治目标?
答:灵性包括了宗教的、政治的和社会的问题。
问:依照您的看法,当前经济萧条的原因和前景是什么?
答:自私是经济萧条的原因,它(萧条)将会过去。
问:您的工作方式是什么?
答:爱与服务。
问:您是否认为:现今的文明在造成人类的堕落?
答:不!凡是造成堕落的东西,就不是文明。
问:您是否关注印度和其它西方国家的政治进展?
答:(我关注)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生活领域。
问:像英美这样的国家能够给世界提供工业教育—后者给他们带来繁荣,是这样吗?
答:西方可以教给东方物质的东西,东方可以教给西方教灵性的东西。
问:我们怎样才能辨认真正的大师?
答:海市蜃楼吸引着口渴者,但他很快会发现它是幻象,而非生命之水。假“大师”可能会通过外表,如个人魅力或对灵性的纯理性知识,吸引到人们的注意力;但他不可能做到真大师所能做到的,那就是:唤起人们的最高理想,并且感动无数人的心。
问:知识成就对个人的灵性进步起着帮助还是阻碍作用?
答:靠谈话、辩论或读书,不可能达到灵性真理或成道。惟有通过心灵才能达到,但那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当心灵和头脑并行发展、平衡和谐时,人的进步会更快。
那些头脑(智力)比心灵更发达的人,易于获得固定观念(idee fixe),从而对其知识成就和优越性产生执著。心热的人信心也更大,他会为了爱与真理而放弃一切。
智力是认识的最低形式,它的发展来自于阅读、听说、推理和逻辑。这些过程会制造获得“真知”的假象。
更高的认识形式是永久的觉照(illumination),通过它,人能够体验与见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在这个状态,人感到与万事万物和谐一体,他在每一个生活领域实现神性,并且能够给予他人幸福。
最终且最高的认识状态,乃是灵魂融入无限知识、喜悦和能力的无量海洋。达到这个状态的人,能够帮助成千上万的人达到完美。
问:为什么说静思至师是最有效的静心形式?
答:通过静思一个神圣的且完全意识到其神性的至师,一个神圣的但却尚未完全意识到其神性的个体,会被引向神圣的大我意识。
问:阿瓦塔的显现是指什么?
答:成道的大师总是存在于物质和其它层面上,但他们并不总是被人们所知道或看见。每经过若干时间周期,当灵性达到最低潮、物质主义达到最高点时,在世界充满混乱和悲哀的危机关头,神性的非人格方面便降世为人,世人便看到阿瓦塔或先知的肉身显现。
在以往,同一个神圣人物,以不同的肉身和不同的名字,显现为阿瓦塔。这些阿瓦塔和先知在完成其使命—在灵性上给整个人类以巨大的推动—之后,放弃肉身,再次采用神性的原始、非人格的方面。但即使在他们的非人格方面,他们总是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神性。
(上述问题由Nasik的一个学生提出。时间1933年。)
—译自“Shree Meher Baba: His Philosophy and Teachings”, 1933年。
问:既然已经有了很多美好的宗教,为什么还需要先知再次显现,或阿瓦塔重新带来神的启示?
答:在某一个阿瓦塔显现的时候,总的灵性推进的力量异常巨大,它带来相当新的意识觉醒。这与阿瓦塔肉身在世期间的教导和活动一起,被他的跟随者赋予一个外部形式—新的宗教。
随着时间的推移,灵性推动的潮水也逐渐减弱,灵性也逐渐减退,直到它变得无足轻重。宗教,或者说它的外部形式,成为干枯的外壳,而随时都会崩溃,世界状况也到了紧要关头。阿瓦塔就是在这个危机关头出现的,他在物质层面上显现,再次给世界以灵性推进。根据当时的环境条件,这个灵性推进力量再次被赋予新的、外部的、宗教形式。
这就是为什么目前诸宗教有着不同的外部形式,这归因于它们被创立时的不同时代和环境;虽然在本质上,它们都是同一个人生理想。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同一个神性以肉身出现在人间,一次次地教导那个理想。
问:师离美赫巴巴对以往的大师是如何评价的?
答:基督、佛陀、穆罕默德、琐罗亚斯德、奎师那和其他的大师,实际上都是同一个神圣大我意识的化身,它的显现取决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需求。
问:能够施奇迹的人,在灵性上一定是完美的吗?
答:在西方,人们对奇迹很感兴趣。施奇迹的能力未必意味着灵性上的高级。凡是达到完美并享受“基督意识”的人,都能够施奇迹。对于这样一个人,医治病人、让盲人复明、甚至起死回生,都只不过是儿戏而已。甚至那些尚未与无限合一、仍在诸意识层面上行道的人,也能够施奇迹,让物体出现和消失等。
问:大师们为什么施奇迹?什么时候施奇迹?
