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墨脱路,莫言他路难
九、今天行程目的地;背崩
2012年9月23日 小雨
昨晚从拉格又下来了一拨驴友,他们是听到二号桥修好的消息后赶来的,午夜,我静静的躺的板床上,罗汉松和非非都早早的睡着了,楼下和隔壁不时飘来新到驴友爽朗的笑声和说话声,他们在热议去雨崩和墨脱的行程,多雄拉河如雷的轰鸣咆哮声,如交响乐队曲演奏着贝多分的雄浑的交响曲‘命运’;天上落下来的雨滴,时急时缓地砸落在塑料布房顶上,就象滴落在我身上一样清晰。我很担心雨越下越大,那样的话塌方区就会发生新变化,行程将更加危险。沉沉的夜里我却清醒如晨,浮想联翩。是什么促使我们走上墨脱这条只能一直向前的路呢?探求未知?挑战自我?忘记过去?体验新生?自虐?还是为了心中的莲花圣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也许根本就不需要理由。我总觉得,每个来走墨脱的人,至少都渴望着面对未知的世界勇敢地迈出自己脚步的经历吧。
今天早上依旧下着雨,其实昨夜雨一直没有停。上下客栈约60名驴友几乎在早上7点钟同时从汗密出发了,与我们同后的还有聚集在汗密的马帮的耗牛队和运货的骆马队。其队伍可谓是浩浩荡荡,而一般的情况下每天走墨脱的人约20-30人左右。去二号桥的路很熟,因为我们己来回走了二趟了,今天是第三次走,因而,周边的风景和参照物非常熟悉,虽然雨下得很大,但我们还是在中午12点40赶到了二号桥。但藏民的耗牛队和骆马队全部堆集在二号桥边的小路上不敢过桥,我们走过去一看,所谓桥修好了只是昨天修桥人在断桥的缺口上并排搭上了四根圆木而已,藏民为了自已牲畜安全决定就地砍树把桥面加宽。我们因要赶路,加上对二号的恐惧赶紧小心翼翼的、急步的走了过去,过桥后甚至不愿回头再去看看曾在这里命悬一线、受尽磨难使我有着刻骨记忆的断桥……。
走墨脱不只是指墨脱县城,而是指派镇通往墨脱的艰难山路。传说中的墨脱是个开满莲花的圣地,是指从派镇到波密的大环境它象莲花的花蕊,而莲花的花蕊被重重叠叠起伏的大山象花瓣包围着。我们探访它的方式不是拨开花瓣,而是像轻风一样沿着花瓣间的缝隙绕进去,见到花蕊后看一眼就走。它是真正的仙境,这仙境包括沿途的群山、绿水、峡谷、河流、瀑布群、山体滑坡,瞬息万变的天气,马帮,背夫,当地村民,甚至驻守在这里的年轻士兵……。过二号桥已中午时分了,我们随便吃了点路餐便沿着多雄拉河下行,过三号桥塌方区往前行,茂密的森林消失了,这就意味着我们已走出原始森林。前行不多时就看到了雅鲁藏布江与多雄拉河的汇合处,此时清澈的多雄拉河水汇入混沌的雅鲁藏布江,一起涌向下游呼啸奔腾而去。看见了解放桥就远远看见了对岸山坡上的背崩,我们一行长途跋涉历经艰险终于站在江河交汇之处的山坡上看到对岸一片红色蓝色的屋顶时,就像那些翻山越岭终于在黎明的薄暮中远远望见布达拉的金顶而泪流满面的朝圣者一样。见背崩意味今天的行程到终点,心里有一丝安慰,心想,我们总算从美丽的天堂回到人间。
解放大桥是一座铁索桥,桥面宽5米多,长约200米,桥下是波澜壮阔的雅鲁藏布江。30多年前,西藏军区决定在墨脱雅鲁藏布江上架一座钢索大桥,结束门巴人溜索飘筏的历史。解放桥是军事要地,大桥由部队守卫设边防站,不许拍照。守桥部队验完我们的身份证和边境证后就把我们的背包翻了个底朝天,随身带的刀和汽灌全部没收,收就收吧,能逃出来就不错了。我便在桥头休息片刻,沿一水沟陡壁攀爬到崖上一条平缓的土路向上行,片刻后从盘桓曲折的山路猛然再回头看,雅鲁藏布江上的解放大桥让人确有震撼的感觉。往山上徒步2里左右后就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背崩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31 20:56:37编辑过]
|