答:灵性大师的奇迹不是定做的,也就是说,他们不是为了满足无聊的好奇心,而是根据现状来施奇迹。为了给整个宇宙以灵性推进,大师们曾经施过奇迹。
问:大师是怎样帮助求道者?
答:一般来说,大师根据求道者的性情和灵性准备程度,来个别地帮助他们。但由于现在是阿瓦塔时期,师利美赫巴巴对人类的灵性帮助,将既是个别的,又是集体的。他把新的生命注入旧秩序中,使之恢复活力,并给予最高的灵性状态—与无限喜悦、知识和能力之海洋成为一体。他给整个宇宙以普遍的灵性推进。
问:师利美赫巴巴从哪里得到权威的,他怎样知道自己已经成道?
答:一个人从亲身体验中,能够以权威的口气说自己是人;同理,美赫巴巴从他与无限为一的持续自觉体验中,也知道他自己的神性。
—译自“Shree Meher Baba: His Philosophy and Teachings”, 1933年。
问:美赫巴巴开口讲话,与他所预言的人类意识转化,有着什么关系?他已经静默了八年,为什么?
答:人用三个媒介来表达思想,并体验三个意识状态。这三个媒介是:
(1) 心体:念头产生的地方,念头乃是业相(过去体验的印象)的结果。这些念头可能潜在于心体里,像种子那样,也可能被表现出来。如果被表现出来,它们首先采取欲望的形式,先是经过
(2) 精体,或者说欲望体,它由5个精神器官构成。念头可能以梦或未满足欲望的形式,停留在精体里,也可能被进一步表现,通过
(3) 肉体及其5个身体器官。
三个意识状态,与上述三个媒介相对应:
(1) 无意识,比如在无梦的深眠里;
(2) 下意识,如在梦里或模糊的、未形成的、未满足的欲望;
(3) 醒意识,如在日常生活的活动里。
念头从心体-经由精体-表现为浊行动的过程,可以叫做“人的意志的表现”。
为了有效地表现思想,三个表现媒介都必须是清晰的,其相互作用必须是和谐的。头脑与心灵必须统一,理智与情感必须平衡。为了把思想传递给他人,人用语言、文字,或其它某种物理表现媒介;有时候(比如在心灵感应中),思想乃是通过精体来传递的。
神人既不思想,又不欲望。通过他,神圣意志自然而完美地显现出来,直接从精神体(spiritual body,这在普通人那里,未得到发展)进入物质表现。对于他,超意识就是正常的意识状态。他不传递思想,而是传递真理,他要么通过深层的、内在的体验,唤醒他要帮助的个体去实现真理;要么借助于肉眼、身体触及或言语,直接地把这个真理从超意识层面传递给意识层面,从精神体传递给肉体。他开口讲话时,真理会更有力地被显现出来,这将超过以“视”或“触”来传递真理。
因此,当师利美赫巴巴开口讲话时,他将示现神圣意志,这将带来世界性的意识转化。
美赫巴巴说:
“在灵魂的意识进化过程中,灵魂(atma)自觉地与各种、有限的浊形体认同,它同时还不自觉地与其有限的精形体和有限的心形体认同。从原始冲动开始,且在整个意识进化过程中,精形体和心形体都以密实、同质、无意识联合的形式与灵魂联系。
虽然灵魂频繁而自觉地脱离有限的浊形体(后者起着媒介的作用,以便灵魂体验在进化更大更高意识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印象),但灵魂却从来不能脱离其有限的精形体或有限的心形体—无论是自觉地还是不自觉地,直接地还是间接地。
相反,当灵魂脱离任何一个有限的浊形体媒介时,正是灵魂与其有限的精形体的联系,才以有限的能量(驱动力)来强化(现在无任何浊媒介的)灵魂,使灵魂的意识趋于与下一个有限的浊形体媒介认同,以便体验已脱离的上一个有限浊形体的印象—这些印象在灵魂的有限心形体中得到保留与反映。”
—《神曰》第4章
我的理解是,不断地经历出生与死亡的,是灵魂的浊体(肉体),而精体和心体则一直坚持到灵魂最后成道,这时,个体灵魂完全割断与三体的联系,并与真我(神,超灵)合一。
巴巴还说:肉体依赖于精体,精体依赖于心体,但心体不依赖于精体,精体不依赖于肉体。
也许可以说,精体不在肉身之内,但我不知道能否用一般意义上的“内外”来界定它。比如:行道者到了精界第一层面,他所体验的已经不是普通人的时空。也许不能用我们的时空观念来理解那些不为智力所认识的东西。
问:师利美赫巴巴的工作将是(像基督的工作那样)传道式的吗?
答:他不会建立新的宗教,但他的工作将包括一切宗教的精华和精神,也就是说,涉及到它们的神秘和灵性方面,而绝对不关心仪式教规和枯燥的教条。因此,他的工作将不是狭义的传道,而是渗透所有的宗教。
问:他为什么经常改变计划,并拖延他所许诺的“医治”时间?
答:虽然他似乎在改变计划,并似乎不在他所承诺的日期开口讲话、医治世界等,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作为至师,他知道将要发生的一切。实际上,一切的事物都是由他预先计划和安排好的。所以,他虽然实际上知道他开口讲话和医治世界的前定时间,但他却经常推迟日期,以便给他的最后工作以更大的力量,也是为了使他在过去这些年里所计划的一切,在他显现的那一天完全地显示出来。
问:既然大师能够起死回生,他又为什么让门徒生病或死亡?
答:虽然大师在灵性上,乃是万物的主宰,但他从来不会没必要地干预自然法则和羯磨律,这些法则和规律统摄着一切的存在,并且属于大师本人。以往的大师和他们的弟子所承受的可怕痛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自然法则的作用,在另一方面,他们通过代人受苦,而能够在灵性上帮助全人类。
问:既然大师是超人的,他为什么仍有饥饿、口渴和睡眠的需要?
答:大师在不同的层面上工作—灵的、心的、精气的和肉体的层面。他降临到不同的层面,来帮助处于不同进化阶段的不同个体。即使在肉身时,他也能够帮助心层面的高级灵魂,精层面的灵魂和浊层面的普通人。他分别以灵、心、精或浊体为媒介,在相关的层面上工作。
真正的老师是能够降到学生层次上的老师—这句话很对。大师降入这个世界上,乃是为了它的提升。这个肉身是他进行工作的媒介,它也有着肉体的需要,食物,休息等。必要时,他则能够数日不吃不喝。事实上,他经常长时期地禁食。
对大师身体需要的照顾,虽然在表面上与常人相似,但在内里却不同。与普通人不同的是,它不是为了满足饥饿、口渴或睡眠的欲望,也不是为了从吃喝和其它享受中得到快感。大师照顾身体的需要,仅仅是为了保护它,以便用它作媒介来完成他必须在这个物理层面上为人类所做的伟大工作。
问:如果大师无所不知,他为什么还问人问题?
答:一个人从无数往世的体验中,积累了无数的印象(业相),这些印象以思想的形式留在他的心体里,像种子一样潜伏着,未显现。当遇到合适的环境时,这些念头便表现为精体里的欲望和情感。它们被更充分地表现出来时,便发展成浊体的肉体行动。
大师知道每一个人的已表现和未表现的思想,然而,他有时候仍然提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他通过在内层面上的工作,对被问者的已表现和未表现的印象施工,使这些印象还在心体的时候就失效,而不至于发展或表现为欲望和行动。
总之,大师通过在精层面上的工作,来控制恶念的发展,消灭未表现的欲望,从而防止它们发展成相应的行动,后者可能对一个人造成危害并阻碍其灵性进步。
—译自“Shree Meher Baba: His Philosophy and Teachings”, 1933年。
问:什么是无私服务?
答:神仅仅作为神,不是自觉的人;人仅仅作为人,不是自觉的神。神人既是自觉的神,又是自觉的人;因此神人既是宇宙之主,又是宇宙之仆。主—帮助一切众生达到实在;仆—不断地承受一切众生的负担。服务那个服务一切众生的人,即是服务整个世界。
无私服务和爱是孪生的神圣品质。只有能够爱的人,才能够服务。
服务你的至爱—神人,你就是在服务其他每一个我中的你自己。
他所要求的服务,是为了你自身的灵性利益;但这种服务必须是自发的,自愿的,全心全意的,无条件的,不计酬报的。对他的服务是一个严酷的考验—考验着人的身、心和精神;否则怎能谈得上是完美的服务呢—若是它容易而方便?身体受痛苦,头脑受折磨,但无私地服务大师者的精神,却体验着满足的喜悦。
只有拥有的人,才能舍弃。一个国王放弃一切而成为乞丐;这是真正的舍弃。只有毫无疑问且不顾后果服务神人的人,才是在真正地服务;否则那就像是有偿的劳动。
—译自《美赫巴巴答问》(Questions Meher Baba Answered, Meher Era Publication, Pune, 197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